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百科

感染性腹瀉(也稱急性胃腸炎)系指各種病原體腸道感染而引起的腹瀉.根據腹瀉的持續時間長短,可將其分為急性(<14天),持續性(14~29天)或慢性(≥30天).病原體主要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和真菌等.其染病途徑大致相同,主要“病從口入”即糞-口傳播,少數由個體接觸傳播和(或)呼吸道飛沫傳播(諾如病毒等),但是仍然有些病例病原體的實際傳播途徑不明瞭.不同感染接種劑量直接影響疾病的傳播方式和易感性.發病機制為毒素和(或)病原體直接侵犯胃腸道黏膜而致病.其臨床表現均可有腹痛、腹瀉,並可有發熱、惡心、嘔吐等癥狀.最後確診須依賴病原學檢查.各種腹瀉處理原則亦相似,但不同病原體引起的腹瀉,在流行病學、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及治療上又有不同特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將霍亂定為甲類傳染病,將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定為乙類傳染病,除上述以外的感染性腹瀉定為丙類傳染病.

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病因

一、病因

感染性腹瀉可由病毒、細菌、真菌、原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其流行面廣,發病率高,是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重要疾病

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症状

一、癥狀

腹瀉,大便每日3次,糞便的性狀異常,可為稀便、水樣便,亦可為粘液便、膿血便可伴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發熱及全身不適等

病情嚴重者,大量丟失水分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

二、分泌性腹瀉

指病原體或其產物作用於腸上皮細胞,引起腸液分泌增多和/或吸收障礙而導致的腹瀉

病人多不伴有發熱,糞便性狀為稀便或水樣便,糞便的顯微鏡檢查多無細胞,或可見少許紅、白細胞

屬於此類腹瀉的除霍亂外,還有腸產毒性大腸桿菌腸炎、致瀉性弧菌腸炎、非O1/非O139霍亂弧菌腸炎、輪狀病毒腸炎、隱孢子蟲腸炎,以及常以食物中毒形式出現的臘樣芽胞桿菌腹瀉,金黃色葡萄球菌腹瀉等

三、炎癥性腹瀉

病原體侵襲上皮細胞,引起炎癥而致的腹瀉

常伴有發熱,糞便多為粘液便或粘液血便,糞便的顯微鏡檢查見有較多的紅、白細胞

屬於此類感染性腹瀉的除細菌性痢疾外,還有侵襲性大腸桿菌腸炎、腸出血性大腸桿菌腸炎、彎曲菌腸炎、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腸炎等

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检查

一、檢查

糞便常規一、檢查:糞便可為稀便、水樣便、粘液便、血便、或膿血便.鏡檢可有多量紅、白細胞,也可僅有少量或無細胞

病原學一、檢查:糞便中可檢出霍亂、痢疾、傷寒、副傷寒、腸致瀉性大腸桿菌、沙門菌、輪狀病毒或藍氏賈第鞭毛蟲等,或檢出特異性抗原、核酸或從血清檢出特異性抗體

感染性腹瀉预防

一、預防

一、預防措施:

1、健康教育:加強以預防腸道傳染病為重點的衛生宣傳教育,搞好環境衛生,提倡喝開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品.

2、改變有些農村人畜共舍的生活習慣.

3、免疫接種:本組傳染病病原體種類多,尚沒有理想的免疫制品.

4、加強飲用水衛生:要加快城鄉自來水建設及自來水衛生監督管理,在一時達不到要求的地區,必需保護水源,改善飲用水衛生,實行飲用水消毒.

5、抓好飲食衛生:加強宣傳和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特別要加強對飲食行業、農貿集市、集體食堂等的食品衛生管理.

感染性腹瀉治疗

一、西醫

一般及對癥治療:繼續飲食,積極補液,對癥支持,尤其註意改善中毒癥狀及糾正水電解質的平衡失調

病原治療:針對引起腹瀉的病原體,必要時給予相應的病原治療

感染性腹瀉饮食

暫無相關信息

感染性腹瀉并发症

一、並發病癥

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感染性腹瀉的重癥表現不僅種類繁多,而且還可導致一些較嚴重的後遺癥.

經常發生的有以下幾種:

1、尿毒綜合征:由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引起的最多,還有O26、O111等菌型也可發生,患者以兒童和老年人多見.此征多見於血水樣便或黏液血便患者,並發生在病程的中後期,或突然出現少尿或無尿時.病人嘔吐物可有血性液體,或出現黑便,尿中有蛋白或發生血尿,皮膚可見出血性瘀斑,尤其在曾做註射和體位受壓部位.B超檢查可見腎臟腫大,回聲增強.因此,在抗菌治療中應避免使用腎毒性抗生素.

2、格林巴利綜合征:這是一種急性四肢軟癱、肌肉麻痹類疾病,國內外研究認為此病的發生大多與空腸彎曲菌感染有關,是由於激發周圍神經脫髓鞘而引起.空腸彎曲菌在腹瀉病中的感染率僅次於痢疾桿菌,傢禽、傢畜普遍帶菌.此病多由染菌的豬肉、牛肉、雞肉和牛奶等禽畜食品傳播,被污染的水和蔬菜也可使人感染.大部分患者在腹瀉癥狀好轉後出現四肢軟癱,並逐漸加重,以致不能行走.嚴重者可出現飲水嗆咳、咽喉麻痹及呼吸肌麻痹等.此病病死率約為5%,約15%的病例致殘.

3、腸道外的其他重癥:表現由於感染性腹瀉病原體種類多、分型復雜,在發生腹瀉時還可引起多種腸道外重癥表現,比如,咽峽炎、心肌炎、敗血癥、腦炎、腦膜腦炎、肝炎、關節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肺炎、胸腔積液等.對此,醫生和病人均應註意觀察,及時防治.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新生兒窒息 新生兒呼吸暫停 夢生 悶氣生 初生不啼 正己烷中毒 胃輕癱綜合征 老年高血壓 稻田皮炎 爛手爛腳 水漬瘡 稻農皮炎 胎死宮內 子宮內死胎 死胎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