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火旺

陰虛火旺

陰虛火旺

陰虛火旺百科

陰虛火旺是指臟腑陰分虧虛,失於滋養,虛熱內生的表現.心、肝、肺、脾、腎均可出現此種情況.臨床以腎陰虛較為常見,癥狀包括潮熱盜汗、心煩、失眠,或男子早泄、遺精,女子經少或經閉,或骨蒸發熱、腰膝酸軟、耳鳴等.

陰虛火旺

陰虛火旺

陰虛火旺病因

虛火(55%):

陰虛火旺屬虛火,多由精虧血少,陰液大傷,陰虛陽亢,則虛熱虛火內生.一般來說,陰虛內熱多見全身性的虛熱征象.而陰虛火旺,其臨床所見,火熱征象則往往較集中於機體的某一部位.如陰虛而引起的牙痛、咽痛、口幹唇燥、骨蒸潮熱、顴紅,大便幹結,小便短赤等,均為虛火上炎所致.

陰虛火旺往往病勢緩慢,病程較長,其臨床主要特征為五心煩熱、顴紅、失眠盜汗、口燥咽幹、眩暈、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等.陰分的主要功能,除瞭滋養、濡養各臟腑組織外,還負責制約陽氣,以免陽氣外露.陽氣是以熱、動、升為特點,陰分則以寒、靜、降相對應.若陰分虧虛,無力制約陽氣,人體會出現陽氣偏盛的虛熱狀態,所謂“陰虛則生內熱".《內經》:“年過四十,陰氣自半."隨著年紀長大,或熱病之後,或房事不節等,均易耗損真陰.

疾病因素(20%):

陰虛火旺無特定某一種疾病,相反常見於不同的疾病當中,如更年期綜合癥、甲狀腺功能亢進、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後遺癥、耳鳴及失眠等.患者一般以女性為多,因女性月事易耗損陰血.如女性更年期以潮熱、盜汗、心煩、失眠為主癥,就有明顯的陰虛火旺癥狀.

有時在患病及治療過程中,會出現體質的轉變.數年前治療一位血癌患者,原本屬正氣不足的體質,經化療後出現晚上大汗出、自覺身熱、雙手心、足心熱、失眠等陽亢陰虛之癥.

陰虛火旺

陰虛火旺

陰虛火旺症状

陰虛火旺的典型癥狀

盜汗多夢乏力肺火幹咳肝火口幹口苦口腔潰瘍 腎陰虛

陰虛火旺癥狀:陰虛則不能制陽,致使陽相對亢盛發展而成陰虛火旺證.陰虛火旺證可偏重於不同的臟腑,臨床所見,以心、肺、肝、腎為主.

(一)主癥;咽幹口燥,心煩易怒,轟熱升火,舌質紅絳.

(二)臨床表現:咽幹口燥,轟熱升火,心煩易怒,舌質紅絳,脈細數.或夜寐多夢,心悸,舌碎,小便短赤(心火),或頭痛,面紅,目幹澀痛,口苦大便幹結,脈弦(肝火),或幹咳少痰,痰中帶血(肺火),或骨蒸潮熱,顴紅升火,男子遺精,甚則陽強易舉,女子夢交(腎火).各臟的火旺可以交叉出現.

(三)證情分析:本證產生各種癥狀的機理,一是陰虛有熱,陰虛則燥,陰虛則靜少動多,二是一個或幾個臟腑的火旺.

(四)本證的發展及影響:本證大多表現為慢性過程.其進一步發展,陰愈虛則火易旺,火更旺則陰更傷,形成惡性循環,病情日益加重,往往導致腎陰、腎精耗竭,甚至出現陰竭陽越的危象.

陰虛火旺臨床表現:午後潮熱,或夜間發熱,發熱不欲近衣,手足心發熱,或骨蒸潮熱,心煩,少寐,多夢,顴紅、盜汗、口幹咽燥,大便幹結,尿少色黃,舌質幹紅或有裂紋,無苔或少苔,脈細數.或伴有口腔潰瘍反復發作,疼痛,伴頭昏,腰酸乏力等.

口腔潰瘍的發病是由於“心脾有熱",也和陰虛火旺有著不可分的關系,特別是復發性、習慣性的口腔潰瘍,一般都是腎陰虛、心脾熱引起的.也就是說,調理陰虛火旺的同時,可以治愈口腔潰瘍.

陰虛火旺

陰虛火旺

陰虛火旺检查

陰虛火旺需做的檢查項目

體溫測量尿常規血常規便常規

體溫測量:查看患者體溫有發熱、盜汗等.

尿常規:小便(每次)量少,顏色深黃(甚至帶有紅色).常合並尿頻、尿急、尿痛,尿血等癥狀.

便常規:大便困難,便秘,甚至大便帶血等.

血常規:血常規檢查是臨床上最基礎的化驗檢查之一.血常規檢查項目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及血小板數量等.

陰虛火旺预防

(1)節制性生活,一般陰虛火旺都是由於陰精虧損所致.

(2)禁食溫燥的水果、調味品等,如荔枝、龍眼、榴蓮、芒果、八角、花椒、肉桂等,也不要吃高脂肪、高熱量等油膩的食品.

(3)禁食咖啡等刺激性飲料.可以少喝一點綠茶.平時也可以以綠豆湯解渴,但綠豆性寒,脾胃虛寒滑泄者忌之.

(4)晚飯少食.

陰虛火旺治疗

對癥中藥:對癥中藥有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玉女煎等.具體是否需要服藥、需服何種藥,請經中醫師診斷後由醫生確定.

六味地黃丸是滋陰補腎的名方,市面也容易買到中成藥,若合陰虛火旺證型的均可服用,但感冒期間不宜服用.除瞭服藥外,最好的育陰方法當然是健康的起居生活,因過度勞累、夜眠、思慮過多心力消耗都是損傷陰份的.可見《內經》:“不妄作勞"確是育陰養生的重點.

陰虛火旺引起的口腔潰瘍:陰虛火旺引起的口腔潰瘍可以用熟地歸芪湯治療.

1、藥物組成:熟地15g,女貞子10g,山藥10g,丹皮l0g,生黃芪10g,當歸10g,川芎10g,牛膝10g,山茱萸10g,茯苓l0g.

2、制劑用法:上方加水煎至300ml,每日1劑,分2次溫服,連服4周為1療程.

3、適應病證:口腔潰瘍,肝腎陰虛,虛火挾瘀型.證見口腔潰瘍反復發作,疼痛,伴頭昏,腰酸乏力.

4、病案舉隅:王某,女,53歲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口腔潰瘍反復發作5年餘,每年發作10餘次.診見舌尖及兩頰粘膜多處潰瘍,疼痛劇烈,伴頭昏、腰酸乏力,舌質暗紅有瘀斑,脈沉細.診斷為口腔潰瘍,證屬肝腎陰虛,虛火挾瘀.治以滋養腎陰、活血散瘀.用上方連服4劑後,部分小潰瘍開始愈合,疼痛緩解,又原方繼服6劑,口腔潰瘍痊愈.為鞏固療效,原方再服5劑,隨訪半年未發.

5、治療機理:《聖濟總錄·口齒門)謂:“口瘡者,由心脾有熱,氣沖上焦,重發口舌,故作瘡也."本病初起在心脾,但久病不愈或久治不愈者,其病變在腎.或因心脾積熱,熱盛傷陰,久病及腎;或因治療時濫施苦寒瀉火之品,攻伐太過,耗氣傷陰,則虛火愈熾;或因酒色勞損,素體肝腎虧虛.故本病雖與全身臟腑功能失調有關.但主要以腎虛為主,腎陰不足,虛火上炎,氣機失暢,氣滯血瘀為基本,故治以滋補腎陰為主,佐以活血散瘀以促進血液循環.方中熟地、山茱萸、女貞子、山藥、丹皮、茯苓滋補腎陰,滋補而不留邪,降泄而不傷正;加黃芪益氣托毒,斂瘡生肌活血;加當歸、牛膝、川芎以養血活血散瘀,引火下行.該方功在滋補腎陰、活血散瘀、斂瘡生肌.應用本方時應註意,兼心脾積熱者加炒山梔、川連、淡竹葉;兼中焦虛寒者加黨參、白術、幹薑;兼腎陽虛者加肉桂、補骨脂、仙茅;兼便秘者加火麻仁、鬱李仁.

陰虛火旺饮食

陰虛火旺是中醫辨證的診斷,主要采用中醫中藥方法調理,建議養陰清熱.同時也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保持情緒穩定,心平氣和.陰虛火旺的人在幹熱少雨的夏季癥狀容易加重,推薦以下既能滋陰又能調理脾胃的食療方:

(1)生地黃粥:生地黃汁150毫升(或幹地黃煎濃汁150毫升)、大米100克.大米煮粥,粥熟加入地黃汁,攪勻食用.

(2)天門冬粥:天門冬60克、大米100克.天門冬煎濃汁去渣,加入大米煮粥,作早餐食用.

(3)百合粥:鮮百合50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先將大米煮粥,將熟時放入百合,煮熟,冰糖調味後食用.如無鮮百合,可用幹百合粉30克,與米同煮粥亦可.

陰虛火旺并发症

陰虛火旺容易並發疾病有口腔潰瘍,煩躁易怒,潮熱盜汗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流行性腮腺炎 良性葡萄胎 抽動癥 抽動--穢語綜合征 膿性指頭炎 夾色傷寒 小兒淋巴樣息肉 小兒良性淋巴性息肉病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