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鉀血癥 E87.602

低鉀血癥 E87.602

低鉀血癥 E87.602

低鉀血癥 E87.602 百科

血清鉀濃度低於3.5mmol/L(3.5mEq/L,正常人血清鉀濃度的范圍為3.5~5.5mmol/L)稱為低鉀血癥.低鉀血癥時,機體的含鉀總量不一定減少,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時,情況就是如此.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低鉀血癥的患者也伴有體鉀總量的減少——缺鉀(potassiumdeficit).

低鉀血癥 E87.602

低鉀血癥 E87.602

低鉀血癥 E87.602 病因

發病原因

鉀攝入減少(30%):

一般飲食含鉀都比較豐富,故隻要能正常進食,機體就不致缺鉀,消化道梗阻,昏迷,手術後較長時間禁食的患者,不能進食,如果給這些患者靜脈內輸入營養時沒有同時補鉀或補鉀不夠,就可導致缺鉀和低鉀血癥,然而,如果攝入不足是唯一原因,則在一定時間內缺鉀程度可以因為腎的保鉀功能而不十分嚴重,當鉀攝入不足時,在4~7天內可將尿鉀排泄量減少到20mmol/L以下,在7~10天內則可降至5~10mmol/L(正常時尿鉀排泄量為38~150mmol/L).

鉀排出過多(20%):

(1)經胃腸道失鉀:這是小兒失鉀最重要的原因,常見於嚴重腹瀉嘔吐等伴有大量消化液喪失的患者,腹瀉時糞便中K+的濃度可達30~50mmol/L,此時隨糞丟失的鉀可比正常時多10~20倍,糞鉀含量之所以增多,一方面是因為腹瀉而使鉀在小腸的吸收減少,另一方面是由於腹瀉所致的血容量減少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多,而醛固酮不僅可使尿鉀排出增多,也可使結腸分泌鉀的作用加強,由於胃液含鉀量隻有5~10mmol/L,故劇烈嘔吐時,胃液的喪失並非失鉀的主要原因,而大量的鉀是經腎隨尿喪失的,因為嘔吐所引起的代謝性堿中毒可使腎排鉀增多(詳後文),嘔吐引起的血容量減少也可通過繼發性醛固酮增多而促進腎排鉀.

(2)經腎失鉀:這是成人失鉀最重要的原因,引起腎排鉀增多的常見因素有:

①利尿藥的長期連續使用或用量過多:例如,抑制近曲小管鈉,水重吸收的利尿藥(碳酸酐酶抑制藥乙酰唑胺),抑制髓袢升支粗段Cl-和Na+重吸收的利尿藥(速尿,利尿酸,噻嗪類等)都能使到達遠側腎小管的原尿流量增加,而此處的流量增加是促進腎小管鉀分泌增多的重要原因,上述利尿藥還能使到達遠曲小管的Na+量增多,從而通過Na+-K+交換加強而導致失鉀,許多利尿藥還有一個引起腎排鉀增多的共同機制:通過血容量的減少而導致醛固酮分泌增多,速尿,利尿酸,噻嗪類的作用在於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對Cl-的重吸收從而也抑制瞭Na+的重吸收,所以,這些藥物的長期使用既可導致低鈉血癥,又可導致低氯血癥,已經證明,任何原因引起的低氯血癥均可使腎排鉀增多,其可能機制之一是低氯血癥似能直接剌激遠側腎小管的泌鉀功能.

②某些腎臟疾病:如遠側腎小管性酸中毒時,由於遠曲小管泌氫功能障礙,因而H+-Na+交換減少而K+-Na+交換增多而導致失鉀,近側腎小管性酸中毒時,近曲小管HCO3-的重吸收減少,到達遠曲小管的HCO3-增多是促進遠曲小管排鉀增多的重要原因(詳後文),急性腎小管壞死的多尿期,由於腎小管液中尿素增多所致的滲透性利尿,以及新生腎小管上皮對水,電解質重吸收的功能不足,故可發生排鉀增多.

③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多:原性和繼發懷醛固酮增多時,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Na+-K+交換增加,因而起排鉀保鈉的作用,Cushing綜合征時,糖皮質激素皮質醇的分泌大量增多,皮質醇也有一定的鹽皮質激素樣的作用,大量,長期的皮質醇增多也能促進遠曲小管和集合管的Na+-K+交換而導致腎排鉀增多.

④遠曲小管中不易重吸收的陰離子增多:HCO3-,SO42-,HPO42-,NO3-,β-羥丁酸,乙酰乙酸,青黴素等均屬此,它們在遠曲小管液中增多時,由於不能被重吸收而增大原尿的負電荷,因而K+易從腎小管上皮細胞進入管腔液而隨尿喪失.

⑤鎂缺失:鎂缺失常常引起低鉀血癥,髓袢升支的鉀重吸收有賴於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的Na+-K+-ATR酶,而這種酶又需Mg2+的激活,缺鎂時,可能因為細胞內Mg2+缺失而使此酶失活,因而該處鉀重吸收發生障礙而致失鉀,動物實驗還證明,鎂缺失還可引起醛固酮增多,這也可能是導致失鉀的原因.

⑥堿中毒:堿中毒時,腎小管上皮細胞排H+減少,故H+-Na+交換加強,故隨尿排鉀增多.

(3)經皮膚失鉀:汗液含鉀隻有9mmol/L,在一般情況下,出汗不致引起低鉀血癥,但在高溫環境中進行重體力勞動時,大量出汗亦可導致鉀的喪失.

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20%):

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時,可發生低鉀血癥,但在機體的含鉀總量並不因而減少.

(1)低鉀性周期性麻痹:發作時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是一種傢族性疾病.

(2)堿中毒:細胞內H+移至細胞外以起代償作用,同時細胞外K+進入細胞.

(3)過量胰島素:用大劑量胰島素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時,發生低鉀血癥的機制有二:

①胰島素促進細胞糖原合成,糖原合成需要鉀,血漿鉀乃隨葡萄糖進入細胞以合成糖原.

②胰島素有可能直接剌激骨骼肌細胞膜上的Na+-K+-ATP酶,從而使肌細胞內Na+排出增多而細胞外K+進入肌細胞增多.

(4)鋇中毒:抗日戰爭時期四川某地發生大批“趴病"病例,臨床表現主要是肌肉軟弱無力和癱瘓,嚴重者常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經我國學者杜公振等研究,確定該病的原因是鋇中毒,但當時鋇中毒引起癱瘓的機制尚未闡明,現已確證,鋇中毒引起癱瘓的機制在於鋇中毒引起瞭低鉀血癥,鋇中毒時,細胞膜上的Na+-K+-ATP酶繼續活動,故細胞外液中的鉀不斷進入細胞,但鉀從細胞內流出的孔道卻被特異地阻斷,因而發生低鉀血癥,引起鋇中毒的是一些溶於酸的鋇鹽如醋酸鋇,碳酸鋇,氯化鋇,氫氧化鋇,硝酸鋇和硫化鋇等.

粗制生棉油中毒(20%):

近二三十年來,在我國某些棉產區出現一種低血鉀麻痹癥,在一些省內又被稱為“軟病",其臨床主要特征是四肢肌肉極度軟弱或發生弛緩性麻痹,嚴重者常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血清鉀濃度明顯降低,往往在同一地區有許多人發病,病因與食用粗制生棉籽油有密切關系,粗制生棉油是農村一些小型油廠和榨坊生產的,這些廠的生產工藝不合規格,棉籽未經充分蒸炒甚至未曾脫殼就用來榨油,榨出的油又未按規定進行加堿精煉,因此棉籽中的許多毒性物質存於油中,與“軟病"的發生和隨後的一系列研究,都是棉酚(gossypol),“軟病"時低鉀血癥的發生機制尚未闡明,“軟病"的發現和隨後的一系列研究,都是我國學者進行的,迄今為止,國外的書刊中,尚無該病的記載.

發病機制

K的生理功能已如前述,細胞內鉀在細胞外鉀缺乏同時有酸中毒時,如果細胞內K減少,則與細胞外H交換的K減少,故缺鉀時常伴有代謝性酸中毒,慢性缺鉀可見於缺鉀性腎病,主要表現腎小管功能不全,血鉀降低還可使心肌細胞靜息電位增大,動作電位時間延長,反映在心電圖上有ST段降低,T波振幅降低,平坦或倒置,u波出現並可與T波融合,由於心肌細胞內K降低,心肌起搏細胞自律性增加,加上心肌傳導受抑,故易產生新的異位興奮灶而引起各種心律不齊,嚴重者出現心室顫動而導致死亡,也可出現房室傳導阻滯.

低鉀血癥 E87.602

低鉀血癥 E87.602

低鉀血癥 E87.602 症状

臨床表現的嚴重程度取決於細胞內外缺鉀的程度及缺鉀發生的速度,急性低鉀血癥癥狀比相同水平缺鉀的慢性低鉀血癥嚴重.

1.神經肌肉系統:常見癥狀為肌無力和發作性軟癱,後者發作前可先有肌無力,雖然發作與血漿[K]絕對水平有關,但與細胞內外[K]梯度的關系更為密切,梯度越大則靜息電位與閾電位差值越大,以致肌肉興奮性減低,在血漿[K]升高時也可發生癱瘓,發作以晚間及勞累後較多,受累肌肉以四肢最常見,頭頸部肌肉一般不受累,但可累及呼吸肌而出現呼吸困難,發作前可有四肢麻木感,繼而乏力,最後自主活動完全消失,一般近端肌肉較遠端肌肉癥狀稍輕,患者不能站立,行走,坐著或蹲著不能站起,較輕者可靠手扶支撐物勉強站起,睡在床上不能自己翻身,也可發生痛性痙攣或手足抽搐,中樞神經系統大都正常,神志清醒,可有表情淡漠,抑鬱,思睡,記憶力和定向力減退或喪失等精神方面的癥狀,腦神經罕見受累,神經淺反射減弱或完全消失,但深腱反射,腹壁反射較少受影響.

2.心血管系統:低鉀可使心肌應激性減低和出現各種心律失常和傳導阻滯,輕癥者有竇性心動過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縮,房室傳導阻滯;重癥者發生陣發性房性或室性心動過速,甚至心室纖顫,缺鉀可加重洋地黃和銻劑中毒,可導致死亡,周圍末梢血管擴張,血壓可下降;心肌張力減低可致心臟擴大,重者發生心衰,心電圖改變在病理生理中已有敘述,EKG出現u波,常提示體內失鉀至少在500mmol/L.

3.泌尿系統:長期低鉀可使腎小管受損而引起缺鉀性腎病,腎小管濃縮,氨合成,泌氫和Cl-的重吸收功能均可減退或增強,鈉排泄功能或重吸收鈉的功能也可減退,凈結果可導致代謝性低鉀,低氯性堿中毒.

4.內分泌代謝系統:低鉀血癥可有糖耐量減退,長期缺鉀的兒童生長發育延遲,低鉀血癥病人,尿鉀排泄是減少的(<30mmol/24h),但由腎小管性酸中毒和急性腎功能衰竭引起者,尿鉀排泄量增多的(>40mmol/24h),尿鉀排泄在低鉀血癥情況下仍然增多,常提示有醛固酮分泌增多,是診斷醛固酮增多癥的線索.

5.消化系統:缺鉀可使腸蠕動減慢,輕度缺鉀者隻有食欲缺乏,腹脹,惡心和便秘;嚴重缺鉀者可引起麻痹性腸梗阻.

低鉀血癥 E87.602

低鉀血癥 E87.602

低鉀血癥 E87.602 检查

1.血化驗指標:血清鉀濃度下降,<3.5mmol/L,血pH值在正常高限或>7.45,鈉離子濃度在正常低限或<135mmol/L.

2.尿化驗指標:尿鉀濃度降低,尿pH值偏酸,尿鈉排出量較多.

3.心電圖檢查:最早表現為ST段壓低,T波壓低,增寬,倒置,出現δ波,Q-T時間延長,補鉀後上述改變可改善.

低鉀血癥 E87.602 预防

本病預防是重點,本病病因很多,特別是在臨床治療的過程,更應該註意本防止本病的發生,一是及時去除病因,二是對可能發生缺鉀,如長時間禁食,體液丟失較多的傷病員,應及時補充鉀.

低鉀血癥 E87.602 治疗

1.急性低鉀血癥應采取緊急措施進行治療,而不管其病因為何;慢性低鉀血癥隻要血鉀不低於3mmol/L,則可先檢查病因,然後再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2.補鉀:應根據血鉀水平而決定.血鉀在3.5~4mmol/L者不必額外補鉀,隻需鼓勵患者多吃含鉀多的食品,如新鮮蔬菜、果汁和肉類食物即可.血鉀在3.0~3.5mmol/L時,要根據病人具體情況確定是否補鉀.如果病人過去曾患心律不齊、充血性心力衰竭、正在用洋地黃治療的心衰、缺血性心臟病和有心肌梗死病史者則應補鉀.患者一般情況良好者可隻鼓勵吃含鉀多的食品,或口服鉀制劑.血鉀低於3.0mmol/L者則應補鉀.

輕癥隻需口服鉀,以10%氯化鉀為首選藥.1g氯化鉀可提供13.4mmol的鉀.每次10~20ml,分次服.氯化鉀(補達秀)(腸溶氯化鉀制劑)可用於慢性缺鉀病人,以減少氯化鉀對胃腸的刺激.氯化鉀對所有低鉀血癥病人均適用,可增加尿中重碳酸鹽丟失以消除代償性堿中毒,有代謝性酸中毒者除外.有代謝性酸中毒者則選用重碳酸鉀或枸櫞酸鉀.氯化鉀味苦,片劑易引起腸潰瘍出血和狹窄,可溶於冷水或橘汁中服,病人較易接受.對不能耐受口服氯化鉀者,可改用重碳酸鉀或枸櫞酸鉀.每片重碳酸鉀可提供25mmol的鉀,1片/次,3次/d.前述3種鉀制劑,每天服80mmol的鉀,可使血鉀水平從3.2mmol/L提高到4mmol/L.枸櫞酸鉀中的鉀的含量僅為氯化鉀的69%,故劑量應比氯化鉀大些.

在口服鉀制劑過程中應監測血鉀.口服後一般在72h後血鉀即上升,如果服後96h血鉀仍未上升,則應懷疑有鎂缺乏.Mg2缺乏,則Na+-K+-ATP酶不被激活,腎小管細胞則不能泵入K+和泵出細胞內Na+,此種情況應測定血鎂.如果血鎂低於0.5mmol/L[1mEq/L(正常值1.7~2.8mEq/L)],則應肌註50%硫酸鎂2ml,第2天註射2次,第3天註射1次.也可用10%的硫酸鎂口服,3g/次,每6小時1次,共服4次.

重癥病人(包括有心律不齊、快速心室率、嚴重心肌病、傢族性周期性麻痹)應靜脈滴註鉀制劑,常用制劑也是氯化鉀.可在5%的鹽水1000ml中加100mmol(100mEq/L)的鉀,滴速100ml/h,可補充10mmol(10mEq/L)的鉀.滴速在20~40mmol/h(20~40mEq/h)的鉀是安全的,但在滴註過程中應監測血鉀或用心電圖監測.對合並有酸中毒或不伴低氯血癥者宜補給31.5%的谷氨酸鉀溶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中,緩慢靜脈滴註,此時不宜用氯化鉀(理由見前).

靜脈補鉀過程中應註意

①尿量每天在700ml以上,或每小時尿量為30ml,在補鉀過程中應進行嚴密監測.

②補鉀溶液的鉀濃度一般為0.3%的氯化鉀,每天補氯化鉀量一般為3~8g.在腎功能良好情況下,缺鉀嚴重者每天可補鉀240mmol.

③滴速:以緩慢靜滴為原則.一般每小時補氯化鉀為1g,嚴重者可每小時補2g.

④細胞內缺鉀恢復比較慢,在停止靜脈補鉀後,還應繼續口服鉀制劑1周,才能使細胞內缺鉀得到完全糾正.

⑤對靜脈補鉀療效不好,低鉀血癥難以完全糾正時,應檢查血鎂濃度.在缺鎂情況下,低鉀血癥難以糾正,補鎂後,血鉀很快恢復正常水平.

⑥低鉀血癥合並有低鈣血癥時,補鉀過程中可出現手足搐搦癥,此時應給予補鈣.

3.糾正水和其它電解質代謝紊亂引起低鉀血癥的原因中,有不少可以同時引起水和其他電解質如鈉、鎂等的喪失,因此應當及時檢查,一經發現就必須積極處理.如前所述,如果低鉀血癥是由缺鎂引起,則如不補鎂,單純補鉀是無效的.

低鉀血癥 E87.602 饮食

因為人體內的鉀主要來自食物.豆類(如黑豆、菜豆、新鮮豌豆)、瘦肉、乳制品、蛋類、馬鈴薯、茶葉、葵花子、谷物、葡萄幹、綠葉蔬菜(如菠菜、甜菜等)、水果(如香蕉、橘子、檸檬、杏、梅、油桃)等,含鉀豐富.

由於鉀主要存在細胞內,組織破壞後溶解析出,因此水果汁、蔬菜湯、肉汁中含量相對豐富,缺鉀的人可以多喝些用上述含鉀豐富的食物熬制的美味濃湯.但是,一些腎功能衰竭致血鉀偏高的病人就需要限食上述食品瞭.

低鉀血癥 E87.602 并发症

本病主要可引起以下的一些並發癥:

1、低鉀血癥並發有低鈣,低鎂,低鈣時常表現為手足搐搦,它們的癥狀也可以相互混淆,應註意在補充鉀的同時補充適當的鈣,鎂.

2、低鉀血癥可以引起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

3、高鉀血癥:對於低鉀血癥的病人,由於治療時過度地補鉀,有可能因為治療不當,反而引起高鉀血癥,故為瞭預防高傢鉀血癥,可將氯化鉀加入5%~10%的葡萄糖液中.

4、低鉀血癥還可以引起腎功能的病變,故治療時應嚴格觀察尿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昏厥 暈厥 錯腋 膝關節脫位 S83.101 陰虛火旺 臍帶脫垂 氮氣中毒 肌張力障礙綜合征 肌緊張不足綜合征 肌張力障礙 肌張力障礙綜合癥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