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性腸炎

腺病毒性腸炎

腺病毒性腸炎

腺病毒性腸炎百科

腺病毒性腸炎由腺病毒感染所引起.腺病毒含雙股DNA,直徑平均70nm,目前已知41個血清型,此外還有某些未能分型的腺病毒.

腺病毒性腸炎

腺病毒性腸炎

腺病毒性腸炎病因

(一)發病原因

腸腺病毒是指腺病毒40及41型,這兩型腺病毒主要侵襲小腸引起胃腸炎而得其名,形態與普通腺病毒一樣,直徑70~80nm,核心部分40~45nm,內含雙鏈直線形DNA,核心有衣殼;無脂性包膜,另外腺病毒31型也可引起腹瀉,WHO已確證腸腺病毒為引起兒童病毒性腹瀉的第二重要病原.

(二)發病機制

腸腺病毒主要感染空腸和回腸,腸黏膜上皮細胞絨毛變小,變短,細胞變性,溶解,腸固有層有單核細胞浸潤,導致小腸吸收功能障礙,引起滲透壓性腹瀉.

腺病毒性腸炎

腺病毒性腸炎

腺病毒性腸炎症状

潛伏期3~10天,多為7天,患兒以腹瀉為主要表現,每日數次至十次,稀水樣便,持續1~2周,平均8~9天,少數可持續3~4周,70%患兒伴有嘔吐,40%患兒以發熱起病,伴有腹瀉,體溫38℃以上,2~3天後熱退,部分患兒可同時有鼻炎,咽炎,氣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3%~6%有肺炎表現.

腺病毒性腸炎

腺病毒性腸炎

腺病毒性腸炎检查

1.血常規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及分類大多正常,少數偏高,分類淋巴細胞增加;

2.大便常規及培養大便鏡檢大多無特殊發現,少數可見少量白細胞,培養無致病菌生長;

3.特異性診斷實驗

(1)取糞便作直接或免疫電鏡檢查,可發現輪狀病毒顆粒;

(2)用酶聯免疫附試驗或免疫酶斑試驗(Immnnoenzymedottest)檢測糞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3)從糞便中提取病毒RNA,進行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和銀染色,檢查有無輪狀病毒的RNA電泳圖譜,既有診斷價值,又可區別不同型病毒感染;

腺病毒性腸炎预防

切斷傳播途徑是本病預防的重點.

1.管理傳染源

應早期發現患者及隔離患者.對密切接觸者及疑診患者實行嚴密的觀察.

2.切斷傳播途徑

加強飲食、飲水及個人衛生,做好患者糞便的消毒工作:防止飲用水源和食物被污染.醫院要嚴格做好嬰兒區及新生兒室的消毒工作.如大便不能自控的小兒,應限制其進入日托或學校.

3.接種免疫

輪狀病毒的疫苗已可在臨床應用.在流行期間,對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采用被動免疫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人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保護作用.提倡母乳喂養,以減少幼兒患病的嚴重性.經牛輪狀病毒免疫後的犛牛的牛奶中含有IgA及IgG抗體,用此種牛奶喂養嬰兒也有保護作用.

腺病毒性腸炎治疗

主要根據急性腹瀉的治療原則采取對癥治療.如糾正脫水可口服補液鹽(oralrehydrationsalts,ORS).配方為氯化鈉3.5g、碳酸氫鈉2.5g、氯化鉀1.5g、葡萄糖20g,加開水1000ml,分次服用.口服補液適用於輕、中度脫水,或重度脫水經靜脈補液後以口服補液維持者,根據病情可用1~3組.重度脫水患者需立即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和糾正酸中毒.成人用量:開始輸註5%葡萄糖鹽水1000ml,或10%葡萄糖液500ml、0.9%氯化鈉液500ml,以後的用量根據脫水程度、血壓脈搏而定.待血壓回升後給3:2:1溶液(10%葡萄糖3份、0.9%氯化鈉2份、1.4%碳酸氫鈉液1份)患者有尿後加氯化鉀液,濃度在3‰以內.其量在500~1000ml.兒童患者人院24h總輸液量按脫水程度以每公斤體重計算,輕度100~150ml,中度150~200ml.重度200~250ml.仍未見尿加鉀,濃度在3‰以內.液體成分選上述液體.有酸中毒者首選5%碳酸氫鈉液,參照二氧化碳結合力給予用量,也可按5ml/kg,可提高二氧化碳結合力10容積,或4.49mmol/L,來不及測定二氧化碳結合力者,成人可先給5%碳酸氫鈉300ml,然後再據二氧化碳結合力增減用量.

腺病毒性腸炎饮食

一般應進食柔軟、易消化、富有營養和足夠熱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補充多種維生素.勿食生、冷、油膩及多纖維素的食物;慢性腸炎患者忌吃產氣食物,如大豆類食物、牛奶等.註意食品的衛生情況和避免過期的情況.

腺病毒性腸炎并发症

可並發肺炎,表現出持續性發熱、發熱伴寒戰、發熱伴咳嗽、咯痰、胸痛、咳嗽、咳嗽伴胸痛、咳痰、膿痰、黏液膿性痰肺炎是由多種病源菌引起的肺充血,水腫,炎性細胞浸潤和滲出性病變.臨床上常見,可發生於任何的人群,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咳嗽,咳痰,呼吸困難,肺部X線可見炎性浸潤陰影.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腎移植 腦膜炎 G03.905 流腦 胃痙攣 K31.813 男性乳房肥大癥 小兒蛔蟲性腸梗阻 小兒蛔蟲團腸梗阻 低鎂血癥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