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基底細胞癌

外陰基底細胞癌

外陰基底細胞癌

外陰基底細胞癌百科

外陰基底細胞癌(basalcellcarcinomaofvulva)為不常見的外陰惡性腫瘤,惡性度較低.病變多呈局部浸潤,易復發,生長緩慢,很少轉移,占外陰惡性腫瘤的2%~3%.常見部位為大陰唇,也可在小陰唇、陰蒂和陰唇系帶出現.

外陰基底細胞癌

外陰基底細胞癌

外陰基底細胞癌病因

一、發病原因

外陰基底細胞癌為來源於外陰上皮基底細胞的惡性腫瘤.外陰基底細胞癌真正病因不明.有報道可能與局部放射治療有關.但其他部位的基底細胞癌,如頭面部的基底細胞癌可能與日光有關,但這仍不能完全解釋全部外陰基底細胞癌的原因.

二、發病機制

腫瘤位於大陰唇,發展緩慢,很少侵犯淋巴結.有3種基本類型.3種類型可單獨存在,也可混合存在.

1.結節潰瘍型表現為一實質性結節;中間形成深潰瘍,邊緣隆起呈圍堤狀隆起,為侵蝕性潰瘍.

2.扁平型病灶較表淺,扁平,表面粗糙呈蠟狀、丘疹、紅斑樣,帶有黑色素或呈微紅色,質地較硬.

3.息肉型息肉狀贅生物表面完整.

鏡下腫瘤組織自表皮基底層長出,伸向真皮或間質,輪廓如棒狀,或不規則地圖形分佈.在細胞團巢的外線為柵欄狀排列的一層細胞,呈柱形,梭長桿形、深色,其長軸呈柵欄狀排列,相當於表皮的基底細胞.在中央部分的細胞,核呈卵形,胞質也不多;有的含較多色素而呈深色.組織結構多種多樣,有的呈巢團狀,巢內有角化珠;也有巢內出現腺腔樣空隙;有的細胞巢團與表皮基層相連,有的接近毛囊形狀.不管哪一種都具有一特征,即瘤組織邊緣部總有一層柵狀排列的基底狀細胞.有的瘤組織被周圍纖維組織擠壓成索條狀則稱硬化型.這種癌有局部浸潤的行為,但一般不發生轉移,為低度惡性.如癌灶中部分為鱗狀細胞癌則稱為基底鱗狀細胞癌,其惡性程度是根據這部分鱗狀細胞癌的分化程度而決定.組織學上基底細胞癌應與皮膚汗腺癌和毛發癌區別,汗腺瘤有2層細胞排列特點,毛發癌有始基毛囊的結構.這兩者皆無邊緣柵狀排列的基底細胞層的特征.此外尚應與基底樣細胞癌鑒別,後者發病年齡較輕,組織學上有挖空細胞,對HPVDNA的檢測呈陽性結果,這些是基底細胞癌所缺乏的.

外陰基底細胞癌

外陰基底細胞癌

外陰基底細胞癌症状

一、癥狀

1、癥狀外陰基底細胞癌病灶多為單發,偶為多發.該病病史長,初起無自覺癥狀.此後以外陰瘙癢、燒灼感為主要癥狀.有潰瘍形成可出現疼痛或有出血、滲出,並有血性臭味分泌物.可有身體其他部位基底細胞癌的病史.

2、體征常表現為小的病灶,位於大陰唇,也可在小陰唇、陰蒂和陰唇系帶出現.病灶早期呈灰色,幾乎有些半透明,位於變薄的上皮下,小結節直徑常常2cm.有3種基本類型即結節潰瘍型、扁平型、息肉型.

根據臨床表現和檢查所見,診斷一般無困難,但需作病理組織學檢查以確診.由於外陰基底細胞癌生長發展緩慢,很少侵犯淋巴結,所以從出現癥狀到診斷治療,往往經過較長時間,有報道平均為6.6年.若在外陰部僅見一個病灶,應檢查全身皮膚有無基底細胞癌.

外陰基底細胞癌

外陰基底細胞癌

外陰基底細胞癌检查

一、檢查

血常規檢查、分泌物檢查、腫瘤標志物檢查.

組織病理檢查.

二、鑒別

1、與外陰未分化鱗狀細胞癌鑒別通常病灶發展較快,病史較短,易出現區域淋巴結轉移.

2、與外陰惡性黑色素瘤鑒別如具有色素沉著者應與外陰黑色素瘤相鑒別,但往往難以鑒別,確診需病理檢查.外陰惡性黑色素瘤有痣的病史和惡變過程,惡變後發展較快,易出現區域淋巴結轉移.

3、與前庭大腺癌相鑒別.

4、與未分化鱗狀上皮癌鑒別未分化鱗狀上皮癌通常病灶發展較快,病史較短,也易出現區域淋巴轉移.

1、與乳頭狀瘤鑒別.

6、與外陰結核鑒別易形成潰瘍,潰瘍底部可見幹酪樣分泌物.有結核病史,病理活檢可證實.

外陰基底細胞癌预防

一、預防

治療前相關瞭解:

外陰基底細胞癌治愈率很高.北京朝陽醫院於1986年曾報道1例外陰基底細胞癌合並轉移及多次復發,第1次手術切除後6年局部復發,又行手術切除,術後行放療及順鉑化療.再隔7年同側腹股溝淋巴結復發,再行手術切除.術後輔用化療及放療.隔5年有肺轉移為1.7cm直徑瘤.做肺葉切除,術後又行順鉑、氟尿嘧啶(5-Fu)化療,追蹤至末次手術後兩年半尚健在.患者前後病程共20年.可以看出基底細胞癌雖有可能復發或轉移,但經過積極治療,預後尚好.

二、護理

自我診斷:本病很少轉移.若在外陰部僅見一個病灶,應檢查全身皮膚有無基底細胞瘤.本病也常伴其他原發性惡性腫瘤如乳房、胃、直腸、肺、宮頸、於宮內膜及卵巢癌等.須與前庭大腺癌相鑒別.

對老年婦女大陰唇有小腫塊應及時就醫,必要時活檢,確診後應註意全身體格檢查排除其他惡性腫瘤.應做好隨訪

預後:

預後較好,5年生存率為80%~95%,然而由於處理不當,可有10%~20%的復發率.復發病灶應再次切除,預後依然良好.

保健:

1、不在或盡量少在烈日下活動,必須在烈日下工作者應搞好皮膚保護.

2、從事接觸X線或熱輻射工作的人,應搞好勞動保護.

3、避免皮膚直接接觸石油、瀝青、焦油及砷等化學物質.

4、積極治療皮膚慢性病癥,如潰瘍、炎癥、燒傷疤痕、日光性角化癥、脂溢性角化癥、皮膚白斑等.

5、經常食用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食品.

外陰基底細胞癌治疗

一、西醫

1、手術治療外陰基底細胞癌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手段,術式可采用病灶局部廣泛切除,不需作外陰根治術及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對較廣泛病灶,則應作外陰廣泛切除.凡累及尿道或陰道、肛門時,應作相應部分的切除.疑有腹股溝淋巴結陽性者,應做活檢,如病理證實有轉移時,應作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對腹股溝深淋巴結陰性者,應作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若復發可再次手術.切除下的標本邊緣應詳細作切片病理檢查以保證確實切凈.

2、放射治療基底細胞癌對放療敏感,但由於外陰部正常皮膚對放射線耐受性差,治療時容易引起難以耐受的合並癥如外陰放射性炎癥、潰瘍和疼痛,故此法僅適用於早期單純的基底細胞癌.

3、抗癌化療目前所有的抗癌藥對基底細胞癌療效不佳,但對較晚期的病例,抗癌化療可作為綜合治療的一種補充手段.

二、中醫

2、療效:潘明繼等人應用本方治療卵巢癌取得一定療效.

3、偏方:核桃樹枝30g,紫草根30g,水煎服.

外陰基底細胞癌饮食

一、飲食

外陰基底細胞癌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1、肉300克、鮮河魚1條(500克)、白蘿卜1個.羊肉切成大塊,放入滾水中,同切片的蘿卜煮15分鐘,湯和蘿卜棄之.羊肉放入鍋內,加水(約為鍋容量的2/3)、蔥、薑、酒,煮至熟透.若湯太少可加適量開水.將魚用豆油煎透後,放入凌晨肉鍋內煮30分鐘.湯中加鹽、香菜、蒜苗、蔥末,即成美味可口的羊魚鮮湯.主要用於外陰基底細胞癌術後的調養.

2、鵪鶉蛋20個、洋蔥半隻、胡蘿卜80克、蘆筍80克、香茄4個、青椒1隻.蛋煮熟運用殼.蔬菜切成小塊.胡蘿卜煮至剛熟.碗中依次放入湯料200毫升、砂糖40克、醋45毫升、酒15毫升、番茄醬20克、麻油5毫升、傑粉10克、調成料汁.鍋中放油30毫升,燒熟後投入蛋和蔬菜秒炒,倒入料汁略煮一下即可食用.主治外陰基底細胞癌慢性出血所致貧血.

外陰基底細胞癌吃那些對身體好?

(1)宜多吃具有抗外陰腫瘤作用的食物,如芝麻、杏仁、小麥、大麥、土瓜、烏骨雞、烏賊、烏梢蛇、豬胰、菊花、烏梅、桃子、荔枝、馬齒莧、雞血、鰻魚、鮑魚、蟹、鱟、沙丁魚、文蛤、玳瑁.

(2)疼痛宜吃鱟、赤、龍蝦、淡菜、海參、虎魚、甜菜、綠豆、蘿卜、雞血.

(3)瘙癢宜吃莧菜、白菜、芥菜、芋艿、海帶、紫菜、雞血、蛇肉、穿山甲.

(4)增強體質、預防轉移宜吃銀耳、黑木耳、香菇、猴頭菇、雞肫、海參、薏米、核桃、蟹、石龍子、針魚.

(5)供給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質食物,如牛奶、雞蛋、魚類、豆制品等,可提高機體抗癌力.其中牛奶和雞蛋可改善放療後蛋白質紊亂.

(6進食適量糖類,補充熱量.大劑量放射治療病人,可使其體內的糖代謝遭到破壞,糖原急劇下降,血液中乳酸增多,不能再利用;而且胰島素功能不足加重.所以補充葡萄糖的效果較好,另外宜多吃蜂蜜、米、面、馬鈴薯等含糖豐富的食物以補充熱量.

(7)維生素A和C有阻止細胞惡變和擴散,增加上皮細胞穩定性的作用,維生素C還可防止放射損傷的一般癥狀,並可使白細胞水平上升;維生素E能促進細胞分裂,延遲細胞衰老;維生素B1可促進病人食欲,減輕放射治療引起的癥狀.基底細胞癌飲食應多吃含上述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芝麻油、谷類、豆類以及動物內臟等.

(8)放療和化療的病人,一般宜進食涼食、冷飲,但有寒感的病人,則宜進食熱性食物.

外陰基底細胞癌最好不要吃那些食物?

(1)忌咖啡等興奮性飲料.

(2)忌蔥、蒜、薑、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煙、酒.

(4)忌肥膩、油煎、黴變、醃制食物.

(5)忌公雞、鵝等發物.

(6)瘙癢嚴重時忌海鮮及刺激、致敏食物.

外陰基底細胞癌并发症

一、並發病癥

約有20%的外陰基底細胞癌伴發其他癌瘤,如外陰鱗癌、惡性黑色素瘤、乳腺癌、宮頸癌或皮膚癌.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乙酰苯胺類中毒 高膽紅素血癥 黃疸 食管念珠菌感染 男性更年期綜合癥 腸息肉 性厭惡 F52.151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