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
早產兒百科
胎齡越短,嬰兒體重越小身長越短.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prematureinfant).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少數確恬早產兒而體重超過2,500g,其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較足月兒為差者,仍應給予早產兒特殊護理.凡因胎盤功能不足等因素而出生體重減輕到該胎齡正常體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較平均數低兩個標準差以下者稱為小於胎齡兒(小樣兒,成熟不良兒,small-for-dateinfant,undersizedinfant,dysmaturity).亦把出生體重2,500g以下的統稱為低體重兒(lowbirthweightinfant),把出生體重低於1,500g者稱為極低體重兒(verylowbirthweightinfant),其中都包括早產兒和小於胎齡者.
早產兒
早產兒病因
發病原因:
前置胎盤(30%):
胎盤的正常附著處在子宮體部的後壁、前壁或側壁.如果胎盤附著於子宮下段或覆蓋在子宮頸內口處,位置低於胎兒的先露部,稱為前置胎盤.前置胎盤是妊娠晚期出血及早產的主要原因之一,為妊娠期的嚴重並發癥.多見於經產婦,尤其是多產婦.
妊高癥(30%):
妊高癥,即以往所說的妊娠中毒癥、先兆子癇等,是孕婦特有的病癥,多數發生在妊娠20周與產後兩周,約占所有孕婦的5%.其中一部分還伴有蛋白尿或水腫出現,稱之為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病情嚴重者會產生頭痛、視力模糊、上腹痛等癥狀.是引起早產的病因之一.
多胎妊娠(25%):
一次妊娠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胎兒,稱為多胎妊娠.多胎妊娠的妊娠期、分娩期並發癥多,早產、圍生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高,故屬高危妊娠.為改善妊娠結局,除早期確診外,應加強孕期保健並重視分娩期處理.
早產兒
早產兒症状
1.早產兒越早產則皮膚越薄嫩、組織含水量多、有凹陷性壓痕、色紅、皮下脂肪少、肌肉少、指甲短軟,同時軀幹部的胎毛越長、頭部毛發則越少且短,頭較大,囟門寬,耳殼平軟與顱骨相貼,胸廓軟,乳暈呈點狀,邊緣不突起,乳腺小或不能摸到.腹較脹,陰囊發育差.男性早產兒的睪丸常在外腹股溝中,在發育過程中漸降至陰囊內.女性越早產者則其小陰唇越分開而突出.手足底皺痕少.
2.體溫調節困難且不穩定利用其產熱的作用受到限制,肌肉少,張力低,不能改變姿態以縮小失熱的面積.另一方面,由於汗腺發育不成熟,出汗功能不全,亦容易發生體溫過高.
3.抵抗力弱對各種感染的抵抗力極弱,即使輕微的感染可釀成敗血癥等嚴重後果.
4.早產兒的呼吸快而淺,並且常有不規則間歇呼吸或呼吸暫停.哭聲很小,常見青紫.
5.早產兒吮奶及吞咽能力均弱,賁門括約肌松弛,易致嗆咳,吐、瀉及腹脹.
6.當外傷、缺氧、感染、凝血機轉受礙,往往易出血而且較重.腦部血管尤易受傷而出血.有時亦可出現原因不明的肺出血.
7.①早產兒對膽紅素的結合和排泄不好,其生理性黃疸維持的時間較足月兒為長,而且較重.②由於早產兒的肝臟不成熟,肝功能不全,凝血酶原第Ⅴ因子、第Ⅶ因子、第Ⅹ因子等均較足月兒為低,故凝血機制不健全,容易出血.③鐵及維生素A、D的儲存量減少,易得該種營養缺乏癥.④使肝糖原變成血糖的功能減低,因而在饑餓時血糖易於過低而發生休克.⑤合成蛋白質的功能不好,可因血漿蛋白低下而形成水腫.
8.由於腎小球、腎小管不成熟,腎小球濾過率低,尿素、氯、鉀、磷的清除率也低,蛋白尿較為多見.早產兒出生後體重下降較劇,並且易因感染、嘔吐、腹瀉和環境溫度的改變而導致酸堿平衡失調.
9.中樞未成熟,哭聲微弱,活動少,肌張力低下,神經反射也不明顯,咳嗽、吮吸、吞咽等反射均差.
10.早產兒體重增長的倍數較足月兒為大,1歲時足月兒的體重大致等於初生時的3倍,1501~2000g早產兒1歲時的體重可達初生時的5倍半,1001~1500g者可達7倍.
11.早產兒通過母體胎盤來的IgG量少,自身細胞免疫及抗體IgA、D、E、G、M合成不足,補體水平低下,血清缺乏調理素,故對感染的抵抗力較弱,容易引起敗血癥.
早產兒
早產兒检查
並發感染時,出現感染性血象,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增高;有失血,貧血時,血紅蛋白濃度和紅細胞計數下降;出現異常情況時,應註意有無低氧血癥和高磷酸血癥等,應註意查血電解質和血pH值;註意有無宮內感染,註意抗原抗體的檢測,以及時協助臨床診斷.
根據病史和臨床特點選擇必要的輔助檢查,如胸片,瞭解肺部情況,CT檢查註意顱內病變等等.
早產兒预防
早產原因以母體因素為主,故應積極防治母親的有關並發癥,防止早產的方法尚有靜脈註射9.5%乙醇,可防止縮宮素(催產素)釋放而阻止宮縮,應用沙丁胺醇可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對不可避免的早產,可於產前48h給糖皮質激素,以加速胎兒成熟度,有助於出生後的肺循環,Hiett發現有嚴重子癇母親的嬰兒與其他早產兒相比,成活率相似,但出生體重較輕,常常需要更長時間的呼吸機支持.
對低出生體重兒在新生兒期後應該進行體格發育,神經發育,精神發育以及有無後遺癥的定期隨訪,社會和環境因素對於早產兒在早期發育和認知功能的影響越來越顯得重要,尤其父母的護理能力,文化程度,職業以及社會經濟狀況與早產兒的生存質量直接相關,醫護人員,傢庭及社會應大力聯手,盡可能關心他們的健康狀況,提高早產兒的認知能力和行為能力,在最大范圍內改善他們的生存質量.
早產兒治疗
早產兒西醫治療方法
1.孕婦治療方案
防止早產的方法尚有靜脈註射9.5%乙醇,可防止縮宮素(催產素)釋放而阻止宮縮.用沙丁胺醇可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對不可避免的早產,可於產前48h給糖皮質激素,以加速胎兒成熟度,有助於出生後的肺循環.
2.早產兒治療方案
(1)產時處理
早產兒出生時必須註意保暖,處理時動作要輕巧而迅速.受涼常會造成不可挽救的並發癥,產房溫度必須保持25℃左右.為瞭預防窒息,產程中最好不用對胎兒呼吸中樞有影響的麻醉、鎮靜藥.胎頭娩出時,先將胎兒口、鼻腔內的粘液擠出.未清除幹凈者,可在胎全部娩出時用消毒吸管吸清,必要時用氣管內插管.口內勿用紗佈揩,以免擦傷粘膜促成感染.有呼吸困難或青紫者及時給氧.待斷臍完畢,用消毒植物油紗佈輕輕揩去頸下、腋下、腹股溝等皺褶處過多的胎脂,然後裹以佈類.準備好開放式遠紅外搶救臺及預溫早產兒暖箱.
用0.25%氯黴素或0.5%新黴素眼藥水滴眼,預防結膜炎.處理就緒後,盡快轉入已調節好溫度的早產兒暖箱內.
(2)護理方法
初生的早產兒入室後應先安靜4小時,頭側向一邊,使口內粘液向外流,以後每2~3小時輕換體位1次.每4小時測體溫1次,每日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之差不應超過1℃.如已穩定在36~37℃間3次以上,可改為每日上午時及下午時各測1次.若體溫高於37℃或低於36℃,仍需每4小時測1次.
氧的使用以有呼吸困難或青紫、情況欠佳者為限,勿以氧吸入當作常規.一般給氧數小時後青紫消失、呼吸正常時便可停止.如體重奪1000g以下的早產兒,可持續1晝夜.持續給氧最好不超過3天.禁忌放氧過事、濃度過高,時間過長,以免損傷嬰兒眼及肺.哺喂時容易發紺的嬰兒,可於哺喂前後給予數分鐘氧吸入.
早產兒在臍帶脫落、創口愈合後才予沐浴.在不沐浴時,上半身在暖箱內進行擦澡護理,包裹上半身後再抱出清洗臀部.體重在1000~1500g以下者,可用消毒植物油或滑石粉輕擦皺褶處,以保護皮膚.護理中著重做好保暖、喂養和防止感染.
早產兒饮食
早產兒宜食
一般主張早喂養,使其生理體重下降時間縮短,或程度減輕,低血糖率發生減少,血膽紅素濃度相對減少.一般生後6~12小時開始喂糖水,24小時開始喂乳,體重過低或一般情況較差者,如曾發生紫紺、呼吸困難或手術產者,可適當推遲喂養,靜脈補液.
哺喂方法:按早產兒成熟情況不同而異,對出生體重較重的、吮吸反射良好的,可直接哺乳,反之用滴管或胃管喂養.
攝入量隨早產兒出生體重及成熟程度而定,可參考早產兒攝入量計算公式.
出生10天內早產兒每日哺乳量(ml)=(嬰兒出生實足天數+10)×體重(克/100)
10天後每日哺乳量(ml)=1/5-1/4體重(克)
以上攝入量為最大攝入量,如早產兒不能吃完,可將剩餘部分由靜脈補充,以保證蛋白質、熱卡和水分的供給.
喂奶間隔時間:可根據奶方和體重安排,一般體重1000克以下者,每小時喂一次;1001~1500克者,每1.5小時喂一次;1501~2000克,每2小時喂一次;2001~2500克,每3小時一次,或具體情況分別對待.
早產兒營養需要量的問題,是個不斷探討研究的問題:
一般認為早產兒對熱量的要求高於成熟兒,每日每公斤體重需熱卡110~150千卡.因早產兒安靜代謝率,指肺呼吸的作功比成熟兒大,但吸收能力低於成熟兒,所以熱能的供給還是以稍低開始為宜.視情況逐步加多.
蛋白質:成熟兒從母乳中攝入的蛋白質占總熱量的6~7%,早產兒攝入的蛋白質占總熱量的10.2%,高於正常兒.
氨基酸:正常兒必需氨基酸為9種,早產兒為11種,因早產兒缺乏有關的轉化酶,不能將蛋氨酸轉化成胱氨酸,苯丙氨酸轉化成酪氨酸,因此胱氨酸、酪氨酸成為必需氨基酸,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無機鹽:早產兒比成熟兒需要的多,因為胎兒的最後階段,是無機鹽增加的階段,如:鈣、磷、鐵都要增加,不足月的,早產兒體內就會缺乏無機鹽.
維生素:早產兒缺維生素E,易出現溶血性貧血,早產兒對脂肪的吸收率不如成熟兒,並可能缺乏脂溶性維生素及其它營養素.早產兒食配方食品還是以母乳喂養好,待研究.總之早產兒的營養應因人而異.因情況不同,個體差異,營養上應結合個體情況細致考慮.
早產兒并发症
由於上述生理,解剖特點,早產兒器官發育不成熟,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差,易發生各種並發癥,各系統疾病發病率高,病死率高,如易發生顱內出血,寒冷損傷綜合征,敗血癥,肺炎,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缺氧缺血性腦病,酸中毒,高膽紅素血癥,膽紅素腦病,出血癥,貧血,佝僂病等,易發生心,肝,腎,腦,臟器功能的損害和衰竭等等.
1.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由於肺表面活性物質合成不足所致,本病主要見於早產兒及剖宮產兒,尤多見於33周以下,孕26~28周者發生率近50%,30~31周者為20%~30%.
2.頻發性呼吸暫停
約70%極低出生體重兒可發生呼吸暫停,每天呼吸暫停可多達40多次,呼吸暫停既可為原發性,亦可繼發於低體溫,發熱,缺氧,酸中毒,低血糖,低血鈣,高膽紅素血癥等,呼吸暫停常於孕齡34~36周才消失.
3.慢性肺損傷
早產兒由於氣道及肺泡發育不成熟,易因氣壓傷及氧中毒或動脈導管開放等而損傷,引發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綜合征及早產兒慢性肺功能不全,本病多見於ELBWI,發生率高達40%~50%,其中支氣管肺發育不良較常見.
4.支氣管肺發育不良
其特征為:
(1)生後1周內間歇正壓通氣持續3天以上.
(2)有慢性呼吸窘迫表現(氣促,肺囉音等)持續28天以上.
(3)為維持PaO2>6.67kPa而需供氧持續28天以上.
(4)胸片有異常表現.
5.腦損傷
約7%的早產兒發生腦室內出血或腦室周圍白質軟化,體重<1500g者發病率可高達50%,癥狀多見於生後最初幾天.
6.硬腫癥
早產兒體溫調節功能差,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膚較薄,血管豐富,易於散熱,而棕色脂肪的量又少等因素易致低體溫而發生皮膚硬腫.
7.感染
由於細胞及體液免疫功能的不成熟,來自母體的抗體不足,皮膚屏障功能不成熟,頻繁的器械操作等,致早產兒易發生感染性肺炎,敗血癥及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
8.低血糖
生後血糖<2.2mmol/L為低血糖,早產兒由於生後維持體溫,呼吸,肌肉活動等代謝都需要依靠碳水化合物供給熱能,而肝臟糖原儲存量少,若不及時喂養,很容易發生低血糖,臨床表現為青紫,呼吸暫停,嗜睡,驚厥,尖叫,肌無力及眼球異常轉動等癥狀,出生72h內早產兒低血糖發生率為1.5%~5.5%.
9.高膽紅素血癥
韓國早產兒容易發生高膽紅素血癥和膽紅素腦病,與低蛋白血癥,缺氧,酸中毒,低血糖,感染及膽紅素腸-肝循環等有關,主要由於肝臟缺少葡萄糖醛酰轉移酶,未能把遊離膽紅素轉變為結合膽紅素之故.
10.晚期代謝性酸中毒
是早產兒尤為低出生體重兒常見的營養代謝問題,此與飲食中蛋白質的質與量,以及腎功能發育不完善有關,通常見於以非配方牛奶喂養者,常於出生2周後,蛋白質供應達5g/(kg·d)時發生,雖用碳酸氫鈉治療,酸中毒仍常持續7~14天.
11.早產兒貧血早產兒到1~2個月時,往往有貧血現象,但因血管比較暴露於皮膚表面,貧血不易用肉眼看到,早產兒貧血原因為:
(1)鐵儲存不足:出生1個月後血清鐵量急劇下降,3個月時血清鐵量可減至初生時的三分之一,此時可用硫酸亞鐵2mg/(kg·d)或10%枸櫞酸鐵銨溶液,同時補充維生素E10mg/d,維生素C25mg/d,效果良好.
(2)需要增加:早產兒發育太快,需要增加血量,但造血功能較差,未能趕上體重增加的速度,故有時雖早期給予鐵劑,亦難免貧血,當有貧血癥狀,且血紅蛋白<120g/L,或雖無貧血癥狀,但血紅蛋白<70~80g/L,均應輸血.
12.早產兒視網膜病
主要為生後10~14天內吸入高濃度氧,使PaO2>13.3kPa,視網膜血管因而發生擴張,彎曲,滲出及出血,最後機化形成瘢痕,瘢痕組織收縮,推晶狀體向前,前房變淺,角膜混濁,視力受損,嚴重者引起睫狀體和視網膜脫離,本病常並發近視,斜視或青光眼,本病多見於VLBWI,尤為ELBWI.
13.佝僂病
早產兒血清鈣低下,但於第7天可恢復正常水平,一般不發生低鈣癥狀,不必補鈣,但超低出生體重兒容易患佝僂病,原因為:
(1)鈣,磷及維生素D的儲存較少.
(2)吸收脂肪及脂溶性維生素的功能較差.
(3)由於生長較快,鈣,磷的一般供給量往往不能滿足需要,尤為補磷不足.
(4)容易有感染和消化道紊亂,因此對礦物質及脂肪的吸收障礙.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