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體細胞瘤

松果體細胞瘤

松果體細胞瘤

松果體細胞瘤百科

松果體細胞瘤是發生於松果體實質細胞的腫瘤,可見於任何年齡組,但大多發生於25~35歲年齡段,兒童多為松果體母細胞瘤,男女性別比例基本相等.

松果體細胞瘤

松果體細胞瘤

松果體細胞瘤病因

(一)發病原因

暫無相關資料.

(二)發病機制

腫瘤多為灰紅色,質地軟,略呈半透明狀,腫瘤可突入第三腦室內生長,基底部呈浸潤性生長,也可見退行性變,如囊變,出血,與周圍境界不清,鏡下觀察腫瘤細胞或松散分佈,或聚集成小團,細胞直徑較大而且有許多胞質,分化良好,核濃染,多呈不規則形,腫瘤細胞之間有少量血管分佈,有時可見腫瘤細胞形成典型和不典型的環狀排列,偶見形成類似假菊形團樣結構,腫瘤惡變後分隔以無數纖細而交錯的突起,核周質豐富,核周質與突起均呈疏電子性,其中有神經分泌顆粒,核圓形,無邊界的核仁結構,在軸突膜橋粒樣局限性增厚處有空心小泡的聚集,松果體母細胞瘤超微結構缺乏松果體細胞瘤的細胞特征,胞體較多形性,密集擁擠成片,核周質及細胞小器均少見.

松果體細胞瘤

松果體細胞瘤

松果體細胞瘤症状

松果體區腫瘤的病程長短不一,取決於腫瘤的組織學類型,位置(偏前或偏後)和體積的大小,一般病程較短,多在1年以內,臨床表現取決於腫瘤的性質和所在部位,主要有顱內壓增高癥狀,神經系統癥狀和內分泌系統癥狀.

1.顱內壓增高

腫瘤突向第三腦室後部梗阻導水管上口,或向前下發展使導水管狹窄或閉鎖,以致早期發生梗阻性腦積水及顱內壓增高的臨床表現,如頭痛,嘔吐,眼底水腫和意識狀態改變等.

2.神經系統癥狀

腫瘤壓迫或浸潤松果體區及其鄰近結構,還可引起神經系統損害:

(1)眼征:四疊體上丘綜合征(Parinaud綜合征)和Sylvian導水管綜合征,腫瘤破壞上丘和頂蓋區引起眼球活動障礙,兩眼上視不能,瞳孔光反射障礙,Parinaud綜合征通常隻有兩眼上視不能,由皮質頂蓋束受到腫瘤壓迫或破壞引起,如上丘後半部受損,則兩眼下視不能,Sylvian導水管綜合征除瞭眼球上視不能外,還伴有瞳孔光反應改變,眼球會聚功能麻痹或痙攣,眼球震顫,提示導水管周圍(包括導水管前部和第三腦室後下部)受損.

(2)聽力障礙:腫瘤體積較大時可壓迫四疊體下丘及內側膝狀體而出現雙側耳鳴和聽力減退.

(3)小腦征:腫瘤向後下發展可壓迫小腦上腳和上蚓部,引起辨距不良,共濟失調,肌張力降低和意向性震顫.

(4)丘腦下部損害:可能是腫瘤的直接侵犯或播散性種植到丘腦下部所致,亦有因腫瘤使導水管梗阻造成第三腦室前部漏鬥隱窩的擴張而影響丘腦下部的因素,癥狀表現為多飲多尿,嗜睡和向心性肥胖等.

3.內分泌癥狀

內分泌癥狀表現為性征發育停滯或不發育,正常松果體腺可分泌褪黑激素,它可抑制腺垂體的功能,降低腺垂體中促性腺激素的含量和減少其分泌,而兒童及青春前期松果體的功能表現活躍,因而抑制瞭性征的過早發育,至青春期時松果體逐漸退化使得性征發育成熟,故性征發育遲緩者在松果體腫瘤中可見於松果體細胞瘤的病人.

4.其他癥狀

由於顱內壓增高和腫瘤直接壓迫中腦,部分病人可出現癲癇發作,病理反射甚至意識障礙,惡性松果體區腫瘤可發生遠處轉移,常見腫瘤轉移至脊髓蛛網膜下腔,甚至轉移至中樞神經系統以外的結構,行腦室分流病人,瘤細胞沿分流管向遠處轉移,脊髓播散可造成脊髓和馬尾神經損害,引起神經根痛或感覺障礙.

松果體細胞瘤

松果體細胞瘤

松果體細胞瘤检查

1.CT檢查CT平掃腫瘤可呈低密度,等高混雜密度或均一稍高密度病灶,腫瘤呈邊界清楚的類圓形病灶,可有散在小鈣化灶,雙側側腦室及第三腦室前部擴大,有室管膜或室管膜下轉移的可見兩側側腦室及第三腦室周圍帶狀略高密度病灶,可呈均勻一致的對比增強.

2.MRI檢查MRI檢查腫瘤在T1加權像呈等信號,也可呈低信號,而在T2加權像為高信號,矢狀位掃描有助於瞭解腫瘤的生長方向以及中腦受壓的程度,Gd-DTPA增強對比亦為均一強化表現.

松果體細胞瘤预防

通過定期體檢,發現身體存在的異常以及癌癥危險因素,通過及時調整、治療降低患惡性腫瘤的風險.另一方面,定期體檢可以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即二級預防.

松果體細胞瘤治疗

(一)治療

松果體細胞瘤的治療應當以手術治療為主,因為該腫瘤的病理性質所決定,腫瘤對放射治療不十分敏感,而部分病人在腦室腹腔分流術後雖然顱內壓不高,但中腦受壓的體征卻更明顯,隻有直接手術切除腫瘤才能解除對腦幹的壓迫.通過手術能獲得較大腫瘤標本,對病灶性質瞭解更全面,手術也可以最大限度縮小腫瘤體積,利於術後其他輔助治療.

根據腫瘤的發展方向,可采用不同的手術入路.松果體區腫瘤常見的手術入路包括幕下小腦上入路、枕葉下經天幕入路、經縱裂胼胝體後部入路,可根據腫瘤性質、位置、擴展方向和術者對入路的熟悉程度采取相應入路.對於腫瘤未能全切除且腦脊液循環梗阻未能解除者,應當及時行側腦室-腹腔分流手術,作為輔助治療,術後可給予放射治療.

(二)預後

本病遠期療效不佳,1970年以前,手術死亡率高達30%~70%,病殘率65%.隨著顯微外科手術技術的應用,手術死亡率和病殘率目前已下降到5%~10%,手術療效明顯改善,Schild(1993)報道的18例松果體細胞瘤的隨訪中,5年生存率高達67%.

松果體細胞瘤饮食

飲食上應註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條湯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佳.

1)註意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膳食纖維尤其是水溶性膳食纖維能稀釋腸內致癌物並促進其排泄.新鮮蔬菜、水果中含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2)硒能清楚氧自由基,還能加強免疫功能.動物食物含硒量:魚類多於肉類,肉類多於禽蛋類,蔬菜含硒量較多的有大蒜、蘆筍、香菇、洋蔥、番茄、豌豆、萵苣、南瓜等.

3)提高免疫功能的食物,真菌類食物中的多糖有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如香菇多糖、蘑菇多糖,雲芝多糖等.此外,大棗、枸杞等亦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松果體細胞瘤并发症

1.經胼胝體後入路

(1)術後偏癱:多因損傷中央靜脈所致,恢復多不完全.

(2)昏迷:大腦內靜脈和大腦大靜脈損傷所致,預後不佳.

(3)腦積水:腫瘤部分切除致術前腦積水未解除,或由於術後腦組織腫脹導致梗阻性腦積水,需行分流手術,病情危重時急癥行快速鉆顱側腦室體外引流術.

(4)言語及書寫困難:胼胝體切開所致,術中切開胼胝體不應過多,3~4cm即可,對於大腦交叉優勢患者應避免采用經胼胝體入路.

2.經側腦室三角區入路

(1)同向偏盲:因損傷視放射及視皮質所致.

(2)腦積水:術後腦脊液循環未通暢,或吸收障礙所致,必要時行腦室-腹腔分流或幕上-幕下分流術.

(3)下丘腦損害:表現為體溫異常,意識障礙及應激性潰瘍等,給予制酸藥物及促醒藥物,對癥處理等.

(4)腦室內積血:手術創面大,術中止血不徹底所致,術中嚴密止血,術後病情變化時應及時復查CT,對癥處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狐臭 腋臭 臭汗癥 腎上腺危象 急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 脊椎病 脊柱病 足癬 香港腳 腳氣 胸椎病 胸椎疾病 早產兒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