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

燒傷

燒傷

燒傷百科

燒傷一般是指由熱力(包括熱液、蒸汽、高溫氣體、火焰、電能、化學物質、放射線,灼熱金屬液體或固體等)所引起的組織損害.主要是指皮膚或黏膜的損害,嚴重者也可傷及其它組織,也有將熱液、蒸汽所致之熱力損傷稱為燙傷,火焰,電流等引起者稱為燒傷.

燒傷

燒傷

燒傷病因

    高溫(30%):

    大多數人都認為高溫是引起燒傷的唯一原因,然而,某些化學物質和電流也能引起灼傷,皮膚常常隻是身體燒傷的一部分,皮下組織也可能被燒傷,甚至沒有皮膚燒傷時,也可能有內部器官燒傷,例如,飲入很燙的液體或腐蝕性的物質(如酸等)能灼傷食管和胃,在建築物火災中,吸入煙或熱空氣,可能造成肺部燒傷.

    燒傷的組織可能壞死,組織燒傷時,血管內的液體滲出引起組織水腫,大面積燒傷時,血管滲透性異常,丟失大量液體,可能引起休克,休克時,血壓很低,流到大腦和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流量減少.

    電灼傷(30%):

    是由電流流經身體時產生5000℃以上高溫引起的,有時又稱為電弧燒傷,在電流進入身體的部位,皮膚常常被完全破壞和燒焦,因為接觸帶電體的皮膚電阻很高,大量的電能在那裡轉換成熱量使表面燒傷,大多數電灼傷也嚴重損傷皮下組織,燒傷的范圍和深度各不相同,影響范圍可能比灼傷皮膚的面積大得多,嚴重的電休克可使呼吸暫停,心律不齊,引起危險的心率紊亂.

    化學燒傷(30%):

    可由各種刺激性和有毒的化學物質引起,包括強酸,強堿,苯酚,甲苯(有機溶劑),芥子氣,磷等,化學燒傷可引起組織壞死並在燒傷後幾小時慢慢擴展.

    影響皮膚損傷程度的因素有以下4個:

    1.溫度引起皮膚燒傷的最低溫度為44℃,溫度一時間曲線在45~50℃之間呈線形,而在5l℃以上呈漸進性,在70℃暴露1秒鐘即可引起跨表皮壞死.

    2.熱源的性質幹熱導致組織幹燥和炭化,而濕熱引起非透明凝固;液性浸漬性燒傷比濺潑性者嚴重,強酸可使組織脫水,蛋白沉淀及凝固,一般不起水皰,迅速結痂,強堿除引起組織脫水和脂肪皂化外,還可形成可溶性堿性蛋白穿透深層組織.

    3.暴露持續時間.

    4.皮膚厚度.

    發病機制

    熱損傷的發病機制包括多種同時發生的病理生理過程,如細胞蛋白質的變性及凝固和酶的失活,前列腺素,激肽,5-羥色胺,組胺,氧基,脂過氧物等化學介質的釋放導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水腫,大面積燒傷損害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和T細胞免疫作用,引起免疫抑制,血液供應的減少可導致相對缺氧和休克.

燒傷

燒傷

燒傷症状

    目前國內普遍采用三度四分法,按燒傷深度分為Ⅰ度,淺Ⅱ度,深Ⅱ度,Ⅲ度,臨床習慣上稱Ⅰ度,淺Ⅱ度為淺度燒傷,深Ⅱ度,Ⅲ度為深度燒傷.

    Ⅰ度燒傷:

    傷及表皮淺層,基底層尚存,局部皮膚發紅,腫脹,疼痛,有燒灼感,無水皰,3~5天痊愈,愈後不留瘢痕,可有暫時性色素沉著.

    淺Ⅱ度燒傷:

    累及表皮和真皮乳頭層,局部紅腫,滲液較多而形成大小不等水皰,創面濕潤,創底鮮紅,水腫,劇痛;若無感染等可於2周內痊愈,無瘢痕形成,可有暫時性色素沉著.

    深Ⅱ度燒傷:

    累及真皮網狀層,但仍殘留部分真皮和皮膚附件,局部腫脹,白色或棕黃色,水皰較小,感覺遲鈍,皮溫稍低,疼痛較輕,如無感染可於3~4周內愈合,愈後留有瘢痕,但皮膚功能基本保存.

    Ⅲ度燒傷:

    累及皮膚的全層甚至皮下脂肪,肌肉,內臟器官,創面蒼白或焦黃炭化,無疼痛,無水皰,感覺消失,質韌似皮革,3~4周後焦痂脫落後遺留肉芽組織面,愈後遺留瘢痕,皮膚功能喪失,造成畸形,酸燒傷一般不起水皰,迅速成痂,硫酸,硝酸和鹽酸的燒傷痂分別呈深棕色,黃棕色和黃色;燒傷越深,痂色越暗,痂皮內陷越明顯,質地越硬,堿燒傷創面呈黏滑或皂狀焦痂,色潮紅,有小水皰,一般較深,焦痂或壞死組織脫落後,創面凹陷,邊緣潛行,經久不愈,此外酸燒傷容易估計偏深,堿燒傷和其他一些化學燒傷有繼續加深的過程,應反復估計核實深度.

    嚴重燒傷:

    可累及全身各器官組織,出現一系列病理生理過程,如水鹽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休克,DIC,免疫平衡失調,繼發感染,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等,尤其是呼吸功能受損,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據燒傷病史及皮損即可診斷,根據無水皰,隻有紅,腫,痛,燒灼感,有水腫,水皰,滲液,累及皮膚分別燒傷深度.

    中醫病機和辨證:中醫認為本病皆因火毒之邪,外傷皮肉;甚者熱邪入裡,火毒攻心,耗氣傷陰,阻滯脈絡,而致氣陰兩脫之象.

    中醫辨證分型:輕者一般不需內服湯劑,隻局部治療即可,重癥可按以下分型施治:

    1.毒熱熾盛型(早期)

    主證:皮膚水腫,紅斑,水皰,糜爛,高燒,懶言,食欲不振,舌質紅,脈數.

    辨證:毒熱熾盛,火毒內攻.

    2.熱盛傷陰型(中期)

    主證:局部創面潮紅,水腫,水皰及大量滲出,自覺灼痛,發熱,煩躁不安,口渴尿少,舌質絳紅,脈數或細數.

    辨證:熱盛傷陰,濕毒未盡.

    3.氣血兩虛型(後期)

    主證:瘡面肉芽組織不鮮,皮肉生長緩慢,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伴低熱,舌質淡紅,脈沉細無力.

    辨證:久病耗損,氣血雙虧.

燒傷

燒傷

燒傷检查

    按一般常規檢查,無特殊.可進行皮膚檢查.

燒傷预防

    一、預防

    燒傷是火災中較常見的創傷之一,它不僅會使皮膚損傷,而且還可深達肌肉骨骼,嚴重者能引起一系列的全身變化,如休克、感染等.燒傷現場急救是否正確及時,護送方法和時機是否得當,直接關系著傷員的安全.因此,傷後應迅速脫離致傷源,並進行必要的緊急救治,這是現場搶救的基本原則.

    1、迅速消除致傷源

    滅火戰鬥中出現燒傷情況一般有:火焰燒傷;液體、氣體、固體等高溫燙傷;化學燒傷;電燒傷等.任何致傷從接觸人體到造成損傷,均有一個過程,隻是時間的長短不一而已.因此,現場搶救要爭取時間,常用方法如下:

    1.當衣物著火時應迅速脫去;或就地臥倒打滾壓滅、或用各種物體撲蓋滅火,最有效是用大量的水滅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以防頭面部及呼吸道吸入火焰損傷.

    2.當氣體、固體燙傷時,應迅速離開致傷環境.

    3.當化學物質接觸皮膚後(常見的有酸、堿、磷等),其致傷作用與這些化學物質的濃度和作用時間成正比關系.故受傷後應首先將浸有化學物質的衣服迅速脫去,並用大量水沖洗,以達到稀釋和清除創面上的化學物質.磷燒傷應迅速脫去染磷的衣服並用大量水沖洗創面,或將創面浸泡在水中隔絕空氣並洗去磷粒.如無大量水沖洗,可以用多層濕佈包紮創面,使磷與空氣隔絕防止磷繼續燃燒加重損傷.禁用含油質敷料包紮,以免增加磷的溶解和吸收.

    4.當觸電後應立即關閉電源,將傷員轉移至通風處,松開衣服.檢查發現呼吸停止時,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心臟停止跳動時,施行胸外按壓,呼吸心臟均停止時,同時進行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壓,並及時送附近醫院進一步搶救.

    2、現場簡單醫療急救

    1.若被熱力燒傷後應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濕敷或浸泡傷區,可以減輕燒傷創面深度並有明顯止痛效果.在寒冷環境中進行冷療時須註意傷病員保暖和防凍.

    2.無論何種原因使燒傷合並其他損傷,如嚴重車禍、爆炸事故時燒傷同時合並有骨折、腦外傷、氣胸或腹部臟器損傷,均應按外傷急救原則作相應的緊急處理.如用急救包填塞包紮開放性氣胸,制止大出血,簡單固定骨折等,再送附近醫院處理.

    3.傷員脫離事故現場後應註意對燒傷創面的保護,防止再次污染.另外創面一般不塗有顏色的藥物(如紅汞、紫藥水等),以免影響後續治療中對燒傷創面深度的判斷和清創.對淺度燒傷的水皰一般不予清除,大水皰僅作低位剪破引流,保留泡皮的完整性,起到保護創面的作用.

    4.燒傷後傷病員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躁動,應給予適當的鎮靜、止痛.

    5.燒傷病人在傷後2天內,由於毛細血管滲出的加劇,導致血容量不足.燒傷面積超過一半的病人,應立即輸液治療,因為休克很快就會發生.無條件輸液治療時應口服含鹽飲料,不宜單純喝大量白開水,以免發生水中毒.

    6.如遇嚴重燒傷者應立即向衛生主管部門報告,請求增援.

    二、護理

    預後

    嚴重燒傷:可累及全身各器官組織,出現一系列病理生理過程,如水鹽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休克、DIC、免疫平衡失調,繼發感染,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等.尤其是呼吸功能受損,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燒傷治疗

    85%左右的燒傷都不嚴重,可以在傢裡,診所或醫院急診室治療,脫去所有的衣物,特別是被燒燎過的衣物(如燒融的合成纖維襯衫),沾染有熱焦油或被化學物質浸濕的衣物,有助於防止進一步灼傷,化學物質燒灼傷,包括酸,堿和有機化合物,要立即用大量的水清洗幹凈.

    有下列情況之一,最好到醫院治療:

    面部,手,足和生殖器燒傷.

    在傢庭治療有困難的燒傷.

    燒傷者在2歲以下或70歲以上.

    內部器官燒傷.

    輕度燒傷的治療

    輕度燒傷應盡可能立即浸泡在冷水中,化學燒傷應用大量的水長時間沖洗,在診所或急診室,應用肥皂和水仔細清潔創面,去掉所有的殘留物,如果污物嵌入較深,可在局部麻醉下,用刷子擦洗,已破或容易破的水皰通常都要去掉,創面清潔後,才能塗敷磺胺嘧啶銀等抗生素軟膏.

    常用紗佈繃帶來保護創面免受污染和進一步創傷,保持創面清潔非常重要,因為一旦表皮損傷就可能開始感染並很容易擴散,抗生素可能有助於預防感染,但不一定都需要,如果未接種過疫苗,應註射破傷風抗毒素.

    上肢或下肢燒傷,應讓它保持在比心臟高一點的位置,以減輕水腫,隻有在醫院才有可能保持這種體位,那裡的病床部件可以升起和用來作牽引,如果是關節部位的Ⅱ度或Ⅲ度燒傷,必須用夾板固定關節,關節活動可使創傷惡化,很多燒傷病人都需要用止痛劑,通常是麻醉藥,至少要用幾天.

    嚴重燒傷的治療

    威脅生命的嚴重燒傷需要立即治療,最好到有燒傷專科的醫院治療,急救人員應用面罩給傷員輸氧,減輕火災中一氧化碳和有毒氣體對傷員的影響,在急診室,醫護人員應保持傷員呼吸通暢,檢查是否另外有威脅生命的創傷,並開始補充液體和預防感染,有時嚴重燒傷病人需要送入高壓氧艙治療,但不是普遍應用,而且,必須在燒傷後24小時內進行.

    如果在火災中,呼吸道和肺部灼傷,可用氣管插管幫助呼吸通暢,是否需要插管可根據呼吸的頻率等因素決定,呼吸太快或太慢都不能使肺有效吸入足夠的空氣和把足夠的氧輸送到血液中去,面部燒傷或喉頭水腫影響呼吸需要插管,有時在封閉空間或爆炸引起的火災中,燒傷的人鼻和口內發現煙灰或鼻毛燒焦,懷疑有呼吸道灼傷時,也需要插管,呼吸正常時,用氧氣面罩給氧.

    創面清理幹凈後,塗敷抗生素軟膏或油膏;然後用消毒紗佈覆蓋,每天更換紗佈兩三次,深度燒傷很容易引起嚴重感染,應靜脈輸入抗生素,根據傷員以前免疫接種情況,確定是否需要註射破傷風抗毒素.

    大面積燒傷可引起威脅生命的體液丟失,必須靜脈補充液體,深度燒傷可能引起肌球蛋白尿,這是因為肌球蛋白從受傷的肌肉中釋放出來損害腎臟,如果液體補充不夠,就會引起腎衰竭.

    燒傷的皮膚表面形成較厚的硬殼,稱為焦痂,它逐漸緊縮影響創面的血液循環,如果創面圍繞上肢或下肢,焦痂使血液循環受限可能產生嚴重後果,應切開焦痂松解下面的正常組織.

    如果創面很小(不大於硬幣)隻要保持清潔,甚至深度燒傷,也可能自愈,如果下層真皮受損面積較大,常常需要植皮,植皮需要的健康皮片,可以取自燒傷病人自身未燒傷的部位(自體植皮),也可取自其他活人或屍體(異體植皮)或其他種類的動物(異種植皮),常用豬皮,因為它與人皮很相似,自體植皮是永久性的,取自其他人或動物的植皮是暫時性的,是在創面愈合過程中為保護創面而采取的措施,10~14天後就要被身體排斥.

    為減少瘢痕和盡可能保留功能,常常需要物理治療和固定療法,盡早將關節用夾板固定,保持在功能位置,以防肌肉和皮膚過度緊張,攣縮,夾板一直保留到創面愈合.

    植皮前,用各種方法進行關節鍛煉,增加活動能力,保持正常關節的活動范圍,植皮術後,植皮部位應用夾板固定5~10天,植皮成功後再恢復鍛煉.

    在燒傷愈合期間,病人要消耗較多熱量與營養,進食困難的人可以飲營養液或用鼻飼管管飼.

    嚴重燒傷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愈合,有的甚至需要幾年時間,因此,病人可能變得非常沮喪,大多數燒傷中心都通過社會工作者,精神科醫生和其他人員給這類病人提供心理支持.

    (一)治療

    1.現場急救衣服著火時應迅速脫去或就地滾動滅火,也可浸入水中滅火,再用剪刀剪開衣物,嚴禁用手拍打火焰,化學燒傷時應立即脫去被浸染衣物,用大量清水持續沖洗創面30~60min,力求徹底,眼部化學燒傷禁用手或手帕揉擦,對頭面部燒傷,應立即檢查有無角膜燒傷,並予優先沖洗,若為生石灰燒傷,應用幹佈將其擦去後再用清水沖洗,瀝青燒傷,用水冷卻結塊後連同燒毀的表皮整塊揭去,對表皮未被燒毀的Ⅰ度創面可用松節油或汽油輕拭以清除創面的瀝青,口服腐蝕性酸引起喉部水腫和上消化道燒傷者,應立即用蛋清,牛奶,鎂口服,以免胃脹氣,造成穿孔,且禁用胃管洗胃及催吐劑;為預防消化道狹窄,可口服潑尼松,創面僅以清潔敷料或幹凈被單包紮,以免再損傷或污染,劇痛者可肌註哌替啶(度冷丁)50~100mg或嗎啡8~10mg,但伴有顱腦外傷或呼吸困難者忌用,可改服止疼片,口渴者可口服淡鹽水或燒傷飲料,但切忌量過大,以免導致水中毒或急性胃擴張,對嚴重危及病人生命的合並傷應迅速進行相應急救處理,對創面污染嚴重,燒傷面積在5%以上者應常規給予破傷風抗病毒血清3000U預防註射.

    2.燒傷的早期處理燒傷的治療原則:

    (1)保護燒傷區,防止或盡量清除外源性污染.

    (2)防治低血容量和休克.

    (3)治療局部和全身感染.

    (4)促進創面盡早愈合,盡量減少瘢痕所致的功能障礙和畸形.

    (5)防治多系統功能衰竭.

    ①輕度燒傷:最好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浸泡45min,創面用手術皂清洗,清創和徹底沖洗,清除大皰液體,隨後用凡士林或磺胺嘧啶銀紗佈覆蓋創面,再用厚吸水棉包裹,繃帶包紮;每2~3天更換敷料以檢查有無感染,頭面部,會陰部,單側軀幹燒傷,嚴重創面感染,適用暴露療法,該法需室內清潔,空氣流通好,室溫30℃左右,相對濕度40%左右,床上用品盡量消毒處理,創面可塗敷成痂藥如虎杖液,燒傷濕潤膏等,創面避免受壓,定期翻身,關節部位盡量制動.

    ②全身治療:成人Ⅱ度或Ⅲ度燒傷面積超過15%~20%,小兒燒傷面積超過10%的病人,有可能發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應進行補液治療,此外,應依據情況給予適當的支持療法.

    ③燒傷的感染處理:感染是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凡創傷分泌物的顏色,氣味,量發生改變,尤其是出現膿性分泌物,創面出現潮濕溶解,或有點狀蟲咬狀變化,提示創面有感染跡象,應用抗生素治療,必要時需作膿液培養和藥敏試驗,用藥量應足,早期給藥,多主張靜脈給藥,必要時,可2~3種抗生素聯合用藥,若有真菌感染,應給予抗真菌治療.

    3.其他處理措施除以上處理外,還需進行其他方面的處理,如深二度燒傷因感染損傷深度加深,或Ⅲ度燒傷並根據情況進行去痂或植皮,因瘢痕形成影響功能,需及時進行各種理療以恢復功能,如仍不能使受傷部位功能恢復,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等.

    (1)中醫療法:

    ①毒熱熾盛型(早期):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護心.

    方藥:用解毒清營湯加減.

    銀花30g,蒲公英30g,黃連10g,連翹30g,赤芍15g,白茅根30g,粉丹皮15g,生地30g,綠豆衣15g,茜草根15g.

    ②熱盛傷陰型(中期):

    治法:解毒利濕,養陰清熱.

    方藥:解毒養陰湯加減.

    生地15g,石斛15g,二冬各15g,玉竹10g,南北沙參各15g,銀花30g,蒲公英30g,連翹15g,茯苓10g,澤瀉10g,六一散30g.

    ③氣血兩虛型(後期):

    治法:益氣養血,健脾和胃.

    方藥:八珍湯加減.

    生芪30g,黨參10g,白術10g,茯苓10g,炙甘草10g,當歸10g,川芎10g,白芍15g,二地各15g,陳皮10g.

    (2)局部治療:適宜中,小面積燙傷.

    ①Ⅰ度外用紫草油(紫草茸1000g,芝麻油5000g,浸泡一晝夜,文火炸焦黃,去渣).

    ②淺Ⅱ度外用燒傷1號油.

    ③深Ⅱ度和Ⅲ度燒傷可先用紫色疽瘡膏和化毒散膏各半混勻外敷,等痂皮脫落後,可撒佈五白粉,暴露創面.

    ④等腐肉脫凈後,肉芽新鮮之瘡面,外用生皮粉或敷甘乳膏.(以上方法僅供參考,詳細情況詢問醫生)

    (二)預後

    嚴重燒傷:可累及全身各器官組織,出現一系列病理生理過程,如水鹽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休克,DIC,免疫平衡失調,繼發感染,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等,尤其是呼吸功能受損,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度創面2~3天內癥狀消退,3~5天全愈,脫屑,無瘢痕.淺二度如無感染,1~2星期痊愈,不留瘢痕.深二度一般3~4星期痊愈,不留瘢痕.三度創面3~4星期焦痂脫落,需要植皮後愈合,遺留瘢痕,畸形.

燒傷饮食

    燒傷患者飲食宜忌

    1、重度燒傷72小時內病人因大量體液丟失,病人口渴明顯,此時要限制病人的飲水量,以免大量飲水造成胃擴張,影響胃功能.如果病人有饑餓感,且有食欲,給少量米湯、豆汁,可滿足病人對飲食的需要,也可中和胃酸,並通過飲食調節病人的情緒.

    2、在確定病人胃腸功能正常的情況下,鼓勵多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少刺激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汁等.尊重病人的飲食習慣,在不影響食物多樣化的基礎上,不強求按比例飲食.少量多餐,一次進食不宜過飽,以免影響消化與吸收.

    3、多食含豐富維生素A、C、B族的食物,宜利尿清熱、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新鮮瓜果汁:西瓜汁、梨汁等;大棗、小米粥、蜂蜜水、菜湯、西紅柿汁、紅豆、牛奶、豆制品、綠豆湯等.

    4、對疑有胃腸出血、休克未糾正、胃腸反應重者禁食水.

    5、忌助火辛辣、油膩、熱性食物、長纖維食物、易脹氣食物、煙酒.

燒傷并发症

    嚴重燒傷:可累及全身各器官組織,出現一系列病理生理過程,如水鹽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休克,DIC,免疫平衡失調,繼發感染,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等,尤其是呼吸功能受損,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1.休克

    早期多為低血容量性休克,繼而並發感染時,可發生膿毒性休克,特重的燒傷因強烈的損傷刺激,可立即並發休克.

    2.膿毒癥

    燒傷使皮膚對細菌的屏障作用發生缺陷;較重的病人還有白細胞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減弱,故容易發生感染,致病菌為皮膚的常存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或外源性沾染的細菌(如綠膿桿菌等),化膿性感染可出現在創面上和焦痂下,感染還可能發展成為膿毒血癥,膿毒性休克,此外,在使用廣譜抗生素後,尤其在全身衰弱的病人,可繼發真菌感染.

    3.肺部感染和急性呼吸衰竭

    肺部感染可能有多種原因,如呼吸道粘膜燒傷,肺水腫,肺不張,膿毒癥等,還可能發生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或肺梗塞,導致急性呼吸衰竭.

    4.急性腎功能衰竭

    並發休克前後有腎缺血,嚴重時腎小囊和腎小管發生變質;加以血紅蛋白,肌紅蛋白,感染毒素等均可損害腎,故可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

    5.應激性潰瘍和胃擴張

    燒傷後發生十二指腸粘膜的糜爛,潰瘍,出血等,稱為Curling潰瘍,可能與胃腸道曾經缺血,再灌流後氫離子逆流損害粘膜有關,胃擴張常為早期胃蠕動減弱時病人口渴飲多量水所致.

    6.其他

    心肌功能降低,搏出量可減少,與燒傷後產生心肌抑制因子,感染毒素或心肌缺氧等相關,腦水腫或肝壞死也與缺氧,感染毒等相關,值得註意,燒傷的病死常為多系統器官衰竭所致.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小兒巴特綜合征 彌漫性腎小球旁細胞增生 痙攣性腦癱 大腦癱瘓 大腦性痙攣性麻痹 痙攣性雙癱 李特耳病 先天性支氣管肺囊腫 先天性囊性支氣管擴張先天性支氣管源性囊 急性腎盂腎炎 N10.X01 腎癉 妊娠合並急性膽囊炎 小兒再發性嘔吐 小兒周期性嘔吐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