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腸阿米巴病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腸阿米巴病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腸阿米巴病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腸阿米巴病百科

阿米巴腸病是由於溶組織阿米巴(痢疾阿米巴)寄生於結腸內,引起阿米巴痢疾或阿米巴結腸炎.痢疾阿米巴也是根足蟲綱中最重要的致病種類,在一定條件下,並可擴延至肝、肺、腦、泌尿生殖系和其他部位,形成潰瘍和膿腫.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腸阿米巴病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腸阿米巴病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腸阿米巴病病因

    痢疾阿米巴(溶組織阿米巴,Amoebahistolytica)為人體唯一致病性阿米巴,在人體組織及糞便中有大滋養體、小滋養體和包囊三種形態.滋養體在體外抵抗力薄弱,易死亡.包囊對外界抵抗力強.
(一)滋養體大滋養體20~40μm大小,依靠偽足作一定方向移動,見於急性期患者的糞便或腸壁組織中,吞噬組織和紅細胞,故又稱組織型滋養體.小滋養體6~20μm大小,偽足少,以宿主腸液、細菌、真菌為食,不吞噬紅細胞,亦稱腸腔型滋養體.當宿主健康狀況下降,則分泌溶組織酶,加之自身運動而侵入腸粘膜下層,變成大滋養體;當腸腔條件改變不利於其活動時變為包囊前期,再變成包囊.滋養體在傳播上無重要意義.
(二)包囊多見於隱性感染者及慢性患者糞便中,呈圓形、5~20μm大小,成熟包囊具有4個核,是溶組織阿米巴的感染型,具有傳染性.包囊對外界抵抗力較強,於糞便中存活至少2周,水中5周,冰箱中2個月,對化學消毒劑抵抗力較強,能耐受0.2%過錳酸鉀數日,普通飲水消毒的氯濃度對其無殺滅作用,但對熱(50℃)和幹燥很敏感.
溶組織阿米巴的培養需有細菌存在,呈共生現象.目前無共生培養已獲成功,為純抗原制備及深入研究溶組織阿米巴提供瞭條件.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腸阿米巴病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腸阿米巴病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腸阿米巴病症状

    潛伏期平均1~2周(4日至數月),臨床表現有不同類型.
(一)無癥狀型(包囊攜帶者)此型臨床常不出現癥狀,多個糞檢時發現阿米巴包囊.
(二)普通型起病多緩慢,全身中毒癥狀輕,常無發熱,腹痛輕微,腹瀉,每日便次多在10次左右,量中等,帶血和粘液,血與壞死組織混合均勻呈果醬樣,具有腐敗腥臭味,含痢疾阿米巴滋養體與大量紅細胞成堆,為其特征之一.病變部位低可有裡急後重感.腹部壓痛以右側為主.以上癥狀可自行緩解.亦可因治療不徹底而復發.
(三)輕型見於體質較強者,癥狀輕微,每日排稀糊或稀水便3~5次以內,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或無腹瀉,僅感下腹不適或隱痛,糞便偶見粘液或少量血液,可查及本病包囊和滋養體.無並發癥,預後佳.
(四)暴發型極少見,可因本病原感染嚴重,或並發腸道細菌感染以及體質虛弱,可呈暴發型.起病急驟,有明顯中毒癥狀,惡寒、高熱、譫妄、中毒性腸麻痹等.劇烈腹痛與裡急後重,腹瀉頻繁,每日數十次,甚至失禁,糞呈血水、洗肉水或稀水樣,頗似急性菌痢,但糞便奇臭,含大量活動阿米巴滋養體為其獨特.腹部壓痛明顯.常因脫水至外周循環障礙、或伴意識障礙,甚至出現腸出血、腸穿孔、腹膜炎等並發癥,預後差.
(五)慢性型常因急性期治療不當所致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使臨床癥狀反復發作,遷延2月以上或數年不愈.常因受涼、勞累、飲食不慎等而發作.患者常覺下腹部脹痛,久之乏力、貧血及營養不良.右下腹可及增厚結腸,輕度壓痛;肝臟可腫大伴有壓痛等.糞便內可混有膿血、滋養體,有時有包囊.
(六)其它型阿米巴病可見泌尿道、生殖系統、皮膚等處感染,但極少見.亦可以並發癥起病,容易誤診.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腸阿米巴病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腸阿米巴病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腸阿米巴病检查

    1.檢驗①大便常規,註意找痢疾阿米巴滋養體及包囊.②血常規.③必要時送大便培養痢疾桿菌與痢疾阿米巴原蟲,入院時及次晨各送一次,以視有無混合感染.
2.特殊檢查慢性病例治療前後作乙狀結腸鏡檢查,並刮取標本檢查痢疾阿米巴原蟲,如疑有並發阿米巴瘤或腸息肉及疑為炎癥性腸病、腸結核、結腸癌等疾病時,應做纖維腸鏡檢查及活檢或腸道鋇劑X線檢查.
3.疑似病例根據條件酌情選送痢疾阿米巴原蟲特異性免疫學檢查.
4.診斷性治療疑似病例可用抗阿米巴藥物作診斷性治療.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腸阿米巴病预防

    煮沸、過濾、消毒飲水,防止吃生菜及防止飲食的被污染,適當處理糞便,防止蒼蠅孳生和滅蠅,均為重要措施.檢查和治療從事飲食業的排包囊者及慢性患者極為重要.居傢飲食衛生,當天的食物不要放在第二天再吃,天熱很容易使食物變質,細菌容易生長.打開的水果,如西瓜等要盡量吃完,吃不完可以用保鮮膜封好,放到冰箱保存,但是時間也不要超過24小時.外出旅行時,盡量自帶食物和水,或到正規的飯店或旅行社指定飯店就餐,涼拌菜要洗凈,並用開水燙後,加醋、薑、蒜拌勻後食用,盡量少要或不要涼拌菜.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腸阿米巴病治疗

一般治療
急性期應臥床休息,腸道隔離至癥狀消失、大便連續3次查不到滋養體和包囊,加強營養,必要時輸液或輸血.
阿米巴痢疾
病原治療
   甲硝唑(滅滴靈)0.4~0.8g,每日3次,連服5~7日,兒童50mg/kg/日,分3次服,連用3~5日.不能口服者可靜脈滴註.註意本藥副作用:偶有惡心、頭昏、心悸,白細胞降低等.
   甲硝磺酰咪唑成人每日g,兒童每日mg/kg,清晨頓服,連用3~5日.
   氯散糖酸酯(氯胺苯酯)對輕型和包囊攜帶療效為80~90%,是安全有效的抗腸腔內阿米巴藥物.0.5g每日3次,連服10日.
   吐根堿(鹽酸依米丁)對大滋養體有直接殺滅作用,能迅速控制急性痢疾癥狀和腸外並發癥,但對腸腔內小滋養體和包囊無效.成人每日mg或1mg/kg,深部肌肉註射,連用6日.因其對心臟、腎臟有副作用,現已少用.
   抗生素巴龍黴素、土黴素均為0.5g,每日4次,7~10日為一療程,紅黴素0.3g,每日4次,5~10日療程.
   中藥鴉膽子(苦參子)仁、白頭翁、大蒜等均可使用.
阿米巴肝膿腫的治療
   甲硝唑0.4g,每日3次,炎癥期療程2~3周,膿腫期療程4周,膿腫小者可穿刺排膿.
   磷酸氯喹0.5g,每日3次,2日後0.25g,每日3次,連用3周.用藥7天未見效可改他藥.
   肝穿刺排膿在用藥的同時也可穿刺排膿,膿腔較大者可在抽膿後註入土根堿30~60mg.抽出膿液應作培養,若繼發細菌感染,應加用敏感抗生素.
草藥單方
鴉膽子
鴉膽子
為苦木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鴉膽子的成熟種子,主產於廣西、廣東等省.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幹,去殼取仁,以幹龍眼肉及膠囊包裹吞服,或壓去油,制成丸劑或片劑服.本品性味苦寒,歸大腸、肝經.有清熱解毒、治痢截瘧、腐蝕贅疣的功效.口服可用來治療熱毒血痢、冷積久痢及各型痢疾,外用可治雞眼贅疣.根據前人治療冷積久痢的經驗,近代臨床將之用於治療阿米巴痢疾,采取口服與灌腸並用的方法.口服,成人每次~20粒,小兒每歲~2粒,裝膠囊吞服,每日3次,7~10天為1療程,並用20粒鴉膽子研碎,加入1%小蘇打液200ml,浸泡2小時,作保留灌腸,每日1次,對急慢性阿米巴痢疾有較好的效果.其作用機理主要是鴉膽子及其有效成分對阿米巴原蟲有殺滅和抑制作用.本品對胃腸道及肝腎均有損害,不宜多用久服.胃腸出血及肝腎病患者,應忌用或慎用.====白頭翁====
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頭翁的根.分佈於中國東北、內蒙古及華北等地.春季開花前或秋末葉黃時方可采收,除去葉及殘留的花莖和須根,保留根頭白絨毛,洗凈泥土,曬幹,生用.本藥性味苦寒,歸大腸經,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臨床常用來治療熱毒血痢,與秦皮配伍煎湯外洗,可用治陰癢,即滴蟲性陰道炎.用本品治療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均有良好的效果.如治阿米巴痢疾,可單用白頭翁15~30g,水煎,分3次服,7天為1療程;病重者另用本品30~60g,煎水保留灌腸,每日1次,療效頗佳.白頭翁治療阿米巴痢疾的主要機理是:白頭翁煎劑及所含皂甙有明顯的抗阿米巴原蟲作用.
白頭翁
====大蒜====
大蒜
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蒜的鮮莖.全國各地均有載培.5月葉枯時采挖,晾幹入藥.本藥性味辛溫,歸脾、胃、肺經.有散癰消腫、解毒殺蟲的功效,臨床常用來治療癰腫瘡毒、癬瘡瘙癢、肺癆頓咳、痢疾泄瀉、鉤蟲病及蟯蟲病.大蒜對急、慢性阿米巴痢疾均有效,且防治兼用.可單食大蒜,或用10~15g大蒜搗爛,用白糖水沖服.或口服10%大蒜糖漿劑,每次服5~20ml,日服3次.或用10%的大蒜浸液100ml保留灌腸,每日1次,連用6日.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腸阿米巴病饮食

    食療驗方(以下資料僅供參考,詳細請詢問醫生.)
驗方一藥物:烏梅肉20~30克,生薑5~10克,綠茶葉3~5克,紅糖適量.用法:將烏梅肉弄碎,生薑切絲.將烏梅肉、生薑、綠茶葉一同放人鍋內,煮沸5分鐘,拌入紅糖.每日1劑,分2次溫服.主治:用於阿米巴痢疾、細菌性痢疾的輔助治療.
驗方二藥物:翻白草(無藕)25克,甘草6克,赤芍6克.用法:將翻白草、甘草、赤芍放入沙鍋內,加適量水煎煮,去渣取汁飲用.每日1劑,分2次服用.主治:用於阿米巴痢疾的輔助治療.
食療方:
1、綠茶葉30g,開水1碗局出味,1天分2到3次服.
2、木耳5g,紅糖60,加水一碗半煮熟,連渣服用,每天1次或分2次吃.
3、黃花菜30g,紅糖60g,用水燙熟煮爛,每天1.次或分2次食用.
4、新鮮馬齒莧60g,搗碎,加水4碗和適量紅糖,煮剩3碗,每服1碗,每日3次.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腸阿米巴病并发症

    1.腸內合並癥
(1)腸出血:深潰瘍可侵蝕血管引起程度不等的腸出血,有時成為本病的主要癥狀,大量出血少見.
(2)腸穿孔:多發生於暴發型及有深潰瘍的患者,穿孔部位以盲腸,闌尾和升結腸為多見,穿孔後可引起局限性或彌漫性腹膜炎,急性穿孔較少見,慢性穿孔較多,大多無劇烈的腹痛發作,穿孔發生的時間常難以確定,但全身情況逐漸惡化,X線檢查可見遊離氣體而確診,有時由於先形成粘連,穿孔後可形成局部膿腫,或穿入附近器官而形成內瘺.
(3)阿米巴性闌尾炎:盲腸部病變易蔓延至闌尾,臨床癥狀與一般闌尾炎相似,但易發生穿孔,據稱熱帶,亞熱帶地區因闌尾炎而手術者,發現約1/3為阿米巴感染所致.
(4)結腸肉芽腫:慢性病例由於黏膜增生,發生肉芽腫,形成大腫塊,極似腫瘤,稱為阿米巴瘤,極易誤診為腸癌,多見於盲腸,乙狀結腸及直腸等處.
2.腸外合並癥
溶組織內阿米巴滋養體可自腸壁靜脈,淋巴管或直接蔓延,播散至肝,腹腔,肺,胸膜,心包,腦,泌尿生殖道或鄰近皮膚,形成膿腫或潰瘍,其中以阿米巴肝膿腫最常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酒精性股骨頭壞死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膽汁返流性胃炎 堿性返流性胃炎 急性支氣管炎 acute tracheobronchitis 子宮頸殘端癌 子滿 焦慮 焦慮性神經癥 焦慮障礙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