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癥 歇斯底裡 歇斯底裡

癔癥 歇斯底裡 歇斯底裡

癔癥 歇斯底裡 歇斯底裡

癔癥 歇斯底裡 歇斯底裡百科

癔癥(hysteria),又稱歇斯底裡.是一類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內心沖突、情緒激動、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於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各種各樣的軀體癥狀,意識范圍縮小,選擇性遺忘或精神暴發等精神癥狀,但無相應的器質性損害作為病理基礎.

癔癥 歇斯底裡 歇斯底裡

癔癥 歇斯底裡 歇斯底裡

癔癥 歇斯底裡 歇斯底裡病因

一、病因

(1)精神刺激:使患者感到委屈、氣憤、精神緊張、恐懼等精神刺激或重大生活事件,往往是本癥發病的直接原因或成為第一次發病的因素.有部分患者在以後的發作中可無明顯的誘發因素,而是通過觸景生情或聯想,或自我暗示而發病.童年期的創傷性經歷,如遭受精神虐待、軀體或性摧殘,則是後來發生轉換性和分離性癔癥重要原因之一,但軀體化障礙的發病與精神因素關系多不明顯.

(2)心理素質: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癔癥及引發何種癔癥與患者心理素質有關,一般來說,具有癔病性格的人遇有精神刺激,易發生癔病.所謂癔病性格系指:

1、情感豐富:情感鮮明強烈,但不穩定,容易感情用事.

2、暗示性強:主要是指在一定環境氣氛和情感基礎上容易接受外界影響,以及容易對自身的某種感覺或某種觀念無條件的接受(自我暗示).

3、自我中心:即處處吸引他人對自己的註目,富於表演性、戲劇性或者說是誇張,目的是為瞭博得人們對自己的重視與同情.

4、富於幻想:在情感基礎上想象豐富、生動、活潑,甚至難以區別現實與幻想.

(3)遺傳因素:對於本癥遺傳研究結果頗不一致,總的來說,男性患者一級親屬的患病率為2.4%,女性患者則為6.4%,高於一般居民的患病率.說明癔癥存在遺傳因素影響,而對雙生子的研究不能支持本病的遺傳假說.

(4)其它易感因素:文化水平低,迷信觀念重以及完全依賴丈夫供養的婦女,或是青春期、更年期的婦女,易患癔癥.

癔癥 歇斯底裡 歇斯底裡

癔癥 歇斯底裡 歇斯底裡

癔癥 歇斯底裡 歇斯底裡症状

一、病史及癥狀

(一)本病多見於女性,有明顯的癔癥性格特征,發病多與心因有關,既往有類似發病史.

(二)臨床表現多樣化.按癥狀的性質和形式分為兩型:

(1)分離型:

①以精神癥狀為主,有情感暴發,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發病,表現為哭、笑、打滾、喊叫等.情緒轉變迅速,常伴有戲劇樣表情動作.

②意識范圍縮小,朦朧狀態,精神活動局限於引起發病的不愉快體驗上,感知遲鈍,定向不完整,持續時間短,事後大多不能回憶.

③昏睡狀態,患者終日閉目臥床不動,呼之不醒,雙眼緊閉,檢查時可見眼球回避,瞳孔不縮小.其它可表現為遺忘癥、交替人格、Ganser綜合征、童樣癡呆等精神癥狀.

(2)轉換型:

主要表現為軀體的功能障礙,可發現運動、感覺、反射及植物神經功能障礙.但詳細檢查卻未發現相應器質基礎,也不符合神經解剖的生理特點.常見表現有痙攣發作、肢體震顫、癱瘓、起立不能和步行不能、不言癥和失音癥、感覺過敏、感覺減弱或消失,癔病球及特殊感管障礙,如癔癥性耳聾、失明和癔病性嘔吐、呃逆,過度換氣等植物神經機能障礙.

二、體檢發現:

無陽性神經系統損害體征,既便有感覺、運動障礙體征,但不符合神經解剖的生理特點.

三、輔助檢查:

無相應器質性損害的陽性發現.

癔癥 歇斯底裡 歇斯底裡

癔癥 歇斯底裡 歇斯底裡

癔癥 歇斯底裡 歇斯底裡检查

一、檢查

無相應器質性損害的陽性發現.

二、鑒別

應與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如癲癇、多發性硬化、肝豆狀核變性、顱內占位病變等;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癥,抑鬱癥,反應性精神病,人格障礙相鑒別.

癔癥 歇斯底裡 歇斯底裡预防

癔癥預防保健

首先,要正確對待癔癥患者,癔病是神經癥而非精神病,癔癥患者並無神經系統的器質性病變,一旦誘因消失,患者會霍然而愈.

第二,要註意緩解緊張情緒,為患者創造一個舒適、輕松的環境,因為緊張情緒是蘊釀癔癥的溫床.

第三,要加強對患者意志品質的訓練,註意培養她們開闊的心胸和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

第四,要設法消除患者的心理創傷,以“要言妙道"的方式加以開導,指導患者正確對待人生.對待自己的性格缺陷.

第五,采用暗示療法,“假藥"妙用,當癔癥患者突然出現種種喪失功能的癥狀時,可請有權威的醫生開點安慰劑,卻告訴患者是可以藥到病除的靈丹妙藥,以達到使癥狀減輕和消失的結果.

第六,當癔癥患者發病時,首先要控制其言行,讓患者鎮靜下來,以免發生意外,嚴重時要立即送醫院.

癔癥 歇斯底裡 歇斯底裡治疗

一、西醫

1、心理治療:

幫助病人正確認識疾病,解釋本病完全可以治愈而不留下任何殘疾,並應做好病人傢屬、同事等人的工作,避免周圍人造成的緊張及過分關心等不良氣氛所造成的影響.

①暗示療法,可覺醒暗示或催眠暗示.主要通過語言暗示或配合適當的理療、針刺或按摩,以取得療效.

②心理療法:解釋性心理療法或分析性心理療法,目的在於:引導病人正確認識和對待致病的精神因素,克服個性缺陷,認識無意識動機對健康的影響並加以消除.

③行為療法,對患者進行功能訓練,適用於暗示治療無效肢體或言語有障礙病例.

2、藥物治療:

對癔癥性朦朧狀態,精神病狀態或痙攣發作,很難接受正規精神治療時,可采用鹽酸氯丙嗪25~50mgIM;或安定10~20mgIV,促使患者入睡.急性期後,精神癥狀仍然明顯者,可采用鹽酸氯丙嗪口服25~50mg1~3次/d.頭痛、失眠等可給予阿普唑侖0.4mg3次/d.

二、中醫

中藥治療:

1、氣陰兩虛型

主證:精神恍惚,心神不寧,悲憂喜笑無常,晝日時時欠伸,入夜興奮不寐,或手舞足蹈,或肢體震顫,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舌質紅少苔,脈細數無力.

辨證分析:本證多由情志長期處於壓抑狀態,積怒難發或憂思抑鬱不解,暗耗心之氣陰致.對見於女性.心氣虛,心陰不足,心失所養,故精神恍惚,心神不寧,苦笑無常.入夜心陰當足不足,陰虛火旺,擾亂心神,故興奮失眠.陰血不足,虛風內生,則手舞足蹈.肢體震顫.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舌質紅少苔,脈息細數無力均為心氣心陰兩虛之象.以精神恍惚,苦笑無常,時時欠伸,舌質紅少苔,脈細數無力為辨證要點.

2、痰氣交阻

主證:精神萎靡,情志抑鬱,表情淡漠,胸悶納呆,太息頻作,噯氣嘔惡,咽中梗阻,如偶物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舌苔白膩,脈弦滑.

辨證分析:本證是由於長期情志不好,肝氣鬱結,柑鬱犯脾,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痰氣交阻所致.包括癔病性癡呆及癔病球.主要病機為肝鬱犯脾,表情淡漠.痰氣交阻,上蒙心神.心神被夢則精神抑鬱,表情淡漠.痰氣交阻於咽喉之間,故見咽中梗阻,如有物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肝氣鬱滯,氣機不暢,胸陽受阻則胸悶喜太息.脾虛不運,胃失和降,故納呆,噯氣嘔惡.苔白膩,脈弦滑均為肝鬱脾虛,痰氣交阻之象.以精神抑鬱,表情淡漠,咽中如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苔白膩,脈弦滑為辨證要點.

3、痰熱互結

主證:急躁易怒,咳痰黃稠,渴不欲飲,尿赤便秘,頭痛面赤,自覺少腹有一股氣上沖胸咽,煩悶欲死,昏仆倒地,肢體拘緊痙攣,舌紅苔黃厚膩,脈滑數.

辨證分析:本證因驚恐憂思,肝氣鬱結,鬱久化火生熱,肝鬱橫逆脾土,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痰熱互結,氣機逆亂所致.肝鬱化火則急躁易怒,口苦,頭痛,面赤,尿赤便秘.肝氣上逆,隨沖脈及厥陰肝脈上沖,則自覺從少腹有一股氣上沖胸咽,發悶欲死,昏仆倒地.火熱生風,則肢體拘緊痙攣.咳痰黃稠,渴不欲飲,舌紅苔黃厚膩,脈滑數均為痰熱互結之象,本證以自覺氣從少腹沖上咽,肢體拘緊痙攣,舌紅苔黃厚膩,脈滑數為辨證要點.

5、其他

4、寒氣上逆

主證:形寒膠冷,精神萎靡,少氣無力,氣從少腹上沖心胸,發作欲死,舌淡苔白,脈沉細.

辨證分析:本證因於素體陽虛,或久病致心腎陽虛,再加上長期,過度驚恐,引動下焦水寒之氣上沖心胸所致.屬癔病球范疇.心陽不足,下焦水寒,復因驚恐引動下焦水寒之氣隨上沖心胸,故見氣從少腹上沖心,發作欲死,形寒肢冷,精神萎靡,少氣無力,舌淡苔白,脈沉細均為心陽不足之證.以形寒膠冷,精神萎靡,氣從少腹上沖心,舌淡苔白,脈沉細為辨證要點.

5、肝氣鬱結

主證;精神抑鬱,多疑善濾,胸悶協痛,喜太息,脘腹脹悶,納呆食少,或突然倒地,四肢逆冷,肢體呈痙攣性拘急僵直,雙目緊閉,移時恢復.婦女多伴乳房脹痛,月經不調或痛經,舌淡苔白,脈弦.

辨證分析:本證由情志不暢,肝氣鬱結,氣機逆亂所致.多見於女子,包括癔病性昏厥,暴癱等.情志不暢,肝氣鬱結,故精神抑鬱,多疑善濾.肝氣鬱結,氣機不舒,經脈痹阻,故胸悶脅痛,喜太息,脘脹腹痛,乳房脹痛.肝氣鬱久,上逆沖心,則突然昏厥,氣機內阻,陽氣不達四末,則四肢逆冷.肝鬱犯脾,運化失職,則的納呆食少,氣滯導致血淤,經脈不通,故月經不調或痛經.舌淡苔白,脈弦均為肝氣鬱結之象.以精神抑鬱,多疑善濾,胸悶太息,暴厥暴癱為辨證要點.

5、痰淤阻竅

主證:精神恍惚,悲憂善哭,或突然失明,痰淤阻竅所致,或失音不語、或突然耳聾,或突然肢體癱瘓,舌質紫暗或有淤斑,淤點,脈弦澀.

辨證分析:本證因情志不舒,氣滯痰凝,阻歇血脈,痰淤阻竅所致.包括癔病性失明、失音、失聽、暴癱等.主要病機為痰淤互結,蒙蔽心竅,神明失靈所導致.痰濕閉阻清竅,五臟六腑之精氣不能上註於清竅,失其司職,故精神恍惚,悲憂善哭,突然失明、或失音、或失聰.痰淤閉阻經絡,氣血流通不暢,肢體靜脈失養,則突然癱瘓,舌紫暗或有淤斑,淤點,脈弦澀均為淤血內阻之象.以精神恍惚,暴盲,暴啞,暴聾,暴癱,舌質紫暗,脈弦澀為辨證要點.

中藥藥方:

1、對精神癥狀明顯的患者,以安神養心為主,力用甘麥大棗湯加味.其中炙甘草15克、浮小麥30克、大棗30克、牡蠣30克、酸棗仁20克、合歡皮10克、丹參15克、磁石30克.

2、對有咽部阻塞感的頭痛患者,可用四七湯加減.其中半夏9克、厚樸9克、蘇葉6克、茯苓12克、川芎12克、礞石20克、瓜蔞皮12克、生薑3片.

3、對癔病性感覺障礙及癔病性癱瘓的患者,以益氣活血通絡為主,可用補陽還五湯加減.其中黃芪30克、地黃15克、地龍12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丹參20克、牛膝9克、甘草10克

癔癥 歇斯底裡 歇斯底裡饮食

一、飲食

一、癔癥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1小麥紅棗桂圓粥

制法:把小麥淘凈,加熱水浸發,倒入鍋裡,煮熟,取汁水,加入糯米、去核的紅棗和切碎的桂圓肉,用旺火燒沸,用小火煮成粥,加白糖.

藥用:每天早、晚分食.

說明:清熱除煩、利尿止渴;對癔癥、失眠癥療效顯著.

2代赭石黨參湯

代赭石(先煎)40克,黨參、生地黃各15克,旋覆花(包)、遠志、柏子仁、延胡索、炙甘草各10克,酸棗仁20克,大棗30克,生薑3片.

配料:小麥100克,糯米100克,紅棗10枚,桂圓肉20克,白糖適量.

做法和療程:水煎,分早、中、晚口服,每天1劑,5劑為1療程.

3甘百梔地湯

處方組成:炙甘草9克、浮小麥30克、肥大棗7枚、炙百合12克、生地黃15克、首烏藤18克、雞子黃2個(分沖)、梔子6克、淡豆豉12克、蓮子芯3克、鬱金12克、菖蒲9克,

做法與療效:水煎服.本方治療癔癥性下肢癱瘓,不應見癱治癱,而應以治癔癥為主.故應清心解鬱,滋涵肝腎.方用梔子、蓮子芯清心肝之火;甘草、麥冬、大棗、百合、地黃滋肝腎之陰液,配合妥切,療效甚佳.

雜糧類:

1、小米粥.取小米適量,加水煮粥,晚餐食用或睡前食之.小米性微寒,具有健脾、和胃、安眠之功效.據研究,小米中色氨酸和淀粉的含量都很高,食後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提高進入腦內色氨酸的數量,所以能起到使人安眠的效果.

2、蓮子粥.取蓮子30克,加食鹽少許,水煎服.蓮子有益心、腎,助睡眠之效,對由疑病引起的緊張不安導致睡眠不實,或由心火太盛引起的煩躁失眠者,每晚睡前服一劑,便可安然入睡.

滋養類:

1、龍眼肉粥.取龍眼肉30克、大棗5枚、粳米60克共煮,隨意食用.龍眼肉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糖類營養素,不僅可以滋補強身,還有鎮靜、健胃作用,疑病癥患者晚睡前煮粥服,其催眠的效果良好,老人尤為見效.

2、大棗粥.取大棗10~15枚、粳米60克煮粥.可晚餐趁溫熱服食.大棗味甘性平,含糖類、蛋白質、維生素C、有機酸、粘液質、鈣、磷、鐵等,有補脾安神的功效,經常食用,催眠效果良好,老年人尤宜.

3、牛奶粥.先以粳米60克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新鮮牛奶1杯再煮為粥.研究證明,大腦神經細胞中分泌物血清素,它可抑制大腦的思維活動,從而使大腦進入酣睡狀態.人失眠的時候,就是由於腦細胞分泌血清素減少,而色氨酸卻是人體制造血清素的原料,所以晚間食用牛奶粥,會產生催眠作用.

二、癔癥吃哪些對身體好?

1、涼拌苦瓜可去除疑病癥焦躁情緒.苦瓜有解除火氣、去除焦躁情緒的作用.

2、性格多疑的人多吃鈣磷類食物.性格多疑的人很容易患上疑病癥,由多疑引發的疑病癥患者應該多吃些鈣、磷類.如牛奶、白瓜子、大豆、橙子、海帶、蝦等食物.

3、敏感的人應補充維生素B.敏感性格的原因是在於缺少維生素B,所以整天人心惶惶,加強攝取維生素B、蜂蜜、粗糧會有利於改善情緒.

4、謹慎的人可食用辣椒.辣椒是克服謹慎情緒的好夥伴,它可以消除人的過於謹慎、緊張.多吃水果、蔬菜補充缺乏的維生素,改善謹慎緊張情緒.

三、癔癥不要吃哪些食物?

1、註意控制鹽糖的攝入量.

2、忌煙酒.

癔癥 歇斯底裡 歇斯底裡并发症

有的可出現軀體並發癥.如褥瘡,便秘、泌尿系感染等.力量和耐力也明顯下降.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胰腺外傷 胰腺 鵝掌風 手癬 足癬 腳氣 胸腺癌 雙側腎缺如 Q60.151 雙側腎不發育 雙側性腎不發育綜合征 子宮腺肌病 N85.856 子宮內子宮內膜異位癥 齦乳頭炎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