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

血管瘤

血管瘤

血管瘤百科

血管瘤(haemangioma)是先天性良性腫瘤或血管畸形,多見於嬰兒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它起源於殘餘的胚胎成血管細胞,活躍的內皮樣胚芽向鄰近組織侵入,形成內皮樣條索,經管化後與遺留下的血管相連而形成血管瘤,瘤內血管自成系統,不與周圍血管相連.發生於口腔頜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數發生於顏面皮膚,皮下組織及口腔粘膜、如舌、唇,口底等組織,少數發生於頜骨內或深部組織.

血管瘤

血管瘤

血管瘤病因

發病原因:

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人體胚胎發育過程中,特別是在早期血管性組織分化階段,由於其控制基因段出現小范圍錯構,而導致其特定部位組織分化異常,並發展成血管瘤,也有學者認為,在胚胎早期(8~12月)胚胎組織遭受機械性損傷,局部組織出血造成部分造血幹細胞分佈到其它胚胎特性細胞中,其中一部分分化成為血管樣組織,並最終形成血管瘤.

發病機制:

血管瘤是由大量增生的血管所構成,胚胎早期,原始脈管是一種單純由內皮細胞組成的管狀物,它們在間質中間形成一個致密的網,以後隨著各器官的發育,原始脈管網逐漸分化成與器官聯系的許多血管叢和淋巴管叢.

血管的胚胎發育過程中大致有叢狀期,網狀期及管幹期3個階段,如在某一個階段的正常發育過程中發生障礙或異常,則可出現該階段正常發育形態的畸形,在叢狀期,有些毛細血管如果停止發育,就會產生毛細血管瘤;在網狀期,如果擴大的血管聚成團,並趨向融合在一起,就可以表現出海綿狀血管瘤.

顯微鏡下所見,血管瘤形態多樣,但基本結構相似,即均有發育良好的血管樣組織,如常的外層,中層及內膜上皮,管腔直徑由1~10mm,在血管之間有結締組織為基質,臨床常見的血管瘤為海綿狀血管瘤,毛細血管瘤及混合型3類.

1.毛細血管瘤:具有發育良好的單層內皮細胞及很少量結締組織為基質,管腔內隻有很少量的血細胞,為局限的分葉狀腫塊,邊界清楚,稍突出於皮膚表面,顏色鮮紅,大小不一,由於管腔狹窄,壓迫時很少變白.

2.海綿狀血管瘤:具有發育良好的血管,管腔寬大,充滿瞭血球,瘤體較柔軟,突出於皮膚表面,界限不清楚,呈紫藍色,具有壓縮性,被壓縮後顏色變白,海綿狀血管瘤比毛細血管瘤大而厚,常侵犯皮下組織,具有擴張性,在頸部常侵犯深層組織.

3.毛細-海綿狀血管瘤(混合型):具有上述兩種血管瘤的特點,比較常見,毛細血管瘤常分佈於海綿狀血管瘤的表面.

血管瘤

血管瘤

血管瘤症状

1.瘤體外觀特征(葡萄酒斑狀或楊梅狀等).

2.壓之褪色或縮小.

3.體位元試驗陽性,捫診及靜脈石,穿刺抽出凝全血(海綿型),捫有搏動感,聽診吹風樣雜音,壓閉供血動脈及雜音消失(蔓狀型).

4.血管造影示瘤區造影劑濃聚或血管畸形.

5.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

頸部血管瘤的癥狀及體征視瘤體類型,大小,侵犯部位,深淺及范圍而定,多數血管瘤侵犯表淺組織較多,如皮膚皮下組織等;侵犯肌肉,深層血管,喉,咽,頸椎等組織則較少,如已侵及深層組織,即出現一些相應的癥狀,如吞咽障礙,呼吸道阻塞,吐血,大出血等.

血管瘤

血管瘤

血管瘤检查

1、線頭顱平片檢查:有些病例可見鈣化斑點及血管溝增粗,少數有顱內壓增高或松果體移位.

2、腦電圖檢查:有人報道90%腦血管畸形病例呈現腦電圖異常,多是局限性異常,僅少數為彌漫性改變.腦電圖異常與病兒年齡和病期無關.腦血管畸形范圍的直徑在2~3cm以上或呈血腫者,腦電圖改變較顯著,有癲癇發作者更為多見.畸形位於頂顳葉比枕葉和後顱窩較多呈局限性異常.

3、影像學檢查:是明確腦血管病變及其部位和范圍的重要方法.

血管瘤预防

外治壓迫法,長期用棉花墊或橡膠海綿直接放在患處的外面,註射法,以消痔靈註射液與1%普魯卡因1∶1註射於瘤體內,劑量視瘤體的大小而定,一般是在3cm的范圍內註射4-5ml.

血管瘤治疗

(一)治療

1.手術治療,局限者可全部切除,范圍廣者可部分切除.

2.微波透熱治療,主要應用於海綿狀型.

3.放射治療,用於嬰幼兒毛細血管瘤和表淺的海綿狀血管瘤.

4.硬化治療,用於海綿狀血管瘤.

5.冷凍治療,用於楊梅狀及海綿狀血管瘤.

6.激素治療,用於嬰幼兒血管瘤.

7.血管內栓塞,用於蔓狀和巨型海綿狀血管瘤.

一般性手術的預防性抗感染選用磺胺類藥物(如復方新諾明)或主要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紅酶素、青酶素等);體質差或並發感染者常聯合用藥,較常用為: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青酶素)+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慶大酶素)+作用於厭氧菌的藥物(如滅滴靈);手術前後感染嚴重或有並發癥者可根據臨床和藥敏試驗選擇有效的抗生素.

血管瘤雖然是一種良性病變,但生長於顏面部者導致嚴重面部畸形,所以出生後如發現有血管瘤應及時就醫,在病變較局限時采用手術等治療可較徹底消除病變,由於病變局限,手術也不致引起較嚴重的面部畸形,如不及時治療,瘤體隨時間推移逐漸增大,此時切除後可因大面積組織缺損導致嚴重術後畸形;甚至可由於波及重要結構而不能根治,某些血管瘤(如頜骨中心性血管瘤)可突然破裂,造成致死性大出血,這種類型的血管瘤也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和時機,在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手術,可大大降低手術風險.

(二)預後

示腫瘤分型、發生部位、范圍和有無合並癥而不同,能自然消退或經治療可根除者預後好,顱內血管瘤如斯特奇-韋伯綜合征,因有癲癇和智力低下而影響預後.

血管瘤饮食

1)忌辛辣,較辣的食物會刺激腸胃,使血管的工作量加大.在血管瘤病人中營養不均衡、營養不良是常見的.因此,增進食欲、加強營養對腫瘤病人的康復十分重要.

2)飲食多樣化,多吃高蛋白、多維生素、低動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鮮水果、蔬菜,不吃陳舊變質或刺激性的東西,少吃薰、烤、醃泡、油炸、過咸的食品,主食粗細糧搭配,以保證營養平衡.

3)蔬菜、瓜果、豆類等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一定防癌和抗癌作用.如黃豆、卷心菜、大白菜均合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鉬,西紅柿、胡蘿卜、空心菜、大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和B民等,其中空心菜營養最好,它含有多種維生素,超過西紅柿數倍.

4)血管瘤專傢指出,血管瘤病人在飲食方法要註意營養合理,食物盡量做到多樣化,多吃高蛋白、多維生素、低動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鮮水果、蔬菜,不吃陳舊變質或刺激性的東西,少吃薰、烤、醃泡、油炸、過咸的食品,主食粗細糧搭配,以保證營養平衡.

血管瘤并发症

血管瘤的並發癥有潰瘍,出血,感染,重要器官功能損害,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骨骼肌肉損害而造成的肢畸形等,如血管瘤侵及頸椎,可發生神經根壓迫癥狀,如疼痛,上肢感覺及運動障礙等.

血管瘤的綜合癥有:

1,骨肥大性靜脈曲張癥.

2,血小板減少血管瘤綜合癥.

3,腦顏面管瘤綜合癥.

4,軟骨發育異常血管瘤綜合癥.

5,Lindon-Von-Hippel綜合癥.

6,Steiner-Vorner綜合癥.

7,血管瘤球瘤.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小兒急性細菌性痢 小兒桿菌痢疾 小兒桿菌性痢疾 小兒急性痢疾 小兒巨大膀胱-巨大輸尿管綜合征 男性型禿發 男子雄激素源性禿發 男性型脫發 雄激素性脫發 猩紅熱 A38.X01 爛喉丹痧 先天性肺囊腫 Q33.001 肺囊腫 室性心律失常 I49.903 室性心律不齊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