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癥 D69.602

血小板減少癥 D69.602

血小板減少癥 D69.602

血小板減少癥 D69.602 百科

血小板減少癥是指血小板數低於正常范圍所引起的病癥.血小板減少癥可能源於血小板產生不足,脾臟對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壞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釋,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嚴重血小板減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發性瘀斑,最常見於小腿;或在受輕微外傷的部位出現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腸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陰道出血,和手術後大量出血,胃腸道大量出血和中樞神經系統內出血可危及生命.

血小板減少癥 D69.602

血小板減少癥 D69.602

血小板減少癥 D69.602 病因

一、病因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可分為:

1、血小板生成減少或無效死亡:包括遺傳性和獲得性兩種,獲得性血小板生成減少是由於某些因素如藥物,惡性腫瘤,感染,電離輻射等損傷造血幹細胞或影響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這些因素可影響多個造血細胞系統,常伴有不同程度貧血,白細胞減少,骨髓巨核細胞明顯減少.

2、血小板破壞過多:包括先天性和獲得性兩種.獲得性血小板破壞過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壞過多常見的有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藥物血小板減少.非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破壞過多包括感染,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3、血小板在脾內滯留過多:最常見於脾功能亢進.

血小板減少癥 D69.602

血小板減少癥 D69.602

血小板減少癥 D69.602 症状

一、癥狀:

1.藥物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出血癥狀發生前有潛伏期,短者可於服藥後數小時內發病,長者可以數月後發病.一般5-10天.常伴有畏寒、發熱、頭痛、惡心、嘔吐等.

2.其他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教表現全身皮膚紫癜,鼻衄或女性月經過多,疲乏無力,面色蒼白,尿色加深.偶爾還可見腎臟受損征象如高血壓、血尿、氮質血癥等.神經系統的癥狀甚少見.

3.出凝血性疾病

1)再生障礙性貧血與骨髓病性疾病:各種原因引起的再生障礙性貧血,都有骨髓巨核細胞減少,血小板的生成減少等特點,血小板減少可以是再生障礙性貧血最早出現的表現,也可能是經過治療之後血紅蛋白及粒細胞恢復正常,血小板尚未得到恢復.骨髓病性疾病如癌腫浸潤時血小板減少,大多為腫瘤細胞損害巨核細腿,因此血小板生成減少.以上兩種情況檢查骨髓即可明確診斷,前者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細胞減少;後者可查到腫瘤細胞.

2)理化因素抑制骨髓:理化因素如電離輻射、烷化劑、抗代謝劑、細胞毒性制劑等在治療惡性腫瘤時,血小板減少是常見的並發癥,或者直接毒害骨髓細胞,或者發生免疫反應.此類因素大多使骨髓彌漫性損傷,患者表現為全血減少.但少數患者巨核細胞對射線的作用較敏感,因某些病入可隻表現為血小板減少,巨核細胞減少.

3)選擇性抑制巨核細胞的因素:氯噻嗪類藥及其協同劑可以引起血小板減少,除通過產生血小板抗體的機理外,還通過抑制血小板的生成.而且後者更為重要.一般認為是藥理學的作用.患者表現為骨髓受抑,巨核細胞減少,輕型無癥狀的患者可以高達服此藥的25入.個別孕婦服用此藥後,可引起新生兒先天性血小板減少,母體可無癥狀.

4)先天性巨核細胞生成不良:該病罕見,巨核細胞及血小板明顯減少,常伴先天畸形,如、腎臟、心臟、骨賂等.預後差,約2/3患兒8個月內死於顱內出血.母體孕期患風疹、口服D860可為發病因素.

4.無效性血小板生成該病常見於部分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的巨幼細胞性貧血患者,表現為血小板減少,有的患者有出血傾向,有的表現為全血減少,骨髓巨核細胞正常甚至增加,因此為無效性血小板生成.隨著臣幼貧的治療,血小板可恢復正常.

5.血小板生成素缺乏本病是由於先天性促血小板生成素缺乏所致的血小板減少癥.本病多為遺傳性,嬰兒期開始有出血表現,血小板計數減少,巨核細胞數量正常,形態及結構無特殊變化.

6.周期性血小板減少癥本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周期性血小板減少所致的出血性疾病.該病比較常見,血小板減少與血小板增多或正常以規律的間隔交替出現,其間隔通常為20一30天.本病多見於女性,其發作常與月經一致,月經期血小板減少,出血量增多.巨核細胞一般不減少,以皮膚粘膜出血為主,無特效治療.

血小板減少癥 D69.602

血小板減少癥 D69.602

血小板減少癥 D69.602 检查

一、檢查

外周血細胞計數是確定血小板減少癥及其嚴重性的關鍵性檢查,同時血塗片檢查能為其病因檢查提供線索.若血小板減少不伴有其他影響止血功能的疾病(例如肝臟疾病或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止血功能篩選檢查則是正常的.骨髓象檢查若在血塗片上見到除血小板減少以外的異常,有本檢查適應證.本檢查可提供巨核細胞的數量及形態的信息,並確定有或無引起骨髓功能衰竭疾病(例如骨髓異常增生)的存在.抗血小板抗體檢查臨床意義不大.若患者病史或檢查提供HIV感染危險依據,應對其進行HIV抗體檢查.

二、鑒別

鑒別診斷

一、病毒感染急性期所致的血小板減少:病毒血癥可引起血小板凝集和破壞而數量減少,並非免疫機制引起.特點是血小板減少發生在感染初期,減少程度與感染輕重成正比,隨感染好轉而血小板上升.PA-IgG不增高.這些可與ITP鑒別.

二、感染並發DIC所致的血小板減少:也發生在感染急性期,出血癥狀及全身癥狀均較急性ITP嚴重,血小板減少進展更快,同時有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纖維蛋白原降低、3P試驗陽性等實驗室檢查異常,可資鑒別.

三、藥物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應用奎尼丁、克尿塞衍生物、磺胺、新生黴素、洋地黃毒甙等藥物史,起病時常伴有發冷、發熱、頭痛、嘔吐等全身癥狀,以及結合實驗室檢查可資鑒別.

四、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脾功能亢進、系統性紅斑狼瘡、Evans綜合征、類風濕性關節炎、巨大血管瘤、Wiskott-Aldrich綜合征、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以及各種惡性腫瘤骨髓浸潤等均可引起繼發性血小板減少,需結合各該病臨床特點及相應的實驗室檢查加以鑒別.

血小板減少癥 D69.602 预防

一、預防

血小板減少癥的治療隨其病因和嚴重程度而多變,需迅速鑒別病因.若有可能應予以糾正(如在肝素有關的血小板減少癥停用肝素).由於血小板反復輸註會產生同種血小板抗體,造成療效的降低,因而要間歇性使用以預防上述抗體產生.若血小板減少是由於血小板消耗,則血小板輸註應保留於治療致命性或中樞神經系出血.若由於骨髓衰竭引起的血小板減少,則血小板輸註保留於治療急性出血或嚴重性血小板減少(如血小板數10000/mu;l).

二、護理

血小板減少最重要的是補鐵,多吃點血豆腐、韭菜等含鐵高的食品蔬菜,其餘的要根據你自身條件和情況建議你去看醫生尊醫囑.

血小板減少癥 D69.602 治疗

一、血小板減少癥西醫治療方法

1.重視支持治療:如有明顯貧血癥狀,HGB?60g/L應予以輸血;中性粒細胞?0.5X109/L者應保護性隔離並作好皮膚口腔護理.應用免疫抑制劑治療時需服腸道不吸收抗生素,進無菌飲食.血小板<20X109/L時,出血較重,易發生危機生命的顱內出血,需輸註血小板及大劑量丙種球蛋白,使血小板保持在20X109/L以上.

2.分型診療:慢性再障一般用支持治療、中醫藥及雄激素等治療,總體療效較好.經適宜治療超過2/3患者可獲長期緩解或基本治愈,但仍有部分患者遷延難愈.嚴重型再障進展迅速,預後兇險,自然病程6個月左右.其治則需抗淋巴細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TG)、環孢素、中醫藥等綜合治療才能湊效.

3.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大量資料表明,慢性再障治療前病程短者療效較好.治療前病程超過兩年者有效率為57%,不足兩年者為74%,小於半年者高達90%,三者間有顯著差異,說明早期治療是提高療效的關鍵.

4.堅持治療:有兩層含義,首先,治療方案確定後應堅持治療半年以上,切忌療程不足而頻繁換藥.其次,血研所鄭以州研究員及陜西省中醫藥學會附屬醫院血液病科研組分別觀察到一組(20例/14例)久難治愈的慢性再障,經刺激造血藥物(包括中藥治療)序貫治療5-10年,均取得較好療效.

5.維持治療:文獻報道雄性激素治療有效病例,停藥後近期復發率高達20%以上,中科院血液病研究所科研組觀察到24例慢性在障用康力龍治療緩解後又維持中醫治療2年餘,僅1例復發,可見維持治療對降低再障復發率,提高遠期療效有重要意義.

6.聯合用藥治療:無論慢性再障或重型再障,聯合治療均比單一用藥好,如雄性激素加中藥或環孢素A治療慢性再障療效顯著,高於單用雄性雄性激素;此外,最近我們還觀察到抗淋巴細胞球蛋白聯合精確中醫辨證治療,環孢菌素A治療重型再障的有效率明顯高於單用抗淋巴細胞球蛋白者.

7.合並癥的預防和治:本病因應用免疫抑制劑、體質衰減等因素易發生多種感染,嚴重時可合並肺炎和敗血癥(由在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時).感染往往加重出血和骨髓衰竭,甚至危急生命,因此積極有效清楚感染灶、防止外傷出血及月經過多等方面,中醫藥的培本養血,提高機體防禦能力由顯必要,長期依賴輸血的患者應註意預防以及治療繼發性血色病.

二、中醫

中醫治療血小板減少癥的新進展

以往將本病分為血熱、氣虛、、陰虛三種.近10年來又取得瞭新的認識.

多數學者認為本病為本虛標實之證.其主要病機為熱、虛、瘀三種.有作用認為本病與肝、脾、腎關系密切.脾主統血,脾氣虧損則血不循經而外溢.腎藏精,主骨生髓,精能化血,腎虛則精血無以化生,故血小板減少.肝藏血,主疏泄,肝鬱化火,則迫血妄行;肝氣鬱結,疏泄失常,氣機不暢,氣滯血瘀而成紫斑;肝虛而致藏血失職也可致出血;另外肝病可及脾.心主血,屬火,心火亢盛,迫血妄行也可導致出血.

血小板減少癥 D69.602 饮食

一、血小板減少癥食療方:

1.豬皮紅棗羹

功效:補血美容,也可作為牙齦出血、血友病、缺鐵性貧血等癥的輔助治療.配料:豬皮500克,紅棗250克,冰糖適量.制作:將豬皮去毛、洗凈、切小塊後與洗凈去核的大棗共置鍋中,放入冰糖和清水,旺火燒開後用文火燉成稠羹.用法:佐餐食用.

2.棗泥薄撐

功效:健脾益胃,補血養氣,也適用於營養不良、慢性肝炎、病後體弱等癥.配料:糯米粉、大棗、白糖各適量.制作:1、將大棗洗凈,水煮至熟,去皮、核後搗成泥,加入白糖,攪勻做餡用.2、將糯米粉調成糊狀,在鍋上攤烙成薄餅,卷棗泥白糖餡成條狀,烙至金黃色時,切段.用法:早、晚餐服食.

3.大棗糯米粥

功效:益精血,補脾胃,也適用於過敏性紫癜、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配料:羊脛骨1根,大棗50克,糯米100~200克,紅糖適量.制作:羊脛骨洗凈砸碎,煮湯取汁,再將洗凈的糯米、大棗放入羊脛骨湯中煮粥,熟後加入紅糖調食.用法:每日服2次,溫熱食,連服15~20日.

4.芪棗羊骨粥

功效:補腎氣,強筋骨,健脾胃,也適用於再生障礙性貧血.配料:羊骨1000克,黃芪30克,大棗10枚,大米100克,細鹽、蔥白、生薑各適量.制作:羊骨打碎與黃芪、大棗入砂鍋,加水煎湯,然後取湯代水同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細鹽、生薑、蔥白,稍煮沸即可.用法:溫熱空腹食用,10~15日為1療程,宜於秋冬季食用.

5.枸杞參棗雞蛋湯

功效:補氣血.配料:枸杞子10~15克,紅棗10枚,黨參15克,雞蛋2個.制作:將前3味放入砂鍋,同煮湯,雞蛋煮熟後去殼取蛋,再煮片刻,吃蛋飲湯.用法:每日或隔日服1次,連服6mdash;7劑.

二、血小板減少癥多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

1.應供給高蛋白飲食,飲食中宜多選用牛奶、瘦肉、魚類、蛋類、豆類等食品.

2.中醫認為血熱則妄行,出血屬熱者,宜選用性偏寒涼食物.蔬菜水果中性涼者,多對止血有利,可住飲食配餐中應用,尤其是荸薺、蓮藕、薺菜、黑木耳、梨、鮮棗等更佳.

3.病人同時伴有貧血,則宜在飲食中進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豬肚、禽類肫、瘦肉、蛋黃.蔬菜中含鐵量較高的馬蘭頭、油菜、薺菜、芹菜、大頭菜、黃花菜、莧菜、菠菜、番茄等食物可經常食用.面筋、麥麩、銀耳、蘑菇、香菇等也可在烹飪菜肴中應用.

4.血小板減少患者在出血少而漸停時,則食療中宜以健脾、益氣、攝血為原則,此時選擇藥食妙品紅棗、花生(帶農)配制成藥膳、菜肴,也可以每日適量嚼食.無花果、葡萄幹,也可經常食用.

5.屬久病氣虛、神疲乏力者,食療中還常可用黃芪、紅棗、山藥、花生米、枸杞子、桂圓肉、黨參、藕節、旱蓮草、仙鶴草、羊骨、花生衣、黑豆、豬膚、扁豆、核桃仁等藥食佳品煲粥、煨湯或煎汁食服,對老年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尤為適宜.

三、血小板減少癥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患病期間,忌食容易引起過敏及有礙血小板的可疑食物;忌油膩、忌煙;對於酒糟類食品要盡量少吃或不吃.

血小板減少癥 D69.602 并发症

一、並發病癥

本病常見的並發癥:

1、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腸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陰道出血;

二、手術後大量出血;

3、胃腸道大量出血和中樞神經系統內出血可危及生命.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右室心肌梗死 右室梗死 右室心肌梗塞 蛀牙 齲齒 齲病 蟲牙 爛牙 腦寄生蟲病 原發性腹膜癌 原發性腹膜乳頭漿液性癌 後尿道瓣膜 丹毒 A46.X01 流火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