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顱內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癥
新生兒顱內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癥百科
新生兒顱內出血(intracraninalhemorrhageofnewborn)是新生兒常見的嚴重疾病,是常見的一種腦損傷,系由產傷和缺氧引起,也是造成圍生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部位包括硬膜下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室周圍室管膜下-腦室內出血、小腦出血和腦實質出血.以前以室管膜下-腦室內出血最常見,預後較差.近年由於產科技術的進步,產傷所致的硬膜下出血明顯減少,早產兒缺氧所致的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已成為新生兒顱內出血最常見的類型.
新生兒顱內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癥
新生兒顱內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癥病因
1.早產 胎齡32周以下的早產兒,在腦室周圍的室管膜下及小腦軟腦膜下的顆粒層均留存胚胎生發基質(germinalmatrix,GM).該組織是一未成熟的毛細血管網,其血管壁僅有一層內皮細胞、缺少膠原和彈力纖維支撐.當動脈壓突然升高時可導致毛細血管破裂引起室管膜下出血;出血向內可穿破室管膜進入腦室內引起腦室內出血;血液外滲可擴散至腦室周圍的白質.GM層血管壁內皮細胞富含線粒體,耗氧量大,對缺氧十分敏感,易引起血管壁破壞出血.此處小靜脈系統呈“U"字形走向匯於Galen靜脈,由於這種特殊走向,易發生血流動力學的變化而致出血及出血性腦梗死.32周以後GM層逐步退化形成神經膠質細胞,構成生後腦白質的基礎.
2.缺血缺氧窒息時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所致壓力被動性腦血流,當動脈壓力升高時,
可因腦血流量增加引起毛細血管破裂出血;當動脈壓力降低時,腦血流量減少引起毛細血管缺血性損傷而出血;低氧、高碳酸血癥還可引起腦血管擴張,血管內壓增加,毛細血管破裂出血;或靜脈淤滯、血栓形成,腦靜脈血管破裂出血.
3.外傷 主要為產傷所致.如胎位不正、胎兒過大、產程延長等使胎兒頭部過分受壓, 或使用高位產鉗,胎頭吸引器、急產、臀牽引等機械性損傷均可使天幕、大腦鐮撕裂和腦表淺靜脈破裂而導致硬膜下出血.其他如頭皮靜脈穿刺、吸痰、搬動、氣管插管等頻繁操作或機械通氣時呼吸機參數設置不當等可造成頭部過分受壓、腦血流動力學突然改變和腦血流自主調節受損引起毛細血管破裂而出血.
4.其他 新生兒肝功能不成熟,凝血因子不足,或患其他出血性疾病:母親患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或孕期使用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利福平等藥物可引起新生兒血小板或凝血因子減少;不適當地輸入碳酸氫鈉、葡萄糖酸鈣、甘露醇等高滲溶液,可導致毛細血管破裂.
新生兒顱內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癥
新生兒顱內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癥症状
主要與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關,輕者可無癥狀,大量出血者可在短期內死亡.常見的癥狀 與體征有:①神志改變:激惹、嗜睡或昏迷;②呼吸改變:增快或減慢,不規則或暫停;③顱內壓力增高:前囟隆起,血壓增高,抽搐,角弓反張,腦性尖叫;④眼征:凝視、斜視、腳上轉困難、眼球震顫等;⑤瞳孔對光反應消失;⑥肌張力:增高、減弱或消失;⑦其他:不明原因的蒼白、貧血和黃疸.
1.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haemorrhage,PVH-IVH) 是新生兒顱內出血中常見的一種類型.主要見於胎齡小於32周、體重低於1500g是早產兒,其發病率可達40%~50%,胎齡愈小發病率愈高,是引起早產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3%足月兒也可發生PVH-IVH出血,其中50%~60%出血來自室管膜下GM,其餘則源於脈絡叢.根據頭顱影像學檢查分為4級:I級:室管膜下出血;II級:腦室內出血但無腦室擴大;III級:腦室內出血伴腦室擴大;IV級:腦室內出血伴腦實質出血.出血發生的時間50%在出生後第一天,90%發生在出生後72小時內,僅少數發病會更晚.I級~II級出血絕大部分存活;Ⅲ級~IV級出血者50%以上死亡,幸存者半數以上遺留神經系統後遺癥.
2.原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primarysubarachoidhaemorrhage,SAH) 出血原發部位在蛛網膜下腔內,不包括硬膜下、腦室內或小腦等部位出血後向蛛網膜下腔擴展.此種出血類型在新生兒十分常見,尤其是早產兒.SAH與缺氧、酸中毒、產傷有關.由於出血原因常為缺氧引起毛細血管內血液外滲,而非靜脈破裂,故大多數出血量少,無臨床癥狀,預後良好.部分典型病例表現為生後第2天抽搐,但發作間歇表現正常;極少數病例大量出血常於短期內死亡.主要的後遺癥為交通性或阻塞性腦積水.
3.腦實質出血(intraparenchymalhaemorrhage,IPH) 多因小靜脈栓塞後使毛細血管壓力增高、破裂而出血.如出血部位在腦幹,則早期可發生瞳孔變化、呼吸不規則和心動過緩等,前囟張力可不高.主要後遺癥為腦癱、癲癇和精神發育遲緩.由於支配下肢的神經傳導束鄰近側腦室,向外依次為軀幹、上肢、面部神經的傳導束,因此下肢運動障礙較多見.出血部位可液化形成囊腫,如囊腫與腦室相通稱之為腦穿通性囊腫(porencephaliccysts).
4,硬膜下出血(subduralhemorrhage,SDH) 是產傷性顱內出血最常見的類型,多見於足月巨大兒.近年來由於產科技術提高,其發生率已明顯下降.出血量少者可無癥狀;出血明顯者一般在出生24小時後出現驚厥、偏癱和斜視等神經系統癥狀.嚴重的天幕、大腦鐮撕裂和大腦表淺靜脈破裂可在出生後數小時內死亡.也有在新生兒期癥狀不明顯,而至數月後發生慢性硬腦膜下積液.
5.小腦出血(eerebellarhemorrhage,CH) 包括原發性小腦出血,腦室內或蛛網膜下腔出血擴散至小腦,靜脈出血性梗死,及產傷引起小腦撕裂4種類型.多見於胎齡小於32周、體重低於1500g的早產兒,或有產傷史的足月兒.嚴重者除一般神經系統癥狀外主要表現為腦幹癥狀,如頻繁呼吸暫停、心動過緩等,可在短時間內死亡.預後較差,尤其是早產兒.
新生兒顱內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癥
新生兒顱內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癥检查
病史、癥狀體征可提供診斷線索,但PVH-IVH常無明顯臨床癥狀.頭顱B超對顱腦中心部位病變分辨率高,因此成為該類型出血的特異性診斷手段,應為首選,並在生後3~7天進行,1周後動態監測.但蛛網膜下腔、後顱窩和硬膜外等部位出血不易發現,需CT、MRI確診.腦脊液檢查鏡下可見皺縮紅細胞,蛋白含量明顯升高,嚴重者在出血後24小時內腦脊液糖含量降低,5~10天最明顯,同時乳酸含量低.
新生兒顱內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癥预防
1.做好孕婦保健工作,避免早產;提高產科技術,減少新生兒窒息和產傷;對患有出血性疾病的孕婦及時給予治療.
2.提高醫護質量,避免各種可能導致醫源性顱內出血的因素發生.
3.目前並未證明孕婦或新生兒預防性給予苯巴比妥、吲哚美辛、止血敏、VitE等藥可預防生發基質-腦室內出血(germinalmatrixhaemorrhage-intraventricularhaemorrhage,GMH-IVH)發生.
新生兒顱內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癥治疗
1.支持療法 保持患兒安靜,盡可能避免搬動、刺激性操作,維持正常的Pa02、PaCO2、PH、滲透壓及灌註壓.
2.止血 可選擇使用維生素K1、止血敏(ethamsylate)、立止血(reptilase)等.
3.控制驚厥 見缺血缺氧性腦病節.
4.降低顱內壓 如有顱內壓力增高癥狀可用呋塞米(速尿),每次0.5一lmg/kg,每日2-3次靜註.對中樞性呼吸衰竭者可用小劑量甘露醇,每次0.25~0.5g/kg,每6-8小時靜註1次.
5.腦積水 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可減少腦脊液的產生,每日50~lOOmg/kg,分3~4次口服;對腦室內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可於病情穩定後(生後2周左右)連續腰椎穿刺,每日或隔日1次,防止粘連和腦積水,但對此法尚存在爭議.梗阻性腦積水上述治療多無效,可行腦室-腹腔分流術.
[預後]
主要與出血部位、出血量、胎齡及其他圍生期因素有關.早產兒、III、IV級PVH-IVH、慢性缺氧、頂枕部腦實質出血預後差,幸存者常留有神經系統後遺癥.
新生兒顱內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癥饮食
乳母:多吃綠葉蔬苯及新鮮水果.
經常腹瀉服抗生素者:給維生素K50~100μg/天,或每月註射維生素K1mg.
患阻塞性黃疸或嬰兒肝炎者:給維生素K1.
新生兒顱內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癥并发症
1.常合並肺透明膜病,肺出血.
2.經常出現陣發性呼吸節律不整及呼吸暫停,伴發紺,晚期出現驚厥及昏迷,面色蒼白,前囪膨隆,雙眼凝視,瞳孔不等或散大固定,光反射消失,極度嚴重者可死於產程中或生後僅有微弱心跳,雖經積極復蘇,最後仍告無效.
3.發生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後遺癥,存活者常留有癲癇,腦癱,智力低下,視力或聽力障礙,共濟失調等後遺癥.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