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疹 隱疹 風痧

風疹 隱疹 風痧

風疹 隱疹 風痧

風疹 隱疹 風痧百科

風疹(rubella,Germanmeasles)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的急性傳染病.又稱風痧,痧子等.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由於風疹的疹子來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陣風似的,風疹也因此得名.風疹病毒在體外生活力很弱,傳染性與麻疹一樣強.一般通過咳嗽、談話或噴嚏等傳播.以發熱、全身皮疹為特征,常伴有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由於全身癥狀一般較輕,病程短,往往認為本病無關緊要,但是近年來風疹暴發流行中重癥病例屢有報導.如果孕婦感染風疹,將全嚴重損害胎兒,兒童成人均可發病.中醫學稱本病為風疹、風痧、隱疹.認為系感受風熱時邪,發於膚表所致.

風疹 隱疹 風痧

風疹 隱疹 風痧

風疹 隱疹 風痧病因

一、發病原因

風疹病毒為RNA病毒,屬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是僅限於人類感染的病毒,它由口、鼻及咽分泌物傳給他人,或通過飛沫傳播.電鏡下多呈球形,直徑50~70nm,內有30nm的電子稠密核心,復蓋兩層疏松外衣.包膜厚8nm,其表面有很多5~6nm向外突起的結構,含血凝素.病毒顆粒由RNA和一種殼體(衣殼)蛋白(C)和三種包膜蛋白(E1,E2a與E2b)組成.E1和E2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引起機體產生中和抗體和血凝抑制抗體.風疹病毒僅一個血清型,與披膜病毒科的60多種病毒無抗原交叉.風疹病毒可在胎盤或胎兒體內(以及出生後數月甚至數年)生存,引起長期、多系統的慢性進行性感染.本病毒可在兔腎、乳田鼠腎、綠猴腎、兔角膜等細胞培養中生長,能凝集雞、鴿、鵝和人ldquo;Ordquo;型紅細胞.病毒在體外的生活力弱,對紫外線、乙醚、氯仿、甲醛、氯化銫、去氧膽酸鈉等均敏感.pH6.8和8.1均不易生長,pH3.0可將其滅活.本病毒不耐熱,56℃30min、37℃1.5h均可將其殺死,4℃保存不穩定,在-60~-70℃可保持活力3個月,幹燥冰凍下可保存9個月.

二、發病機制

患者感染風疹後,風疹病毒首先在上呼吸道黏膜及頸淋巴結復制,然後進入血液循環引起病毒血癥,播散至全身淋巴組織引起淋巴結腫大,病毒直接損害血管內皮細胞發生皮疹.目前多認為皮疹是由於風疹病毒所致的抗原抗體復合物引起真皮上層的毛細血管炎癥所致.本病病情較輕,病理發現不多,皮膚和淋巴結呈急性、慢性非特異性炎癥.風疹病毒可引起腦炎、腦組織水腫、非特異性血管周圍浸潤、神經細胞變性及輕度腦膜反應,也可於感染十幾年後由於慢性持續性病變而導致慢性全腦炎.先天性風疹的發病原理還不太清楚,已知孕婦感染風疹後,風疹病毒可於病毒血癥階段隨血流感染胎盤最後感染胎兒.胎盤絨毛膜被感染後有較持久的小血管和毛細血管壁廣泛受累的現象.母親越在孕齡早期被感染風疹,胎兒被感染的機會越多,孕齡第1個月時,10%~50%被感染,第2個月時10%~30%,第3個月時5%~20%,第4個月時1%~5%,以後仍可能有少數胎兒被感染.由於胎兒,特別被風疹病毒感染後的胎兒缺乏細胞免疫功能及不產生幹擾素等事實,風疹病毒在體內長期廣泛存在,並隨胎兒細胞分裂、增生時侵入下一代細胞,不斷增生傳代,形成持續、多器官的全身感染,並由此產生多樣的先天性缺陷癥狀,故稱為先天性風疹綜合征.最多見的有白內障、神經性耳聾、先天性心臟病、腦膜腦炎、心肌壞死、間質性肺炎、巨細胞肝炎、腎炎、尿道下裂等.此類新生兒出生後持續排毒數月甚至數年.也有不少生後未出現明顯癥狀,但經血清學檢查證明胎內時已被風疹病毒感染.近年研究一再揭示先天性風疹患兒常有進行性異常免疫反應.

風疹 隱疹 風痧

風疹 隱疹 風痧

風疹 隱疹 風痧症状

1.獲得性風疹(或自然感染的風疹)

潛伏期平均18天(14~21天).

(1)前驅期:較短暫,約1~2天,癥狀亦較輕微,低熱或中度發熱,頭痛,食欲減退,疲倦,乏力,咳嗽,噴嚏,流涕,咽痛,結合膜充血等輕微上呼吸道炎癥,偶伴嘔吐,腹瀉,鼻出血,牙齦腫脹等,部分患者軟腭及咽部可見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但頰黏膜光滑,無充血及科氏斑,一般說來,嬰幼兒患者前驅期癥狀常較輕微,或無前驅期癥狀,而年長兒及成人患者則較顯著,並可持續5~6天.

(2)出疹期:通常於發熱1~2天後即出現皮疹,皮疹初見於面頸部,迅速向下蔓延,1天內佈滿軀幹和四肢,但手掌,足底大多無疹,皮疹初起呈細點狀淡紅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徑為2~3mm,面部,四肢遠端皮疹較稀疏,部分融合類似麻疹,軀幹尤其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又類似猩紅熱.

皮疹一般持續3天(1~4天)消退,亦有人稱為“三日麻疹",面部有疹為風疹之特征,少數患者出疹呈出血性,同時全身伴出血傾向,出疹期常伴低熱,輕度上呼吸道炎,脾腫大及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其中尤以耳後,枕部,頸後淋巴結腫大最明顯,腫大淋巴結輕度壓痛,不融合,不化膿,有時風疹患者脾臟及淋巴結腫大可在出疹前4~10天就已發生,疹退時體溫下降,上呼吸道癥狀消退,腫大的淋巴結亦逐漸恢復,但完全恢復正常常需數周以後,皮疹消退後一般不留色素沉著,亦不脫屑,僅少數重癥患者可有細小糠麩樣脫屑,大塊脫皮則極少見.

無皮疹性風疹:風疹患者可以隻有發熱,上呼吸道炎,淋巴結腫痛,而不出皮疹,也可以在感染風疹病毒後沒有任何癥狀,體征,血清學檢查風疹抗體為陽性,即所謂隱性感染患者,在不同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顯性感染和無皮疹的或隱性感染患者的比例為1∶6~1∶9.

2.先天性風疹綜合征(CRS)

胎兒被感染後,重者可導致死胎,流產,早產,輕者可致胎兒發育遲緩,出生體重,身長,頭圍,胸圍等均比正常新生兒低,此差距至1歲時往往還不能糾正,此類患嬰易有多種畸形,有謂新生兒先天畸形中5%以上由於先天性風疹所致,先天畸形或疾病常見者有白內障,視網膜病,青光眼,虹膜睫狀體炎,神經性耳聾,前庭損害,中耳炎,先天性心臟病,心肌壞死,高血壓,間質肺炎,巨細胞肺炎,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腎小球硬化,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腦炎,腦膜炎,小頭畸形,智力障礙等,從先天性風疹患兒的咽部,血,尿,腦脊液內可分離出風疹病毒,陽性率以1歲內為高,也有報告經先天感染後,風疹病毒於腦組織內持續存在在達12年,而引起進行性風疹全腦炎,多數先天性風疹患兒於出生時即具臨時癥狀,也可於生後數月到數年才出現進行性癥狀和新的畸形,1歲以後出現的畸形可有耳聾,精神動作異常,語言障礙,骨骼畸形等,因此對有先天性風疹和可能的小兒自出生後需隨訪至2~3年或3~4年,國外有報道在一次風疹大流行期中出生的4005例新生兒經病毒分離或血清檢查證明先天性風疹>2%(當地平時新生兒中隻0.1%為先天性風疹),此4005例中68%為亞臨床型,在新生兒時期無畸形或缺陷癥狀,但其中71%在生後頭5年內的隨訪中,在不同時期陸續出現上述各種不同的先天性風疹病癥,可見先天性風疹綜合征是風疹病毒感染的嚴重後果,我國近年也有報道在825例早孕婦女中,查出風疹IgM抗體陽性率占1.44%,其胎兒血風疹IgM陽性率占孕婦感染的62.5%.

風疹 隱疹 風痧

風疹 隱疹 風痧

風疹 隱疹 風痧检查

(一)周圍血象白細胞總數減少,淋巴細胞增多,並出現異形淋巴細胞及漿細胞.

(二)快速診斷近來采用直接免疫熒光法查咽拭塗片剝脫細胞中風疹病毒抗原,其診斷價值尚需進一步觀察.

(三)病毒分離一般風疹病人取鼻咽部分泌物,先天性風疹病人取尿,腦脊液,血液,骨髓等培養於RK-13,Vero或SIRC等傳代細胞,可分離出風疹病毒,再用免疫熒光法鑒定.

(四)血清抗體測定如紅細胞凝集試驗,中和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和免疫熒光,雙份血清抗體效價增高4倍以上為陽性,其中以紅細胞凝集抑制試驗最常用,因其具有快速,簡便,可靠的優點,此抗體在出疹時即出現,1~2周迅速上升,4~12月後降至開始時水平,並可維持終身,風疹特異性分泌型IgA抗體於鼻咽部可查得,有助診斷,也有用斑點雜交法測風疹病毒的RNA以診斷風疹感染.

特異性風疹抗體IgM有診斷意義,如果在新生兒期考慮先天性風疹時最好同時檢測母親和嬰兒的標本,並作動態觀察以判斷新生兒期的感染指標是來自母體的被動獲得性抗體時,風疹抗體隨年齡增長逐漸下降,如隨訪中風疹抗體逐漸升高即為嬰兒已被感染,為此最好多觀察幾項指標.

並發心肌炎的患者心電圖及心酶譜均有改變.

風疹 隱疹 風痧预防

因本病癥狀多輕,一般預後良好,故似不需要特別預防,但先天性風疹危害大,可造成死胎,早產或多種先天畸形,因此預防應著重在先天性風疹.

自動免疫國際上經過十餘年來廣泛應用風疹減毒疫苗,均證明為安全有效,接種後抗體陽轉率在95%以上,接種後僅個別有短期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及關節腫痛等反應,免疫後抗體持久性大多可維持在7年以上,接種對象方面不同國傢尚不統一,例如美國主張1歲至青春期的青少年,特別是幼兒園和小學中的兒童為主要免疫對象,因為小兒風疹發病率最多,且可傳播給孕婦等成人,青春期及成年婦女也應接種,先天性風疹已明顯減少,盡管目前關於風疹疫苗病毒株對人體,胎兒的影響瞭解得不夠,但活疫苗的弱病毒確能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導致胎兒畸形,因此孕婦不宜接受此類活疫苗,風疹早已與麻疹,腮腺炎疫苗聯合使用,取得瞭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國也已制成風疹減毒活疫苗,有的地方已開始使用並將逐步納入計劃免疫執行,重點免疫對象中包括婚前育齡婦女,含高中,初中畢業班女生.

免疫球蛋白預防風疹的效果至今尚不肯定.

風疹 隱疹 風痧治疗

一、西醫

1、一般療法風疹患者一般癥狀輕微,不需要特殊治療.癥狀較顯著者,應臥床休息,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對高熱、頭痛、咳嗽、結膜炎者可予對癥處理.

2、並發癥治療腦炎高熱、嗜睡、昏迷、驚厥者,應按流行性乙型腦炎的原則治療.出血傾向嚴重者,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必要時輸新鮮全血.

3、先天性風疹自幼即應有良好的護理、教養,醫護人員應與病兒父母、托兒所保育員、學校教師密切配合,共同觀察病兒生長發育情況,測聽力,矯治畸形,必要時采用手術治療青光眼、白內障、先天性心臟病等.幫助學習生活知識,培養勞動能力,以便使其克服先天缺陷.

4、藥物治療除對癥治療外,幹擾素、利巴韋林等似有助於減輕病情.

5、主要是支持療法,對癥治療.可酌情給予退熱劑,止咳劑及鎮痛劑.喉痛用復方硼砂液漱口,皮膚瘙癢可用爐甘石洗劑或生油塗拭,結膜炎用o.25%氧黴素滴眼液或10%醋酸磺胺液滴眼數日.

二、中醫

1、中醫療法:

治療本病時,中成藥可選用銀翹解毒丸、板藍根沖劑.欲服湯藥可分兩型辨證治療.邪襲肺衛型臨床最常見,主要癥狀為:發熱、惡風、流涕伴有輕微咳嗽,精神倦怠、胃納欠佳,疹色淺紅,先起於頭面、軀幹、隨及四肢,分佈均勻不密集、細小2~3天消退,有搔癢感.並伴有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舌質紅,舌苔薄白.

2、中醫偏方:

1)金銀花10g連翹15g竹葉6g牛蒡子6g

桔梗6g甘草3g荊芥5g薄荷5g

豆豉6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lOOml.

有少數患者為邪毒熾盛型,主要癥狀為:高熱、口渴、心煩、疹點密集、疹色鮮紅或暗紫,皮膚搔癢較甚,小便黃赤.舌質紅,苔薄黃.可選用經驗方:

2)連翹15g黃連3g地丁l0g桑葉l0g

菊花l0g薄荷6g牛蒡子6g蟬衣3g

赤芍6g紅花3g蘆根l0g瓜蔞仁10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lOOml.

3)較輕的風疹,可以用銀花l0g,板藍根15g,甘草3g,煎湯代茶飲.或用蘆根30g,竹葉15g,煎水代茶飲.如果搔癢癥狀明顯的可用板藍根15g,蟬衣6g,甘草3g,煎水代茶飲.

4)浮萍、地膚子、荊芥穗各30g,將諸藥用紗佈袋裝好,加水煎煮,取藥液倒入盆內,用毛巾蘸藥水溫洗患處,每日1次,每次15~20分鐘,痊愈為止.用於風痧出疹皮膚瘙癢者.

5)地膚子、蠶沙、花椒葉、藿香葉各50g,將上藥加水煎煮,去渣取藥液,用毛巾蘸取藥液洗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鐘,連續2~3日.用於疹出皮膚瘙癢者.

6、花生油50g,煮沸後稍冷加入薄荷葉30g,完全冷卻後過濾去渣.外塗皮膚瘙癢處,有止癢作用.

風疹 隱疹 風痧饮食

風疹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用方一:豆腐綠豆湯――清熱解毒

原料:綠豆30克,豆腐30克,冰糖適量.

制法:將綠豆淘洗幹凈,放入鍋中,加水適量,浸泡一小時後煮爛,加入豆腐,再煮20分鐘,調入冰糖,使之融化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糖尿病人去糖).

用方二:苦瓜豆腐湯――清熱解毒,通利腸胃,亦可解酒毒

原料:苦瓜150克,瘦豬肉100克,豆腐400克,料酒、醬油、香油、精鹽、味精、植物油各適量.

制法:將苦瓜切細條;瘦肉跺成末,加料酒、醬油、香油醃10分鐘;豆腐切塊.炒鍋置火上,

加油燒熱,下瘦豬肉末劃散,加入苦瓜條翻炒數下,倒入沸水,推入豆腐塊,用勺劃碎,加醬油、精鹽、味精,淋入香油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

用方三:百合粥――潤肺養肺百合30克,大米100克,兩樣同煮成粥,可長期服用.

用方四:天門冬粥――養陰潤肺

天門冬20克,大米100克,冰糖10克.先煎天門冬,去榨取汁,加入大米煮熟,加入冰糖即可服用(糖尿病人去糖).

風疹患者宜食

1、飲食上應註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條湯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佳.

2、可多食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證維生素的攝入量.

3、給予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如各種粥類、米湯等.

風疹患者忌食

1、不要吃甜食.

2、盡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洋蔥、胡椒、辣椒、花椒、芥菜、茴香.

3、避免吃油炸、油膩的食物.如油條、奶油、黃油、巧克力等,這些食物有助濕增熱的作用,不利於病情的治療.

風疹 隱疹 風痧并发症

一、並發病癥

風疹一般癥狀多輕,並發癥少.僅少數病人可並發中耳炎、咽炎、支氣管炎、肺炎或心肌炎、胰腺炎、肝炎、消化道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性貧血、腎病綜合征、急、慢性腎炎等.較重者有下述幾種:

一、關節炎主要見於成年人,特別是婦女患者,我國已有兒童風疹性關節炎的報道,發生原理尚未完全明確,多系病毒直接侵襲關節腔或免疫反應所致.出疹期間指關節、腕關節、膝關節等紅、腫、痛,關節腔積液內含單核細胞.有時數個關節相繼腫痛,類似風濕性多發性關節炎,但多數能在2~30天內自行消失.

二、心肌炎患者訴胸悶、心悸、頭暈、萎軟,心電圖及心酶譜均有改變.多於1或2周內恢復.可與腦炎等其他並發癥同時存在.

三、出血傾向少見.由於血小板減少和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常在出疹後突然出血,出現皮膚粘膜瘀點、瘀斑、嘔血、便血、血尿,多數在1~2周內自行緩解,少數病人顱內出血可引起死亡.

四、腦炎少見,發病率為1∶6000,主要見於小兒.一般發生於出疹後1~7天,有頭痛、嗜睡、嘔吐、復視、頸部強直、昏迷、驚厥、共濟失調、肢體癱瘓等.腦脊液的改變與其他病毒性腦炎相似.病程比較短,多數患者於3~7天後自愈,少數可留後遺癥.也可有慢性進行性全腦炎.上海醫科大學兒科醫院於1993年風疹流行高峰時收住院的風疹患兒中86%並發腦炎,有7例重癥昏迷,病程雖然較長但經治療均痊愈.

五、其他可有肝、腎功能異常.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慢性結腸炎 K52.913 結腸炎 跟骨骨刺綜合征 跟骨痹 食道炎 失榮 肛管損傷 S39.952 牙癰 牙癰腫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