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滿

中滿

中滿

中滿百科

證名.出自《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滿是因飲食停滯所致的脘腹脹滿.《類證治裁·腫脹》:“食滯中滿者,專消導,和中丸人們多會進食過多肥厚、甘膩的肉食,“食滯”是常有的事兒.專傢提醒,節日期間要避免大魚大肉,如出現食滯,胃口差,可用“焦三仙”以健脾開胃、消食化積.“焦三仙”即焦麥芽、焦神曲、焦山楂.此三味藥物均具有消食化積的作用,又經常聯合應用,因此稱為“焦三仙”.山楂健脾開胃、消食化積,尤其對於吃過多的肉類、油膩食物引起的食滯有效.而神曲可健脾消食、解表化濕,主要是對大米、面類食物吃多瞭,可消谷食積滯.麥芽行氣消食、健脾開胃,常用於治療食積不消、脾虛食少等.

中滿

中滿

中滿病因

一、病因

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屬中醫胃脘痛或痞滿的范疇.1.胃腸道疾病

1、胃部疾病:常見於慢性胃炎、胃潰瘍、胃下垂、胃擴張及幽門梗阻等.

2、腸道疾病:常見於腸結核、痢疾、腸梗阻及習慣性便秘等.

3、其它:胃腸神經官能癥.

2.肝、膽與胰腺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變,慢性膽囊炎,膽石癥及胰腺炎等.

3.腹膜疾病常見於急性腹膜炎、結核性腹膜炎等.

4.心血管疾病常見於心力衰竭、腸系膜動脈硬化癥、腸系膜動脈梗塞等.心絞痛和心律失常亦可反射性地引起腹脹.

5.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敗血癥、重癥肺炎及傷寒等.

6.其它可見於手術後腸麻痹、肺氣腫、哮喘病、低鉀血癥、吸收不良綜合征、脊髓病變、藥物反應、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結締組織疾病及甲減等.

中滿

中滿

中滿症状

一、癥狀

①脘腹脹滿,甚則可見有塊堅硬疼痛之證.《醫林繩墨·臌脹》:“中滿之癥,中氣滿悶,當胸之下,胃口之上,一掌之橫,按之堅石,有形作痛,此名中滿者也.由其忿怒太甚,不能發越,鬱結中州,痰涎停住,乃成滿也.”

②腫脹癥狀之一.見《景嶽全書·腫脹》:“腫脹之病,原有內外之分,蓋中滿者,謂之脹;而肌膚之脹者,亦謂之脹.”

中滿

中滿

中滿检查

一、檢查

暫無相關資料

二、鑒別

中醫所謂的濕盛中滿是指由於脾胃位於中焦,所以一旦脾胃虛弱,則中氣不足,消化運作之力不足,導致胃中濕邪過於強盛,以致出現漲氣、痞積、滿悶、脹痛等癥.由於炙甘草性溫,味甘,補虛勞,扶中氣,屬於溫補氣藥,所以這種情況下不能用甘草.如果此時用甘草的話就有可能使病情加重,因為甘草的滋補性質會壯大病情.

中滿预防

一、預防

二、護理

中滿治疗

一、中醫

《雜病源流犀燭·腹少腹病源流》治食滯中滿而痛者,用幹薑、蒼術、白芷、川芎、香附、薑汁之類.宿食不消,面黃,吞酸者,用丁香脾積丸,或平胃散加草蔻、枳實、半夏.

焦三仙湯飲

制作取焦山楂、焦神曲和焦麥芽各15克,以300毫升水煎煮,武火將水煮開,文火煎20分鐘即可.濾去藥渣取湯劑代茶飲.

療效焦三仙常用於飲食積滯導致的腹脹腹痛、噯氣腐臭、腹瀉、大便氣味如臭雞蛋等情況.

焦三仙粥

制作神曲、麥芽、山楂各10~15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先將神曲、麥芽、山楂入沙鍋煎取濃汁,去渣,加入粳米、白糖煮粥.兩餐間當點心服食.

療效健脾胃,消食積,散淤血.適用於食積停滯、腹痛、腹瀉等.

中滿饮食

一、飲食

腹脹之人宜吃以下食物.

金橘

能理氣、解鬱、化痰、除脹、醒酒.《本草綱目》稱它“下氣快膈.”《隨息居飲食譜》亦雲:“金橘醒脾,辟穢,化痰,消食.”無論氣滯型腹脹或是食滯型腹脹,均宜用金橘煎湯喝或泡茶飲.民間習慣做成金橘餅,腹脹時嚼食一、二枚.

佛手柑

能理氣、化痰,也能消食解酲.《本經逢原》中就說它“專破滯氣”.《本草便讀》亦載:“佛手,功專理氣快膈.”《隨息居飲食譜》又稱它能“醒胃豁痰,辟惡,解酲,消食止痛.”所以,凡是腹脹之人,無論是氣滯或食滯引起,均宜用鮮佛手12~15克,或幹品6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檳榔

能下氣除脹,又能消食解酒.《用藥心法》中說:“檳榔,苦以破滯,辛以散邪,專破滯氣下行.”《鶴林玉露》曾指出:“嶺南人以檳榔代茶,醉能使之醒,酒後嚼之,則寬氣下痰,餘酲頓解;飽能使之饑,飽後食之,則飲食快然易消.”凡氣滯或食滯腹脹者均宜.然檳榔畢竟是破氣耗氣之物,適宜身體壯實之人短暫食用.

蘿卜

能健胃消食、順氣寬中.《四聲本草》中載:“凡人飲食過度,生嚼咽之便消.”《本草綱目》亦雲:蘿卜“主吞酸,化積滯,解酒毒,甚效.”可見,蘿卜對食滯腹脹者尤宜,或搗汁飲,或煎水服.除新鮮蘿卜外,蘿卜子、蘿卜葉、老蘿卜根(即地骷髏,蘿卜的老根)煎水服用,也適宜食滯腹脹之人.

胡荽

有消食下氣作用,中醫常用以治療食物積滯.崔禹錫《食經》稱:“調食下氣.”《食療本草》說它“至消谷能食,治腸風,熱餅裹食”.《日用本草》亦認為,胡荽“消谷化氣,通大小腸結氣.”所以,對食積腹脹者尤宜.

青菜

能通利腸胃,無論氣滯腹脹或食滯腹脹者皆宜.青菜含豐富的維生素和食物纖維,能刺激胃腸的蠕動,通利二便,幫助消化,消除腹部脹滿不適.

豇豆

含多量的食物纖維和維生素,有幫助消化的作用,對食滯腹脹者尤為適宜.《四川中藥志》中記載:“豇豆健脾胃,消食,治食積腹脹.”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還介紹治食積腹脹,噯氣:“生豇豆適量,細嚼咽下,或搗茸泡冷開水服.”

山楂

能消食積,特別是能消化肉積.《滇南木草》中說:“消肉積滯,下氣.”《日用本草》亦載:“化食積,行結氣,健胃寬膈,消血痞氣塊.”《本草綱目》中曾記載瞭鄰居小兒一案,因食積黃腫,腹脹如鼓,取山楂食之,“至飽,歸而大吐痰水,其病遂愈.”凡食積腹脹者,均宜多吃些山楂.

大麥芽

能和中、消積、下氣,對脘腹脹滿者,食之頗宜.《醫學啟源》曾說:“補脾胃虛,寬腸胃.”《本草匯言》亦說:“大麥芽,補而能利,利而又能補,如腹之脹滿,膈之鬱結,以此發生之物而開關格之氣,則效非常比也.”

楊梅

能和胃消食,唐代食醫孟詵認為楊梅“和五臟,能滌腸胃.”現代《中國藥植圖鑒》亦載:“治心胃氣痛有效.”《泉州本草》載有一方:“治胃腸脹滿,楊梅醃食鹽備用,越久越佳,用時取數顆泡開水服.”

啤酒花

能健脾消食,適宜消化不良之人腹脹者服食.民間多用啤酒花10~15克,開水泡茶飲,對氣滯腹脹或食滯腹脹者有效.

紫蘇葉

是一種調味品,並能解魚蟹毒,有理氣除脹的作用.《日華子本草》稱:“治心腹脹滿”.《本草綱目》載:“紫蘇葉行氣寬中.”《本草匯言》中還說它“散寒氣,清肺氣,寬中氣,安胎氣,下結氣,化痰氣,乃治氣之神藥也.”所以,凡氣滯腹脹者,尤為適宜,可用紫蘇葉10克煎水服,或開水沖泡代茶飲.

砂仁

為民間常用芳香性調味品,能行氣、和胃、除脹,適宜脘腹痞脹、不思飲食之人食用.明·李時珍就曾說它“理元氣,通滯氣,散寒飲脹痞”.凡氣滯腹脹,尤其是受涼後寒氣腹脹者,尤為適宜.每天可用砂仁3~5克,搗碎,煎水服,或開水沖泡當茶飲用.

白豆蔻

是一種芳香健胃調味品,能行氣、暖胃、消食、寬中、除脹,功與砂仁同.凡氣滯腹脹或食滯腹脹者,均宜用白豆蔻3~5克,煎水代茶.

此外,腹脹之人還宜吃胡蘿卜、橘子皮、刀豆、大白菜、芹菜、蕹菜、冬瓜、瓠子、番茄、苦瓜、茴香、薤白、橙子及茶葉等.

中滿并发症

一、並發病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維生素A過多病 小兒腎積水 兒童腎積水 骨蒸 眼眶黏液囊腫 眼眶粘液囊腫 地方性克汀病 地方性矮小病 地克病 中暑痙攣 T67.251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