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膿性關節炎
急性化膿性關節炎百科
急性化膿性關節炎為化膿性細菌引起的關節急性炎癥,血源性者在兒童發生較多,受累的多為單一的肢體大關節,如髖關節,膝關節及肘關節等.如為火器損傷,則根據受傷部位而定,一般膝、肘關節發生率較高.
急性化膿性關節炎
急性化膿性關節炎病因
細菌侵入關節的途徑可為血源性,外傷性或由鄰近的感染病灶蔓延,細菌侵入關節後,先有滑膜炎,關節滲液,關節有腫脹及疼痛,病情發展後,積液由漿液性轉為漿液纖維蛋白性,最後則為膿性,當關節受累後,病變逐漸侵入軟骨及骨質,最後發生關節僵硬,關節化膿後,可穿破關節囊及皮膚流出,形成竇道,或蔓延至鄰近骨質,引起化膿性骨髓炎,此外,由於關節囊的松弛及肌肉痙攣,亦可引起病理性脫臼,關節呈畸形,喪失功能.
急性化膿性關節炎
急性化膿性關節炎症状
化膿性關節炎急性期主要癥狀為中毒的表現,患者突有寒戰高熱,全身癥狀嚴重,小兒患者則因高熱可引起抽搐,局部有紅腫疼痛及明顯壓痛等急性炎癥表現,關節液增加,有波動,病人常將膝關節置於半彎曲位,使關節囊松弛,以減輕張力,長期屈曲,發生關節屈曲攣縮,關節稍動即有疼痛,有保護性肌肉痙攣.
急性化膿性關節炎
急性化膿性關節炎检查
診斷主要根據病史,臨床癥狀及體征,在疑有血源性化膿性關節炎病人,應作血液及關節液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
X線檢查在早期幫助不大,僅見關節腫脹;稍晚可有骨質脫鈣,因軟骨及骨質破壞而有關節間隙狹窄,晚期可發生關節骨性或纖維強硬及畸形等,有新骨增生現象,但死骨形成較少.
(一)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升高,中性粒細胞增多.
2、血沉增快.
3、血培養可陽性.
4、關節滑液檢查:是診斷的關鍵,宜盡早進行.①滑液為漿液性或膿性,白細甩總數常大於50×109/L,甚至高達100×109-200×109/L,中性粒細胞大於80%.②革蘭染色可找到細菌.細菌培養陽性,如為陰性,應重作並行套氧菌培養,同時作藥敏試驗.
5、關節鏡檢查:可直接觀察關節腔結構,采取滑液或組織檢查.
(二)X線檢查
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影,骨質疏松,以後關節間隙變窄,骨盾破壞,反應發現有質增生.晚期關節呈纖維性或骨性融合,死骨形成,關節脫位或間脫位.X線檢查時,在早期由於關節液增加而關節囊腫脹,間隙增寬,骨端逐漸有脫鈣現象.如關節面軟骨有破壞,則關節間隙變窄.有時可講發骨骺滑脫或病理性脫位.較晚期,關節面下骨質呈反應性增生,骨質硬化,密度增加.最後關節軟骨完全溶解,關節間隙消失,呈骨性或纖維性強直,或餅發病理性脫位.其X線表現為:
1.早期關節內有化膿性炎癥時,關節周圍軟組織常有充血及水腫,表現為軟組織厚於健側,層次不清.關節囊因關節內積液而膨脹,脂肪層被推移呈弧形.偶爾可見關節間隙輕微增寬,應與健側對照,才不會漏診.
2.關節間隙狹窄化膿性細菌進入關節後首先引起的滑膜炎.滲出液內含有大量中性白細胞.白細胞死亡後所釋放出的大量溶蛋白酶、很快地溶解關節軟骨.根據關節軟骨被破壞的程度,常於發病後短期內出現關節間隙狹窄,甚至完全消失.
3.關節面改變關節軟骨被破壞後,即可進一步破壞軟骨下骨質.最早出現在關節面的相互接觸部分,即負重部分.表現為關節面模糊和不規則.繼而形成較大的破壞區,形成死骨.由於機體的修復作用,破壞區周圍因骨質增生而密度增大,關節邊緣有唇樣骨質增生.當骨小梁貫穿關節間隙以聯接兩側骨關節面時稱之骨性強直.
4.關節軟骨及骨質破壞嚴重時可引起脫位或半脫位一般青少年和成人,常因關節軟骨破壞形成骨性強宜,而兒童多發生骨端的破壞,吸收,引起病理性脫位.
急性化膿性關節炎预防
本病預防的關鍵是預防關節感染.
化膿性關節炎是關節部位受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起病急,有全身感染中毒癥狀,高熱寒戰等,不同於一般老百姓說的“關節炎"“風濕關節炎",千萬要引起註意和重視,尤其深部髖關節的感染由於部位深的關系,或因全身其他部位感染癥狀所掩蓋,而漏診或延誤診斷,造成關節功能的喪失和障礙,本病早期診斷,早期大劑量抗生素治療等,可使關節功能恢復正常,而不致造成功能上障礙.
急性化膿性關節炎治疗
治療原則是早期診斷,及時正確處理,以保全生命與肢體,盡量保持關節功能.
全身治療與急性化膿性骨髓炎同,如為火器傷,應做好初期外科處理,預防關節感染.
局部治療包括關節穿刺,患肢固定及手術切開引流等.
如治療及時,效果較好,尤其在小兒,關節功能恢復較好;反之,如果治療不及時,不適當,則可引起關節廣泛破壞,形成畸形,終至關節功能完全喪失.
急性化膿性關節炎饮食
清淡飲食,忌油膩辛辣.
急性化膿性關節炎并发症
本病常見的並發癥有關節僵硬,化膿性骨髓炎,病理性脫臼,關節呈畸形,功能喪失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