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嬰兒肝炎綜合征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嬰兒肝炎綜合征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嬰兒肝炎綜合征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嬰兒肝炎綜合征百科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hepatitissyndromeofnewborn)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主要病理改變為非特異性多核巨細胞形成的一種新生兒疾病.它是新生兒晚期以阻塞性黃疸,肝脾腫大和肝功能異常,結合和未結合膽紅素均升高為特征,多數病例為產程中或產後感染引起.常於生後1個月左右發病.廣義地說,它包括肝細胞源性的肝內膽汁鬱積,如感染、代謝性疾病,傢族性膽汁鬱積、染色體異常及特發性新生兒肝炎,狹義地說,它僅局限於感染引起的肝細胞炎癥.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嬰兒肝炎綜合征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嬰兒肝炎綜合征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嬰兒肝炎綜合征病因

感染因素(45%):

可由甲、乙肝病毒,單純皰疹病毒,風疹病毒等引起,還有細菌感染所致的中毒性肝炎.還可能是弓形體原蟲、梅毒螺旋體等引起.

膽汁排泄障礙(30%):

可由肝臟內外膽管發育不全、膽汁黏稠、肝臟或膽道腫物等引起.非特異性的多核巨細胞形成,膽汁淤積,肝間質和門脈區有炎癥細胞浸潤,程度與病情輕重有關,輕者肝小葉結構正常,重者可紊亂失常,肝細胞點狀或片狀壞死,柯氏細胞和小膽管增生,久病者門脈周圍可有纖維化,巨細胞包涵體病的受累細胞呈現貓頭鷹眼狀的核內包涵體為其特征.

傢族中遺傳代謝性缺陷病(15%):

包括半乳糖血癥、果糖不耐受癥、糖原累積病等.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嬰兒肝炎綜合征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嬰兒肝炎綜合征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嬰兒肝炎綜合征症状

(1)黃疸:為新生兒肝炎最突出的表現,大部分患兒因黃疸就診,新生兒肝炎起病常緩慢而隱匿,多數患兒出生後第1周即出現新生兒黃疸,並持續2周以上時間,或生理黃疸消退後而又再度出現黃疸,大部分患兒治療1個月後黃疸消退.

(2)肝脾腫大:肝脾均可觸及,肝臟一般為中度腫大,肝臟增大,觸診光滑,邊緣稍鈍,脾臟增大不顯著,輕癥經一般處理後,就逐步好轉,大便首先變黃,皮膚及鞏膜黃疸逐漸消退,肝臟縮小到正常范圍,生長及發育亦良好,整個病程4~6周.

(3)大便:出生時大便顏色正常,以後漸轉為淡黃色或灰白色大便,往往不是持續性,有時有少許淡黃色或綠色大便.

(4)尿:結合膽紅素可以從小便中排出,大部分患兒有濃茶樣小便,可染黃尿佈.

(5)其他:常伴隨少許嘔吐,厭食,體重不增等.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嬰兒肝炎綜合征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嬰兒肝炎綜合征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嬰兒肝炎綜合征检查

肝功能檢查,肝、膽、脾CT檢查,肝、膽、胰、脾…,弓形蟲抗體,直接膽紅素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嬰兒肝炎綜合征预防

本病多由母親妊娠時宮內感染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弓形體等引起,由母親直接傳播給胎兒,母親可不發病.母親患乙型肝炎及有宮內感染史者,新生兒發病率高.本病預防關鍵是母孕期避免各種疾病感染及患肝炎,可使本病發病率下降.預後較佳,60%~70%可治愈.轉為肝硬化或死亡者較少.本病治療療效未令人滿意,部分病人有向慢性肝炎、肝硬化發展的趨向,故及應早診斷、治療.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嬰兒肝炎綜合征治疗

(1)對先天性代謝異常者,應給予特殊飲食治療.

(2)選用抗病毒藥物治療病毒感染.

(3)選用敏感抗生素控制原發細菌感染.

(4)應用乙肝高價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治療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阿昔洛韋(無環鳥苷):每次5mg/kg,靜脈滴註,3次/d,連用1周.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嬰兒肝炎綜合征饮食

患兒常因食欲不振及脂肪吸收不良導致熱卡和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維生素缺乏.

(1)應註意營養平衡.

(2)保證禁食者每天的糖類供應,葡萄糖可按8~12mg/(kg·min)計算給予.

(3)供應一般量的蛋白,勿使超負荷.應投予肝用氨基酸輸液(支鏈氨基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在肝外組織進行代謝,促進蛋白合成.

(4)脂肪供應減少:腸內膽鹽的減少影響對食物中脂肪的分解和吸收,還促使肝和小腸合成膽固醇增多.

(5)肌內註射維生素A、K、D、E.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嬰兒肝炎綜合征并发症

佝僂病肝性腦病

病程遷徙常至生長落後,可發生佝僂病,牙釉質發育不良等,發展至重型可出現肝硬變,門脈高壓,肝性腦病,高膽紅素血癥,消化道大出血,膿毒癥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脊疳 陰囊絲蟲病 橈骨頭骨折 S52.1051 Radial head fractures 梅克爾細胞癌 翼狀胬肉 H11.001 胬肉攀睛 粉碎性骨折 完全性骨折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