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淤血綜合征 慢性盆腔被動性淤血綜合癥 卵巢 盆腔淤血

盆腔淤血綜合征 慢性盆腔被動性淤血綜合癥 卵巢 盆腔淤血

盆腔淤血綜合征 慢性盆腔被動性淤血綜合癥 卵巢 盆腔淤血

盆腔淤血綜合征 慢性盆腔被動性淤血綜合癥 卵巢 盆腔淤血百科

盆腔淤血綜合征是由於慢性盆腔靜脈血液流出不暢、盆腔靜脈充盈、淤血所引起的一種獨特疾病.其臨床特點為“三痛兩多一少",即盆腔墜痛、低位腰痛、性交痛,月經多、白帶多,婦科檢查陽性體征少.臨床發現,本癥嚴重程度與疼痛性質呈正相關.開腹手術可見盆腔靜脈增粗、迂回、曲張或成團.最常見於25~40歲婦女,極少在絕經前期,從未見於絕經後.

盆腔淤血綜合征 慢性盆腔被動性淤血綜合癥 卵巢 盆腔淤血

盆腔淤血綜合征 慢性盆腔被動性淤血綜合癥 卵巢 盆腔淤血

盆腔淤血綜合征 慢性盆腔被動性淤血綜合癥 卵巢 盆腔淤血病因

一、病因

發病原因

任何使盆腔靜脈流出盆腔不暢或受阻的因素,均可致成盆腔靜脈瘀血.和男子相比,婦性盆腔循環在解剖學、循環動力學和力學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是易於形成盆腔瘀血的基礎.

二、解剖學因素

女性盆腔循環的特點,主要是靜脈數量增多和構造薄弱.

1.靜脈數量增多的表現:盆腔的中等靜脈如子宮靜脈、陰道靜脈和卵巢靜脈,一般是2~3條靜脈伴隨一條同名動脈,卵巢靜脈甚至可多達5~6條,形成蔓狀靜脈叢,彎曲在子宮體兩側後方,直到它們流經骨盆緣前才形成單一的卵巢靜脈.在子宮、輸卵管、卵巢靜脈間有許多吻合支,在輸卵管系膜內,有子宮靜脈與卵巢靜脈的吻合支,並形成環狀的靜脈循環,再與外側的卵巢靜脈叢吻合.盆腔靜脈數量上的增多,是為瞭適應盆腔靜脈流動緩慢的需要.

2.構造薄弱:盆腔靜脈較身體其他部位的靜脈壁薄,缺乏由筋膜組成的外鞘,沒有瓣膜,缺乏彈性,穿行在盆腔疏松的結締組織之中.因而容易擴張和形成眾多彎曲的靜脈叢.盆腔的中小靜脈隻在它進入大靜脈前才有瓣膜,有的經產婦還常有瓣膜功能不全.這些特點使盆腔臟器的靜脈系統,就像一個水網相連的沼澤一樣,能夠容納大量迅速流入的動脈血.

3.此外,膀胱、生殖器官和直腸3個系統的靜脈叢彼此相通.由於缺少瓣膜,故三者間任何一個系統的循環障礙,皆可影響到其他兩個系統.

在盆腔靜脈的這些解剖學特點的基礎上,如再受以下相關因素的影響,便促成盆腔瘀血綜合征,而表現種種臨床征象.

三、內外力因素

內外力因素證明能夠影響盆腔血液的流速,從而改變局部血管的壓力,靜脈更易受其影響.

1.長期從事站立或坐著工作者、習慣於仰臥位睡眠者易於致成盆腔瘀血綜合征.

2.便秘影響直腸的靜脈回流,而直腸和子宮、陰道靜脈互相吻合.痔叢充血必然引起子宮陰道叢充血,故習慣性便秘易於產生盆腔瘀血.

3.妊娠期間因大量雄、孕激素的影響,再加上增大的子宮對子宮周圍靜脈的壓迫,可引起子宮周圍靜脈擴張.

4.子宮後傾時,卵巢叢血管隨子宮體下降彎曲在骶凹的兩側,使靜脈壓力增高,回流受到影響,以致使靜脈處於瘀血狀態.如再有仰臥位睡眠習慣,則久而久之便可引致盆腔瘀血綜合征.

5.闊韌帶筋膜裂傷使得構造上薄弱,缺乏彈性,缺乏固有血管外鞘的靜脈更失去支持,而形成靜脈曲張,還使子宮後倒.

6.輸卵管結紮術:隨著計劃生育的廣泛開展,輸卵管結紮術也是最常施行的計劃生育手術之一.近年來不少雜志陸續刊出有關結紮術後出現下腹痛、月經紊亂、繼發性痛經等並發癥的報道.

四、其他

有些病人由於體質的因素,血管壁組織顯著薄弱,彈力纖維少,彈性差,易於形成靜脈血流瘀滯和靜脈曲張.即使第一次妊娠,平時不從事長時間站立或靜坐工作,就可能出現下肢及/或盆腔靜脈曲張及盆腔瘀血綜合征.

五、植物神經紊亂

盡管有上述種處原因及解剖學病變,但至今不少婦產科工作者認為盆腔瘀血綜合征的某些癥狀如:抑鬱、憂傷、心情煩躁、易疲勞、腰痛、性感不快等,在很大程度上與患者的精神狀態有關.可能系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結果.

六、精神因素.而長期憂鬱、久病、失眠等精神影響,及經前期雌、孕激素水平波動者,也有類同盆腔瘀血癥的癥狀.這一類情況則可考慮為盆腔瘀血綜合征的加重因素.

七、其他

臨床上發現瞭子宮肌瘤、慢性盆腔炎(尤其是形成輸卵管卵巢囊腫者)、哺乳期閉經、中、重度子宮頸糜爛等患者,在做盆腔靜脈造影時,有的也顯示盆腔靜脈瘀血現象,這種情況的盆腔靜脈瘀血景象可視為一種並發變化.

發病機制

盆腔靜脈淤血被認為是本病的主要病理變化,盆腔靜脈淤血引起上述“三痛"的原因,可能是擴張彎曲的靜脈壓迫瞭伴隨的淋巴管和神經纖維而產生的.由於前述的種種因素,首先使解剖構造薄弱的一部分盆腔靜脈在功能上發生變化,影響血流運行,形成淤滯;又通過神經血管間的相互影響,波及整個生殖器官以及與生殖器官密切相關的乳房,即出現臨床上前述綜合征表現.由於淤血而引起的局部組織及相關器官的水腫,但開始時是暫時性的、可逆的,持續多年或反復加重後,則可以產生持久性變化.

由於慢性缺氧而致結締組織增生及纖維化形成,出現各種狀況:

1.子宮體一致性肥大、變軟、充血,呈紫色或有淤血斑點及漿膜下水腫;

2.子宮頸亦肥大呈藍紫色、有糜爛發生;

3.子宮內膜間質水腫,血管充盈.

4.卵巢亦表現為水腫樣、白膜粗糙、一般較大有時呈囊狀;

長期淤血者,則又因結締組織增生而變硬變小.往往導致經前期盆腔脹痛不適及月經量增多.乳房因周期性水腫導致脹痛.

盆腔淤血綜合征 慢性盆腔被動性淤血綜合癥 卵巢 盆腔淤血

盆腔淤血綜合征 慢性盆腔被動性淤血綜合癥 卵巢 盆腔淤血

盆腔淤血綜合征 慢性盆腔被動性淤血綜合癥 卵巢 盆腔淤血症状

盆腔瘀血綜合征的主要表現,是范圍廣泛的慢性疼痛,極度的疲勞感和某些神經衰弱的癥狀,其中以慢性下腹部疼痛,低位腰痛,快感不快,極度的疲勞感,白帶過多和痛經為最常見,幾乎90%以上的病人具有程度不等的上述癥狀,所謂慢性疼痛,系指各種形式的疼痛歷時半年以上,頻率為每周不少於5天,每天疼痛時間不少於4小時者,此外,病人還常有月經過多,經前期乳房脹痛,經前期排便痛,膀胱刺激癥狀及陰道墜痛,肛門墜痛等,這些癥狀皆在下午,晚上或站立後加重,性交後,月經臨來前更甚.

盆腔淤血綜合征 慢性盆腔被動性淤血綜合癥 卵巢 盆腔淤血

盆腔淤血綜合征 慢性盆腔被動性淤血綜合癥 卵巢 盆腔淤血

盆腔淤血綜合征 慢性盆腔被動性淤血綜合癥 卵巢 盆腔淤血检查

一、檢查

1、腹腔鏡檢查: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將腹腔鏡鏡頭(直徑為3~10mm)插入腹腔內,運用數字攝像技術使腹腔鏡鏡頭拍攝到的圖像通過光導纖維傳導至後級信號處理系統,並且實時顯示在專用監視器上.同開腹手術,但因盆部抬高,有些病例不一定能看出曲張的靜脈,但能與其他病變如炎癥等鑒別.

2、陰道超聲彩色多普勒檢查:陰道彩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3、螺旋CT:在病人深呼吸時拍攝動脈時像的螺旋CT,因為深呼吸時引起腹腔靜脈壓增高,導致腎靜脈血逆行,充盈子宮和卵巢周圍的曲張靜脈,曲張靜脈的直徑5mm就可顯影.

4、盆腔靜脈造影術:作為輔助診斷盆腔淤血征的一個方法.盆腔靜脈造影術原理是:在盆腔靜脈血運正常時,造影劑通常20s內完全流出盆腔;而在盆腔淤血征時,靜脈回流速度明顯變慢,造影劑流出盆腔,要20s以上的時間.

5、放射性核素盆腔血池掃描利用此方法診斷輸卵管結紮術後盆腔靜脈淤血.其原理為盆腔靜脈淤血時局部靜脈曲張,血液淤積形成“血池",從而獲得放射性可讀性核素濃聚的掃描圖像.

6、體位實驗.胸膝臥位時,盆腔靜脈壓力降低,無下腹疼痛或輕微疼痛,若立刻改為臀部向後緊緊坐在足跟部,保持略高於腹部的位置,由於腹股溝屈曲較緊,髂外動脈向股動脈血流受阻,從而髂內動脈血流增多,使盆腔靜脈壓力升高而產生淤血,出現下腹疼痛回到胸膝臥位時則癥狀減輕,稱為“體位實驗陽性".

二、鑒別

應與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慢性附件炎(有炎塊形成者)、子宮肌瘤、宮頸糜爛相鑒別.

痛經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主要癥狀,表現為繼發性、漸進性痛經,疼痛程度與病灶的大小不一定成正比.如病變累及子宮直腸陷窩則可有性交痛、肛門墜脹;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不孕,可高達40%.

慢性附件炎是指女性內生殖器官,包括子宮、輸卵管、卵巢及其周圍的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等處發生感染時的炎癥的總稱,慢性附件炎大多發生在產後、剖宮產後、流產後、各種婦科手術後,以及在放置宮內避孕器之後,這時生殖器官的完整性及其自然的防禦有瞭損傷,使細菌得以進入創面使之感染而得病.

子宮肌瘤(Hysteromyoma)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多無癥狀,少數表現為陰道出血,腹部觸及腫物以及壓迫癥狀等.如發生蒂扭轉或其他情況時可引起疼痛.

宮頸糜爛是慢性子宮頸炎的一種現象,表現為子宮頸口周圍有鮮紅或粉紅色斑點.

盆腔淤血綜合征 慢性盆腔被動性淤血綜合癥 卵巢 盆腔淤血预防

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針對盆腔瘀血癥的病因,采取預防措施,可以避免或減少其發生.

加強計劃生育宣傳,防止早婚,早育,性交過頻及生育較密,提倡最多生兩個孩子,兩次生產至少應有3~5年的間隔,使生殖器官不僅在解剖上,生理功能上,而且血管的性能都得充分的恢復,宣傳科學方法避孕,不采用性交中斷避孕法,也不主張禁欲.

重視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改善一般健康情況,對某些體質較弱的人尤為重要.

加強產後衛生宣傳,推廣產後體操,對促使生殖器官及其支持組織的恢復有很大好處,休息或睡眠時避免習慣性仰臥位,提倡兩側交替側臥位,有利於預防子宮後位的形成,防止產後大便秘結及尿瀦瘤,有助於生殖器官的恢復及盆腔靜脈的回流.

註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對長期從事站立或坐位工作者,有可能時應開展工間操及適當的活動,此外,不論能否入睡,中午躺在床上休息一段時間,可消除上午的疲勞,但值得提出的是,臥床休息或睡眠時,不同的姿式對消除疲勞,改善盆腔血運有不同的效果,從力學的觀點來說,仰臥位時,盆腔大部分靜脈的位置均低於下腔靜脈,其靜脈壓力雖較立或坐著時減低不少,但較側俯臥位時明顯增高,前人在養身功中就有“站如松,坐如鐘,臥如弓"的銘言,所以,提倡從習慣上采取血曲腿側俯臥位,對防止甚至治療某些輕癥的盆腔瘀血癥,都有很好的效果.

盆腔淤血綜合征 慢性盆腔被動性淤血綜合癥 卵巢 盆腔淤血治疗

盆腔淤血綜合征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均為短期緩解,不能根治,停藥後或在服藥過程中即可復發.

1、抑制卵巢功能的藥物:(1)安宮黃體酮:安宮黃體酮可抑制卵巢功能、增加血管張力,起效快,治療初期即可明顯改善癥狀和減少淤血,緩解率可達40%.但維持時間短,停藥或服藥過程中即有復發.

(2)促性腺激素激動劑:相對於MPA而言,其收縮血管力強,可改善盆腔充血,緩解性交痛.

2、改善血管張力的藥物:地奧司明可以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靜脈壁張力和毛細血管阻力,緩解和抑制子宮收縮.用法與用量:500mg用藥,2-3個月後癥狀明顯改善,尤其是對性交痛療效好.

3、其他對癥治療藥物: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止痛劑、神經調節和心理治療藥物.

手術治療:

1.闊韌帶裂傷修補術:適用於年輕、不再需生育而闊韌帶裂傷的重癥盆腔瘀血癥患者.醫生在術前並不能斷定患者有無闊韌帶裂傷,隻是因子宮Ⅲ度後傾,盆腔疼痛嚴重,患者年輕,雖不再需生育,也不願將子宮切除,而和病人商定行圓韌帶懸吊術和輸卵管結紮術,開腹後才發現有闊韌帶裂傷(多在後葉),於是先將裂傷修補,再進而行輸卵管結紮和圓韌帶懸吊術.因此,實際上這是指一組手術

這種手術雖簡單,但操作要求細致,經腹進行.步驟:

不必修剪裂傷的邊緣,從宮頸與宮頸旁腹膜連接處開始,用1號絲線間斷縫合逐漸向外,隻要第一針確定縫著瞭裂傷的邊緣,隨後縫合時,裂傷的界限就清楚可見.縫合時一定要註意輸尿管的行蹤,切不可誤縫瞭輸尿管,那怕是它的鞘膜.當裂傷縫合完後,腹膜下隆起的靜脈曲張也隨之消失,主韌帶變得堅實有力,同時也將松弛的骶韌帶縮短.這樣,子宮就能保持前位.然後再結紮輸卵管;最後做圓韌帶懸吊術.

2.圓韌帶懸吊術:用手術將後倒的子宮維持在前傾位,多能使肥大的子宮體及子宮頸縮小,盆腔疼痛等癥狀大為減輕或基本消失,效果較好.

最好的方法是,在腹股溝內環旁將圓韌帶繞過腹直肌側緣拉出腹膜外,在腹直肌的肌腹和腹直肌前鞘之間,縫固在腹直肌前鞘的內面.這種方法可保證被拉緊的圓韌帶和壁層腹膜側部之間的空隙最小,觸診這個部位即可引起疼痛,還能摸到被拉出的這段圓韌帶.

3.經腹全子宮及附件切除術;對40歲以上婦女,病避孕情嚴重者,尤其是合並月經過多或臨近絕經期的,行經腹全子宮附件切除術,效果較好.經腹有利於修復闊韌帶及骶韌帶的損傷,使陰道斷端得到較好的固定.此外經腹手術不易損傷闊韌帶內增多的曲張的靜脈,出血少.需要保留一側卵巢時,經腹操作可使卵巢得到較適當的固定.

4.其他手術如單純的圓韌帶縮短術,一側輸卵管卵巢切除術或骶前交感神經切除術一般效果均欠佳.結紮曲張的靜脈尤其不可取.

盆腔淤血綜合征 慢性盆腔被動性淤血綜合癥 卵巢 盆腔淤血饮食

一、飲食

1,盆腔淤血綜合征食療方

1)苦菜萊菔湯

組成:苦菜100克,金銀花20克,蒲公英25克,青蘿卜200克(切片.

用法:上四味共煎煮,去藥後吃蘿卜喝湯.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盆腔炎,屬濕熱瘀毒型,發熱,下腹脹痛,小腹兩側疼痛拒按,帶下色黃量多,舌質紅、苔黃,脈滑數.

附註:金銀花對多種細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以及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盆腔淤血綜合征 慢性盆腔被動性淤血綜合癥 卵巢 盆腔淤血并发症

一、並發病癥

約有1/3以上的患者並有膀胱刺激癥狀,表現在經期有明顯的尿頻,易誤認為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UTI)是指病原體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長繁殖,並侵犯尿路黏膜或組織而引起損傷.膀胱鏡檢查見膀胱三角區靜脈充盈、充血、水腫.

個別患者因淤血的小靜脈破裂而並發血尿.

血尿是指尿液中紅細胞≥3個/HP,離心尿紅細胞5個/HP,或12小時尿Addis計數50萬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椒瘡 乳頭狀囊腺瘤 慢性疲勞綜合癥 雅痞癥 慢性伯基特淋巴瘤病毒 EBV 慢性類單核白血球增多癥 感應性妄想性障礙 F24.X51 感應性精神病 感應性精神障礙 血栓形成 腦栓塞 腦血栓形成 胰石癥 胰腺結石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