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 肺源性心臟病

肺心病 肺源性心臟病

肺心病 肺源性心臟病

肺心病 肺源性心臟病百科

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主要是由於支氣管-肺組織或肺動脈血管病變所致肺動脈高壓引起的心臟病.根據起病緩急和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臨床上以後者多見.本病發展緩慢,臨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種癥狀和體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現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損害的征象.

肺心病 肺源性心臟病

肺心病 肺源性心臟病

肺心病 肺源性心臟病病因

許多種疾病和情況可引起慢性肺心病.1960年WHO提出的病因分類如下:
   ① 原發影響肺泡及氣道的疾病,如慢性阻塞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單純肺氣腫,肺纖維化(肺結核、塵肺、支氣管擴張、放射病、胰纖維囊腫病、其他肺感染),肺肉芽腫和浸潤(結節病、慢性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鈹中毒、嗜酸性粒細胞性肉芽腫或組織細胞增多癥、惡性腫瘤浸潤、硬皮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肺泡子結石病),肺切除術後,先天性肺囊腫病,高原缺氧.
   ② 原發影響胸廓運動的疾病,如脊柱後側凸及其他胸廓變形,胸廓成形術後,胸膜纖維化,慢性神經肌肉無力(脊髓灰質炎),肥胖病伴肺泡通氣不足,特發性肺泡通氣不足.
   ③ 原發影響肺血管的疾病,如原發累及動脈壁的疾病(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結節性多動脈炎、其他動脈炎);血栓形成性疾病(原發性肺血栓形成、鐮狀細胞性貧血),栓塞性疾病(源於肺外血栓形成性栓塞、血吸蟲病、惡性腫瘤栓塞、其他栓塞),縱隔腫瘤、動脈瘤、肉芽腫病或纖維化壓迫主肺動脈和靜脈.
   除以上WHO所列出的疾病外,尚有不同程度的肺動脈發育不全或起源異常、肺靜脈閉塞病、大動脈炎累及肺動脈及貝赫切特氏病等.根據中國全國肺心病病理科研協作組662例屍檢資料統計,慢性阻塞性肺病占中國肺心病病因的81.8%,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病是防治肺心病的重點.

肺心病 肺源性心臟病

肺心病 肺源性心臟病

肺心病 肺源性心臟病症状

肺心病患者的癥狀隨病因而不同,常見的有呼吸困難、乏力、胸痛、心悸等.胸肺疾病患者多有咳嗽、咯痰.體格檢查重要的發現有紫紺、頸靜脈怒張、桶狀胸、叩診過度反響、肺泡呼吸音減弱、呼吸時限延長及幹、濕囉音等.因存在肺氣腫,劍突下可觸及右心抬舉性搏動,心音減弱,肺動脈瓣關閉音多不亢進.無肺氣腫癥的患者心臟體征較多,胸骨左緣第二肋間可觸及收縮期搏動和肺動脈瓣關閉振動,聽到肺動脈第二心音亢進、噴射音及噴射性雜音、三尖瓣返流性雜音或肺野內聽到肺血管性雜音,也可聽到右心性第三、第四心音(分別稱為室性和房性奔馬律).右心功能不全時可發現肝大、肝頸靜脈返流及下肢浮腫等.
   胸部放射線檢查,除基礎疾病癥象外,主要有兩方面表現:①肺動脈高壓征象,如右肺下動脈橫徑增寬到≥15mm,肺動脈段中度凸出或其高度≥3mm,圓錐部顯著凸出或錐高≥7mm,中心肺動脈擴張與外圍分支纖細兩者形成鮮明對比.②右心房、室擴大征象.
   心電圖、心電向量圖改變主要反映右心房、室擴大和肥厚.心電圖的主要改變有QRS,額面電軸右偏(>+90度),重度順鐘向轉位(R/SV5≤1),R/SV1≥1及肺型P波(PaVF直立尖聳,高度≥0.3mV),也可見Ⅱ、Ⅲ、avF及右胸前導聯ST、T異常.心電向量圖改變因病情輕重而不同,主要表現為右後、右前向量面積增加,QRS向量走行從逆鐘向,逆順鐘向轉為順鐘向,也可見相應的P環改變.
   超聲心動圖和超聲多普勒檢查包括兩個方面:①心臟血管結構改變,如右室前壁增厚,右室及其流出道內徑增加,分別>20mm及>30mm,右肺動脈內徑增寬≥18mm;②估測肺動脈壓,常用的方法有三尖瓣壓差法,右室流出道或肺動脈血流加速時間,收縮時間間期,肺動脈瓣回聲曲線a波變淺、消失及提前關閉征等.
   血流動力學測定可直接測出肺動脈壓力、計算肺循環阻力和瞭解右室功能狀態.肺心病患者肺動脈平均壓多>2.66kPa(20mmHg),收縮壓>4.0kPa(30mmHg),肺血管阻力>3.6單位(肺動靜脈間壓差÷心臟指數).右房壓>1.33kPg(10mmHg)提示有右心功能不全.部分緩解期患者肺動脈壓可能正常,但阻力多數仍為增加,運動時肺動脈平均壓可超過4.0kPa(30mmHg).
   肺心病患者放射性核素心肌顯象右心室肌顯影,右室射血分數下降.肺阻抗血流圖估測肺動脈平均壓升高.肺實質疾病引起的肺心病多合並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並兼有多臟器損傷及醫源性因素的影響.血氣分析可發現多種單純性或復合性酸堿改變.

肺心病 肺源性心臟病

肺心病 肺源性心臟病

肺心病 肺源性心臟病检查

慢性肺心病的晚期,診斷多不困難,而早期卻不容易.診斷的原則是在基礎疾病的基礎上作物理檢查、心電圖、心電向量圖、X射線胸片、超聲心動圖、核素心肌顯象等,證明有右心室擴大、肥厚或衰竭,或既往史有明確的右心衰竭,即可診斷慢性肺心病.
   一般講,慢性阻塞性肺病性肺心病均合並有呼吸衰竭,故其診斷基礎應有低氧血癥和(或)高碳酸血癥.血氣正常不大可能引起肺心病,因此,血氣正常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若確有右室增大的客觀證據,應進一步尋找其他可能引起右心改變的原因,如肺血栓栓塞等.對肺疾病合並冠心病、心肌病或風濕性心臟病的患者是否已發展成肺心病,應視其肺功能損傷的程度是否已足以引起低氧血癥和(或)高碳酸血癥來決定.
   慢性阻塞性肺病性肺心病,其肺動脈高壓的特點是隨病情變化而波動,有很大的可逆性,因此,某些緩解期患者在靜息狀態下測得的肺動脈壓力可能在正常范圍,而客觀上卻有右心增大的證據,對這些患者仍應認為有肺心病的存在.
   慢性胸肺疾病性肺心病常需與同時合並其他能引起右心增大的疾病的呼吸系疾病相鑒別,如可合並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等;其鑒別在於瞭解肺心病的定義、肺功能損傷的程度和血氣變化.肺血管病性肺心病也常需與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冠心病等相區別.

肺心病 肺源性心臟病预防

預防常識

1、肺源性心臟病,絕大多數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並發肺氣腫的後果,因此積極防治這些疾病是避免肺心病發生的根本措施.

2、應講究衛生和增強體質,提高全身抵抗力,減少感冒和各種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肺心病 肺源性心臟病治疗

治療的目的是使患者渡過危急期,促進栓子溶解和防止再栓塞.患者應收入重癥監護病房以加強監測.具體治療如下:①一般治療包括安靜、保暖、吸氧、止痛及預防肺內感染.②阿托品靜脈註射,以解除迷走神經張力過高引起的肺血管和冠狀血管痙攣,也可應用罌粟堿靜註.③抗休克,宜補充液體,靜脈滴註多巴胺、間羥胺及異丙基腎上腺素等.④急性右心功能不全時可慎用快速洋地黃制劑、利尿藥等.⑤改善呼吸應用支氣管擴張藥或粘液溶解藥.⑥抗凝治療於診斷一旦明確即應開始.肝素治療可采用連續靜脈給藥,也可用間竭靜脈或皮下註射法給藥,通常應用7~10天,肝素治療48小時後給口服抗凝藥(如人工合成香豆素類制劑華法令)、療程3~6個月.抗凝治療過程中需監測血凝指標,以防出血.⑦溶栓治療,以早期或5天以內的肺栓塞效果較好.常用的藥物有尿激酶、鏈激酶和組織型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t-PA),靜脈或栓塞肺動脈局部給藥,出血並發癥較多.⑧外科治療,可行肺動脈血栓摘除術;為防止肺栓塞再發,可於下腔靜脈植入濾過裝置.下腔靜脈結紮術晚近已少應用.⑨慢性胸肺疾病急性發作的治療基本與慢性肺心病的相同.

肺心病 肺源性心臟病饮食

食療(以下資料僅供參考,具體情況詢問醫生)

⑴經霜白蘿卜適量,水煎代茶飲.蘿卜有下氣、止咳化痰的作用,適用於肺心病痰多者.

⑵生薑汁適量,南杏仁15克,核桃肉30克,搗爛加蜜糖適量,燉服.本方具有溫中化痰、補腎納氣作用.肺腎氣虛者適宜用本方.

⑶黑芝麻15克,生薑15克,瓜蔞12克.水煎服,日服1劑.該方具有潤肺清肺、溫中化痰的作用.適用於老年慢性肺心病人常食.

⑷炒白芥子6克,炒蘿卜子9克,橘皮6克,甘草6克.水煎服.適用於肺心病急性發作時服用.

⑸紫菜15克,牡蠣50克,遠志15克.水煎服.本方有祛痰、清熱、安神之功.適用於夜間咳嗽重的病人.

⑹牛肺150~200克切塊,糯米適量.文火燜熟,起鍋時加入生薑汁10~15毫升,拌勻調味服用.牛肺乃血肉有情之物,以臟養臟,適用於肺虛咳嗽的病人.

⑺人參3~6克,核桃5枚.加水適量,煎湯服用.本方有健脾益氣、補益肺腎之功效.用於咳而少氣、自汗、乏力、食少納呆者.

⑻蘇子12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許.先將蘇子洗凈,搗碎,與粳米、冰糖一同入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為文火煮成粥,每日分早晚二次溫服.本方具有健脾燥濕、化痰止咳之功效.適用於咳嗽痰多、胸悶納呆者.

⑼款冬花12克,冰糖10克,放入盅內,加適量水,隔水燉,去渣飲糖水.本方可起到益氣養陰,潤肺止咳的作用,適用於咳嗽氣短,自汗盜汗者.

⑽冬蟲夏草10克,鮮胎盤1個,放入盅內,加水適量,隔水燉熟服之.具有溫補脾腎之功效,適用於喘咳遇冷加重,四肢不溫者.

肺心病 肺源性心臟病并发症

1、肺性腦病:是由於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瀦留而引起精神障礙、神經系統癥狀的一種綜合征.但必須除外腦動脈硬化、嚴重電解質紊亂、單純性堿中毒、感染中毒性腦病等.是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應積極防治.

2、酸堿失衡及電解質紊亂:肺心病出現呼吸衰竭時,由於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當機體發揮最大限度代償能力仍不能保持體內平衡時,可發生各種不同類型的酸堿失衡及電解質紊亂,使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病情更加惡化.對治療及預後皆有重要意義,應進行監測及時采取治療措施.

3、心律失常:多表現為房性早搏及陣發性室上性心過速,其中以紊亂性房性心動過速最具特征性.也可有心房撲動及心房顫動.少數病例由於急性嚴重心肌缺氧,可出現心室顫動以至心跳驟停.應註意與洋地黃中毒等引起的心律失常鑒別.

4、休克:肺心病休克並不多見,一旦發生,預後不良.發生原因有:①感染中毒性休克;②失血性休克,多由上消化道出血引起;③心原性休克,嚴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所致.

5、消化道出血.

6、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嗜鉻細胞瘤 D35.051 長骨造釉細胞瘤 長骨的成釉細胞瘤 神經鞘源性腫瘤 小兒支氣管炎 毛細支氣管炎 兒童支氣管炎 多肌炎 M33.201 腦血管痙攣 Cerebral angiospasm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