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蕁麻疹

過敏蕁麻疹

過敏蕁麻疹

過敏蕁麻疹百科

過敏蕁麻疹多數是由於過敏性機理引起的.食物中的過敏原(多屬於異種蛋白質)刺激人體,使人體產生特異抗體IgE(免疫球蛋白E),這種IgE抗體附著在體內的肥大細胞上或嗜堿性白細胞上,當再吃這種食物時,IgE抗體就和食物中的過敏原相結合,從而使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白細胞釋放組織胺.組織胺又作用於血管,使之擴張和通透性增加,因而大量蛋白質和液體外滲到皮膚組織中,於是產生蕁麻疹.這屬於i型過敏性反應.

過敏蕁麻疹

過敏蕁麻疹

過敏蕁麻疹病因

1、藥物許多藥物常是引起、青黴素、痢特靈、磺胺藥類藥物.血清、疫苗等可由變態反應引起,嗎啡、可待因、阿托品等藥物能直接使肥大細胞釋放組織按等引起.

2、食物以含有特殊蛋白質的魚、蝦、蟹、雞蛋、牛奶等常見致因素.

3、感染細菌性感染、毒性感染、真菌性感染與寄生蟲.蟲咬癥如蟎、跳蚤、臭蟲等.

4、吸入物各種花粉、塵土等.

5、物理及化學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及壓力等物理性和機械性刺激或某些化學物質進入人體而發.

6、遺傳因素.

7、精神因素及內分泌的改變精神緊張、感情沖動、月經、絕經、妊娠等

過敏蕁麻疹

過敏蕁麻疹

過敏蕁麻疹症状

過敏蕁麻疹表現為大小不等、型態不規則的蒼白色扁平疙瘩,多時會融合成大片,伴有明顯瘙癢,皮損多時遍佈全身.過敏性蕁麻疹發病快,消落也快,一般24小時內可自行消退.兒童常合並發熱和胃腸道癥狀,有些患兒還可合並手足、眼瞼甚至整個面部局限性水腫.

蕁麻疹扁平發紅或是淡黃或蒼白的水腫性斑,而邊緣有紅暈.有時,蕁麻疹呈環形可稱環狀過敏性蕁麻疹,幾個相鄰的環形損害可以相接或融合而成地圖狀,可稱為圖形過敏性蕁麻疹.有時,損害中央有淤點,可稱為出血性過敏性蕁麻疹,腎臟及胃腸可以同時出血.蕁麻疹中有水皰時稱為水皰性過敏性蕁麻疹.有大皰時稱為大皰性蕁麻疹.有時,水皰或大皰發生於似乎正常的皮膚上,但常有紅暈,這類蕁麻疹較易發生於兒童.

蕁麻疹往往在一兩小時或幾小時內最多1~2天內自然消失,但別處常有新損害陸續出現,蕁麻疹已消失處在24小時內一般不再發生新損害.蕁麻疹消失後,皮膚恢復正常,有時有暫時的色素斑而稱為有色素沉著蕁麻疹.蕁麻疹的大小及數目不定,可出現於任何部位的皮膚,粘膜.蕁麻疹引起劇癢,針刺或灼熱感,但各人的程度不同,嚴重的病人有頭痛、發熱等全身癥狀,尤其急性蕁麻疹病人可發熱達40℃左右,血壓可降低甚至發生昏厥和休克,須及時處理,大多數病人隻有發癢的蕁麻疹而無其他癥狀.

過敏蕁麻疹

過敏蕁麻疹

過敏蕁麻疹检查

一、檢查

根據皮膚反復出現來去迅速的風團,劇癢,退後不留痕跡,以及各型蕁麻疹的特點等易於診斷.但應於下列疾病相鑒別.必要時行實驗室檢查(包括胸部X線檢查腹部B超等)及有關試驗(如運動、熱水、日光、冰塊)、變應原檢測等以進一步明確病因.

如臨床癥狀診斷有困難或進一步要尋找病因可進行以下實驗室檢查.

1、疑為風濕病引起蕁麻疹者可檢查血沉、抗核抗體等,血清補體測定、皮膚活檢對有補體活化參與所致蕁麻疹的診斷有幫助.

2、對寒冷性蕁麻疹應檢查梅毒血清試驗,測定冷球蛋白、冷纖維蛋白原、冷溶血素和冰塊試驗、抗核抗體等檢查.

3、日光性蕁麻疹應檢查糞、尿卟啉等,應註意與SLE相區別.

4、疑與感染有關,或體檢時肝大或病史存在肝炎史,可行血常規、乙肝抗原、抗體檢查、大便蟲卵、真菌、病灶部位X線等檢查.

5、如懷疑有甲狀腺疾病應作抗微粒體甲狀腺抗體相關檢查.

6、如懷疑吸入或食入過敏者,應行變應原檢查,如為陽性可作脫敏治療.

7、血清病性蕁麻疹患者有發熱和關節痛,應檢查血沉,如血沉正常有重要診斷價值.

8、蕁麻疹性血管炎發作時除有明顯的低補體血癥,血清Cl的亞單位Cla明顯降低、C4、C2和Cg中度至重度降低、血清中出現循環免疫復合物和低分子量Clq沉淀素.直接免疫熒光檢查可見皮膚血管壁有免疫球蛋白和補體沉積.

9、自身免疫性慢性蕁麻疹可檢測自身抗體,采用自身血清皮膚試驗:常規抽血放入無菌試管凝結30min,離心,取血清100mu;l給患者行皮內試驗,以生理鹽水為對照,如1h後局部出現風團直徑大於9mm即為陽性.其他如組胺釋放試驗、免疫印跡法及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均可選用.

血管性水腫尤其是遺傳性血管性水腫應作血清補體檢查,應首先作補體第4成分測定(C4),如C4低下則可能有補體第一成分酯酶抑制物(ClINH)缺乏可能,在發作期C4明顯低於正常,在緩解期也低於正常,即使無傢族史也可確診本病.反之,C4正常即可否認本病.

慢性蕁麻疹組織病理:系單純限局性水腫,乳頭及真皮上層有漿液性滲出,乳頭水腫,血管周圍有少量淋巴細胞浸潤,但浸潤亦可致密並混雜有嗜酸性粒細胞.

二、鑒別

蕁麻疹伴有腹痛腹瀉者,應註意與急腹癥及胃腸炎等鑒別.伴有高熱和中毒癥狀者,應考慮為嚴重感染的癥狀之一.血管性水腫須與實質性水腫如丹毒、蜂窩織炎及眼瞼部接觸性皮炎、成人硬腫病、面腫型皮膚惡性網狀細胞增生癥等鑒別.

過敏蕁麻疹预防

護理一一般人對於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你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放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

護理二有些人癢到會想用熱敷,雖然熱可以使局部暫時獲得舒緩,但其實反而是另一種刺激,因為熱會使血管緊張,釋放出更多的過敏原,例如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熱的溫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過度包在厚重的棉被裡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護理三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多吃堿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綠豆、意仁等.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

過敏蕁麻疹治疗

治療蕁麻疹應從三個方面著手:避免、護理與治療.

避免:盡可能地找出發病誘因並將之除去.如慎防吸入花粉、動物皮屑、羽毛、灰塵、蓖麻粉,避免接觸致敏物,禁用或禁食某些對機體過敏的藥物或食物品等.

護理:蕁麻疹是比較頑固,發作期間需要做好相應的護理工作,不要抓,不要刺激皮膚,避免壓力,多註意鍛煉身體,同時需要註意忌口,不要吃辛辣、海鮮等發物,結合中藥[.曾.氏.透.疹.方]調理.

治療:傳統療法應用息斯敏、撲爾敏、或仙特敏等抗組胺藥,配合口服維生素C,但這種療法隻是暫時控制病情,過後又會復發,就這樣反復發作,最終導致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增加病人的痛苦,隻從內治療.改善過敏體質才能根治,有效改善過敏體質,根治蕁麻疹.

過敏蕁麻疹饮食

蕁麻疹食療方(資料僅供參考,具體請詢問醫生)

方1:牛肉南瓜條

組成:牛肉300克,南瓜500克.

用法:牛肉燉七成熟,撈出切條,南瓜去皮、瓤,洗凈切條,與牛肉同炒即可.

功效:固衛禦風.

主治:蕁麻疹,屬風寒者,皮疹色淡呈丘疹狀,遇寒尤劇者.

方2:玉米須酒釀

組成;玉米須30克,甜酒釀100克,白糖少許.

用法:將玉米須放在鋁鍋中,加水適量,煮20分鐘後撈去玉米須,再加入甜酒釀,煮沸後放人白糖調味.每日2次,每次1劑.

功效:解熱透疹.

主治:蕁麻疹偏風熱型,疹色紅,灼熱瘙癢,遇熱尤劇,得冷則輕,伴發熱口幹.

方3:荸薺清涼散

組成:荸薺200克,鮮薄荷葉10克,白糖10克.

用法:荸薺洗凈去皮切碎攪汁,鮮薄荷葉加白糖搗爛,放荸薺汁中加水至200毫升,頻飲.

功效:涼血祛風止癢.

主治:蕁麻疹屬血熱者,皮疹紅色,灼熱瘙癢,口幹心煩,發熱,舌紅苔暴.

方4:烏梢蛇羹

組成:烏梢蛇1條,薑、料酒、鹽、濕淀粉各少許.

用法:烏梢蛇殺好洗凈,整條放入沙鍋中,加清水適量,放入薑、料酒各少許.先用旺火燒開,撇去浮沫後用小火將蛇煮熟,降溫後將蛇撈出.用手將蛇肉一絲一絲撕碎,將撕碎的蛇肉放回原鍋湯中,加鹽調味後,用大火燒開,調入濕淀粉.佐膳食,隔日1次,連食3~5次.

功效:祛風通絡定驚.

主治:氣血虧虛慢性蕁麻疹,經常復發,伴有飲食差,面色欠華,睡眠不佳,神疲者.

蕁麻疹飲食宜忌

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蘿卜、綠豆、意仁等,苦瓜.

食物蛋白、防腐劑、調味品、色素添加劑等,其中食物包括:魚、蝦、蟹、貝類、雞肉、鴨肉、鵝肉、豬肉、牛肉、馬肉、狗肉、兔肉、竹筍、蒜苗、菠菜、茄子、西紅柿、檸檬、芒果、李子、杏子、草莓、果酒、葡萄酒、黃酒、白酒等及雞蛋、牛奶、巧克力、幹酪等.

過敏蕁麻疹并发症

蕁麻疹樣血管炎,伴有嘔吐,腹瀉,腹痛等癥狀,嚴重的可引起休克,左心衰,雙上肢疼痛等癥狀,嚴重者可引起喉頭水腫發生窒息而危及生命.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小兒皺梅腹綜合征 小兒Froelich綜合征 小兒Obrinsky綜合征 小兒腹發紅綜合征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 淋巴水腫 I89.004 無名腫 象皮腫 淋巴管性水腫 經期綜合癥 扭轉痙攣 G24.101 老年大腸癌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