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性葡萄膜炎

麻風性葡萄膜炎

麻風性葡萄膜炎

麻風性葡萄膜炎百科

麻風(leprosy)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肉芽腫性疾病,又稱為Hansen病,主要累及皮膚、周圍神經、黏膜和眼組織.在眼部可引起兔眼、鞏膜炎、鞏膜外層炎、虹膜睫狀體炎等.

麻風性葡萄膜炎

麻風性葡萄膜炎

麻風性葡萄膜炎病因

本病是由於麻風桿菌直接侵犯導致的葡萄膜炎.

(一)發病原因

麻風桿菌是一種生長在細胞內的細菌,呈短小棒狀,(0.21×3)?m~(0.5×8)?m大小,人是麻風桿菌的主要宿主,其他動物如犰狳,黑猩猩,猴子等也可被感染.

(二)發病機制

麻風桿菌侵入機體後可直接造成組織的損傷,還可通過免疫反應引起不同的組織損害,如果患者對麻風桿菌有較強的免疫力,感染後僅表現為亞臨床感染;如患者細胞免疫功能正常,可出現結核樣麻風,這些患者中不足10%有麻風桿菌抗原的抗體;如果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降低,即引起彌漫型的麻風結節(瘤型麻風),多數患者血清抗麻風桿菌抗原的特異性抗體水平升高,並且可出現冷球蛋白,類風濕因子,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抗核抗體,抗平滑肌抗體,抗髓堿性蛋白抗體等自身抗體,這些自身抗體不但無保護作用,反而可能通過抗原抗體免疫復合物參與疾病的發生.

麻風性葡萄膜炎

麻風性葡萄膜炎

麻風性葡萄膜炎症状

一、癥狀

1、全身表現麻風桿菌感染後經過3個月~10年(通常為2~5年)的潛伏期才發病.雖然不同類型的麻風有不同的臨床表現,但基本的病變為皮膚損害和周圍神經病變,也可侵犯黏膜、淋巴結和眼組織,少數患者出現睪丸、卵巢、肝、脾、骨組織等病變.

(1)結核樣型麻風:皮膚病變通常少見,表現為邊界清楚的低色素性斑疹或斑塊,常出現皮膚感覺障礙、周圍神經粗大.皮膚塗片難以找到麻風桿菌,但麻風菌素皮膚試驗強陽性.

(2)界限類偏結核型麻風:皮膚病變與結核型麻風相似,但數量較多,周圍神經易於受累.皮膚塗片偶爾可查到麻風桿菌.

(3)中間界限類麻風:有多種皮膚病變,且數量較大,不易出現周圍神經受累.皮膚塗片多能觀察到麻風桿菌,但麻風菌素皮膚試驗一般為陰性.

(4)界限類偏瘤型麻風:表現為多發性斑疹、丘疹、結節或斑塊,邊界往往不清楚,周圍神經損害廣泛,可引起感覺和運動功能障礙.皮膚塗片通常可看到麻風桿菌,麻風菌素皮膚試驗陰性.

(5)瘤型麻風:表現為多種皮膚病變,中央隆起,邊界模糊,可出現眉毛脫落、面部皮膚增厚、馬鞍狀鼻畸形,耳、眉處出現結節,神經幹增粗,出現周圍神經病,引起機體肌肉萎縮、攣縮.皮膚塗片檢查顯示麻風桿菌強陽性,麻風菌素皮膚試驗陰性.

麻風性葡萄膜炎

麻風性葡萄膜炎

麻風性葡萄膜炎检查

一、檢查

對患者血清抗麻風桿菌抗原的特異性抗體水平進行檢測,對於診斷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還可測定冷球蛋白、類風濕因子、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抗核抗體、抗平滑肌抗體、抗髓堿性蛋白抗體等自身抗體的水平,明確病變的程度.

麻風菌素試驗可以測定人體對麻風桿菌有無免疫力,其晚期反應的強度與機體對麻風桿菌的抵抗力強度成正比.

通過淋巴結活組織檢查,發現癌型麻風病人的淋巴結明顯腫大,副皮質缺乏淋巴細胞,而由組織細胞-巨噬細胞所浸潤.細胞內含有大量麻風桿菌,生發中心的數目與面積均增加,其邊緣由骨髓衍生性淋巴細胞包圍.在皮質、髓質交界處和髓索內有大量漿細胞.

二、鑒別

此病應與引起皮膚病變、周圍神經病變等的多種疾病相鑒別,如多種皮膚病、周圍神經損傷、脊髓空洞癥、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肥大性間質性多發性神經炎、腓總神經麻痹、臂叢神經血管壓迫綜合征等.其所致的急性虹膜睫狀體炎不具特征性,所以應與所有能夠引起急性前葡萄膜炎的疾病如HLA-B27抗原相關的葡萄膜炎、強直性脊椎炎伴發的急性前葡萄膜炎、Reiter綜合征伴發的急性前葡萄膜炎、特發性急性前葡萄膜炎等相鑒別;其所致的慢性前葡萄膜炎應與結核、梅毒、類肉瘤病、Lyme病、單純皰疹病毒及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或伴發的前葡萄膜炎相鑒別.

麻風性葡萄膜炎预防

從麻風病傳播的諸環節給予有效的預防.

麻風性葡萄膜炎治疗

(一)治療

氨苯砜和利福平是治療麻風的有效藥物,但易於發生耐藥性.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使用以下聯合用藥方案:

①對於少菌型麻風患者,給予氨苯砜和利福平口服半年,氨苯砜的劑量為每天100mg,自服;利福平的劑量為每月600mg,監督服藥;

②對於多菌型麻風患者,用利福平、氨苯砜和氯法齊明3種藥物聯合治療至少2年.劑量分別為:氨苯砜每天100mg,自服;利福平每月600mg,監督服藥;氯苯齊明每天50mg,口服,300mg,每月監督服用1次.一些其他藥物如氧氟沙星、米諾環素和甲紅黴素等也可選用.

眼部病變如虹膜睫狀體炎、鞏膜炎等經過上述治療方案治療後常可消退.對於虹膜睫狀體炎患者除給予前述治療外,尚應給予糖皮質激素滴眼劑點眼.對一些較為嚴重的患者可給予糖皮質激素口服治療,同時也應給予睫狀肌麻痹劑和非甾體消炎藥滴眼劑點眼.對於三叉神經麻痹和其他神經麻痹或眼瞼畸形者,應註意保護角膜(如塗眼膏、人工淚液點眼等),並給予相應的處理(如瞼外翻矯正術).

(二)預後

麻風患者的預後與所患類型及治療等因素有關.早期診斷、及時治療,特別是給予聯合藥物治療方案,可使患者的預後得到大大改善;延誤診斷和貽誤治療時機可致終生的肢體殘疾和畸形.雖然白內障是影響患者視力的主要原因,但在炎癥控制後行白內障摘出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可改善患者的視力預後.

麻風性葡萄膜炎饮食

一、飲食

食療資料為網友共享,沒有經過醫生審核,僅供參考.1、銀花菊花茶:銀花50克,菊花50克,綠茶20克.上藥混合共為粗末,用紗佈分裝成袋,每袋15克.每次1包,代茶飲用.可清涼解熱、疏風明目.用於頭眼脹痛、目睛紅赤者.

2、蔓荊子粥:蔓荊子15克,粳米50克.將蔓荊子搗碎,加水500毫升,浸泡後煎取汁,入粳米煮粥,空腹食用.每日1劑.可辛涼解散,用於目赤頭痛者.

3、青葙子茶:青葙子15克,綠茶5克.將青葙子和綠茶置於紗佈袋中,沸水泡10分鐘飲用.每日1劑.可祛風熱、清肝火、適用於目赤腫痛者.

4、石膏粥:生石膏50克,粳米100克.先將石膏水煎半小時,去渣後放入粳米熬粥.每日1劑.可辛涼清熱、除煩止渴,適用於眼紅痛、口幹重的患者.

5、綠豆藕羹:藕1節,綠豆30克.將藕洗凈切成小塊,與綠豆同煮至熟爛後食用.每日1劑.可清熱涼血、去赤止痛,適用於眼熱赤痛者.

6、二仁粥:生薏仁30克,杏仁6克(搗碎),粳米100克.三物共用水煮,至米開粥稠即可食用.每日1劑.可清熱利濕,宣暢氣機,適用於葡萄膜炎反復發作者.

7、香菇燒冬瓜:冬瓜300克,香菇20克,調料適量.冬瓜去皮瓤、洗凈、切片.香菇浸泡透,洗凈.二味用油炒後,燒熟.每日1劑.可清濕熱、益胃氣,適用於脾胃濕熱重的葡萄膜炎患者.

麻風性葡萄膜炎并发症

慢性虹膜睫狀體炎患者的眼壓通常降低,但在少數患者可出現繼發性青光眼;白內障是一常見的並發癥,除瞭與虹膜睫狀體炎有關外,還可能與局部苯醌濃度升高有關.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結核病 癆病 白色瘟疫 汗皰疹 出汗不良 出汗障礙 汗皰癥 小兒原發性免疫缺陷病 經行尿感 The lin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先天性後尿道瘺 凍僵 意外低溫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