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瘤 腦脊膜瘤 硬腦脊膜肉瘤 硬腦膜肉瘤
腦膜瘤 腦脊膜瘤 硬腦脊膜肉瘤 硬腦膜肉瘤百科
腦膜瘤(Meningiomas)很常見,占顱內腫瘤的15.31%,僅次於膠質瘤.成年較多,老年與兒童較少,嬰幼兒更少.女性稍多於男性.是發生於腦膜細胞的良性腫瘤,也是眼眶內很重要的一種腫瘤.因其發病率較高,嚴重的破壞視力,侵犯范圍較廣,易於向骨管、骨裂隙和骨壁內蔓延,手術切除後常有復發,甚至引起死亡,而被眼科醫生和神經科醫生所重視.值得註意的是有些腫瘤很難確定其原發位置.
腦膜瘤 腦脊膜瘤 硬腦脊膜肉瘤 硬腦膜肉瘤
腦膜瘤 腦脊膜瘤 硬腦脊膜肉瘤 硬腦膜肉瘤病因
發病原因: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其發生可能與一定的內環境改變和基因變異有關,並非單一因素造成的,可能與顱腦外傷,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並雙側聽神經瘤等因素有關,這些病理因素的共同特點是它們有可能使細胞染色體突變,或細胞分裂速度增快,通常認為蛛網膜細胞的細胞分裂是很慢的,而上述因素加速瞭細胞分裂速度,這可能就是導致細胞變性早期重要階段,腦膜腫瘤包括腦膜內皮細胞腫瘤,間葉性非腦膜內皮性腫瘤,原發黑色素細胞病變和組織來源不明的腫瘤4類.
物理因素(25%):
有些腦膜瘤因損傷部位及疤痕密切相關,但大量的調查研究沒有得到支持的證據.資料表明放射線可誘發皮膚、唇、舌、食管的癌腫.腦瘤放射治療數年後,在照射區發生其他性質的腫瘤.動物試驗發現放射線可使組織間變(癌變).其機制是放射線使顱內纖維母細胞或腦膜內皮細胞的癌基因突變,而引起細胞的癌變.
化學因素(15%):
動物實驗證實多種化學物可誘腦腫瘤(各種膠質瘤、腦膜瘤、肉瘤、上皮癌、垂體腺瘤等),常見的有蒽類化合物,如甲基膽蒽、二苯蒽、苯並比等、N-亞硝酸類化合物,如亞硝基哌啶、二亞硝基哌嗪、甲基亞硝脲等.
生物學因素(15%):
實驗證實病毒(如:腺病毒、猴空泡病毒(SV40)、肉瘤病毒等)可誘發起禽類及脊椎動物的顱內腫瘤.病毒插入細胞的染色體上,改變瞭染色體基因的特性,使細胞原有增殖的特性發生改變.
先天性及遺傳因素(25%):
胚胎發育過程中有些細胞或組織可停止生長而殘留腦內,具有分化的潛力,可發展為腦瘤,常見的有顱咽管瘤、脊索瘤、畸胎瘤、上皮樣及皮樣囊腫等.
發病機制:
腦膜瘤屬於腦膜內皮細胞腫瘤,可能來源於蛛網膜絨毛或胚胎殘餘,包括11種類型,腦膜內皮型,纖維型,混合型,砂粒體型,血管型,微囊型,分泌型,透明細胞型,脊索樣型,淋巴漿細胞型,化生型,其中最常見的是腦膜內皮型,約占腦膜瘤的53.5%.
腦膜瘤有球形和扁平形兩種,球形多見,表面完整或呈結節狀,有色膜,常有一“臍"與硬膜相連;扁平形厚度常不超過1cm,廣佈於硬膜上,以顱底部多見,腦膜瘤血管豐富,多由頸外與頸內(或椎基底)動脈雙重供血,腫瘤切面呈暗紅色,可有片狀脂質沉積的奶黃色區,常見編織狀結構,有時見鈣化砂粒,少數有囊性變,腦膜瘤的組織形態有多種表現,但各類型都多少具有腦膜瘤的基本結構,含有腦膜內皮細胞成分,細胞排列也常保留蛛網膜絨毛及蛛網膜顆粒的一些特點,呈漩渦狀或同心圓狀,這些同心圓的中部容易發生透明變性或鈣化,瘤組織中可見纖維組織,血管組織,脂肪,骨或軟骨以及黑色素等,腫瘤惡性度為Ⅰ級.
腦膜瘤 腦脊膜瘤 硬腦脊膜肉瘤 硬腦膜肉瘤
腦膜瘤 腦脊膜瘤 硬腦脊膜肉瘤 硬腦膜肉瘤症状
腦膜瘤的癥狀蝶鞍空泡額部腫塊繼發性視神經萎縮顱內壓增高腦積水腦水腫球後視神經炎頭痛眼球突出腦膜瘤多發生於中年女性,原發於眶內的腦膜瘤發生年齡似較顱內者年輕,發病年齡越小,腫瘤發展越快,多發性腫瘤機會越多,手術後復發率也較高.
原發於眶內的腦膜瘤,因發生部位不同,臨床表現有一定差異,即使發生於視神經鞘的腫瘤,原發於管內或眶內癥狀也不相同,發生於視神經鞘的腫瘤,往往有兩種增長形式,一種形式是瘤細胞增生,並侵犯鞘間隙,軟腦膜和硬腦膜,但硬腦膜不被穿破,表面保持完整,腫瘤向眼球和顱內兩個方向發展,外形呈管狀增粗,另一種形式是腫瘤早期穿破硬腦膜,即沿視神經縱軸發展,圍繞視神經或向一側增長,外形呈梭形或塊狀,腫瘤不斷增大,受到眶壁限制,則形成與眶腔一致的錐形腫塊,發生於骨膜的腫瘤,沿骨膜增長,早期不影響視神經,癥狀和體征同於周圍間隙腫瘤.
眶內腦膜瘤最常見和較早出現的體征是眼球突出,95%以上的病例有此體征,特別是早期穿破腦膜向視神經一側或圍繞視神經增長以及原發於視神經鞘之外的腫瘤,眼球突出最早引起患者註意,眼球突出的方向一般沿眼軸向前發展,原發於蝶骨大翼骨膜的腫瘤,往往使眼球向內,向下移位,眼球突出的程度因人而異,區別可以很大,腫瘤起源於視神經管內視神經鞘,或沿鞘發展,眼球突出度較低,甚至顱內已有蔓延,兩眼突出度僅差2~3mm,腫瘤發生於眶內,呈塊狀增長的,眼球突出明顯,雙側差值可達20mm以上,嚴重者眼球脫出於瞼裂之外.
視力嚴重減退也是發生較早的癥狀之一,初診患者,視力低於0.1者達50%以上,視力的喪失與腫瘤原發部位有關,發生於視神經管內的,視力減退和視野缺失往往是早期惟一的癥狀,隻有少數患者伴有頭痛,較長時間內不伴有眼球突出,早期常誤診為球後視神經炎,沿視神經鞘發展,外形呈管狀的腦膜瘤,因壓迫視神經纖維,發生萎縮,視力喪失也較早,而眼球突出不明顯,隻有那些早期穿破視神經硬腦膜,腫瘤向一側發展,或原發於視神經鞘之外的腦膜瘤,晚期才有視力減退,管狀腦膜瘤早期視野收縮,發生於眶尖者,可出現視野內暗點.
眼底改變也是視神經鞘腦膜瘤常見的重要體征,早期發生視盤水腫,經過長期過程後,發展為繼發性視神經萎縮,視盤邊界不清,色調灰白污穢,且向前輕度隆起,視盤表面往往出現視神經睫狀靜脈,後極部向前扁平隆起及脈絡膜-視網膜皺褶,視神經萎縮後仍向前隆起,是由於長期的水腫,膠質細胞增生的結果,也可能是瘤細胞侵犯.
腦膜瘤質地較硬,發生於視神經鞘的可妨礙視神經的移動而發生眼球運動障礙,影響靜脈回流,引起眼瞼和結膜水腫,中年女性眼瞼慢性水腫,除炎性假瘤,甲狀腺相關眼病和惡性腫瘤之外,還應考慮腦膜瘤,在病程的晚期,或發生於眶前部骨膜的腫瘤,還可捫及硬性腫物,腦膜瘤的癥狀在妊娠期比較顯著,發展較快.
腫瘤的確診還需依靠輔助性診斷檢查,診斷腦膜瘤,其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檢查包括顱骨平片,CT掃描和腦血管造影,不僅可以達到定位,還可以瞭解腫瘤大小和定性.
顱骨平片:顱內腦膜瘤需要常規攝顱骨平片,約有75%病例在平片上可以顯示出顱內腫瘤的征象,而30%~60%的病例可根據平片的征象作出腦膜瘤的診斷,X線顱骨平片的征象,一部分屬於顱內腫瘤,顱內壓增高的間接征象,如蝶鞍骨質侵蝕與擴大,腦回壓跡明顯與松果體鈣化斑移位,少數情況下,顱縫分離,另一部分是腦膜瘤直接引起的征象,包括腫瘤局部骨質增生與破壞,腫瘤血運增加引起的腦膜動脈溝變寬與增多,腫瘤鈣化,局部骨質變薄等,這幾點常是腦膜瘤可靠的診斷依據.
掃描:在腦膜瘤的診斷上,CT掃描已取代同位素腦掃描,氣腦和腦室造影,腦膜瘤多為實質性且富於血運,最適合於CT檢查,其準確性能夠達到發現1cm大小的腦膜瘤,在CT掃描圖像上,腦膜瘤有其特殊征象,在顱內顯示出局限性圓形密度均勻一致的造影劑增強影像,可並有骨質增生,腫瘤周邊出現密度減低的腦水腫帶,相應的腦移位,以及腦脊液循環梗阻引起的腦積水征象.
腦血管造影:對某些腦膜瘤,腦血管造影仍是必要的,尤其是深部腦膜瘤,它的血液供應是多渠道的,隻有通過腦血管造影,才能夠瞭解腫瘤的供應來源,與腫瘤的血運程度和鄰近的血管分佈情況,這些對制定手術計劃,研究手術入路與手術方法都有重要價值,如果能作選擇性的頸外動脈,頸內動脈及椎動脈造影,特別采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則血管改變征象更為清晰而明確.
此外腰椎穿刺可反映顱內壓增高,腦脊液蛋白含量增高的情況,在診斷與鑒別診斷上仍有一定參考意義.
視神經鞘腦膜瘤的診斷特點為:
①臨床四聯征,成年女性多見,單側眼球突出;②視力喪失;③特征性視盤水腫和萎縮;④視盤表現的睫狀靜脈,CT和MRI顯示視神經不同程度的增粗,尤其是腫瘤經視神經管向顱內蔓延時.
腦膜瘤 腦脊膜瘤 硬腦脊膜肉瘤 硬腦膜肉瘤
腦膜瘤 腦脊膜瘤 硬腦脊膜肉瘤 硬腦膜肉瘤检查
腦膜瘤檢查項目顱腦超聲檢查顱腦CT檢查顱腦MRI檢查一般實驗室檢查無特異性.
超聲波探查腫瘤在A,B超上和膠質瘤相比更不規則,回聲不均勻,增粗視神經前角變鈍,內常有強回聲光斑或鈣化,聲衰減明顯,其他繼發性改變如視盤水腫,眼球壁受壓前移等超聲顯示良好.
有時視神經的輕度增粗超聲顯示可能較困難,需要兩側比較,B超顯示視神經上下影像光點延長,視神經的邊界不清楚,由於腫瘤聲衰減較明顯,無法顯示增粗的全長視神經及腫瘤,僅可顯示腫瘤的斜斷面,如腫瘤內鈣化較多時可能僅顯示病變的前界.
掃描對視神經腫瘤的診斷尤其是腫瘤內的鈣化顯示非常有價值,CT識別病變的性質主要根據視神經增粗的形狀和密度,所以判斷眶內腫塊是否為視神經本身的增粗是鑒別視神經腫瘤和球後其他腫瘤的關鍵,由於CT的容積效應或視神經與腫瘤密度值接近時,橫軸位CT有時無法區別是視神經本身的增粗還是視神經一側的腫瘤,此時冠狀CT或MRI可能是較好的鑒別方法.
薄層CT掃描可較好地顯示視神經鞘腦膜瘤,由於腫瘤無明顯包膜,在橫軸位或冠狀CT顯示腫瘤邊界欠清,呈浸潤性增長,CT診斷視神經鞘腦膜瘤主要根據病變的形狀和位置,腫瘤可呈管狀,塊狀,梭形,不規則形和偏心形,除此之外,增強CT顯示的“車軌征"(增強的管狀高密度腫瘤與不增強的視神經之間的密度差異,但如果眶尖部腫瘤呈塊狀也可顯示低密度的線狀視神經被高密度的腫瘤包繞)和腫瘤內鈣化是視神經鞘腦膜瘤較典型的CT征,“車軌征"也見於其他視神經鞘的病變如視神經周圍炎性假瘤,視神經周圍炎等視神經鞘的病變,視神經呈明顯的管狀增粗時診斷容易,而僅表現為眶尖腫塊時在CT上不易和其他眶尖腫塊鑒別.
腦膜瘤引起周圍水腫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腦膜癌病人的正常血腦屏障遭到破壞以及腦膜瘤組織分泌出某種物質有關,最近有人研究認為,幕上腦膜瘤周圍的水腫與腫瘤的前列腺素水平或腫瘤孕酮受體釋放作用有關.
可提供良好的眶骨和鞍旁解剖結構,可顯示腫瘤內鈣化和腦膜瘤合並的骨增生,顱內和眶內腦膜瘤增強CT均顯示腫瘤有增強現象,中度大小的腦膜瘤顱內蔓延,增強CT也可顯示,但扁平型或體積較小的腫瘤向顱內蔓延,尤其是直徑<5mm的腫瘤可能需要MRI成像,CT的作用有限,CT雖可顯示腫瘤引起的局部骨增生(視神經鞘腦膜瘤較少見),腫瘤內鈣化,但對視神經管內和(或)顱內腫瘤的顯示較差,CT缺點為離子輻射,不能直接多角度顯像,部分容積效應和骨偽影等影響瞭顱內和視神經管內腦膜瘤的顯示.
由於有較好的軟組織顯示,所以在發現和估計視神經鞘腫瘤上非常重要,眶內腦膜瘤類似顱內腦膜瘤有較特征性的MRI信號,多數腫瘤在TlWI與腦皮質比較呈等或低信號,易於鑒別,T2WI上腫瘤信號與組織病理發現有關,多數為中信號,如腫瘤內有鈣化是以低信號為特征的,較小的腦膜瘤在非增強MRI可能不被發現.
增強後可顯示腫瘤中,高度增強,增強MRI+脂肪抑制是顯示腦膜瘤尤其是顱內或視神經管內腫瘤蔓延最好的方法,對於其他視神經病變也一樣,體積較小或扁平的腦膜瘤顱內蔓延時隻有靠增強MRI+脂肪抑制顯像才能顯示,Lindblom報告增強MRI檢查13例視神經鞘腦膜瘤,其中11例發現顱內蔓延,增強MRI掃描中橫軸位和冠狀位顯示較好,矢狀位常因掃描角度關系顯示欠佳.
此類腫瘤顱內蔓延的發生率較高,一旦腫瘤蔓延到眶尖部,不論是視神經呈管狀增粗還是眶尖部被塊狀腫物充滿,均應懷疑腫瘤向顱內蔓延的可能.
增強MRI+脂肪抑制是顯示視神經鞘腦膜瘤尤其是懷疑向顱內蔓延的最好方法,應將其作為視神經鞘腦膜瘤術前術後常規檢查,以早期發現顱內病變.
雙側視神經鞘腦膜瘤臨床並不少見,應引起臨床註意,雙側腦膜瘤可以進行顱內蔓延,後果嚴重.
病理學檢查腦膜瘤標本,因發生部位和增長形式的不同而有區別,發生於視神經鞘呈扁平狀或塊狀增生,前者沿腦膜向前後增長,視神經管狀增粗,視神經鞘的硬腦膜未被穿破,表現為視神經一致性或不規則的增粗,表面光滑,淡紅色,在眶尖部呈梭形或塊狀膨大,表示視神經管對腫瘤蔓延有阻力,視神經斷面,見視神經鞘灰色增厚,視神經實質變細,早期穿破硬腦膜的腫瘤,圍繞視神經或向視神經一側增長,呈球形,分葉狀,不規則形,錐形或梭形,視神經在軸心或偏心,穿破視神經硬腦膜的腫瘤缺乏包膜,表面細顆粒狀,灰白色,質地硬,血管較少,此點與繼發於顱內的腦膜瘤不同,後者供血豐富,手術時出血較多,發生於眶內骨膜的腦膜瘤,多呈扁平狀或球形增長,骨膜被侵犯增生,局部骨壁增厚變軟,粗糙,海綿狀,由眼內異位細胞形成的腫瘤則類圓形增長,灰白色也缺乏包膜.
眶內腦膜瘤的組織學分類,與發生於顱內者大體相同,早期分類復雜,曾分為九類,近年以來簡化為3型,即腦膜上皮型(也稱合體型),砂粒型(過渡型)和成纖維細胞型(也稱纖維型),砂粒型是上皮型的一個變種,因而也可分為兩型,Wilson在其綜述前視路腦膜瘤時,提出將腦膜瘤分為5型比較合適,即腦膜上皮型,砂粒型,纖維細胞型,血管型和肉瘤型,上皮型腦膜瘤最為多見,占眶內腦膜瘤50%~75%,鏡下見瘤細胞胞質豐富,呈片狀,巢狀或渦狀排列(圖7),細胞邊界不清,呈合體細胞形式,胞體體積較大,多邊形,胞核也大,圓形,位於細胞中央,有2~3個核仁,染色質少而細,瘤細胞的間質及血管較顱內同類腫瘤少,砂粒型腦膜瘤也稱過渡型或混合型,介於上皮型和纖維型之間,有兩種形態的瘤細胞,胞體呈梭形和多邊形,有橢圓形胞核,細胞漩渦狀排列,其中心有小血管,管壁變性,沉著鈣質後,形成同心圓層的砂粒體(圖8),纖維細胞型瘤細胞呈長梭形,胞核桿狀,呈編織狀,波浪狀或不完整的漩渦狀排列,血管竇之間有多邊形腦膜細胞者為血管型腦膜瘤,肉瘤型為惡性腦膜瘤.
腦膜瘤的組織像有時呈現細胞化生,如軟骨,骨化生,黏液變性,脂肪變性等,當組織學診斷發生困難時,免疫組織化學技術有較大幫助,腦膜瘤細胞胞質內波形蛋白(vimentin),S-100蛋白和上皮膜糖原著色.
腦膜瘤 腦脊膜瘤 硬腦脊膜肉瘤 硬腦膜肉瘤预防
1、避免有害物質侵襲(促癌因素)就是能夠幫助避免或盡可能少接觸有害物質.
腫瘤發生的一些相關因素在發病前進行預防.很多癌癥在它們形成以前是能夠預防的.1988年美國的一份報告詳細比較瞭國際上惡性腫瘤相關情況,提出許多已知的惡性腫瘤其外部因素原則上是可以預防的,即大約80%的惡性腫瘤是可以通過簡單的生活方式改變而預防.繼續追溯,1969年Higginson醫生所作的研究總結出90%的惡性腫瘤是由環境因素造成的.“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即是指呼吸的空氣、喝的水、選擇制作的食品、活動的習慣和社會關系等.
2、提高機體抵禦腫瘤的免疫力能夠幫助提高和加強機體免疫系統與腫瘤鬥爭.
所面臨的腫瘤防治工作重點應首先關註和改善那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因素,例如戒煙、合理飲食、有規律鍛煉和減少體重,任何人隻要遵守這些簡單、合理的生活方式常識就能減少患癌的機會.
提高免疫系統功能最重要的是:飲食、鍛煉和控制煩惱,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可幫助遠離癌癥.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和適宜的體育鍛煉可以使身體的免疫系統處於最佳狀態,對預防腫瘤和預防其他疾病的發生同樣有好處.另外有研究顯示適當活動不僅增強人體免疫系統,而且通過增加人體腸道系統蠕動而降低結腸癌的發病率.在這裡主要認識飲食在預防腫瘤發生方面的一些問題.
人類流行病學和動物實驗研究顯示維生素A對降低患癌的危險性起著重要的作用,維生素A支持正常的黏膜和視覺,它直接或間接參與身體大多數組織功能.維生素A存在於動物組織中如肝臟、全蛋和全牛奶,植物中是以β-胡蘿卜素和類胡蘿卜素形式存在,在人體內能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的過度攝入可以造成機體的不良反應而β-胡蘿卜素和類胡蘿卜素則無此現象,血中低維生素A含量增加患惡性腫瘤的危險性,研究表明那些血中低水平維生素A攝入的人增加患肺癌的可能,而對於吸煙者血中低水平的維生素A攝入者有加倍患肺癌的可能.維生素A及其混合物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自由基(自由基可以引起遺傳物質的損害),其次能夠刺激免疫系統和幫助體內分化細胞,發展成有序的組織(而腫瘤的特征是無序的).一些理論認為維生素A能夠幫助早期受到致癌物質侵襲發生變異的細胞逆轉過來而成為正常生長的細胞.
另外有一些研究建議單純補充β-胡蘿卜素藥物並不能降低患癌癥的風險,相反使肺癌的發病略有增加,然而,當β-胡蘿卜素結合維生素C、E和其他抗毒素物質,它的保護作用就顯示出來瞭.其原因是當它自己消耗時也可增加體內的自由基,另外不同的維生素之間存在交互作用,人和鼠的研究均顯示應用β-胡蘿卜素可以降低體內40%的維生素E水平,比較安全的策略是吃不同的食物保持維生素的平衡來抵禦癌癥的侵襲,因為有些保護因素至今還未發現.
維生素C、E是另外一種抗腫瘤物質,它們能夠預防食物中致癌物質如亞硝胺的危害,維生素C能保護精子不受基因學破壞而降低其後代患白血病、腎癌和腦瘤的危險.維生素E能降低皮膚癌的危險,維生素E與維生素C一樣具有抗腫瘤作用它是抗毒素和清除自由基的清道夫.維生素A、CE的聯合應用產生的保護機體抵抗毒素的作用要比單獨應用為好.
有關植物化學的研究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植物化學就是在植物中發現的化學物質,包括在植物中發現的維生素和其他物質.已經發現幾千種植物中的化學成分,其中許多具有抗癌作用,這些化學物質的保護機制不但降低致癌物質的活性而且增強機體免疫力抵禦致癌物質的侵襲,大多數植物提供的抗氧化劑活性超過瞭單純維生素A、C、E的保護作用,例如一杯甘藍隻包含瞭50mg的維生素C和13U的維生素E,但它的抗氧化劑活性相當於800mg的維生素C和1100U的維生素E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推斷水果和蔬菜中的抗氧化劑效果遠比所知道的維生素的效果要強.無疑天然的植物產品將有助於今後的防癌工作.
腦膜瘤 腦脊膜瘤 硬腦脊膜肉瘤 硬腦膜肉瘤治疗
手術治療:
腦膜瘤的治療是一個困難的問題,對藥物和放射治療均不敏感,手術切除是可供選擇的方法.手術時機和進路應根據患眼視力、腫瘤原發位置、范圍以及年齡和健康狀況來確定.原則上應爭取完全切除,並切除受腫瘤侵犯的腦膜與骨質,以期根治.腦膜瘤屬實質外生長的腫瘤,大多屬良性,如能早期診斷,在腫瘤尚未使用周圍的腦組織與重要顱神經、血管受到損害之前手術,應能達到全切除的目的.但是有一部分晚期腫瘤,尤其是深部腦膜瘤,腫瘤巨大,與神經、血管、腦幹及丘腦下部粘連大緊,或將這些神經、血管包圍不易分離,這種情況下,不可勉強從事全切除術,以免加重腦和顱神經損傷以及引起術中大出血的危險,甚至招致病入死亡或嚴重殘廢.宜限於腫瘤次全切除,縮小腫瘤體積,輔以減壓性手術,以減少腫瘤對腦的壓迫作用,緩解顱內壓力,保護視力.或以分期手術的方法處理.對確屬無法手術切除的晚期腫瘤,行瘤組織活檢後,僅作減壓性手術,以延長生命.惡性者可輔以放療.Shields認為原發於眼眶腦膜瘤進展緩慢,甚至靜止相當長時間,當腫瘤限於視神經鞘,且保留較佳視力時,無需任何治療.為瞭保存視力,也有學者提倡視神經鞘減壓術.由於原發於眶內視神經鞘腦膜瘤最終將完全破壞視力,並向顱內蔓延,可能引起死亡.觀察和減壓似均為不妥,早期發現和早期徹底切除,是較為妥善的治療方法.對於手術不易完全切除,或對手術有顧慮,以及視力較好的病例,可采用γ刀治療,次照射大量放射線,對於不敏感的腦膜瘤也有較好療效,80%以上腫瘤得到控制.選擇手術進路,首先要瞭解病變范圍,完備的MRI檢查,包括MRI標準像、脂肪抑制和GD-DTPA強化,T1和T2加權像是必要的.如腫瘤僅限於眶內,選擇外側開眶.暴露腫瘤後,冰凍活檢證實診斷,自眼球後極至眶尖,將視神經和腫瘤同時切除.如眶尖部腫瘤切除仍未完全,可做後部眶內容切除,以防止腫瘤復發.MRI證實腫瘤已向視神經管或顱內蔓延,采用經顱開眶,1次手術切除眶內、管內和顱內腫瘤.原發於眶骨膜的腦膜瘤,應用強化MRI排除顱內蔓延的情況.根據腫瘤位置采用外側或經顱進路,手術原則是徹底切除腫瘤,包括肥厚骨壁和位於顱內的腫瘤.眶內、骨內和顱內的腫瘤殘餘,會引起復發,術後γ刀治療可收到較好療效.
近年來對眼眶腦膜瘤的治療又有新認識.認為此腫瘤發展緩慢,可以保留很長時間有用視力,視力大於0.4時可以觀察,每半年隨訪1次,包括眼部檢查及影像檢查.視力低於0.4時,首選放射治療,40~55Gy,可控制病變進展.三維定向適形放療(α刀、γ刀),療效更好.
腦膜瘤 腦脊膜瘤 硬腦脊膜肉瘤 硬腦膜肉瘤饮食
腦膜瘤患者飲食宜忌宜宜進抗腦瘤的食物,如小麥、薏米、荸薺、海蜇、蘆筍、炸壁虎、炸全蠍、炸蜈蚣、炸蠶蛹、鱟、海帶.
宜吃具有保護顱內血管作用的食物:芹菜、薺菜、菊花腦、茭白、向日葵籽、海帶、海蜇、牡蠣、文蛤.
宜吃具有防治顱內高壓作用的食物:玉米須、赤豆、核桃仁、紫菜、鯉魚、鴨肉、石蓴、海帶、蟹、蛤蜊.
宜吃具有保護視力的食物:菊花、馬蘭頭、薺菜、羊肝、豬肝、鰻鱺.
宜吃具有防護化療、效療副作用的食物:香菇、銀耳、黑木耳、黃花菜、核桃、芝麻、向日葵籽、獼猴桃、羊血、豬血、鵝血、雞血、蓮子、綠豆、薏米、鯽魚、青豆、鱘、鯊魚、梅、杏仁、佛手.
忌忌咖啡、可可等興奮性飲料.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韭菜、花椒、辣椒、桂皮等.
忌發黴、燒焦食物,如黴花生、黴黃豆、燒焦魚肉.
忌油膩、醃臘魚肉、油煎、煙熏食品.
忌過咸食品.
忌煙、酒.
腦膜瘤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魔芋粗絲配方:魔芋、胡蘿卜、牛蒡、蒜苗、色拉油、調料(料酒、醬油、砂糖等各適量).
制法:魔芋切成適當大小,胡蘿卜切成與之同樣大小.牛蒡切細並加水煮5-6分鐘.蒜苗切成3-4CM之段,在鍋內將色拉油燒熱,放入魔芋、牛蒡同炒,加調料煮10分鐘,另加胡蘿卜煮5-6分鐘,最後放入蒜苗,再燒片刻,即可.
功效:行瘀消腫,解毒止痛.本膳用於腦部而癥見頭痛,便秘者.
米仁菊花決明粥配方:白菊花、炒決明子、米仁、粳米,冰糖少許.
制法:先把決明子放入鍋內炒至微有香氣,取出即為炒決明子.待冷後和白菊花一起加清水同煎取汁,去渣,放入米仁和粳米煮粥.粥將成時,放入冰糖,煮至溶化即可.
功效:清肝降火,養神通便.本膳適用於腦腫瘤目澀,口幹者.
天麻豬腦盅配方:天麻片、豬腦、冬茹.蔥、薑、鹽、料酒、味精、雞湯等各適量.
制法:天麻片用溫水洗凈,豬腦挑去血筋,冬茹洗凈泡軟.小盅內倒入適量雞湯,加入以上諸味,隔水蒸20分鐘.臨食前加入少許味精調味.
功效:養心補腦,鎮靜安神.本膳主要適用於腦腫瘤出現精神癥狀.
腦膜瘤 腦脊膜瘤 硬腦脊膜肉瘤 硬腦膜肉瘤并发症
此腫瘤可伴有神經纖維瘤病,可以出現視力,視野,嗅覺或聽覺障礙及肢體運動障礙等並發癥,視力喪失,與腫瘤原發部位有關,大多發生於視神經管的癥狀出現早而嚴重.早期發生視盤水腫,經過長期過程後,發展為繼發性視神經萎縮管狀腦膜瘤.早期視野收縮,發生於眶尖者,可出現視野內暗點.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