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炎性假瘤

眼眶炎性假瘤

眼眶炎性假瘤

眼眶炎性假瘤百科

眼眶特發性炎性假瘤(idiopathicorbitalinflammatorypseudotumor)是臨床較常見的眼眶炎性病變,由於癥狀多變,常易導致誤診,尤其是易將其他眼眶腫瘤或眼眶病誤診為炎性假瘤.眼眶炎性假瘤的組織病理學分類為:淋巴細胞增生型(以淋巴細胞增生為主,可見淋巴濾泡等結構)、纖維組織增生型(以纖維組織增生為主,細胞成分很少)和混合型(介於兩型之間).炎性假瘤的病理特點取決於手術所獲得的眶內不同組織、不同部位和病變處於不同的階段.基本細胞類型包括淋巴細胞漿細胞、成纖維細胞巨噬細胞、巨細胞、上皮樣細胞、網狀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和不常見的多形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等.臨床常根據病變侵及的部位和影像學所見分為淚腺型、肌炎型、視神經周圍型彌漫型和腫塊型,每一位置發生的病變臨床表現都不盡相同.

眼眶炎性假瘤

眼眶炎性假瘤

眼眶炎性假瘤病因

(一)發病原因

可能與免疫反應機制異常有關.

(二)發病機制

該發病機制不明,有關的免疫病理學機制瞭解不多,有人認為眼眶局部存在著能吸引血液中的自身抗體或免疫活性細胞的自身抗原,但至今還未分離出這種抗原,眶內組織的很多病理特點說明炎性假瘤是一種Arthus反應,即血液中的抗原或抗體在眼眶軟組織內遇到瞭相應數量的抗體或抗原,使眶內不同組織產生炎癥,血管周圍組織有限局性的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浸潤說明血管外滲的部分物質能吸附這些細胞,炎性假瘤對皮質固醇和放療有效,則進一步證實是免疫反應的結果,但眼眶炎性假瘤急性或亞急性期很少能通過活檢證實診斷,給免疫學研究帶來困難,眼眶組織不直接暴露於體外普通的致敏原,眶內無淋巴管和淋巴組織,眶內非特異性炎性假瘤的發生與血液中的異常成分,可能與免疫復合物有關,而有關眼眶特發性假瘤的動物模型,目前仍不完善.

眼眶非特異性炎性假瘤組織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部分嗜酸性粒細胞釋放出毒性顆粒蛋白(toxicgranularprotein)進入間質的結締組織,可能損傷眼內組織和眼外肌,非特異性炎癥的標記,如紅細胞沉降率加速和發燒不表現在眼眶炎性假瘤患者中,說明該病不是一種全身免疫性疾病;另一方面,眼眶很多蛋白可能具有免疫原性,但僅有很少的蛋白作為原始靶抗原引起自身免疫反應,在一些病例中.

引起的炎癥可能局限在眼眶的某一些組織,導致眼外肌炎,周圍神經炎,周圍鞏膜炎和淚腺炎;在另外的病例中彌漫性炎癥導致多數眼組織受累,臨床表現可能相互重疊,最近研究揭示有52.5%非特異性眼眶炎癥患者的血清中存在眼外肌膜55kDa,64kDa蛋白反應的抗體,在50%的特異性眼眶炎癥患者血清中檢出95kDa和45kDa蛋白抗體,正常個體血清中55kDa蛋白抗體檢出率為16%,64kDa蛋白抗體檢出率為20%,而95kDa和45kDa蛋白抗體檢出率分別為24%和20%,在大多數非特異性眼眶炎癥患者中以上的蛋白抗原抗體比正常人高,特別是55kDa蛋白抗體升高更明顯,因此眼外肌膜蛋白抗原和其相應的反應抗體可能在該病的發病機制中起作用.

眼眶炎性假瘤

眼眶炎性假瘤

眼眶炎性假瘤症状

臨床可表現為急性期或慢性期,眶內一種組織受累,也可多種組織同時受累,病情容易反復.

眼眶炎性假瘤主要癥狀和體征均與眶內組織炎性水腫,細胞浸潤有關:

1.眼球突出和移位多數患者有此體征,眶內組織水腫,腫塊形成,眼外肌腫大,均可使眶內容積增加,由於組織推擠,眼球突出同時伴有眼球移位,多見淚腺炎型或肌炎型.

2.水腫與充血炎性假瘤的基本組織病理改變為組織水腫及炎細胞浸潤,由於眶內壓的升高,血液循環障礙加重組織水腫,所以,除結膜充血水腫外,多伴有眼瞼腫脹,尤其是病變位於眶前部者,水腫和充血更為明顯,嚴重的結膜充血水腫可突出於瞼裂之外,長時間的脫出,致使結膜粗糙,糜爛,壞死,淚腺炎型水腫主要位於上瞼外側,上瞼緣呈S狀,瞼裂變形.

3.眼球運動障礙及復視肉芽腫型和肌炎型常見眼球運動障礙,約占1/2,纖維硬化型明顯影響眼球運動,且常是多方向運動障礙,甚至眼球固定,患眼視力尚好時,出現復視,淚腺炎型炎性假瘤較少影響眼外肌,僅表現為輕度眼球外上方運動受限.

4.眶內觸及腫塊病變位於眶前部者,常在捫診時觸及腫塊,可在眶上方和眶下方觸及,邊界清楚,可以推動,呈圓形或結節狀,可以1個或多個,質中等硬度或較硬,有些腫塊需在壓迫眼球時迫使腫塊前移才可觸及.

5.眶周疼痛約l/3患者有自發性疼痛,其發生與眶內組織水腫,腫塊形成,眶內壓升高以及炎癥波及眶骨膜有關,硬化型炎性假瘤伴疼痛更多見.

6.視力下降當炎癥累及視神經或眶尖部炎性腫塊形成對視神經的壓迫,可使視力下降,纖維硬化型對視力損害嚴重,甚至黑矇,眼底早期改變,可見視盤水腫;晚期表現為視神經萎縮.

眼眶炎性假瘤

眼眶炎性假瘤

眼眶炎性假瘤检查

1.免疫學檢查聚合酶鏈反應可檢測克隆性免疫蛋白重鏈基因重排,單克隆性為惡性腫瘤,炎性假瘤為多克隆性,無其他特殊實驗室檢查.

2.病理學檢查眼眶炎性假瘤的病理特點取決於手術所獲得的眶內不同組織和病變處於不同的階段,基本細胞類型為淋巴細胞,漿細胞,成纖維細胞,巨噬細胞,巨細胞,上皮樣細胞,網狀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和不常見的多形核白細胞,嗜酸性粒細胞,這與單一淋巴細胞的淋巴瘤形成顯著區別,病變的不同階段這些細胞類型也有差異.

早期階段,其特點為組織水腫,淋巴細胞,漿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多形核白細胞浸潤;兒童的病變組織內有較多嗜酸性粒細胞.

當病變進展時,纖維結締組織增多,淋巴細胞和漿細胞分散在結締組織中,眼外肌因纖維增生變粗,淚腺腺泡和腺管周圍纖維結締組織增多;隨著病程延長,眼外肌纖維化,淚腺分泌功能消失,導管增生,淚腺結構被破壞,慢性階段常見淋巴濾泡形成,同時伴有生發中心,也可見嗜酸性粒細胞.

少數炎性假瘤,特別是年輕患者,可能有血管炎,淋巴細胞,多形核白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沉積在血管壁,產生局部破壞;淋巴細胞,偶爾有嗜酸性粒細胞出現在血管的周圍,產生血管袖套征.

間或可見眶脂肪壞死,釋放的脂質被巨噬細胞吞噬,壞死灶上周圍有多核巨細胞,淋巴細胞,組織細胞,纖維增生和脂性肉芽腫形成.

3.X線檢查炎性假瘤常顯示為正常或眼眶密度增高,確診困難,目前已很少用此進行診斷,顯示骨改變像較好.

4.超聲探查由於病變所累及的部位及病理形態不同,超聲顯示也不同.

(1)淋巴細胞浸潤型:由於組織內有較多細胞浸潤,在細胞和間質之間形成反射界面,在不同部位細胞與間質比例不同,因此反射回聲多少不同,A型超聲呈低小波形或缺乏波形,後界為高尖波,B型超聲顯示眶內病變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邊界尚清,內回聲少或中等,聲衰減中等,後界可顯示,病變累及眼球筋膜及球壁時,筋膜囊水腫,可見T型征,此征常見於病變范圍較大,占據全部眼眶者,超聲還可見無回聲區向球內突入,似球內占位病變,此時應結合其他影像檢查結果綜合分析,確立診斷.

(2)纖維硬化型炎性假瘤:組織學形態見膠原纖維成分較多,細胞浸潤很少,聲反射界面少,A型超聲顯示病變內回聲少,聲衰減明顯,病變內反射波逐漸降低,後界無反射波,B型超聲顯示病變形狀不規則,邊界清或欠清,病變前部有少許內回聲,後部內回聲缺乏,聲衰減明顯,後界不顯示,壓之無形態改變.

(3)炎性假瘤淚腺炎型:病變主要位於淚腺區,可以累及單側淚腺,也可累及雙側淚腺,A型超聲顯示腫大的淚腺呈中等而密集的反射波,後界顯示清楚,B型超聲顯示淚腺腫大,形狀為橢圓形,邊界清楚,內回聲少或見塊狀強回聲,分佈不均.

(4)肌炎型:病變主要累及眼外肌,可累及1條或多條肌肉,也可在眼外肌病變的同時眶內有腫塊病變,眼外肌腫大,表現為梭形或球形,肌肉內回聲少或缺乏.

(5)炎性假瘤視神經炎型:病變累及視神經及其周圍組織,有的伴有視神經周圍腫塊,超聲顯示視神經增粗,內回聲增多,並且回聲分佈不均勻,可有視盤水腫,向球內突出.

5.彩色多普勒超聲顯示有些病例病變內供血豐富,有較多的彩色血流信號,呈彌漫形,或呈管狀,有些血流為動脈頻譜,有些病變則血流信號很少.

6.CT掃描對於炎性假瘤的顯示,CT優於超聲,CT表現與其臨床和病理形態的多樣性一致,CT顯示眶脂肪內有形狀不規則的腫塊,可以呈多個腫塊,邊界不整齊的高密度腫塊,內密度不均勻,伴有鞏膜周圍炎及視神經炎時,顯示眼球壁增厚,邊界模糊不清,視神經一致性增粗,高密度塊影與眼球壁呈“鑄造形”嵌合在一起,多見於硬化型炎性假瘤,腫塊較大可占滿眼眶,眼外肌和視神經被腫塊遮蔽,甚至眼球受壓變形,炎性假瘤各型可以單純存在,也可以混合存在,其影像特征呈多樣,另外炎性腫瘤CT常可見到眼瞼腫脹肥厚,眼球突出,眶腔擴大.

淚腺炎型炎性假瘤可累及一側淚腺,也可累及雙側淚腺,見淚腺呈一致性增大,多為類圓形,位於眶外緣前部,增大明顯時,向眶後部延伸,為扁平形,呈高密度,強化不均勻.

肌炎型炎性假瘤累及一條眼外肌或多條眼外肌,一側眼眶或雙側眼眶受累均可見到,眼外肌腫大可累及肌腱及止點,腫大嚴重時可呈球形,水平掃描時上直肌和下直肌的斜切面容易誤認為腫瘤,此時冠狀掃描像可以幫助確診.

7.MRI成像以淋巴細胞浸潤為主的炎性腫瘤,病變在T1WI顯示為中信號,T2WI為高於或等於脂肪的信號強度,纖維硬化型炎性腫瘤,由於膠原纖維成分多,則病變在T1WI和T2WI均顯示為低信號,肌炎型腫大的眼外肌T1WI為中信號強度,T2WI為中等或偏高信號強度.

眼眶炎性假瘤预防

註意平時的生活,多註意一下飲食情況,對病人而言早發現早治療.

眼眶炎性假瘤治疗

糖皮質激素

對彌漫性淋巴細胞浸潤型、肌炎型和淚腺炎型有顯著效果.潑尼松口服60~80mg/d,癥狀緩解後藥量漸減.本病容易復發,小劑量用藥延續3個月或更長.病變內或其周圍,局部註射潑尼松龍或甲潑尼龍,可增強療效,減少藥物並發癥.對於不適於使用激素者,可用環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劑代替.纖維增生型炎性假瘤,對各種治療效果均不顯著.放射治療

對糖皮質激素治療有效的炎性假瘤類型對放射治療更為敏感.放射治療適用於:

①患有全身性疾病,不適於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者;

②糖皮質激素治療引起明顯副作用者;

③糖皮質激素治療無效者.放射劑量10~30Gy,眶外側照射.

手術切除

腫塊型、淚腺炎型炎性假瘤,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者,可以手術切除.但手術並發癥較多.肌炎型炎性假瘤,當腫大的眼外肌穩定半年以上,眼位偏斜,復視不能矯正,可手術矯正眼位.

手術治療預後良好.

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眼眶炎性假瘤多因風熱毒邪壅滯於目,熱盛傷陰,導致眼絡澀滯,陰液虧耗,氣血不行,氣滯血瘀所致.屬風熱壅目者,治宜清熱散風、瀉火解毒,方用瀉肝散加減:玄參10g,桔梗10g,車前子10g,羌活10g,龍膽草10g,當歸10g,防風10g,薄荷3g(後入),荊芥10g,茺蔚子10g,黃芩10g,梔子10g,知母10g,當歸尾10g,赤芍10g,大黃10g(後下),芒硝10g(沖服),甘草5g.若眼紅腫甚者,加金銀花10g、連翹10g,以清熱解毒消腫;炎性假瘤日久者,加昆佈10g、海藻10g、牡蠣15g(包煎),以軟堅散結.大便稀者,去大黃、芒硝.屬氣滯血瘀者,治宜行氣活血,方用血府逐瘀湯加減:牛膝10g,桃仁10g,紅花5g,當歸10g,川芎5g,赤芍10g,生地黃10g,枳殼10g,柴胡10g,桔梗10g,甘草5g.服藥後眼球突出減退較慢者,加莪術10g、鬱金10g、夏枯草10g,以破氣軟堅;五心煩熱,口燥咽幹,便結者,加麥冬10g,以滋陰軟堅.

眼眶炎性假瘤饮食

平時不能吃過於油膩、辛辣的食物,以清淡的食物為主.

眼眶炎性假瘤并发症

眼球移位、結膜充血、復視、眼球不能隨意動、眼眶疼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早產兒 樞椎椎體骨折 樞椎體骨折 小兒單純性血尿 小兒單純性血尿癥 小兒孤立性血尿 卵巢腫瘤 五軟 外傷性腦積水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