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椎體楔形壓縮骨折

頸椎椎體楔形壓縮骨折

頸椎椎體楔形壓縮骨折

頸椎椎體楔形壓縮骨折百科

臨床上多見,癥狀輕,暴力主要波及椎節前柱,因此多屬穩定型.也可能有少數伴有後方小關節脫位及椎節不穩定的病例(多伴有脊髓損傷),在處理上應註意.

頸椎椎體楔形壓縮骨折

頸椎椎體楔形壓縮骨折

頸椎椎體楔形壓縮骨折病因

發病原因:

是由於縱向前屈壓縮暴力所致.

發病機制

主要由縱向前屈壓縮暴力所致,視椎體前緣壓縮程度不同,所引起的局部病理解剖改變也不一樣,輕型者少有繼發性改變,60%~70%的病例屬於本型,此外,少數椎體嚴重壓縮者,棘突間隙呈楔形增寬及椎體的楔形壓縮可引起明顯的椎節不穩定征,甚至繼發椎節後方小關節咬合變異(半脫位)及脊髓受牽拉,並可出現脊髓前中央動脈癥候群,此時損傷已從單純的前柱波及中柱及後柱,屬三柱損傷,多見於頸5,6椎節,其次是頸4,7節段.

頸椎椎體楔形壓縮骨折

頸椎椎體楔形壓縮骨折

頸椎椎體楔形壓縮骨折症状

患者除頸椎損傷的一般癥狀外,主要表現為屈頸被迫體位,抬頭困難,並於後方小關節處伴有壓痛,如壓縮嚴重,或椎管狹窄,或頸椎椎節已有明顯退行性變時,則可出現嚴重的脊髓或脊神經根受累癥狀,應認真檢查,以確定病情的程度.

頸椎椎體楔形壓縮骨折

頸椎椎體楔形壓縮骨折

頸椎椎體楔形壓縮骨折检查

根據X線正位及側位片多可確定診斷,在常規X線平片上可顯示棘突間隙呈楔形增寬,椎體亦呈楔形狀,並於椎體下方可有三角形骨塊,其中楔形變嚴重者,多伴有程度不同的脊髓癥狀,對這樣的病例應選用MRI或CT檢查,晚期病例也可選擇脊髓造影(傷後早期不宜選用,但可酌情行CTM檢查).

頸椎椎體楔形壓縮骨折预防

預防暴力損傷.

頸椎椎體楔形壓縮骨折治疗

(一)治療

視損傷程度不同而有所區別.對大多數屬於前柱受累的輕型病例的治療較為簡單.但對少數嚴重型者,由於為三柱同時受累,在決定治療方法選擇,包括手術療法等時均需全面考慮.

1.單純穩定型

一般穩定型壓縮性骨折是指椎體前緣縱向壓縮小於1/3(25%~30%)、位移小於3mm及成角小於10?者.這種損傷少有累及中柱及後柱者,因此歸屬穩定型.

對早期病例,應采用臥床牽引2~3周,而後行頭-頸-胸石膏固定4~6周.牽引重量一般為1.5~2.0kg;牽引力線早期呈平行狀,1~2天後改為略向後方仰伸,以有利於壓縮性骨折的復位.

2.合並椎節不穩及脊髓損傷者

先行顱骨牽引,如神經癥狀恢復,按前法處理.如癥狀加劇,或部分改善後脊髓受壓癥狀即停滯不前不再恢復、且於椎體後緣顯示有骨性致壓物者,可從前路施術切除骨性致壓物(多為椎體後緣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並行植骨融合或內固定術.近年來,大多數骨科臨床醫師都主張采用頸椎前路鎖定鋼板、人工椎體或界面固定術.

對需同時後路減壓或椎管探查者,也可選擇後路術式.對於僅僅需要行融合術者,不妨采用Dewar技術或改良的Dewar技術,其術式分述如下.

(1)Dewar技術:

①暴露術節:按常規暴露棘突、椎板及關節突之後,用C臂X線機定位.

②切取髂骨:自髂嵴取骨,修剪成相應大小的兩塊骨塊,並將其松質骨面修整到與脊椎的形狀相符,放於脊椎兩側.

③棘突基底部鉆孔、鋼絲固定:在融合節段通過骨塊與棘突基底部鉆孔,與改良的Gallie手術相似.也可用帶螺紋的克氏針經皮穿刺,通過植骨塊鉆入棘突.剪短克氏針,使其在棘突兩側各外露lcm.然後用18號鋼絲繞過克氏針,於中線處擰緊.通過這種方式,植骨塊被固定到位,棘突間得到穩定.

(2)改良的Dewar技術:所謂改良的Dewar技術,是采用Wisconsin墊紐結構代替帶螺紋的克氏針,這種用於脊柱側彎節段性固定中的墊紐為8mm直徑的不銹鋼圓盤,與其配套的為18號不銹鋼絲襻.在被融合節段的兩側旋轉兩對墊紐.再用鋼絲通過兩個植骨塊和棘突基底部,同時也穿過對面的兩個墊紐上的孔.切斷所有鋼絲襻後,將一個鋼絲襻在相鄰的同側擰緊,之後將另一個與交叉穿至對側的鋼絲也擰緊.

(3)合並鉤椎關節損傷者:主要見於側方壓縮楔形變的病例,絕大多數患者可通過牽引療法獲得矯正,並可緩解對脊神經根或椎動脈的壓迫;僅個別病例需行側前方切骨減壓術.

(二)預後

本型骨折預後大多良好,但若伴有脊髓損傷則依據神經癥狀的輕重不同而所差異.

頸椎椎體楔形壓縮骨折饮食

合理膳食.

頸椎椎體楔形壓縮骨折并发症

嚴重損傷可並發脊髓或神經根的受累癥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牙列擁擠 新生兒疾病 小兒腎積水 兒童腎積水 大骨節病 矮人病 算盤珠病 Kaschin-Beck病 睪丸畸形 子萎 慢性疲勞綜合癥 雅痞癥 慢性伯基特淋巴瘤病毒 EBV 慢性類單核白血球增多癥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