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骨骨折 S82.001 膝蓋損斷

髕骨骨折 S82.001 膝蓋損斷

髕骨骨折 S82.001 膝蓋損斷

髕骨骨折 S82.001 膝蓋損斷百科

髕骨是膝關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中最大的籽骨.在伸膝活動中,髕骨通過杠桿作用能使股四頭肌力量提高約30%,尤其在伸直膝關節的最後10°~15°時,髕骨的作用更顯重要.髕骨骨折後如處理不當,將會嚴重影響膝關節的活動,甚至造成終生殘疾.由於髕骨切除後可導致永久性的膝關節功能受限,伸膝力量減弱,並可引起股四頭肌萎縮.因此,髕骨骨折後應盡量保存髕骨的完整,不主張進行髕骨切除.髕骨與股骨內外髁的前方形成髕股關節,髕骨骨折後應盡量恢復關節面的平整,以減少創傷性髕股關節炎的發生.

髕骨骨折 S82.001 膝蓋損斷

髕骨骨折 S82.001 膝蓋損斷

髕骨骨折 S82.001 膝蓋損斷病因

暴力因素(30%):

由於髕骨位置表淺,且處於膝關節的最前方,因此而極易受到直接暴力的損傷,如撞擊傷,踢傷等,直接暴力導致的髕骨骨折有時會合並同側的髖關節後脫位,骨折多為粉碎性,移位較少,伸肌支持帶很少損傷,因此,患者尚能主動伸直膝關節.

肌力因素(32%):

股四頭肌突然猛力收縮,超過髕骨的內在的應力時,則引起髕骨骨折,骨折多為橫形,移位明顯,但很少呈粉碎性,伸肌支持帶損傷嚴重,不能主動伸直膝關節.

髕骨骨折 S82.001 膝蓋損斷

髕骨骨折 S82.001 膝蓋損斷

髕骨骨折 S82.001 膝蓋損斷症状

髕骨骨折的癥狀:

髕骨疼痛皮膚擦傷皮下血腫膝關節疼痛膝關節腫脹積血

髕骨骨折的發生年齡一般在20~50歲之間,男性多於女性,約為2∶1.

髕骨骨折後常發生膝關節腫脹積血,髕前可見皮膚擦傷及皮下血腫,壓痛明顯,有移位的骨折可觸及骨折間隙,被動活動時膝關節劇痛,有時可感覺到骨擦感.

髕骨骨折通常按照骨折位置,骨折後的外形及移位的程度進行分類.

1.無移位的髕骨骨折

(1)無移位的橫形骨折.

(2)無移位的粉碎性骨折.

2.有移位的髕骨骨折

(1)髕骨中1/3橫形骨折.

(2)髕骨上或下極橫形骨折.

(3)有移位的粉碎性骨折.

(4)縱行骨折.

(5)骨軟骨骨折.

橫形骨折最為常見,約占所有髕骨骨折的50%~80%,大多發生於中1/3或下級;粉碎性骨折占30%~35%;縱行骨折及骨軟骨骨折最少見,占12%~17%,縱行骨折常因直接暴力作用於髕骨的一側關節面而引起,骨軟骨骨折通常發生於青少年,並且常在創傷性髕骨脫位或半脫位時合並發生.

根據臨床表現及X線所見,即可明確髕骨骨折的診斷,骨折診斷明確後,應判斷伸肌支持帶損傷的程度,以有利於選擇治療方法.

如果骨折移位大於或等於5mm,則提示伸肌支持帶大部分已斷裂,如骨折移位小於5mm,並能主動完全伸直膝關節,則說明伸膝裝置未受明顯損傷;如不能完全伸直則提示同時有不同程度的損傷,進行膝關節穿刺抽血後註入局麻藥,有助於上述檢查的實施.

髕骨骨折 S82.001 膝蓋損斷

髕骨骨折 S82.001 膝蓋損斷

髕骨骨折 S82.001 膝蓋損斷检查

髕骨骨折檢查項目:

四肢的骨和關節平片

攝X線片時應采用膝關節側位及斜位,而不用前後位,側位雖然對判明橫斷骨折以及折塊分離最為有用,但不能瞭解有無縱形骨折以及粉碎骨折的情況,斜位可常規采用外旋45o位,以避免與股骨髁重疊;既可顯示其全貌,更有利於診斷外側的縱形骨折,如懷疑內側有損傷時,則可取內旋45o位,如臨床高度懷疑有髕骨骨折而各位及側位X線片均未顯示時,可再照髕骨切位X線片.

髕骨骨折 S82.001 膝蓋損斷预防

髕骨骨折,乃屬關節內骨折,應行解剖或近解剖復位,否則會因關節面不平,導致創傷性關節炎,經常疼痛影響生活及工作,這類骨折不能輕視,應及時到醫院請骨科大夫診治.

髕骨骨折 S82.001 膝蓋損斷治疗

髕骨骨折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

(1)適應證:髕骨骨折超過2~3mm移位,關節面不平整超過2mm,合並伸肌支持帶撕裂骨折,最好采用手術治療.其治療目的是:恢復關節面形狀,修復伸膝裝置並牢固內固定,以允許早期活動.

(2)手術入路:髕前橫弧形切口,弧頂在髕骨下極下1mm~1.5cm,兩側至兩側側方中點,此切口,能充分顯露折塊,骨折復位及修復伸肌擴張部和滑膜撕裂.根據皮膚擦傷情況,亦可采用膝正中縱切口或髕旁外側切口.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向遠近端分離,顯露髕骨前面,股四頭肌腱、髕腱及內外側擴張部.通過擴張部的撕裂口,徹底清除關節內血腫及碎骨塊.用兩把大的巾鉗將骨折塊復位,通過擴張部,觸摸關節面,經反復調整巾鉗位置,達手摸關節面平整,即將巾鉗暫固定,根據骨折情況,采用內固定,最後修復擴張部.

(3)手術內固定種類及選擇:髕骨骨折的內固定有多種,總的可分為兩類,一類行內固定後仍需一定時間的外固定;另一類內固定比較堅強,不需外固定.筆者以新鮮屍體膝關節做成髕骨橫行骨折,在實驗機上行多種內固定生物力學試驗,得到股四頭肌對髕骨的拉力及股骨的作用力.

環形鋼絲、Magnson鋼絲與張力帶鋼絲固定,不能勝任2倍體重負載,在臨床上內固定後仍需外固定保護;AO張力帶鋼絲固定作用比前者顯著增強,有兩根克氏針穿入髕骨之中,分擔瞭應力,保持髕骨的穩定,但系一根鋼絲環繞兩根克氏針,如兩針偏離髕骨中心的距離不相等,則鋼絲固定的穩定性不佳,致固定失效而產生側方移位.改良AO張力帶鋼絲,兩根克氏針各有一根鋼絲固定,其固定作用強,不因固定針在髕骨中的位置不對稱而失去穩定性,在兩鋼絲之間不產生扭矩的弊病.當去載後即使骨折前面間隙達0.8mm,亦不發生骨折移位,說明其穩定性好,由於其負載是2倍體重之上,故術後不需外固定.

3.改良張力帶鋼絲用兩枚2mm的克氏針自髕骨上極穿入,經骨折塊由下極穿出,兩針位於股骨四頭肌腱兩側,並平行,然後用18#鋼絲,環繞克氏針四個尖端固定.本院改良張力帶鋼絲,僅將改良張力帶鋼絲的環形鋼絲固定,改為兩根鋼絲分別單個上下針端固定.在粉碎骨折,還可加用橫行或斜克氏針加鋼絲固定.

髕骨骨折中醫治療方法

一、手法整復:患者取仰臥位,膝伸直,術者站於患側,一手拇指及食指、中指捏擠遠端向上推,並固定之.另手拇、食、中指捏擠近端上緣的內、外兩側向下推擠,使骨折斷端接近並對位.若用手指觸摸髕骨前面不平整或X線透視有前後殘餘移位時,可再用一手拇、食指固定下陷的一端,另一手拇、食指擠按向前突出的另一端,使之對齊.對位滿意後,即可固定.

二、固定:

(一)石膏托或管形固定:此法適用於無移位髕骨骨折,不需手法復位,抽出關節內積血後包紮.用長腿石膏托或石膏管形固定患肢於伸直位3~4周,在此期間練習股四頭肌收縮,去除石膏後練習膝關節屈伸活動.

(二)抱膝圈固定:無移位或移位不多(分離移位不超過0.5cm)者可用此法.因骨折容易整復,比較穩定,用繃帶量好髕骨輪廓大小、作成圓圈,纏好棉花,用繃帶纏好外層,另加佈帶四條,各長60cm.後側墊一托板,長度由大腿中部到小腿中部,寬13cm、厚1cm,板中部兩側加上固定用的螺絲釘.骨折經整復滿意,置患膝於托板上,膝關節後側及髕骨周圍襯好棉墊.將抱膝圈套於髕骨周圍.固定帶分別捆紮在後側托板上.若腫脹消退,則根據消腫後髕骨輪廓大小、縮小抱膝圈.繼續固定至骨折愈合.

(三)髕骨爪固定:分離移位較明顯的髕骨骨折,可采用髕骨爪(抓髕器)固定,療效頗為滿意.

髕骨骨折 S82.001 膝蓋損斷饮食

骨折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方1赤小豆適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許溫服之,本方適用於活血化瘀期.

方2豬骨頭1000克,黃豆250克,加水小火燒爛,加鹽薑調味分飲食之.

方3豬脊骨一具,洗凈,紅棗120克,蓮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燒爛,加薑鹽調味分多次飲之.

方4鮮湖蟹2隻,取肉(帶黃),待粳米粥熟時,入蟹肉,再加以適量生薑、醋和醬油服食,常服.

方5烏雄雞1隻(約500克),去皮毛內臟,洗凈,“三七"5克切片,納入雞肚中,加少量黃酒,隔水清燉,熟後用醬油蘸服,常服.

方6生黃芪30~60克,濃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方7當歸20克,黃芪100克,嫩母雞1隻,加水同煮湯食用.

方8紫丹參50克,洗凈,加水煮,取汁,其汁與豬長骨1000克、黃豆250克同煮,待爛熟,加入少量桂皮、鹽即成.

方9生螃蟹500克,搗爛,熱黃酒沖服250克,餘渣敷患處,約半日“各各"有聲即好.用於骨折接骨.

骨折患者飲食宜忌

1、早期(1-2周):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見,消腫散瘀為骨折愈合之首要.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制品、水果、魚湯、瘦肉等.

2、中期(2-4周):瘀腫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

3、後期(5周以上):受傷5周以後,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絡,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3、早期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

4、忌多吃肉骨頭有些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骨頭,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會使骨折愈合時間推遲.究其原因,是因為受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隻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鈣.若骨折後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所以,就會對骨折的早期愈合產生阻礙作用.但新鮮的肉骨頭湯味道鮮美,有刺激食欲作用,少吃無妨.

5、忌偏食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而機體修復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種營養素,由此可知保證骨折順利愈合的關鍵就是營養.

6、忌過食白糖大量攝取白糖後,將引起葡萄糖的急劇代謝,從而產生代謝的中間物質,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機體呈酸性中毒狀態.這時,堿性的鈣、鎂、鈉等離子,便會立即被調動參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現酸性.如此鈣的大量消耗,將不利於骨折病人的康復.同時,過多的白糖亦會使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減少,這是因維生素B1是糖在體內轉化為能量時必需的物質.維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力,亦影響功能的恢復.所以,骨折病人忌攝食過多的白糖.

髕骨骨折 S82.001 膝蓋損斷并发症

常見並發癥

早期並發癥:

1、創傷性休克:嚴重股骨幹骨折內出血可達500~1000毫升甚至更多,創傷後的疼痛刺激,早期即可能發生休克,處理原則為早期固定減少內出血,擴充血容量和止痛,積極抗休克治療.

2、擠壓綜合征:嚴重擠壓傷導致股骨幹骨折,需要註意擠壓綜合征的發生,處理原則為預防急性腎功能衰竭和高血鉀,予以早期盡快補液,堿化尿液,利尿,解除腎血管痙攣等甚至行筋膜切開減壓等.

3、血管神經損傷:股骨幹下段骨折,骨折塊向後移位可傷及蟈靜脈和坐骨神經,處理原則做好骨折的固定,忌反復活動患肢.

4、脂肪栓塞綜合征:股骨幹髓腔有大量黃骨髓,脂肪含量高,損傷後可引起脂肪栓塞綜合征,處理原則為患者嚴格制動,忌隨意搬動.

後期並發癥:

5、骨折畸形愈合:分為成角畸形,短縮畸形,旋轉畸形,處理原則兒童輕度短縮可自行糾正,成人輕度短縮可墊高鞋跟補償,短縮2,5厘米以上或旋轉畸形均需手術矯形治療.

6、骨折不連接:處理原則預防感染發生,有效固定和防止過早活動.

7、膝關節僵直:長時間的牽引固定膝關節或手術及骨折創傷波及膝關節可造成膝關節攣縮僵硬,處理原則進行早期膝關節屈伸活動,手法按摩或手術松解等.

8、髕骨骨折延遲愈合或不愈合髕骨骨折骨不愈合發生率低,為2.4%~4.8%,治療:對無癥狀或癥狀輕微采用非手術治療,雖然骨折不愈合,但是患膝功能尚可,對於有明顯癥狀的患者采用手術治療,根據具體情況做切開復位張力帶鋼絲固定,髕骨部分切除,髕骨全切除,術後大部分患者功能明顯改善.

9、髕骨再骨折發生率1%~5%,由於在骨愈合後短期內,股四頭肌腱控制膝關節穩定作用尚未完全恢復,加之髕骨內固定不夠堅強,膝關節置動時間不足,當患者鍛煉或行走時,在保護不充分的情況下,患膝突然腿打軟,股四頭肌猛力收縮,造成再骨折,若骨折後骨塊分離大,髕旁腱膜組織撕裂,仍需切開復位內固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陰莖離斷傷 陰莖損傷 外陰濕疹 外陰濕疹病 牙齦纖維瘤病 牙癰 牙癰腫 胸腺癌 手部濕疹 手濕疹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