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 癆病 白色瘟疫

結核病 癆病 白色瘟疫

結核病 癆病 白色瘟疫

結核病 癆病 白色瘟疫百科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菌可能侵入人體全身各種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臟,稱為肺結核病.結核病又稱為癆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種古老的傳染病,自有人類以來就有結核病.

結核病 癆病 白色瘟疫

結核病 癆病 白色瘟疫

結核病 癆病 白色瘟疫病因

發病原因

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包括結核分枝桿菌、牛分枝桿菌、非洲分枝桿菌和田鼠分枝桿菌,引起人類疾病的主要是結核分枝桿菌.結核分枝桿菌大小為0.3-0.6um×1-4um,細小而略彎,兩端略鈍.抗酸染色是其重要特性,臨床上一旦在標本中發現抗酸染色陽性的細菌絕大多數代表結核分枝桿菌,仍需要培養及進一步的菌種鑒定.結核菌生長緩慢,至少需要2-4周才有可見菌落.

結核菌細胞壁富含脂質,約占細胞壁的60%,主要的成分是分枝菌酸和酸化海藻糖.前者是抗酸著色反應的物質基礎;後者包括海藻糖雙分枝菌酸和硫甘酸,分別具有介導肉芽腫形成和促進細菌在吞噬細胞內存活的作用.細胞壁中尚含有脂多糖,其中脂阿拉伯甘露聚糖具有廣泛的免疫原性,生長中的結核菌能大量產生,是血清學診斷中應用較多的一類抗原物質.

發病機制

結核菌進入人體後被巨噬細胞吞噬,細菌在細胞內的存在和長期存活引發的宿主免疫反應是影響發病、疾病過程和轉歸的決定用性因素.

(一)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自然史

感染3-8周後結核菌素(簡稱結素)皮試轉陽,95%的免疫機制正常的健康感染者的原發綜合征自然消退,成為潛伏感染人群,約5%在日後因潛在感染復燃而發病.

(二)結核菌感染的宿主反應及生物學過程

結核菌進入人體後宿主對結核菌的免疫反應在其發病、臨床過程和轉歸上具有特殊意義.

經飛沫吸入的結核菌被巨噬細胞吞噬,活化的肺泡巨噬細胞,形成早期感染病灶.結核菌在巨噬細胞內的最初生長,形成中心呈固態幹酪壞死的結核灶,能限制結核菌繼續復制.由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和遲發型變態反應在此期形成.從而對結核病的演變、轉歸起決定性的影響.

共生期大部分感染者的結核菌可持續存活,細菌和宿主共生,纖維包裹的壞死灶幹酪性中央部位被認為是細菌持續存在的主要場所.

幹酪灶中包含具有生長能力但不繁殖的結核菌,幹酪灶一旦液化便給細菌提供理想繁殖環境.

結核病 癆病 白色瘟疫

結核病 癆病 白色瘟疫

結核病 癆病 白色瘟疫症状

肺結核:有較密切的結核病接觸史,起病可急可緩,多為低熱(午後為著)、盜汗、乏力、納差、消瘦、女性月經失調等;呼吸道癥狀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悶或呼吸困難.

腎結核:膀胱刺激癥狀是腎結核的最重要、最主要也是最早出現的癥狀.當結核桿菌對膀胱黏膜造成結核性炎癥時,患者開始先有尿頻,排尿次數在白天和晚上都逐漸增加,可以由每天數次增加到數十次,嚴重者每小時要排尿數次,直至可出現類似尿失禁現象.75%~80%都有尿頻癥狀.在尿頻的同時,可出現尿急、尿痛、排尿不能等待,必須立即排出,難以忍耐.排尿終末時在尿道或恥骨上膀胱區有灼痛感覺.膀胱病變日趨嚴重,這些病狀也越顯著.

骨結核:初期局部疼痛多不明顯,待病變發展刺激或壓迫其鄰近的神經根,如腰椎結核的出現肋間神經痛;腰椎結核刺激或壓迫腰叢神經引起腰腿痛;單純骨結核或滑膜結核發展為全關節結核時疼痛加重,往往這時才引起病人的註意.為瞭減輕疼痛,患部肌肉一直處於痙攣狀態,借以起保護作用.當病人體位改變時,尤其是在夜間熟睡失去肌肉痙攣的保護時,疼痛更加明顯,小兒常表現夜啼等.

結核病 癆病 白色瘟疫

結核病 癆病 白色瘟疫

結核病 癆病 白色瘟疫检查

實驗室檢查

一結核菌檢查是確診肺結核最特異的方法.

1.痰塗片:痰塗片抗酸染色快速簡便,一般塗片陽性肺結核診斷可基本確立.但隨著我國非結核分枝桿菌病發病率的增加,需排除.

2.結核菌培養: 除瞭能瞭解結核菌有無生長繁殖能力以外,尚可用作藥物敏感試驗及菌型鑒定,結核菌生長緩慢,使用改良羅氏培養基一般需要4-8周才能報告.培養雖費時,但精確可靠,培養的菌株進行藥敏試驗對復治結核病或者懷疑有耐藥的的結核病尤為重要.

3.結核菌基因檢測及鑒定: 應用聚合酶鏈反應(PCR)使所含微量的DNA得到擴增,該方法快速簡便,並可鑒定菌型.

影像學檢查

胸部X線及胸CT對發現發現肺內病灶的部位、范圍、性質有無空洞非常重要,尤其是胸CT對發現微小病灶或隱蔽性的病變有重要意義.同時可動態監測治療過程中瞭解病灶的恢復情況.

結核菌素試驗是診斷結核感染的參考指標,我國從人型結核菌制成PPD(PPD-C)及從卡介苗制成的BCG-PPD,純度均較好,已廣泛應用於臨床,皮內註射0.1ml(5IU),72小時觀察硬結平均直徑≥5mm為陽性,如果直徑≥20mm,或局部出現水泡或壞死者為強陽性反應.呈強陽性反應常表示活動性結核病.

其他檢查

嚴重的結核病患者可伴有貧血,重癥結核病可出現白細胞減少或類白血病反應.血沉增快常見於活動性結核病,但無診斷價值.對於痰菌陰性的患者,血清中的特異性抗體具有輔助診斷價值.纖維支氣管鏡對於發現支氣管結核、吸取分泌物、或做病原菌或脫落細胞檢查及活體組織檢查有重要意義.

結核病 癆病 白色瘟疫预防

預防措施

卡介苗接種結核菌感染主要通過呼吸道吸入.因此,控制空氣的污染是防止結核病的關鍵.主要采取下列措施預防:

一、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結核病患者咳嗽時應該以手帕掩口,最好將痰液吐在紙上然後燒掉,痰杯應浸入2%煤酚皂或1%甲醛溶液中,約兩小時即可滅菌.結核菌對濕熱的抵抗力最差,煮沸15分鐘即可殺滅.患者的衣服,手帕、被單等經煮沸後在洗滌.主要應該防止痰液污染,日常消毒采用70%的酒精最為有效,結核菌接觸15-30秒後即被殺死.牛奶必須經過低溫滅菌才可引用.

1、做一次徹底的消毒.根據結核桿菌耐寒冷、耐幹熱、但不耐濕熱的特點,將患者使用過的餐具、毛巾、衣物、手帕、口罩等物品煮沸10~15分鐘;對書籍、棉被、化纖衣物等不能用水煮的物品,可在陽光下曝曬4~6小時,或用紫外線燈消毒兩小時.此外,也可用來蘇水等消毒液消毒.對患者居住的房間,可用紫外線燈進行空氣消毒.

2、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據統計,每十分鐘通風換氣一次,4~5次後可以吹掉空氣中99%的結核桿菌.

3、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實行分食制、洗漱用具專人專用、勤洗手、勤換衣、定期消毒等.

二、定期的肺部健康檢查.

定期的肺部健康檢查可以發現早期病例,以便及時治療,防止播散.健康檢查應結合當地的結核病疫情1-2年進行一次.在農村還應根據個人病史、痰液檢查情況及自覺體征等配合肺部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盡早治療.

三、卡介苗接種.

卡介苗是牛型結核菌在特種(含牛膽汁)培養基中多代移種後,成對人體無害而能產生免疫力的活菌苗.為正確查明是否需要接種,一般均在接種前做結素試驗,陰性反應者才接種.但過敏反應對身體並無多大影響,在結核病感染率很低的地區,可以免做結核菌素試驗而直接接種卡介苗.接種6-8周後結素試驗抗體轉陽性,則表示人體已經產生免疫力;如試驗仍為陰性,則表示接種沒有成功,需要再次接種.

結核病 癆病 白色瘟疫治疗

肺結核:

(1)早期治療:一旦發現和確診後立即給藥治療;

(2)聯用:根據病情及抗結核藥的作用特點,聯合兩種以上藥物,以增強與確保療效;

(3)適量:根據不同病情及不同個體規定不同給藥劑量;

(4)規律:患者必須嚴格按照治療方案規定的用藥方法,有規律地堅持治療,不可隨意更改方案或無故隨意停藥,亦不可隨意間斷用藥;

腎結核:

(1)鏈黴素:對結核桿菌有殺菌作用,如同時服用碳酸氫鈉堿化尿液可增強其療效.經鏈黴素治療可使結核病灶纖維化.若病變位於泌尿系排泄系統,如輸尿管等處,則易造成局部纖維化收縮,形成梗阻,應予註意.註射鏈黴素後可出現口周麻木,如不嚴重可繼續應用,常在使用中逐漸消失.主要的副作用是對第八對腦神經前庭支的影響,表現為眩暈、耳鳴、耳聾,嚴重者應及時停藥.少數病例可出現過敏性休克.腎功能嚴重受損者不宜使用.

(2)異煙肼(INH,雷米封):對結核桿菌有抑制和殺滅作用.服用異煙肼後迅速吸收滲入組織,對纖維化及幹酪化病變亦易滲入透過,對結核病灶有促進血管再生,能促使抗結核藥物更易進入病灶.其主要副作用為精神興奮和多發性末梢神經炎,認為與維生素B6排出增加或幹擾吡哆醇代謝有關,因此服異煙肼時應加服維生素B6,可防止副作用的發生.服藥時血清轉氨酶可升高,造成肝臟損害.

(3)對氨柳酸(PAS,對氨水楊酸):對結核桿菌有抑菌作用.此藥單獨應用效果較差,但能加強鏈黴素及異煙肼的抗結核桿菌作用,並能使抗藥性延遲發生.因此在臨床上采用兩種或三種抗結核藥物聯合應用有利於發揮其治療作用.主要副作用有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故目前有被利福平、乙胺丁醇取代的趨勢.本品不宜與利福平合用.

(4)利福平(rifampin,RFP):為半合成的口服廣譜抗生素,對細胞內外旺盛生長的結核桿菌有強力殺滅作用,比鏈黴素,對氨柳酸,乙胺丁醇的作用更強,對耐藥的結核桿菌亦有效.與其他抗結核藥物無交叉抗藥性,同異煙肼或乙胺丁醇合用可相互增強作用.副作用很少,偶有消化道反應及皮疹.近年來發現少數病例有肝功能損害,血清轉氨酶升高、黃疸等.

(5)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對各型結核桿菌均有抑菌作用.腎功能正常者無蓄積作用.該藥吸收及組織滲透性較好,對幹酪纖維病灶也能透入.其毒性作用主要是球後視神經炎,出現視力模糊,不能辨別顏色(尤其對綠色)或有視野縮小等,嚴重者可致失明.視神經炎是可逆性的,停藥後多能恢復.毒性反應的發生率與劑量有關.在治療過程中應定期檢查視力與辨色力.

骨結核:

1.服用抗結核藥,一定要註意按時、長期服用,中途不能隨便停藥或減量服用.一般在治療8個月後可以開始復查,不過早一些也可以.但要註意,結核病人的復查都是用X光,對身體(白細胞)有害,能不用時,最好都不要用.

2.肺結核病人一般(不是對藥物產生耐受性的)需治療1年半,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藥物用量和品種,再鞏固治療半年至一年.直到通過痰檢不能找到結核桿菌後才算治愈.

結核病 癆病 白色瘟疫饮食

1、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消耗性傳染病,治療要從整體出發,使用抗結核病藥物同時必須增加機體抵抗力,加強營養,可補給患者充足熱和營養素,滿足結核病灶修復需要,增強機體抵抗力.

2、結核病熱量需要超過正常人,一般要求達到每公斤體重供給30千卡,全日總攝入量為2000千卡左右,輕體力勞動者每公斤體重40千卡,全日2400千卡左右.

3、因結核病病人蛋白質消耗多,且蛋白質修補組織的重要營養素有益病灶愈合病體康復.結核病患者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應為每公斤體重1.2~1.5克,每天的總進量為80~100克,其中優質蛋白質,如肉禽、水產品、蛋、乳及大豆制品應占總蛋白質攝入量的50%上.

4、另外還需補充充足的維生素,維生素A增強機體免疫力,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維生素C有利於病灶愈合和血紅蛋白合成,B族維生素有改善食欲的作用.新鮮蔬菜水果也是維生素的主要來源.此外乳、蛋、內臟等食品含維生素A豐富,花生、豆類、瘦肉等富含維生素B.

5、禁止吸煙和飲酒.吸煙會增加對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刺激,飲酒使血管擴張,加重患者咳嗽咯血等癥狀.

此外,結核病人膳食中還應特別註意鈣和鐵的補充,鈣是結核病灶鈣化的原料,牛奶中所含的鈣量多、質優.患者每日應飲奶250~500克.鐵是制造血紅蛋白的必備原料,咯血便血者更要註意補充.

結核病 癆病 白色瘟疫并发症

不同部位結核病可引起不同並發癥,具體見具體的的結核病.可能會有結膜結核病,十二指腸結核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肺囊性纖維化 肺囊性纖維病 肺纖維囊泡癥 腎上腺腫瘤 流行性感冒 J11.101 流感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 口底蜂窩織炎 口底蜂窩組織炎 黃熱病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