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癬

團癬

團癬

團癬百科

團癬是黴菌引起傳染性皮膚病,可分淺部黴菌病和深部黴菌病淺部黴菌病.淺部黴菌病,夏季多發,部位往往是生在股部內側、肛周、臀部等,由於是人體皮表,故一般不會引起組織的炎癥反應.

團癬

團癬

團癬病因

它多由股癬蔓延至肛門、會陰、臀部所致.夏季多發,冬季少見.中醫學記載的陰癬、圓癬、癘瘍風、紫白癜風等類似於本病.

團癬

團癬

團癬症状

典型癥狀:鱗屑(80%)結痂(77%)季節性淺紅斑片(75%)膿皰(72%)丘疹(65%)瘙癢(54%)

團癬

團癬

團癬检查

皮損,皮膚塗片,顯微鏡檢查,皮膚真菌鏡檢,皮膚病的物理檢查.一神經性皮炎:有明顯苔蘚化,無水皰,黴菌顯微鏡陰性.二慢性濕疹:無堤狀隆起的邊緣,境界不清楚,黴菌檢查陰性.

團癬预防

(1)臉盆、腳盆、毛巾、浴巾;手帕等日常生活用品要做到專人專管專用,一人一物制,這在無癬疾病人的傢庭應該如此,有竊疾病人的傢庭更應如此.

(2)患瞭癬疾,最好不要抓搔,以免抓破後並發感染和引起自身傳染.

(3)癬疾病人所穿衣服和鞋襪要寬大透氣,經常更換,尤其是有足癬者穿過的鞋襪,最好用開水燙過或在陽光下曝曬.有條件的還可將貼身內衣褲煮沸滅菌.

(4)有足癬者夏天盡量不穿膠鞋、旅遊鞋,多穿佈鞋或涼鞋.因為潮濕是黴菌生長的合適環境,夏天氣溫高,腳部出汗多,最易使足癬加重和復發,故應以使腳部幹燥通風為佳.

(5)患癬疾者去浴室洗澡最好不要上大池洗滌而要用淋浴,同時夏天也不要去遊泳池遊泳,以免將黴菌傳給別人感染癬疾. 

(6)在幼兒園;托兒所、小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現頭癬時,應立即隔離治療,以免蔓延.

(7)頭癬病人的衣物、用具禁止與健康人混放在一起或混用.理發工具應該專用,待頭癬逐漸好轉時,要及時加以嚴格消毒.剪下的頭發必須燒掉.病好後也不要使用過去自己用過的梳子、帽子、枕巾等,以防再發.

團癬治疗

中醫治療:

1.內治法:治宜養血和營祛風,方用癬復康.若屬風寒者,加制川烏、麻黃各9g;若屬風熱者,加生地15g,菊花12g,苦參15g;若屬沖任不調者,加鹿角片9g、菟絲子12g、巴戟天6g.若為陰虛內熱者,用生地飲加減.若屬濕熱實癥者,用龍膽瀉肝湯加黃柏、蒼術、薏苡仁治之.

2.外治法:可根據病情酌情選用下列諸方:①癬藥水,用毛筆蘸塗擦患處,每日2~3次.②滅癬靈,醋調膏,塗患處.③癬可凈,水煎坐浴.④汗斑方,調搽.⑤槿酒擦劑,外擦,每日1~次.⑥雄黃解毒散,醋調搽.

西醫治療:

1.內治法:制毒菌素片100萬u,每日3次,口服.並內服復合維生素B,也可口服克黴唑,曲古黴素.

2.外治法:常用的藥物有10%~20%冰醋酸溶液、復方雷鎖辛擦劑、20%~40%硫酸鈉、5%水楊酸酒精、1%克黴唑霜、汗斑藥不、復方苯甲酸軟膏、殺烈癬軟膏、2%雙氯苯咪唑霜、10%十一烯酸藥水、10%噻苯達唑霜、5%月桂酸酒精等.

3.紫外線照射,每日1次,每次20~30分鐘.

團癬饮食

減少或避免進食有刺激性食物.窟的癥狀以癢為重,而辛、辣、腥、有刺激性的食物可加重癢感或誘發.這些食物有薑、蒜、蔥、椒、醋、煙、酒、咖啡、濃茶、魚、蝦、蟹類、蠶豆、咸肉等.植物蛋白質(如豆制品)一般妨礙不大,可以食用.另外,食鹽有使水鈉潞留和加劇炎癥、痞癢的作用,所以口味以淡為宜.

團癬并发症

一.皮膚癬菌:寄生在皮膚角蛋白組織致病真菌統稱為皮膚癬菌.該菌憑其侵犯組織不同和培養特點差異把它再劃分以下三屬:

(一)毛癬菌屬:侵犯皮膚、毛發和甲.本菌屬已查明有13種可使人類致病.常見有黃癬菌、紅色毛癬菌、斷發毛癬菌、紫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等;彼等培養特點呈棒形大分子孢子,壁光滑.

(二)孢子菌屬:侵犯毛發及皮膚,在我國以鐵銹色小孢子菌、羊毛樣小孢子菌等為多見;這些培養特征是梭形大分子孢子,壁有刺.已報道有8種能引起人類發病.

(三)表皮癬菌屬:侵犯皮膚和甲.本菌屬僅絮狀表皮癬菌一種可使人類致病,其培養所見呈杵狀或梨形大分子孢子.上述三屬的皮膚癬菌,感染人體後可引起組織反應而發生紅斑丘疹、水皰、鱗屑、斷發、脫發和甲板改變等.按其侵犯部位差別,臨床可分為頭癬、體癬、股癬、手足癬和甲癬.

二.角層癬菌:寄生於皮膚角層或毛幹表面的致病真菌可謂之角層癬菌.此類癬菌又分兩型,即角層型和毛發型.前者有花斑癬菌、紅癬微細棒狀桿菌,曼遜氏癬菌及威尼克氏癬菌;後一型有腋毛癬菌.由於角層癬菌是寄生於人體組織的表面,故一般不引起組織的炎癥反應,即使有也極輕微.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僂附 克-雅氏病性癡呆 克羅伊茨費爾特-雅各佈病性癡呆 智齒冠周炎 腱鞘巨細胞瘤 產後虛脫 聚星障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