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盞憩室

腎盞憩室

腎盞憩室

腎盞憩室百科

腎盞憩室是腎實質內覆蓋移行上皮細胞的囊腔,經狹窄的通道與腎盂或腎盞相通,憩室無分泌功能,但尿液可反流入憩室內.該病首先由Rayer於1841年描述,可為多發性,位於腎的任何部位,但腎上盞更易受累及.

腎盞憩室

腎盞憩室

腎盞憩室病因

一、發病原因

腎盞憩室的病因仍不清楚,兒童和成年人發病率相似,提示為胚胎學病因.在胚胎早期一些輸尿管的第3段及第4段分支形成,後又有序地退化,若其持續存在成為一個單獨的分支則可能形成腎盞憩室.

二、發病機制

按其發生機制有先天性或獲得性的區別.大部分兒童期發現的本病為先天性疾病,1976年Kottasz及Hamvas提出先天性中心血管學說(congenitalVasocentrictheory).部分作者則主張是後天獲得的.一些患者的腎盞憩室可在急性上尿路感染後出現,提示憩室可能是小的局限性皮質膿腫破潰入集合系統而形成,或為兒童期腎盂內壓增高、尿液反流所致.Amar報道在有膀胱輸尿管反流的兒童中,腎盂腎盞憩室的發病率明顯增高,32例患有腎盂腎盞憩室的兒童中,23例有反流存在,提示憩室的形成可能是腎小盞反流的結果.其他原因包括結石梗阻、腎盞部位的感染、腎損傷、圍繞於腎小盞周圍的括約肌失弛緩癥、痙攣或功能失調.

腎盞憩室常見有2種類型.Ⅰ型憩室最常見,常位於腎盞的杯口內,與腎小盞相連,多在腎的一極,以腎上極最為常見,通常較小,1mm至數厘米不等.偶爾也可為大憩室,此型憩室長期隨訪多無癥狀.Ⅱ型憩室與腎盂或鄰近的大腎盞相連,多位於腎的中央部位,形狀較大,且常有臨床癥狀.

腎盞憩室

腎盞憩室

腎盞憩室症状

多數單純性腎盞憩室無臨床癥狀,僅在靜脈腎盂造影時偶然發現.當憩室繼發感染或結石時,可出現腰痛、肉眼血尿、膿尿、發熱及尿頻、尿急、尿痛等表現.不伴結石者少有尿路感染癥狀.癥狀表現的嚴重程度與憩室的大小無關,一些小的腎盞憩室,也可引起明顯的腰痛.可能與腎盞連接部壓力增加或引流不暢有關.由於腎盞憩室通道很窄,結石極少能通過憩室頸排入腎盞.如有排石會出現腎絞痛.憩室合並結石時,表面的腎實質常形成瘢痕或萎縮.瘢痕形成常導致憩室通道閉合.此時,結石位於腎實質的腔內,與集合系統完全分隔.憩室通道關閉可引起急性感染和腎膿腫.腎上極膿腫常導致有癥狀的胸腔積液.感染也可導致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Ulreich等報道1例患者在行靜脈腎盂造影時,腎盞憩室自發性破裂,憩室受外傷而發生破裂至今尚無文獻報道.理論上較大的憩室是可以出現外傷性破裂的.Wulfsohu等報道1例患者因腎盞憩室行腎切除術後,高血壓恢復正常.高血壓與腎盞憩室的關系目前尚不清楚.

腎盞憩室

腎盞憩室

腎盞憩室检查

一、檢查

1、尿常規合並感染者可有鏡下血尿、白細胞,嚴重時有肉眼血尿,需作尿細菌培養加藥敏試驗.

2、血常規感染嚴重時白細胞總數和分類可增高.

在診斷中常采用分泌性尿路造影,其延遲像多可發現造影劑在憩室中聚集.此外逆行造影、CT、MRI有時也有一定幫助.

二、鑒別

腎盞憩室應與腎盞積水、破入腎盞的腎囊腫、腎腫瘤及腎結核等相鑒別.腎盞積液常由腎盞漏鬥部炎癥狹窄或結石梗阻引起,造影顯示腎盞擴大、失去正常杯口狀,且位於腎盞的正常位置,而憩室則在腎皮質區;腎盞積液的漏鬥部常較長,而憩室更接近集合系統,其鄰近的腎盞仍保持正常的外形.腎囊腫破入集合系統時,常出現與腎盞憩室相似的征象,但囊腫與集合系統間的通道寬大,囊壁薄而光滑.腎腫瘤主要表現為腎盞受壓變形、邊緣不規則,常有充盈缺損.腎結核空洞邊緣不整齊,常合並腎盞蟲蝕樣改變,結核空洞往往是多個同時存在.結合腎結核的臨床表現及尿內抗酸菌檢查,則可作出鑒別.腎臟B超和CT檢查將有助於鑒別憩室、囊腫、腫瘤和結核.

腎盞憩室预防

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新鮮蔬菜和適量水果,適當飲水.註意膳食營養均衡.

忌暴飲暴食,食用不潔食物.忌海鮮、牛肉、羊肉、辛辣刺激性食物,酒及一切發物如:五香大料、咖啡、香菜等.忌食一切補品、補藥及易上火食品如:辣椒、理智、巧克力等.

腎盞憩室治疗

本癥很少需手術,Gauthier等對3例不需手術的患者分別隨訪14、18及60個月,均無明顯癥狀發生.引起明顯癥狀者,可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不同方法.

1.體外沖擊波碎石(externalshockwavelithotrity,ESWL)一些學者嘗試用ESWL來處理有癥狀的腎盞憩室內結石,所獲得的療效差異較大,單獨使用ESWL後結石的排凈率在4%~58%不等.由於憩室通道較窄,尿流沖擊作用小,妨礙瞭結石碎塊的排出.Streem和Yost選擇憩室內結石的直徑小於1.5cm,並在腎盂造影中顯示有憩室通道的19例腎盞憩室患者進行ESWL,結果結石的排凈率為58%(11例),14例碎石前有腰痛的病人,12例(86%)碎石後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9例碎石前合並感染者,治療後6例(67%)仍存在反復感染.Jones等對未作選擇的26例憩室結石患者進行ESWL,結石的排凈率僅為4%(1/26),36%(9/26)癥狀消失.雖然ESWL治療憩室結石的排凈率低,但70%~80%的患者治療後癥狀緩解,因此,在某種條件下ESWL可作為治療憩室的適宜方法.由於並發癥少而又屬非創傷性,ESWL對上、中組腎盞憩室結石的治療應是首選的,尤其能夠使反復發作性疼痛消失.如果ESWL後仍存在癥狀,觀察3個月腎盞憩室結石仍與ESWL前一樣,應考慮手術.

2.經皮腎鏡取石(Percutaneouscystoscopenephrolithotomy,PCN)對反復感染的病人,徹底清除結石是相當重要的.除ESWL外,損傷較小的治療方法是PCN.Hulbert於1986年首先應用PCN治療10例腎盞憩室結石並獲得成功.Hulbert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在影像學引導下,直接穿刺憩室,將腎實質擴張形成一通道,並使憩室壁及其上皮受到損傷,以致在拔除腎造瘺管後憩室會完全閉塞,用此方法處理7例,5例憩室閉塞.如果憩室表面的腎實質較厚,則需擴張憩室通道.置一腎造瘺管3~4周,使憩室通道開放,防止狹窄或結石復發.憩室表面的腎實質較薄時,宜將憩室頂部切除,並電灼憩室頸及其內壁,以促使肉芽生長及憩室腔閉合.使用PCN技術結石的排凈率遠高於ESWL,大多數學者報道排凈率大於80%.Bellman等報道結石的排凈率高達95%(18/19),同時80%以上病人的感染和其他癥狀均得到治愈.很多作者均未提及憩室穿刺和擴張所致的嚴重並發癥.PCN技術處理腎後方的憩室較為容易或安全,而處理腎前方的憩室時,可能引起腎實質損傷和嚴重出血.上組腎盞憩室需經肋間途徑穿刺,易損傷胸膜.Kriegmair等報道13例中,2例術中大出血而行開放手術.因此,使用PCN技術治療腎盞憩室結石,需有豐富的經皮腎內窺鏡技術經驗.行PCN的指征是:①須能經腎實質的短途徑穿刺到達有結石的同軸腎盞頸;②肋間穿刺,能確保無胸膜損傷.如達不到以上條件,則一開始便行手術治療.

3.腹腔鏡近年來腹腔鏡技術已被用於處理復雜的腎盞憩室結石.在這些病例報道中,憩室多位於腎前方或下極並突出腎表面.術中切除憩室頂部並關閉憩室開口,憩室囊壁進行電灼.手術的重要步驟是術前插一輸尿管導管入腎盂,通過導管註射亞甲藍液,觀察從集合系統通向憩室的漏口,以便在術中閉合漏口.如果該通道仍然存在,術後可能會出現漏道.至今為止所報道的病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無任何並發癥.除手術、ESWL和PCN外,腹腔鏡提供瞭一種治療腎盞憩室結石良好的途徑.

4.開放手術大多數學者仍贊同使用開放性手術治療腎盞憩室,尤其對需徹底取凈憩室內結石的病人.手術的方法很多,包括憩室去頂術、腎楔形切除術、腎部分切除術及腎切除術.對上、下兩極較大的腎盞憩室,腎實質有明顯損害者,可行腎極或腎部分切除.如腎盞憩室內不能排除腫瘤或巨大的腎盞憩室,造成腎功能嚴重受損時作腎切除術.Wuhsohn主張憩室去頂術,該方法較為簡單,在辨認出憩室頂部後將其切除,創緣用可吸收縫線連續縫合止血,電灼憩室開口部及囊壁,並關閉憩室頸.估計術中難以看到憩室開口位置者,術前作輸尿管插管,術中註射亞甲藍,有助於尋找憩室開口.囊腔用帶蒂的腎周脂肪或大網膜填塞.如術中未找到腎盞憩室通道開口,必須確保腎盂腎盞引流通暢,以防術後出現尿漏或憩室復發.該術式對腎實質的損傷小,而且較為安全、有效.應註意合並膀胱輸尿管反流者可行抗反流術.

腎盞憩室饮食

1、腎盞憩室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新鮮蔬菜和適量水果,適當飲水.註意膳食營養均衡.

2、腎盞憩室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忌暴飲暴食,食用不潔食物.忌海鮮、牛肉、羊肉、辛辣刺激性食物,酒及一切發物如:五香大料、咖啡、香菜等.忌食一切補品、補藥及易上火食品如:辣椒、理智、巧克力等.

腎盞憩室并发症

憩室內結石的發生率為9.5%~39%,可為鈣乳結石,Mangin等在80例患者90個憩室中,發現43例合並結石.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缺血性腦卒中 中風 卒中 腦梗死 肝腫瘤 肝臟腫瘤 胸內甲狀腺腫 縱隔甲狀腺腫 手足徐動性腦癱 手足徐動性腦性癱瘓 膈下膿腫 K65.004 壯熱 高熱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