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變異性哮喘 咳嗽性哮喘

咳嗽變異性哮喘 咳嗽性哮喘

咳嗽變異性哮喘 咳嗽性哮喘

咳嗽變異性哮喘 咳嗽性哮喘百科

咳嗽性哮喘又稱咳嗽變異性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為主要或惟一臨床表現的一種特殊類型哮喘.在支氣管哮喘開始發病時,約有5%~6%是以持續性咳嗽為主要癥狀的,多發生在夜間或凌晨,常為刺激性咳嗽,此時往往被誤診為支氣管炎.發病年齡較典型哮喘為高,約有13%患者年齡大於50歲,中年女性較多見.而在兒童時期,咳嗽可能是哮喘的惟一癥狀,甚至是發展為支氣管哮喘的一個先兆,醫院的患者也呈明顯增長.

咳嗽變異性哮喘 咳嗽性哮喘

咳嗽變異性哮喘 咳嗽性哮喘

咳嗽變異性哮喘 咳嗽性哮喘病因

一、發病原因

病因與夜間哮喘相同外,咳嗽性哮喘的發病原因是錯綜復雜的,除瞭病人本身的“遺傳素質”、免疫狀態、精神心理狀態、內分泌和健康狀態等主觀因素外,變應原、病毒感染、職業因素、氣候、藥物、運動和飲食等環境因素也是導致哮喘發生發展的重要原因.

二、發病機制

目前對咳嗽性哮喘的發病機制,有以下兩種解釋:

1.咳嗽性哮喘的病因復雜,外界致敏性和(或)非致敏性刺激物質的質和量不盡一致,機體由於遺傳素質存在著個體差異,而導致瞭機體對刺激產生不完全相同的反應.哮喘的主要病理變化為氣道慢性非特異性炎癥,進而引起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氣道黏膜水腫與肥厚、黏液分泌增多、黏膜纖毛功能障礙及支氣管黏液栓塞等.由於不同機體的各種病理變化程度不同,因此,各個不同機體或者同一機體在不同時間、場合均會產生不同的臨床表現.如果患者發生顯著的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則可以表現為喘息,如果發生輕微的支氣管痙攣,臨床上可以表現以胸悶為主,如果以支氣管黏膜腫脹為主,則臨床上可表現為咳嗽.

2.咳嗽是一種清除氣道內外界物質或黏液、分泌物的自身保護機制.咳嗽受體包括兩大類:Aδ纖維,屬快調節延伸受體,主要集中在隆突,受輕微碰觸或吸入粉塵的刺激發生反應;C纖維,其末梢位於咽部、支氣管樹和肺泡,主要對化學性刺激物,如卡托普利、某些炎癥介質(如緩激肽)等發生反應,同時也受某些機械力的刺激,C纖維所含神經肽類物質(如P物質)的釋放又可以增強Aδ纖維的活化.感受器受到刺激後,通過迷走神經傳入髓質咳嗽中樞,進而通過傳出神經,使膈肌、肋間肌、咽產生相應的咳嗽動作.Simosson等發現引起咳嗽的反射弧與支氣管收縮的反射弧之間,具有類似的組成,均由上皮黏膜下的感受器、傳入神經、髓質中樞、傳出神經與作用肌組成,氣道反應性增高和咳嗽次數的增加均是由同一感受器受刺激所致.在支氣管哮喘發病過程中,某些致病因子刺激氣道上皮下的咳嗽受體,通過迷走神經通路直接引起咳嗽,或者通過引起局部支氣管收縮間接引起咳嗽反射.McFadden指出咳嗽性哮喘主要是大氣道狹窄,由於大氣道咳嗽受體極豐富,故表現以咳嗽為主,而典型支氣管哮喘因炎癥既作用於大氣道,又作用於周圍氣道,從而除產生咳嗽外,尚出現喘息及呼吸困難.哮喘患者由於存在持續的氣道炎癥,支氣管上皮表面受損,使上皮細胞間緊密結合位點下的迷走神經末梢感受器暴露並易被激惹,其興奮閾值低於正常人,對於各種刺激的敏感性增高,故可引起頑固性的咳嗽.Koh等通過對典型支氣管哮喘患兒分別進行不同濃度的乙酰膽堿支氣管激發試驗,指出咳嗽性哮喘患兒的喘息閾值高於典型哮喘組,可能是其咳而不喘的原因之一.

咳嗽變異性哮喘 咳嗽性哮喘

咳嗽變異性哮喘 咳嗽性哮喘

咳嗽變異性哮喘 咳嗽性哮喘症状

1、在表現為咳嗽性哮喘的成人中,發病年齡較典型哮喘為高,約有13%患者年齡大於50歲,中年女性較多見.而在兒童時期,咳嗽可能是哮喘的唯一癥狀,甚至是發展為支氣管哮喘的一個先兆.

2、多有較明確的傢族過敏史或有其他部位的過敏性疾病史,如過敏性鼻炎、濕疹等.

3、發作大多有一定的季節性,以春秋為多.

4、臨床表現主要為長期頑固性幹咳,常常在運動、吸入冷空氣、上呼吸道感染後誘發,在夜間或凌晨加劇,體檢時無哮鳴音,肺功能損害介於正常人與典型哮喘之間,皮膚過敏原試驗可以陽性.

5、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當出現陽性反應時,可以出現類似發病時的刺激性咳嗽,提示氣道高反應性的存在;氣道阻塞的可逆性試驗陽性.

6、一般的止咳化痰藥和抗生素治療無效,而用抗組胺藥、β2-受體激動劑、茶堿類或腎上腺皮質激素可緩解.

在遇到僅主訴為長期咳嗽(時間大於2周)的患者時,應當考慮到哮喘的可能,在詳細詢問病史、認真體檢、總結臨床特點的基礎上,結合以下方法可以確診:

1、若患者就診時測定的FEVl或PEFR低於正常值的70%,可令其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如2%沙丁胺醇200μg,15min後復測上述指標,如FEVl和PEFR改善率≥15%,可確診本病.

2、如果患者就診時FEV1及PEFR≥70%正常預計值,可謹慎地進行支氣管激發試驗.

3、連續3天測定24h內PEFR晝夜變化,是診斷這類支氣管哮喘簡單而有效的篩選方法,若PEFR變異率≥20%,可確診本病.

雖然肺功能指標的測定是早期發現這類哮喘的有效手段,但有人研究發現晝夜咳嗽的頻率與肺功能損害的程度並不相關.

4、試驗治療對於可疑患者,可以試用支氣管擴張劑,包括β2受體興奮劑、茶堿類,如咳嗽明顯減輕或消失,則支持支氣管哮喘的診斷;如療效不顯著,可改用潑尼松(30~40mg/d),多數咳嗽性哮喘可在1周內癥狀明顯緩解,少數患者需治療2周才見效.

5、排除其他可以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

咳嗽變異性哮喘 咳嗽性哮喘

咳嗽變異性哮喘 咳嗽性哮喘

咳嗽變異性哮喘 咳嗽性哮喘检查

一、檢查

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

1、胸部X線檢查正常.

2、肺功能檢查多數正常,少數病人可有輕度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的表現,FEV1/FVC(一秒用力呼氣量/用力肺活量)<70%或<正常預計值的80%.

二、鑒別

由於咳嗽是許多疾病的一種非特異性癥狀,臨床上進行確診時必須詳細詢問病史、全面查體、做胸部X線、心電圖、纖維支氣管鏡及一些特殊檢查以除外一些可以引起慢性、頑固性咳嗽的其他疾病.慢支、胃食道反流、支氣管哮喘、後鼻孔滴漏是慢性咳嗽最常見的病因,而且一部分胃食道反流患者可以並存支氣管哮喘;此外,慢性心功能不全、食道裂孔疝、過敏性鼻炎、高血壓病,氣道炎癥、腫物、結核灶、異物以及煙霧刺激、焦慮等都可導致慢性咳嗽.

咳嗽變異性哮喘 咳嗽性哮喘预防

1、治療

頑固咳嗽常常是早期哮喘的一種表現形式,可能發展為典型的支氣管哮喘,故應及早診斷並進行治療.由於其本質同典型哮喘一樣,是因變應原或其他誘因引起的氣道慢性非特異性炎癥,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氣道高反應性和頑固性咳嗽,故治療原則和典型哮喘一樣,主要應用支氣管擴張劑,口服茶堿類藥物和(或)β2受體興奮劑.一些抗變態反應及穩定肥大細胞的藥物如奈多羅米、色甘酸、酮替芬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這些藥物若不顯效,可考慮應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加用倍氯米松(二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或口服潑尼松,另可試用霧化吸入抗膽堿能類藥物.

2、預後

咳嗽性哮喘的預後是大約1/3~1/2咳嗽性哮喘患者會發展為典型的支氣管哮喘,也有少數患者咳嗽逐步自行緩解.在兒童,咳嗽可能隻是哮喘的唯一臨床表現,而缺乏早期適當的治療,往往會發展成更嚴重的哮喘狀態.

咳嗽變異性哮喘 咳嗽性哮喘治疗

就診科室:內科呼吸內科其他科室急診科ICU

治療方式:藥物治療支持性治療

治療周期:2-4月

治愈率:85%

常用藥品:人血白蛋白註射用鹽酸氨溴索

治療費用:根據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5000--10000元)

(一)治療原發疾病

消除ARDS的原因,如抗感染、抗休克治療等.

(二)吸氧與呼氣末正壓呼吸

ARDS病人發生低氧血癥的主要機制是肺內功能性分流,所以吸氧療法對提高其Pao2的作用較小.吸呼高濃度氧可提高Pao2,但吸入氧濃度在60%以上2~3天就可能引起氧中毒,反而加重ARDS.

呼氣末正壓(positiveendexpiratorypressure,PEEP)呼吸使呼氣末時氣道及肺泡壓大於大氣壓,可將原來萎陷的氣道和肺泡張開,恢復其氣體交換功能,從而減少肺內分流,提高Pao2用PEEP呼吸尚可降低吸入氣的氧濃度.但呼氣末壓力過高會壓迫肺血管和心臟,使心輸出量減少,導致循環性缺氧.

(三)維持液體平衡,控制肺水腫.如適當限制入水量、利尿等.

(四)用藥物減輕肺泡

毛細血管膜的損傷和降低膜通透性針對肺泡-毛細血管膜損傷的機制,采用相應的藥物進行發病學治療,有的已取得一定療效,有的還處於實驗階段.曾試用的藥物有:抗氧化劑(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蛋白酶抑制劑、磷脂酶A2抑制劑(如阿的平)、TXA2合成酶抑制劑(如咪唑)、脂加氧酶抑制劑(如U-60,257)、肝素和右旋糖酐、C5a及TNF的抗體、鈣通道阻滯劑(如戊脈安)、其他擴血管藥(如腺苷)、PGE和PGI2、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咳嗽變異性哮喘 咳嗽性哮喘饮食

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並積極配合藥膳,如山藥、苡米、蓮子心、陳皮、太子參、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煙、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營養、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為主,並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維護患者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

咳嗽變異性哮喘 咳嗽性哮喘并发症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病後不久,數天或數周後病情未得緩解時,可由於氧供不足引起出現其他器官的並發癥,缺氧時間過長可引起嚴重的並發癥如腎功能衰竭,如未獲及時治療,可因嚴重缺氧而死亡,由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防禦肺部感染的能力低下,在其患病過程中常常出現細菌性肺炎.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顱內低壓性頭痛 腰椎穿刺後頭痛 血精癥 Felty綜合征 關節炎-粒細胞減少-脾大綜合征 類風濕性關 輸卵管性不孕 輸卵管炎癥性不孕 縱隔囊腫及腫瘤 經行尿感 The lin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