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結核 A18.008+

肩關節結核 A18.008+

肩關節結核 A18.008+

肩關節結核 A18.008+ 百科

肩關節結核比較少見,隻占全身骨關節結核的1.06%,成人比兒童較多見(Turek,1977),以21~30歲最多.大多數在青壯年,病人多同時患有活動性肺結核.性別,男略高於女.左側稍多於右側.

肩關節結核 A18.008+

肩關節結核 A18.008+

肩關節結核 A18.008+ 病因

寄生蟲感染(40%):

華支睪吸蟲是雌雄同體的吸蟲.其生活史復雜,按發育程序可分為成蟲、蟲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及幼蟲等八個階段.成蟲寄生在肝內膽管系統,尤其在膽管的分支部分.偶亦可見於胰腺管內.成蟲蟲體狹長、扁薄,前端尖細,後端較鈍圓,狀似葵瓜子仁.體表無棘,呈褐色半透明.大小為(10~25)mm×(3~5)mm,有口、腹兩個吸盤,消化器官有口、咽、食管和分支的腸管.生殖器官系雌雄同體,其兩個睪丸均呈分支狀,前後排列於蟲體的後端.

不良飲食習慣(25%):

人類常因食用未經煮熟含有華支睪吸蟲囊蚴的淡水魚或蝦而被感染.輕染者可無癥狀,重感染者可出現消化不良、上腹隱痛、腹瀉、精神不振、肝大等臨床表現,嚴重者可發生膽管炎、膽結石以及肝硬化等並發證.感染嚴重的兒童常有顯著營養不良和生長發育障礙.

肩關節結核 A18.008+

肩關節結核 A18.008+

肩關節結核 A18.008+ 症状

一、癥狀

潛伏期一般為1~2個月.感染越重,潛伏期越短.

根據患者起病的快慢可將本病分為急性和慢性:

1、急性華支睪吸蟲病短期內食入大量華支睪吸蟲囊蚴可致急性華支睪吸蟲病.急性華支睪吸蟲病以寒戰、高熱(可達39℃以上)、肝腫大、上腹部疼痛為主要表現,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體征表現常有頭痛、食欲不振、惡心、乏力、肝區壓痛等.

2、慢性華支睪吸蟲病急性華支睪吸蟲病發病數周後急性癥狀消失而進入慢性期,病人反復的多次小量感染也可演變成慢性華支睪吸蟲病.常見表現有疲乏、消化不良、肝大伴壓痛等.慢性華支睪吸蟲病最常見,一般起病隱匿,癥狀復雜.癥狀的出現率與感染度有一定關系,感染度輕的無癥狀者較多;感染越重,黃疸、肝大、肝區痛的發生率越高.根據病人感染的程度和癥狀的輕重,臨床上可將慢性華支睪吸蟲病分為輕、中、重三度:①輕度:可無明顯癥狀,或僅有胃部不適、進食後上腹脹、食欲不振、輕度腹痛等上消化道癥狀,也可出現肝腫大和消化不良.糞便檢查時可發現蟲卵.②中度:主要有較明顯胃腸道癥狀,如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右上腹脹痛,肝大(左葉更明顯),輕度水腫.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疲倦,腹痛和慢性腹瀉常見.有些患者,可觸及肝臟表面不光滑,有壓痛和扣擊痛.部分患者還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貧血、營養不良和浮腫等癥狀.③重度:有明顯胃腸癥狀,反復腹瀉或便秘,右上腹疼痛或有脾大、腹水、貧血等.多見於兒童,約占10%,兒童感染還可伴有明顯的生長發育障礙,甚至可引起侏儒癥.感染晚期可形成肝硬化和門脈高壓、腹水、腹壁靜脈曲張.

本病可根據流行病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等來確診.本病患者有生吃魚蝦史,常有腹脹、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胃腸道反應以及肝區壓痛等肝膽癥狀.在患者糞便中找到華支睪吸蟲蟲卵對確診為華支睪吸蟲病具有決定意義,但如糞檢蟲卵陰性,則宜用十二指腸引流液找蟲卵,以進一步明確.

肩關節結核 A18.008+

肩關節結核 A18.008+

肩關節結核 A18.008+ 检查

1.血液檢查

急性患者可有血液白細胞計數增高,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嚴重感染者尚可出現嗜酸性粒細胞類白血病反應,白細胞可達50×109/L,嗜酸性粒細胞有達60%以上者,慢性患者可呈輕度貧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輕度增加,多數病例嗜酸性粒細胞輕度增加(達5%~10%),隨著病程延長,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貧血,白細胞計數大多正常,但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血沉加快,血清堿性磷酸酶,丙氨酸轉氨酶和γ-谷氨酰轉肽酶活力增高,血漿總蛋白和清蛋白減少.

2.免疫學檢查

(1)檢測血清中特異性抗體:

①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具有操作簡易和判斷結果快速的優點,但其穩定性尚欠理想,抗原制備的方法基本上相同,但抗原的提取,用於致敏紅細胞的抗原濃度,紅細胞的處理等步驟和條件不同,檢測的陽性率為68.4%~98.7%,差異范圍較大.

②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是用得較多的方法,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檢測抗體敏感性多為90%~95%,假陽性率1%~5%,對並殖吸蟲病,血吸蟲病患者血清有約10%的交叉反應.

(2)檢測血清中特異性抗原:用雙夾心法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本病患者血清中特異性循環抗原,用於療效考核明顯優於檢測抗體的方法.

(3)皮膚試驗:宜選用高稀釋度抗原作皮試,通常以成蟲鹽水冷浸為抗原(稀釋度為1∶15000~1∶30000)作皮內試驗,陽性率可高達97.9%,與糞陽性符合率高達99.5%,本試驗簡便易行,特異性高,與其他吸蟲類疾病幾無交叉反應,具有輔助診斷和普查初篩的價值,研究證明,抗原稀釋度至1∶15000時,與血吸蟲病的鑒別率達100%,稀釋至1∶30000時,與並殖吸蟲的鑒別率為97.9%,與肝片吸蟲為94.8%.

3.寄生蟲學檢查

主要是糞便檢查,直接塗片法操作簡便,缺點是在輕癥感染者中,糞中蟲卵很少,不易檢出,通常多檢幾個塗片以提高檢出率,沉淀集卵法可用清水沉淀,因蟲卵較重而小故適用此法,也可用清水沉淀後再行離心,也可用鹽酸乙醚處理再行離心,使蟲卵集中沉在玻璃尖端而易檢出,用氫氧化鈉消化法還可兼作蟲卵計數檢查法,取糞便1g,置於裝有10%氫氧化鈉溶液5ml的離心沉淀管內,充分攪拌,消化1h後,用司氏計數管攪勻並吸取0.075ml作塗片,在顯微鏡下將全片的蟲卵加以計數,再乘以80,即為每克糞便所含蟲卵數.

膽汁或十二指腸液檢查,用十二指腸引流術取出十二指腸液,尤其是膽汁,蟲卵檢出率大為提高,因蟲卵從膽管直接排入十二指腸內,膽汁中蟲卵最多且無雜物混合在內,容易檢出,用引流的全部膽汁沉淀濃集檢查蟲卵,其陽性率更高,此外,亦有在膽道手術中發現成蟲,膽道引流管中發現成蟲或蟲卵,或在肝穿刺術的穿刺針管內或組織塊中發現成蟲或蟲卵,均有助於明確診斷.

用B型超聲波檢查華支睪吸蟲病患者時,可見肝內光點粗密欠均,有小斑片或團塊狀回聲,彌漫性中,小膽管不同程度擴張,膽管壁粗糙,增厚,回聲增強,在1528例華支睪吸蟲病患者B型超聲波檢查時發現肝膽系異常變化的有210例,占總數13.3%,其中肝內小膽管壁回聲增強120例,膽管壁增厚25例,膽石22例,膽囊異物7例,肝癌3例,脾臟大45例,盡管聲像圖無特異性,但仍具一定參考價值.

CT檢查華支睪吸蟲患者時,膽管直徑與長度比多小於1∶10;囊樣擴張的膽小管以肝周邊分佈為主,管徑大小相近,少數病例膽囊內可見不規則組織塊影.

肩關節結核 A18.008+ 预防

一、預防

1、提高自我防范意識,不吃生魚蝦,提倡科學的烹調和食用魚的習慣,防止誤食囊蚴,把住病從口人關.

2、控制傳染源在流行區進行普治普查,積極治療病人和帶蟲者.對重點人員、高發人群要重點檢查、重點防治.加強保蟲宿主的管理,不用生魚蝦喂狗、貓、豬等動物.

3、切斷傳播途徑對動物糞便等排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人畜的交叉感染.保護好水源,防止病畜的排泄物污染.在春季螺開始繁殖前,采用藥物滅螺,以切斷華支睪吸蟲病的流行環節.

肩關節結核 A18.008+ 治疗

(一)治療

1.對癥治療

重度感染兼有營養不良、肝功能異常或肝硬化者,應加強營養,糾正貧血,保護肝臟,以改善全身狀況,並及時進行驅蟲治療.對急性膽囊炎、膽石癥、膽總管炎或膽道梗阻等並發癥,應手術治療,並加用抗菌藥物.術後給予驅蟲治療.合並病毒性肝炎時,除積極保護肝臟外,應在病情改善的基礎上盡早進行驅蟲治療.

2.病原治療

(1)吡喹酮(praziquantel):是治療本病的首選藥物,具有療程短、療效高、毒性低、反應輕以及在體內吸收、代謝、排泄快等優點.吡喹酮對華支睪吸蟲的作用是使蟲體皮層受到破壞,從而喪失吸收能力,無法攝取葡萄糖,蟲體處於饑餓狀態,促使其體內貯存的糖原分解,導致體內糖原減少,以致耗竭.用法是25mg/(kg?次),3次/d,連服2天(總劑量150mg/kg體重).治療後3個月糞便蟲卵陰轉率達90%以上.少數病例在服用時出現頭暈、頭痛、乏力、惡心、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多發生在服藥後0.5~1h,但持續時間不長,絕大多數病例無需處理,治後2~4h,最多24h減輕或消失,一般不影響治療.一般治療量對肝、腎無明顯損害.個別患者可有期前收縮、心律失常等.

(2)阿苯達唑:近年來臨床上應用阿苯達唑治療本病,效果滿意.用量為10mg/(kg?d),分2次服,7天為一個療程,總劑量為140mg/kg體重.糞便蟲卵陰轉率幾乎為100%.阿苯達唑副作用輕,僅有少數病人出現口幹、乏力、嗜睡、頭暈、頭痛、食欲不振、嘔吐、腹痛、血清ALT升高等,但並不影響治療.

(二)預後

一般患者經驅蟲治療後,預後良好.有並發癥者,如及時治療,預後亦良好.合並病毒性肝炎時,肝炎癥狀常較明顯,病程遷延,肝功能恢復較慢.重癥病人已發展至肝硬化者,預後較差.

肩關節結核 A18.008+ 饮食

不吃未經煮熟的魚蝦,加強糞便管理工作:不讓未經無害化處理的糞便下魚塘.

肩關節結核 A18.008+ 并发症

以膽道感染,膽管炎和膽石癥最常見.

華支睪吸蟲病的並發癥很多,中山醫科大學統計的2214例,有並發癥21種共1220例占55.10%,最常見為膽道感染,膽囊炎和膽石癥等膽系並發癥,共474例占21.41%,蟲很多時還能阻塞膽道,引起阻塞性黃疸,有自膽總管去除450條成蟲後得以痊愈的病例,此外,引起細菌性肝膿腫10例,占0.45%,並發肝硬化135例,占6.09%,膽管細胞癌5例,占0.22%,在兒童引起侏儒癥32例,占1.44%,並發胰腺炎,糖尿病等胰腺疾患28例,占1.26%,並發潰瘍病,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等胃腸道疾患208例,占9.39%.

根據對廣州地區有華支睪吸蟲感染者10486例和無此吸蟲感染者87039例住院病歷的分析結果,膽石癥,膽管炎,膽囊炎,肝硬化,原發性肝癌和糖尿病的發生率有此吸蟲感染者顯著高於無此吸蟲感染者.

在流行區常見先感染華支睪吸蟲後再感染病毒性肝炎者,患病毒性肝炎後,其乏力及納差等消化道癥狀會明顯加重,肝,脾大可較顯著,肝功能不易恢復正常,並常存在肝膽道感染,其黃疸亦較難消退,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再感染華支睪吸蟲而致病情加重的報道.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粘多糖病 黏多糖增多癥 黏多糖貯積癥 食管異物 假性尖銳濕疣 假性濕疣 先天性食管憩室 Q39.651 胬肉攀睛 鉛中毒 T56.001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