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急疹 小兒猝發疹 嬰兒玫瑰疹 第六病 第四病 杜克病 杜克斯病 副猩紅熱

幼兒急疹 小兒猝發疹 嬰兒玫瑰疹 第六病 第四病 杜克病 杜克斯病 副猩紅熱

幼兒急疹 小兒猝發疹 嬰兒玫瑰疹 第六病 第四病 杜克病 杜克斯病 副猩紅熱

幼兒急疹 小兒猝發疹 嬰兒玫瑰疹 第六病 第四病 杜克病 杜克斯病 副猩紅熱百科

幼兒急疹又稱嬰兒玫瑰疹、燒疹,是人類皰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的常見於嬰幼兒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臨床特征為高熱3~4天,然後驟然退熱並出現皮疹,一般幾小時內皮疹開始消退,2~3天內全部消失,無色素沉著及脫皮.預後良好,均能自愈.

幼兒急疹 小兒猝發疹 嬰兒玫瑰疹 第六病 第四病 杜克病 杜克斯病 副猩紅熱

幼兒急疹 小兒猝發疹 嬰兒玫瑰疹 第六病 第四病 杜克病 杜克斯病 副猩紅熱

幼兒急疹 小兒猝發疹 嬰兒玫瑰疹 第六病 第四病 杜克病 杜克斯病 副猩紅熱病因

病因與流行病學

病原體為人類皰疹病毒6型,病毒顆粒呈球形,直經為200nm.其核衣殼為163個殼微粒組成的立體對稱20面體,其內是由雙股DNA組成的核心,核衣殼外有一層脂蛋白包膜.無癥狀的成人患者是本病的傳染源,經呼吸道飛沫傳播.胎兒可通過胎盤從母體得到抗體,出生後4個月時抗體陽性率為25%,11月為76%,5歲時90%,17歲時達98%.本病多見於6~18月小兒,3歲後少見,春、秋雨季發病較多,無男女性別差異.

發病機制

HHV對淋巴細胞具有親嗜性.1.HHV-6HHV-6的基因組為163~170kb,能編碼70多種產物,包括早期即刻蛋白IE-A和IE-B.HHV-6有2種變型(variant),變型A和B.兩種變型在核苷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在最保守的基因為95%~99%,而在差異最大的部位則有75%.有人提出HHV-6的這兩種變型應當被列入兩種不同的屬.不同變型在引起兒童或成人感染方面的親嗜性可能不同.與其他皰疹病毒相似,HHV-6在人類引起原發感染,並在感染消退之後,該病毒的基因組可在宿主細胞內長期潛伏存在.此病毒有若幹糖蛋白,其中gH糖蛋白可能在該病毒進入細胞引起感染以及使受感染細胞融合中起主要作用.HHV-6的核酸主要潛伏在外周血單核細胞、唾液腺、腎及支氣管的腺體內,在一定條件下,HHV-6可被激活,引起再感染.HHV-6激活機制尚不清楚,研究顯示體內存在HIV、EB病毒、麻疹病毒、巨細胞病毒感染時,可激活HHV-6.在電鏡下無法將HHV-6與其他皰疹病毒區分開,但可用DNA雜交、PCR或用HHV-6特異的多克隆或單克隆抗體以免疫熒光抗體法將其與其他皰疹病毒區別開.HHV-6雖然與皰疹病毒屬中的巨細胞病毒最接近,但這兩種病毒之間沒有抗體交叉反應性.

2.HHV-7基因研究顯示HHV-7與HHV-6和HCMV的DNA同源性較高.HHV-7可在臍帶血單核細胞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細胞中培養,方法類似HHV-6.HHV-7對T淋巴細胞有很強的親嗜性.此病毒也常存在於健康成人的唾液中.

幼兒急疹 小兒猝發疹 嬰兒玫瑰疹 第六病 第四病 杜克病 杜克斯病 副猩紅熱

幼兒急疹 小兒猝發疹 嬰兒玫瑰疹 第六病 第四病 杜克病 杜克斯病 副猩紅熱

幼兒急疹 小兒猝發疹 嬰兒玫瑰疹 第六病 第四病 杜克病 杜克斯病 副猩紅熱症状

本病的潛伏期為7一17天,平均10天左右.起病急,發熱39一40度,高熱早期可能伴有驚厥,病人可有輕微流涕,咳嗽、眼瞼浮腫.眼結膜炎,在發熱期間有食欲較差、惡心、嘔吐、輕瀉或便秘等癥狀,咽部輕度充血,枕部,頸部及耳後淋巴結腫大,體溫持續3一5天後驟退,熱退時出現大小不一的淡紅色斑疹或斑丘疹,壓之退色,初起於軀幹,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較多,皮疹在1一2天消退,無色素沉著或脫屑.腫大的淋巴結消退較晚,但無壓痛.在病程中周圍血白細胞數減少,淋巴細胞分類計數可達70%-90%.嬰幼兒急疹一般是HHV-6,HHV-7/HHV-8導致的,同樣可以造成多臟器的損傷,所以不應忽視治療.

幼兒急疹 小兒猝發疹 嬰兒玫瑰疹 第六病 第四病 杜克病 杜克斯病 副猩紅熱

幼兒急疹 小兒猝發疹 嬰兒玫瑰疹 第六病 第四病 杜克病 杜克斯病 副猩紅熱

幼兒急疹 小兒猝發疹 嬰兒玫瑰疹 第六病 第四病 杜克病 杜克斯病 副猩紅熱检查

臨床診斷

診斷主要依據臨床特點,發病年齡和發病季節,有以下幾點:

1.驟起高熱,而其它臨床癥狀較輕.

2.頸.枕.耳後淋巴結腫大壓痛.

3.周圍血白細胞減少,淋巴細胞分類計數較高.

4.發病年齡在2歲以內.

鑒別

(1)麻疹:上呼吸道卡他癥狀重,病初口腔粘膜有Koplik斑,發疹和發熱可同時存在.

(2)風疹:出疹前已發熱6~24小時,高熱同時發疹,頸後、枕後淋巴結腫大.

(3)藥疹:有服藥史,末梢血淋巴細胞不高.

幼兒急疹 小兒猝發疹 嬰兒玫瑰疹 第六病 第四病 杜克病 杜克斯病 副猩紅熱预防

本隔離患兒至出診後5天,病傳染性不強.疾病流行期間避免去公共場所.

幼兒急疹 小兒猝發疹 嬰兒玫瑰疹 第六病 第四病 杜克病 杜克斯病 副猩紅熱治疗

急疹一般預後較好,一般無需進行特殊的治療,隻要加強對患兒的護理,並給予對癥的治療治療,幾天後便會痊愈.對於幼兒急疹的判斷,傢長可觀察孩子是否有持續高燒3~4d,且體溫在39~40℃之間,熱退後周身迅速出現皮疹,有類似感冒等癥狀.在確診孩子患幼兒急疹後,傢長應要讓孩子多休息,保持室內安靜和空氣的新鮮,減少孩子的活動量,並做好防護和隔離,以避免發生交叉感染.幼兒急疹對嬰兒健康並沒有什麼影響,出過一次以後也不會再出.減少抗病毒、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但有少數患兒可出現並發癥,故病程中應註意觀察及進行相應的鑒別診斷.

1.一般治療:患兒臥床休息,註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要多飲水,給予易消化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B.C等.

2.對癥治療:高熱時物理降溫,適當應用含有“撲熱息痛"或“佈洛芬"成分的嬰幼兒退燒藥(例如:泰諾林、百服寧、美林等),一旦出現驚厥給予苯巴比妥鈉或水合氯醛,可適當補液.

中醫治療早期治宜疏風解表,出疹期宜清熱涼血.

幼兒急疹 小兒猝發疹 嬰兒玫瑰疹 第六病 第四病 杜克病 杜克斯病 副猩紅熱饮食

飲食上應註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條湯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佳.可多食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證維生素的攝入量.給予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如各種粥類、米湯等.

幼兒急疹 小兒猝發疹 嬰兒玫瑰疹 第六病 第四病 杜克病 杜克斯病 副猩紅熱并发症

可致高熱驚厥,偶有並發腦炎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報告.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誇賽納森林病 A98.251 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征 兒童Tourette綜合征 小兒Tourette綜合征 唇病 糜爛型唇炎 幹燥脫屑型唇 腺型唇炎 肉芽腫 體溫過低 粉塵性上呼吸道職業病 鼻骨骨折 S02.201 fractureofnasalbone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