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睪丸扭轉

小兒睪丸扭轉

小兒睪丸扭轉

小兒睪丸扭轉百科

由於精索扭轉(torsionofspermaticcord),睪丸和附睪發生急劇的血流障礙以致梗死或壞死,常誤診為急性睪丸炎和附睪炎,有些不明原因的睪丸萎縮亦系本癥之後果.多見於青年,但近年在幼兒尤以新生兒的發病數增多,臨床並不罕見,往往發生於先天性睪丸系膜過長、睪丸引帶發育不良、隱睪、睪丸下降不全、附睪與睪丸連接不完全、附睪與部分精索過度活動、精索過長等情況.

小兒睪丸扭轉

小兒睪丸扭轉

小兒睪丸扭轉病因

(一)發病原因

睪丸扭轉基於精索發生扭轉,可發生於3個部位,原因如下:

1.發生於固有鞘膜之外扭轉發生於固有鞘膜之外,新生兒多數屬此型,睪丸及鞘膜均發生梗死.

2.發生於鞘膜內扭轉發生於鞘膜內多見於青年,睪丸系膜過長可能是誘因.

3.發生於睪丸與附睪之間扭轉位於睪丸與附睪之間,與二者間結合不完全有關.

(二)發病機制

1.發病機制睪丸扭轉的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為數種因素同時致病.

(1)睪丸鞘膜和精索的發育異常:是睪丸扭轉的主要原因,Cass(1982)觀察到,幾乎所有的患者均存在易致睪丸扭轉的解剖變異,共有4類:

①睪丸鞘膜變異:正常睪丸鞘膜與睪丸,附睪和陰囊後壁附著,附著處不被鞘膜包繞,使睪丸的位置相對穩固,當鞘膜完全包裹睪丸或向上擴展包繞到精索遠端,使睪丸懸吊在精索上,呈“鈴錘”樣畸形,睪丸可在鞘膜腔內自由旋轉,Cass的一組病例中,92%有此異常.

②附睪附著在睪丸一極或與睪丸分離,或附睪系膜過長,增加瞭睪丸活動度而致扭轉.

③新生兒鞘膜尚未與陰囊粘連,故易發生鞘膜外扭轉.

④隱睪,睪丸異位,多睪癥,精索過長者是好發睪丸扭轉的人群,有人發現,下降不全的睪丸發生扭轉的概率為正常者的21~40倍.

(2)提睪肌痙攣:是睪丸扭轉的始發原因,從解剖上看,提睪肌呈斜形或螺旋形分佈於精索,當提睪肌收縮時,使睪丸由外側向內側旋轉,故發生睪丸扭轉時,左側為逆時針旋轉,右側為順時針旋轉.

任何一側睪丸均可扭轉,偶有雙側者,根據Watson的經驗,新生兒睪丸扭轉左側者常是順時針方向,右側是反時針方向.

(3)與遺傳有關.

(4)特發性睪丸梗死(idiopathicinfarctofthetesticle)不伴精索扭轉:常伴發於小嬰兒時期絞窄性或嵌頓性腹股溝疝,也見於臀產產傷後,有些病例出生後就有睪丸梗死,可能是宮內扭轉後自然復位.

2.病理改變睪丸扭轉後,發生的病理改變與扭轉程度及缺血時間密切相關.

睪丸組織對缺血非常敏感,Smith(1955)用狗做動物實驗,發現睪丸缺血2h尚不影響睪丸生精及內分泌功能;缺血4h,生精功能停止60天,內分泌無影響;缺血6h,生精功能消失,內分泌功能部分喪失;缺血10h,睪丸的生精和內分泌功能完全喪失,臨床上也大致如此,睪丸扭轉後3h之內復位者,均正常存活;至6h處理者,睪丸挽救率為80%;8~10h處理者,挽救率僅50%~70%;超過10h,僅為20%;24h以後,隻為10%.

睪丸的血供來自睪丸動脈,精索動脈和輸精管動脈,睪丸扭轉的程度不同,對睪丸血供的影響也不同,有人觀察到,睪丸扭轉90°時,7天後睪丸壞死;扭轉180°時,3~4天睪丸壞死;扭轉360°時,12~14h睪丸壞死;扭轉720°時,僅2h睪丸即已壞死.

各傢觀察遠期的睪丸形態及功能變化不盡一致,有人見到,糾正扭轉後獲救的睪丸發生萎縮,2年後萎縮率為33%~68%,一些臨床及動物實驗表明,睪丸扭轉後,由於抗原物質的釋放,引起自身免疫反應,神經介質和有毒物質的積聚或內分泌障礙,可損害睪丸,影響生精功能,導致不育,有人認為,睪丸扭轉前,已存在大體解剖和內部結構的異常,生育能力可能已下降,另有些學者認為,睪丸扭轉不影響生育功能,Puri通過IgG免疫凝集試驗,在所有病例中均未發現自身抗體,認為在青春期前發生睪丸扭轉後,因睪丸生殖細胞尚未完全發育,很少因自身免疫而致對側睪丸的交感性病變,成年後不會影響生育.


小兒睪丸扭轉

小兒睪丸扭轉

小兒睪丸扭轉症状

1.臨床表現患側睪丸疼痛為本病第一個癥狀,往往在睡眠或安靜時突然發生,可能是睡眠中迷走神經興奮,提睪肌隨陰莖勃起而收縮增加,使睪丸扭轉,並逐漸加重,1/3的患者睪丸腫痛為緩慢發生,少數患者發病前有劇烈活動史,疼痛性質起初為隱痛,繼而加劇並變為持續性的劇烈疼痛,患睪不讓觸摸,少數患兒的疼痛沿精索向上放射,也可有反射性惡心,嘔吐,初期檢查陰囊腫大,壓痛,有人認為,睪丸輕度腫大並上移至陰囊根部,且呈橫位,是本病特異性體征,在發生扭轉後,先出現靜脈回流受阻,睪丸淤血,繼而動脈閉塞,睪丸缺血腫脹,睪丸和附睪界限不清,Prehn征陽性,即向上抬舉睪丸時疼痛加重,患側提睪反射消失,陰囊紅腫漸加重,變硬.

2.臨床分型睪丸扭轉基本分為兩種類型:

(1)鞘膜內睪丸扭轉:臨床所見睪丸扭轉多屬此型,多在青春期發病.

(2)鞘膜外睪丸扭轉:扭轉發生在睪丸鞘膜之上,故又稱為精索扭轉,幾乎全部發生於新生兒期,不易早期診斷,扭轉度多在360°以上,睪丸扭轉後突發局部劇痛,常向腹及腰部放射,並有惡心,嘔吐及發熱,可誤為睪丸及附睪炎癥,嵌頓疝,甚至腹腔內疾患,陰囊皮膚充血,水腫,發熱,由於提睪肌痙攣及精索的短縮,睪丸被提到陰囊上部(圖5),陰囊腫大,皮膚水腫,壓痛顯著,輕度扭轉僅引起輕度不適,伴有間斷性積水,新生兒及小嬰兒的睪丸扭轉常無痛苦,扭轉的睪丸增大,變硬,但無壓痛,陰囊內容常與其壁粘連,並透過皮膚可呈藍色.

因本病無特異性表現,不容易早期明確診斷,我們匯集國內232例報道,誤診率近60%,有人強調,兒童期的陰囊急癥不合並泌尿系統癥狀時,在明確診斷其他疾病以前,應考慮為睪丸扭轉,多普勒超聲血流測定及ECT有助於確診,還有人將B超和MRI用於術前診斷.

近年來,有人報道用超聲血流圖,超聲聽診器和核素99mTC掃描等方法診斷睪丸扭轉,間歇性鞘膜積液伴有輕度壓痛者,可能發生過不完全扭轉.


小兒睪丸扭轉

小兒睪丸扭轉

小兒睪丸扭轉检查

實驗室各項檢查一般無異常發現.

1.多普勒超聲儀血流測定可靈敏地檢測出睪丸血流的變化,是一種快速,簡便,無創傷,無痛苦並可反復進行的檢查方法,診斷準確率高達81%~90%,檢查時,將多普勒超聲聽診器頭直接放在陰囊上,沿睪丸縱軸移動探頭,探測睪丸的血管音,探到血管音為陰性;壓迫精索血管,血管音消失為陽性,可兩側對比,當睪丸扭轉時,血流減少或消失;急性附睪炎時血流增多;睪丸附件扭轉時,血流正常或增多,但此方法也有一定的假陰性,常是由於充血水腫或不完全扭轉(180°以內)時,血流未完全被阻斷,動脈尚有微弱搏動,靜脈淤血,以及探頭位置過高受精索血管搏動所幹擾.

2.放射性核素檢查檢查前患者口服氯化鉀,以保護和阻斷甲狀腺功能,靜脈註入185~740MBq鉀,第1min為顯影期,後5~10min為睪丸實質顯影期,將β-閃爍照相機對準陰囊和睪丸,每5秒鐘采集1次,睪丸扭轉患者表現為血管期減少,實質期減退或消失,並出現孕環反應;附睪炎患者表現為血管期和實質期顯影增強,應用放射性核素掃描診斷睪丸扭轉的準確率為87%~100%,但也有假陰性者或假陽性者,多是由扭轉時間長,睪丸組織充血所幹擾,此法優點是無痛,無創傷,快速,10~15min可完成而不影響急癥手術時間,但24h內不能重復檢查.


小兒睪丸扭轉预防

日常生活中,不少男子對睪丸扭轉麻痹大意,疼痛時一忍再忍,以致延誤瞭早期治療.個別人因此喪失生育能力,釀成終生不幸.因此,青春期及其前後的男子如突然出現陰囊腫脹、疼痛,尤其是青少年,應考慮到睪丸扭轉的可能,要及時去醫院泌尿外科檢查診治.睪丸扭轉的早期,用徒手復位即能獲得良效.但發病時間一長,隻能手術治療.


小兒睪丸扭轉治疗

(一)治療睪丸扭轉治療的目的是挽救睪丸,保護生育及內分泌功能,因此,對陰囊急癥患者,有睪丸腫,脹,痛,抬舉痛者,疑有睪丸扭轉時,應盡早行手術探查,以提高睪丸挽救率,在出現癥狀後6h之內處理是至關重要的,即使術中發現是炎癥,手術也能起到減壓的作用,手術從腹股溝韌帶上平行斜切口入路,先將睪丸復位,如變暗的睪丸復位後顏色變紅,或睪丸已發黑,經熱鹽水紗佈覆蓋15min,顏色變紅,鞘膜外出血,或睪丸白膜切開有出血,說明睪丸有活力,應保留睪丸,將其固定在肉膜上,如睪丸已無生機,應予以切除,確診後應即進行手術治療,扭轉後4h內睪丸尚有保留的希望,手術時將扭轉的睪丸復位並固定於陰囊壁,若睪丸及附睪已壞死則切除.

(二)預後能及時診治預後良好,若已發生梗死則可能影響生育和內分泌.


小兒睪丸扭轉饮食

飲食方面要做到規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為主.選擇營養價值高的植物或動物蛋白,如牛奶、蛋類、魚類、瘦肉、各種豆制品等.各種新鮮蔬菜、瓜果富含維生素,營養價值高


小兒睪丸扭轉并发症

可至睪丸萎縮,壞死,影響生育和內分泌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周期性內斜視 周期性斜視 時鐘機制性內斜視 生理節奏性內斜視 隔日性斜視 隔日性內斜視 淋病 淋球菌感染 顱骨骨膜竇 牙周病 K05.501 丘疹性蕁麻疹 秋燥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