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臍疝

嬰兒臍疝

嬰兒臍疝

嬰兒臍疝百科

自臍部突出的疝稱臍疝,臨床上分嬰兒臍疝和成人臍疝兩種.較小的臍疝,如直徑小於1.5cm,多數在2歲內可隨著發育腹壁增強能自愈.如患兒已逾2歲而臍疝仍未自愈,應手術治療.

嬰兒臍疝

嬰兒臍疝

嬰兒臍疝病因

環境因素(45%):

由於臍部發育缺陷臍環未閉合,或臍帶脫落後臍帶根部組織與臍環粘連愈合不良,在腹內壓力增高的情況下,網膜或腸管即經臍部薄弱處突出形成臍疝.

先天因素(55%):

嬰幼兒臍疝多為先天發育異常所致,包括臍環未閉或臍環周圍癱痕組織薄弱導致臍疝形成.

嬰兒臍疝

嬰兒臍疝

嬰兒臍疝症状

臍部可復性腫塊是最重要的臨床表現,尤其在嬰兒啼哭時更為明顯,一般無其他癥狀.由於嬰兒腹壁及疝環均較柔軟,嵌頓甚為罕見.臍部腫脹者,即臍部有一半球形腫塊,臍周腫脹,臍窩濕潤、腫脹,滲出有臭味,可為膿性或混有血性都是臍炎的臨床診斷的癥狀.

嬰兒臍疝

嬰兒臍疝

嬰兒臍疝检查

一般隻需要做腹部X線片,瞭解有無腸梗阻征象.或腹部叩診,即用於檢查腹部是否正常的一項輔助檢查方法.

嬰兒臍疝预防

個別臍環偏小,小兒又愛哭鬧,屢發臍疝嵌頓者,可試用“膠佈粘貼法",以加速臍孔閉合,粘貼膠佈應為醫用膠佈,寬約5厘米,長度超過病兒腰圍6-10厘米,一側膠佈端剪小像舌頭樣伸出(長約5厘米),另側膠佈中間開橫口,以便讓對側舌頭樣膠佈插入後粘貼,膠佈經過的腰背部可內墊紗佈,粘貼時必須使疝囊空虛或呈內陷狀態,一般1-2周更換1次,可連續貼用3-6月,使用中註意保護皮膚,防止起泡糜爛,粘貼要領是:適度貼緊,每次粘貼均使臍現變小,以促使臍稱愈合,為防止膠佈滑脫,外面也可加彈性帶(松緊帶),由於膠佈粘貼有一定的難度和合並癥,以上操作應由醫務人員完成,另一種方法為“彈性腹帶",此法對新生兒,小嬰兒尤為適用,可先選用,通常白天佩帶,夜睡時松下,並經常調節松緊度,以起到既防止臍疝過分膨出,又保證小兒飲食入量和腹部發育,彈性腹帶操作較簡便,傢長完全能夠勝任,而且受到過分憂慮的傢長(特別希望寶寶能得到治療)的歡迎,有些傢長沿用舊習,采用大銅錢或硬幣以佈帶勒緊腹部,企圖擋住臍疝膨出,既無療效,還可能造成損傷,所以應棄之不用.

嬰兒臍疝治疗

較小的臍疝,如直徑小於1.5cm,多數在2歲內可隨著發育腹壁增強能自愈.鑒於嬰兒臍疝很少發生嵌頓,可先予非手術治療,用膠佈貼敷療法,即取寬條膠佈將腹壁兩側向腹中線拉攏貼敷固定以防疝塊突出,並使臍部處於無張力狀態,而臍孔得以逐漸愈合閉鎖.每周更換膠佈1次,如有膠佈皮炎,可改用腹帶適當加壓包紮.

如患兒已逾2歲而臍疝仍未自愈,應手術治療.手術具體方法是在臍疝下方1~2cm處作相應的弧形切口,遊離皮瓣,呈露兩側腹直肌前鞘.切開腹白線和疝囊,如無完整的疝囊則切開腹膜.回納腸管,切除疝囊,於疝環處縫合腹膜切緣.橫形縫合腹橫筋膜,再縱形縫合腹白線以縫閉臍環和修復腹壁薄弱區,最後將保留臍孔的皮瓣按原位縫合.

嬰兒臍疝饮食

嬰兒臍疝,主要註意避免孩子哭鬧,註意合理喂養,加強營養,以利於腹壁脂肪的堆積,減少臍疝的發生,如果孩子已經添加輔食,需要註意避免難以消化的食物,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纖維性食物,多飲水.要註意多吃富含維生素A、胡蘿卜素以及維生素B的食物.

嬰兒臍疝并发症

少數可能發生疝氣嵌頓,即疝出的腸管被卡在臍環處,此時疝出的腫物變硬,有觸痛,還納受阻.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腸息肉 小兒腺樣體肥大 瘧疾 B54.X02 瘴氣 打擺子 老年腸梗阻 暴發性紫癜 D65.X51 出血性紫癜 壞疽性紫癜 壞死性紫癜 色素性血管炎 暴發性紫瘢 外傷性膽管損傷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