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炭疽 A22.051

皮膚炭疽 A22.051

皮膚炭疽 A22.051

皮膚炭疽 A22.051 百科

皮膚炭疽(cutaneousanthrax)亦稱惡性膿皰(malignantpustules),病原菌為炭疽桿菌.其臨床特征是典型的暗紅色血皰,周圍軟組織紅腫顯著,伴有嚴重的全身癥狀.主要發生於牧民及與皮毛、肉食、畜產等職業有關的職工.

皮膚炭疽 A22.051

皮膚炭疽 A22.051

皮膚炭疽 A22.051 病因

(一)發病原因

(一)形態染色

炭疽桿菌菌體粗大,兩端平截或凹陷,是致病菌中最大的細菌.排列似竹節狀,無鞭毛,無動力,革蘭氏染色陽性,本菌在氧氣充足,溫度適宜(25~30℃)的條件下易形成芽胞.在活體或未經解剖的屍體內,則不能形成芽胞.芽胞呈橢圓形,位於菌體中央,其寬度小於菌體的寬度.在人和動物體內能形成莢膜,在含血清和碳酸氫鈉的培養基中,孵育於CO2環境下,也能形成莢膜.形成莢膜是毒性特征.

炭疽桿菌受低濃度青黴素作用,菌體可腫大形成圓珠,稱為“串珠反應".這也是炭疽桿菌特有的反應.

(二)培養特性

本菌專性需氧,在普通培養基中易繁殖.最適溫度為37℃,最適pH為7.2~7.4,在瓊脂平板培養24小時,長成直徑2~4mm的粗糙菌落.菌落呈毛玻璃狀,邊緣不整齊,呈卷發狀,有一個或數個小尾突起,這是本菌向外伸延繁殖所致.在5~10%綿羊血液瓊脂平板上,菌落周圍無明顯的溶血環,但培養較久後可出現輕度溶血.菌落特征出現最佳時間為12~15小時.菌落有粘性,用接種針鉤取可拉成絲,稱為“拉絲"現象.在普通肉湯培養18~24小時,管底有絮狀沉淀生長,無菌膜,菌液清亮.有毒株在碳酸氫鈉平板,20%CO2培養下,形成粘液狀菌落(有莢膜),而無毒株則為粗糙狀.

(三)抵抗力

繁殖體抵抗力不強,易被一般消毒劑殺滅,而芽胞抵抗力強,在幹燥的室溫環境中可存活數十年,在皮毛中可存活數年.牧場一旦被污染,芽胞可存活數年至數十年.經直接日光曝曬100小時、煮沸40分鐘、l40℃幹熱3小時、110℃高壓蒸汽60分鐘、以及浸泡於10%甲醛溶液15分鐘、新配苯酚溶液(5%)和20%含氯石灰溶液數日以上,才能將芽胞殺滅.炭疽芽胞對碘特別敏感,對青黴素、先鋒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等高度敏感.

(四)抗原結構

1.莢膜多肽抗原由D-谷氨酸多肽組成,抗原性單一,若以高效價抗莢膜血清與具莢膜炭疽桿菌作用,在其周邊外發生抗體的特異性沉淀反應,鏡下可見莢膜腫脹.

2.菌體多糖抗原由等分子量的乙酰基葡萄糖胺和D-半乳糖組成,能耐熱,與毒力無關.這種抗原沒有特異性,能與其他需氧芽胞桿菌,肺炎球菌14型及人類A血型物質發生交叉反應.

3.外毒素復合物炭疽桿菌具有外毒素,包含水腫因子,保護性抗原(因子)及致死因子.三種成份均具有抗原性,不耐熱,是致病的物質基礎之一.

(二)發病機制

炭疽桿菌在體外培養時可見呈長鏈狀如竹節,在機體內呈單個、雙球形或短鏈狀,體外培養不能發現內毒素和外毒素的存在,但在人體或動物體內生長繁殖時可產生一種毒性物質,具有抗吞噬作用.毒性物質在皮內時可引起水腫.

皮膚炭疽 A22.051

皮膚炭疽 A22.051

皮膚炭疽 A22.051 症状

癥狀

1.常發生於暴露部位,特別是面頸部、手或前臂,多為單發.

潛伏期2~3天,初發為紅色小丘疹或水皰;

1~2天後變為紫紅色血皰或膿皰,周圍紅腫明顯,基底部呈暗紅色壞疽,但不疼痛,僅有微癢.

1~2周後痂脫,愈後留有瘢痕.伴有輕重不等的全身癥狀,重癥者可有高熱、嘔吐、全身不適及全身中毒癥狀.中毒癥狀嚴重者可引起敗血癥和腦膜炎,於數天內死亡.可伴有淋巴管炎及淋巴結炎.發生在眼瞼、頸部等皮膚松弛部位時可僅有彌漫性水腫而無水皰,可迅速形成壞死.

2.辨證分型

(1)初期:毒熱內蘊,氣滯血淤,癥見小紅斑丘疹,癢而不痛,狀如蚊跡,蚤斑,可微熱,舌脈如常.

(2)中期:毒熱入營,氣血壅聚,癥見紅斑上起水皰或血皰,迅即變成暗紅或黑色腐肉,伴發熱,燥急,口幹不欲飲,舌紅苔薄黃,脈數.

(3)後期:毒熱內陷,厥逆亡陽,癥見腐肉與正常皮膚分離,流液,若腫勢漸消為順證;若腫勢繼續蔓延,壯熱神昏,四肢逆冷,脈細微為逆證.

皮膚炭疽 A22.051

皮膚炭疽 A22.051

皮膚炭疽 A22.051 检查

采集皮膚炭疽的膿液、滲出物,吸入性炭疽的咯痰,腸炭疽的糞便以及病人的的血液等送檢,獸屍禁止解剖,可割取耳朵或舌尖一片送檢.將標本直接塗片,沙黃莢膜染色鏡檢,觀察形態及莢膜特征,可以初步幫助診斷,確診應進行血平板分離培養,37℃孵育12~15小時,鉤取可疑菌落,進行青黴素串珠試驗,噬菌體裂解試驗,碳酸氫鈉平板二氧化碳培養.莢膜腫脹試驗和小白鼠致病力試驗等與其他需氧芽孢桿菌進行鑒別確定.

皮膚炭疽的並發癥

中毒癥狀嚴重者可引起敗血癥

敗血癥(septicemia),是指細菌進入血液循環,並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嚴重感染.臨床表現為發熱、嚴重毒血癥狀、皮疹瘀點、肝脾腫大和白細胞數增高等.分革蘭陽性球菌敗血癥、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和膿毒敗血癥.以抗生素治療為主,輔以其他治療方法.預防措施為避免皮膚粘膜受損,防止細菌感染.

還可以並發腦膜炎

腦膜炎(brainfever;meningitis)是一種嬌嫩的腦膜或腦脊膜(頭骨與大腦之間的一層膜)被感染的疾病.此病通常伴有細菌或病毒感染身體任何一部分的並發癥,比如耳部、竇或上呼吸道感染.細菌型腦膜炎是一種特別嚴重的疾病需及時治療.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在數小時內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腦損傷.病毒型腦膜炎則比較嚴重但大多數人能完全恢復,少數遺留後遺癥.

皮膚炭疽 A22.051 预防

(一)預防

預防人類炭疽首先應防止傢畜炭疽的發生.傢畜炭疽感染消滅後,人類的傳染源也隨之消滅.

目前我國使用的炭疽活疫菌,作皮上劃痕接種,免疫力可維護半年至一年.對此類工作者可註射炭疽疫苗,初次註射0.5ml,6周或6個月後再註射1次,以後每年註射1次.

(二)預後

中毒癥狀嚴重者可引起敗血癥和腦膜炎,於數天內死亡.

皮膚炭疽 A22.051 治疗

西藥治療:

患者應住院治療,嚴密隔離.局部皮損用生理鹽水濕敷,禁止手術或其他擠壓處理,以免炎癥擴散,局部可外用氯化氨汞(白降汞)軟膏.

青黴素是首選的抗生素.根據不同的感染類型,治療也不同.皮膚炭疽每日註射青黴素總量為100~200萬單位.同時可加用四環素、鏈黴素、氯黴素或新黴素.對於肺炭疽及腸炭疽,每日青黴素總量應在600萬單位以上;對於炭疽性腦膜炎及敗血癥,每日青黴素總量要超過1,000單位.

除瞭上述抗生素外,其他的抗菌藥物,比如磺胺、呋喃唑酮等,對其也有較強的作用.

註射抗炭疽血清,劑量初次可用80~100ml,12~48h後再給20~40ml.嚴重者可註射100~200ml.

治療必須在中毒癥狀完全消失後3~5天,局部反復查菌陰性後方可停止.

中醫療法:

1.辨證用藥

(1)初期治法: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方藥:仙方活命飲加減:穿山甲10g,土貝母10g,炒皂刺10g,制乳沒各6g,白芷6g,赤芍10g,防風6g,歸尾10g,陳皮6g,雙花30g,甘草6g.

(2)中期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方藥:犀角地黃湯合五味消毒飲.

(3)後期治法:清心開竅,回陽救逆.

方藥:四逆湯送三寶(局方至寶丹、紫雪丹、安宮牛黃丸).

2.單方成藥梅花點舌丹、小金丹、蟾酥丸、玉樞丹、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等.

3.外用藥物

(1)瘡周:梅花點舌丹研磨或如意金黃散、鞭蓉散水調(或馬齒莧鮮汁)外敷.

(2)瘡面:白降丹0.5g、及蟾酥丸2~3粒研細水調外敷.若瘡面凹陷,用化毒散膏.等瘡面清潔時用生肌玉紅膏或甘乳膏.

(3)水皰或血皰:白降丹少許點其上,外敷化毒散膏.

皮膚炭疽 A22.051 饮食

發病時應禁飲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厚味食物.

皮膚炭疽 A22.051 并发症

一、並發病癥

中毒癥狀嚴重者可引起敗血癥

敗血癥(septicemia),是指細菌進入血液循環,並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嚴重感染.臨床表現為發熱、嚴重毒血癥狀、皮疹瘀點、肝脾腫大和白細胞數增高等.分革蘭陽性球菌敗血癥、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和膿毒敗血癥.以抗生素治療為主,輔以其他治療方法.預防措施為避免皮膚粘膜受損,防止細菌感染.

還可以並發腦膜炎

腦膜炎(brainfever;meningitis)是一種嬌嫩的腦膜或腦脊膜(頭骨與大腦之間的一層膜)被感染的疾病.此病通常伴有細菌或病毒感染身體任何一部分的並發癥,比如耳部、竇或上呼吸道感染.細菌型腦膜炎是一種特別嚴重的疾病需及時治療.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在數小時內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腦損傷.病毒型腦膜炎則比較嚴重但大多數人能完全恢復,少數遺留後遺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鼻竇癌 電腦病 視頻顯示終端綜合征 痰毒 鼠標手 腕管綜合征 遲發性正中神經麻痹 胃心綜合征 漏鬥胸 胸壁內凹 漏鬥狀胸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