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

慢性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

慢性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

慢性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百科

慢性細菌性痢疾大多是因為急性期治療不當,或有營養不良、佝僂病、腸寄生蟲病以及平素不註意飲食衛生等多種原因造成.常常表現為不典型的痢疾癥狀,腹痛、腹瀉、腹脹等.當受涼或進食生冷食物,可引起急性發作,此時會腹瀉、腹痛和拉膿血便.

慢性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

慢性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

慢性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病因

病前一周內的不潔飲食史、接觸史,當地本病流行情況.

慢性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

慢性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

慢性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症状

因進入人體的痢疾桿菌菌型不同,數量多少及每個人的抵抗力不同,所以,癥狀也各不相同.因此臨床上將痢疾分為急性慢性兩種.

一、急性痢疾

急性痢疾根據癥狀又分為輕型、普通型、重型和中毒型4種.在中毒型中,根據病情又分為休克型和腦型.雖然傢長不必對孩子的病況進行嚴格的分型,但應瞭解痢疾的基本癥狀和病情變化的結局.

1.輕型痢疾

這是痢疾中最輕的一種,一般隻有輕度腹痛、腹瀉,大便每天2-4次,呈水樣或糊狀,無膿血,有時混和黏液,解便後腹痛緩解,多數不發熱或隻有低熱.由於癥狀不典型,常常被誤診為一般的腸炎.

2.普通型

此型具有較典的痢疾癥狀,有發熱,體溫可高達39℃左右,個別孩子可高達40℃以上.開始可無腹痛、腹瀉,隻有惡心、嘔吐、頭痛等癥狀.因此,開始時常被誤診為重感冒,數小時之後開始出現陣發性腹痛、腹瀉.開始為稀便,繼而出現膿血便,因為此時腸黏膜已出現潰瘍和壞死,故有明顯的下墜感.

3.重型

重型痢疾起病急,有高熱,每日大便次數可達20-30次,大便呈膿血樣,量少,腹痛劇烈,下墜較重,甚至不想離開便器,四肢發涼,很快出現脫水現象,有的可發生意識障礙.

慢性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

慢性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

慢性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检查

一、檢查

一、血象借助血液化驗的整個結果,包括紅細胞數目、白細胞數目和血小板數目等等.急性病例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有中等度升高.慢性病人可有輕度貧血.

二、糞便檢查典型痢疾糞便中無糞質,量少,呈鮮紅粘凍狀,無臭味.鏡檢可見大量膿細胞及紅細胞,並有巨噬細胞.培養可檢出致病菌.如采樣不當、標本擱置過久,或患者已接受抗菌治療,則培養結果常不理想.

三、其他檢查熒光抗體染色技術為快速檢查方法之一,較細胞培養靈敏.X線鋇劑檢查在慢性期患者,可見腸道痙攣、動力改變、袋形消失、腸腔狹窄、腸粘膜增厚,或呈節段狀.近年來有人以葡萄球菌協同凝集試驗作為菌痢的快速診斷手段,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慢性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预防

1、尋找誘因,對癥處理.避免過度勞累,勿使腹部受涼,勿食生冷飲食.體質虛弱者應及時使用免疫增強劑.當出現腸道菌群失衡時,切忌濫用抗菌藥物,立即停止耐藥抗菌藥物使用.改用酶生或乳酸桿菌,以利腸道厭氧菌生長.

2、對於腸道粘膜病變經久有愈者,同時采用保留灌腸療法.

註意:

(1)傳染源包括患者和帶菌者,患者中以急性非急性典型菌痢與慢性隱慝型菌痢為重要傳染源.

(2)傳播途徑痢疾桿菌隨患者或帶菌者的糞便排出,通過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觸,或蒼蠅、蟑螂等間接方式傳播,最終均經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招標.

(3)人群易感人群對痢疾桿菌普遍易感,學齡前兒童患病多,與不良衛生習慣有關,成人患者同機體抵抗力降低、接觸感染機會多有關,加之患同型菌痢後無鞏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間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桿菌之間無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復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復多次發病.

慢性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治疗

1、抗菌治療對於大便培養志賀菌陽性者,需要抗菌治療.藥物同急性菌痢,療程7d.停藥後觀察大便培養,隔日1次,2次陰性,抗菌治療結束.

2、調整腸道功能口服腸粘膜保護劑(思密達)及微生態調節劑(培菲康).

3、飲食療法鼓勵正常進食.要求飲食高熱量、高蛋白、低乳糖、低滲透壓.註意補充維生素A及葉酸.

4、藥物保留灌腸腸粘膜殘留病變者采用本療法.如2%磺胺銀,中藥煎劑(苦參15.0,白及9.0,蒲黃9.0),每劑煎水200ml,睡前保留灌腸1次,15~20d為1療程.

5、中醫中藥本證為脾腎陽虛兼大腸濕熱,治則為健脾補腎活血兼清濕熱,如附子理中湯加減,參苓白術散加減.針刺足三裡、天樞.艾炙神闕、長強穴.

慢性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饮食

一、飲食

痢疾食療方

1、組成:獨頭大蒜、黃連各等份.用法:共為細未,米糊為丸.每服3~6克,1日3次.

2、組成:酸石榴皮30克、紅糖50克.用法:先煎石榴皮取汁,調入紅糖溫服,每天1~2次,連服數天.

3、組成:紫皮大蒜50克、糖漿適量.用法:大蒜去皮搗如泥狀,浸入100毫升溫水中2小時,紗佈過濾,加入半量糖漿.成人日服80~100毫升,分4次服,兒童日服15~40毫升,分3次服.

4、組成:茶葉10克、山楂60克、生薑3片.用法:水煎沖糖服用,每日1劑,分2~3次服完.主治:痢疾及細菌性食物中毒.

5、組成:青茶葉15~20克.用法:泡茶飲用,病重者可加糯米30粒,鹽少許一起用鍋炒至黃,加水煎熬,使味苦咸,可將汁水一起服下,每日1次,輕者服2次,重者服2~4次.

6、組成:茶葉15克、馬齒莧50克、紅糖30克.用法:水煎代茶飲,連服3~8天.

7、組成:綠菜5克、生薑10克、烏梅肉30克.用法:烏梅剪碎,生薑細切,與茶共放保溫杯中,以沸水沖泡,蓋浸半小時,再加紅糖適量,趁熱頓服,每日3次.補充:對阿米巴痢疾也有療效.

8、組成:綠茶、金銀花各10克,玫瑰花和陳皮各6克,茉莉花和甘草各3克.用法:沸水浸泡蓋密10~20分鐘後可飲,每日分3~5次頻飲之.小兒用量酌減.

9、組成:茶葉9克、白葡萄汁60毫升、生薑汁10毫升、蜂蜜30克.用法:茶葉水煎1小時取汁100毫升,與其他各汁混合1次服用.

10、組成:綠茶100克、白酒25毫升.用法:綠茶加水700毫升,煮沸20分鐘去渣,濃縮至75毫升,待冷後加入白酒.每4~6小時服1次,每次2毫升,治愈為度.

11、組成:酸石榴2個、蜂蜜30克.用法:石榴搗爛取汁,與蜂蜜調勻,溫開水沖服.每天2次,連服數天.

12、組成:生蘿卜、米醋、白糖各適量.用法:削去蘿卜表皮,用涼開水沖洗後切成薄片,加入米醋和白糖各適量,拌勻食用,每日2次.

飲食原則

飲食應容易消化,富含營養,水分充足,無刺激.並少食多餐.

飲食宜忌

1、急性期腹痛、嘔吐明顯,應采用清淡流質飲食,可給濃米湯,5-10%的炒面粉糊及藕粉、淡果汁、菜汁、淡茶水等.禁食牛奶、豆漿及濃甜飲料.

2、好轉期,嘔吐止,便次減少,可進食富於營養的流食或低脂無渣半流質飲食,如牛奶、豆漿、蛋羹、蛋湯、去油脂的肝泥湯或肉泥湯等.一日進餐4-5次,飲用酸奶,於病更益.

3、恢復期,排便已基本正常.宜進食容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或軟飯,烹調仍以碎、細、軟、爛易消化為好.多食紫皮大蒜,可吃生蘋果泥,但應限制其他水果.避免過早地進食生冷、堅硬、油膩、油炸食品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含粗纖維素多的和容易產生腸脹氣的食物,如芹菜、韭菜、黃豆芽、粗糧,番薯、馬鈴薯、蘿卜等.

慢性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并发症

1.在恢復期偶可有多發生、滲出性大關節炎,關節紅腫,數周內自行消退.

2.孕婦重癥患者可致流產或早產.

3.慢性菌痢有潰瘍結腸病變者,可並發營養不良、貧血、維生素缺乏癥及神經官能癥.

4.尚可引致溶血性尿毒綜合征、Reiter綜合征、類白血病反應等.兒童患者可並發中耳炎、口角炎、脫肛.

5.並發敗血癥者罕見,具有菌痢和敗血癥的雙重表現,但病情較為兇險,病死率高,年齡在1歲以內嬰兒更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性交障礙 異性裝扮癖 粉刺痤瘡 急性心功能不全 牙齦纖維瘤病 小兒馬方綜合征 小兒Marfan-Achard綜合征 小兒長指晶狀體半脫位綜合征 小兒馬凡氏綜合征 小兒馬凡綜合癥 小兒馬方氏綜合征 小兒先天性中胚層營養不良 小兒肢體細長癥 小兒蜘蛛指 小兒蜘蛛指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