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癧性皮膚結核病 液化性皮膚結核

瘰癧性皮膚結核病 液化性皮膚結核

瘰癧性皮膚結核病 液化性皮膚結核

瘰癧性皮膚結核病 液化性皮膚結核百科

瘰癧性皮膚結核病(scrofulartuberculoderm)又稱液化性皮膚結核或皮膚腺病,是結核桿菌所致的、常見的皮膚結核病變之一.常伴有其他組織或器官的結核病,其中以淋巴結結核、骨和關節結核最多見.好發於頸部、腋下、上胸部、腹股溝等處.原發性的瘰癧性皮膚結核病,又稱結核性樹膠狀樣腫(tuberculousgumma),由血源性播散而來,結節常位於四肢,不與腺體、骨或其他組織相連接.本病多發生在兒童或青年時期,尤多見於青年女性.

瘰癧性皮膚結核病 液化性皮膚結核

瘰癧性皮膚結核病 液化性皮膚結核

瘰癧性皮膚結核病 液化性皮膚結核病因

(一)發病原因

繼發於自身的淋巴結核或骨,關節結核,結核桿菌由感染病灶直接擴展,或經血行,淋巴管蔓延至皮膚組織引起皮膚結核.

(二)發病機制

結核桿菌初次侵入機體後,被中性粒細胞及巨噬細胞吞噬,但由於巨噬細胞未被激活,溶菌力弱,使細胞內的病菌不能被消滅並繼續繁殖,而引起細胞浸潤,形成慢性肉芽腫,同時細菌抗原分別刺激B細胞及T淋巴細胞,使人體獲得特異性免疫力,產生瞭抗體及致敏淋巴細胞,因細菌多潛藏於細胞內,故體液免疫作用不強,當致敏的T淋巴細胞再次與結核桿菌或含有結核桿菌的吞噬細胞接觸時,便釋放出一系列免疫效應因子,吸引並激活巨噬細胞,增強其吞噬和溶菌作用,使它們本身轉化為巨噬細胞和上皮樣細胞,在組織形態上形成結節.

所以在組織病理上,早期為非特異性炎癥反應,主要為中性粒細胞有淋巴細胞浸潤,並可找到結核桿菌,損害較成熟時,可見結核性肉芽腫改變,由多核巨細胞和上皮樣細胞組成,中央是幹酪樣壞死,外圍有淋巴細胞浸潤,有時繞以堅實的結締組織,病灶處膠原和彈性纖維皆毀壞,較少見到血管和淋巴管,但在邊緣處可見有許多新生的血管和淋巴管,表皮初起時無變化,以後出現繼發性萎縮.

瘰癧性皮膚結核病 液化性皮膚結核

瘰癧性皮膚結核病 液化性皮膚結核

瘰癧性皮膚結核病 液化性皮膚結核症状

瘰癧性皮膚結核好發於頸部,其次是腋下,腹股溝和上胸部等處.

1.皮下無痛性結節初起為黃豆大小的皮下結節,邊界清楚,質硬,無痛,可自由活動,結節患面皮膚正常.

2.結節粘連,幹酪樣壞死數月後結節增多,增大,與皮膚粘連,呈深紅色,並逐漸軟化產生幹酪樣壞死.

3.潰瘍及瘺管形成結節穿破,潰爛後,幹酪樣物質和稀薄膿液排出,形成潰瘍.

潰瘍底大,口小,為狹長形或橢圓形,基底部不平,呈蒼白色,有松弛的,柔軟或微帶堅實的肉芽組織,其上之痂常薄而具韌性,呈紅色或褐色,其邊緣為潛行性,常不變色,有時因瘺管內膿袋膨脹而變成紅色或紫色.

4.不規則的帶狀瘢痕損害不斷發生,有的已愈,有的剛發,常排列成帶狀分佈的多形損害,瘢痕亦呈帶狀,不規則形,束狀形或橋形,高低不平.

瘰癧性皮膚結核病 液化性皮膚結核

瘰癧性皮膚結核病 液化性皮膚結核

瘰癧性皮膚結核病 液化性皮膚結核检查

一、檢查

1、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反應,提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病灶.

2、塗片鏡檢:皮膚潰瘍處膿液直接塗片或培養有大量的結核桿菌.必要時可做細菌培養和PCR檢測結核桿菌DNA.

3、結核菌純蛋白衍生物(PPD)試驗:陽性說明過去曾感染過結核桿菌或接種過卡介苗.

4、舊結核菌素試驗(OT):若呈陽性反應,說明曾有過結核菌感染或已建立免疫力.若呈強陽性反應往往體內存在活動性結核病灶.

5、X線透視或攝片有助於發現骨結核或是關節結核或其他器官的結核病灶.

二、鑒別

需要和下面疾病相鑒別:

1、梅毒瘤好發於前額、頭皮及小腿部,發展迅速,很快破潰,常僅一個,規則而整齊,如系潰瘍則有鑿緣,邊緣堅實.與淋巴無關.梅毒血清試驗陽性,常為成人,有冶遊史和性病史者.

2、放線菌病主要位於下頜角部位,甚至可波及下頜骨,有多數瘺管而無束狀瘢痕,其分泌物的膿液中有硫磺色顆粒,鏡檢可找到放線菌.

3、孢子絲菌病發展較快,損害較淺,常沿淋巴管分佈,可以活組織檢查、黴菌培養及治療試驗來鑒別.

4、慢性潰瘍性膿皮病起病急,常位於頭皮、腋窩、腹股溝及小腿等處.局部淋巴結炎極少見,若有淋巴結炎時則炎性較明顯,較痛.潰瘍有較多之膿液分泌,潰瘍周圍可見散在小膿皰.

臨床上需與下列皮膚結核病不同類型相鑒別:

尋常狼瘡:多見於青年及兒童,好侵及面部、臀部及四肢,亦可累及粘膜.基本損害為針頭至黃豆大小的結節,愈後留有萎縮性疤痕.結素試驗陽性.

腔口結核性潰瘍:好發於口腔、外生殖器及肛門等身體自然腔口的部位;損害為紅丘疹及小結節;繼之發展成一群小灶性潰瘍,融合成大潰瘍;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呈匐行性;基底肉芽組織蒼白,表面高低不平,可見黃色小顆粒.結素試驗陰性.

疣狀皮膚結核:極大部分為成人,男性尤為多見.常見於暴露部位,以手背及手指背部最為多見,其次為足、臀、小腿等處.黃豆大小紫紅色丘疹,呈疣狀增生,鱗屑和痂皮脫落有疤痕.結素試驗弱陽性.

丘疹壞死性皮膚結核:多見於青年.皮損好發於四肢伸面,尤以關節部位為多,也可見於臀部及軀幹.針頭至綠豆大的呈青紅色或紫色的堅實結節,壞死結痂留下萎縮性疤痕.結素試驗強陽性.

硬紅斑:多見於青年女性,常伴有周圍循環不良,如肢端發紺等.皮損慣發於小腿屈面,對稱分佈.櫻桃大或更大的皮下結節,潰瘍後留有凹陷性疤痕.結素試驗強陽性.

結節性結核性靜脈炎:好發於青年四肢遠端.豌豆到小指頭大小皮內或皮下結節,無潰破傾向.結素試驗陽性.

瘰癧性苔蘚樣皮膚結核:慣發於軀幹.針頭大小粟粒形丘疹,扁平或尖頂,有時呈多角形如扁平苔蘚,呈毛囊性分佈,有群集傾向,以後自行消失.結素試驗一般為強陽性.

瘰癧性皮膚結核病 液化性皮膚結核预防

加強衛生宣傳,普及有關結核病防治知識,使群眾做好自我檢查和互相監督,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早診斷,早治療,消滅傳染源,杜絕傳染途徑.

開展卡介苗預防接種,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有效的接種可防止該病的發生.對曾經感染過結核病患者,若有相應皮膚癥狀,應早期診斷.

瘰癧性皮膚結核病 液化性皮膚結核治疗

一、西醫

1、治療

治療結束後,仍需作長時間定期復查,註意有無復發,及時補充治療.

1.一般療法註意環境衛生及合理的生活制度,充足的新鮮空氣、日光,鍛煉身體,勞逸結合,增強營養.食物宜低鹽.酌情給滋補強壯劑.

2.抗結核藥物治療.

鏈黴素、異煙肼為一線藥物,常與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鏈黴素、吡嗪酰胺、對氨水楊酸聯合用藥,可縮短療程及延遲抗藥性.

異煙肼:成人每日每公斤體重4~6mg,兒童每日每公斤體重10~20mg,分3次服用;癲癇及肝腎功能不全者忌用;

鏈黴素:成人每日0.75~1.0克,分1~2次,肌註,兒童每日每公斤體重1525mg,分1~2次肌註,本品可致第8對腦神經及腎臟損害.

對氨基水楊酸:為輔助用藥,常與其他抗結核藥物合用,對瘰癧性皮膚結核有良效.成人日服8~12g,分4次服用,療程60~90天.不良反應主要為胃腸道反應,以及過敏性哮喘、皮疹、發熱等.

利福平:一線抗癆藥.成人每日400~600mg,兒童每日每公斤體重10~20mg,頓服;孕婦及肝功異常者忌用.

3.局部治療:異煙肼註射液0.1~0.2g或鏈黴素0.2~0.4g加2%普魯卡因於病灶周圍皮下註射,4~6天1次.

4.手術治療:對面積較小的皮損,手術切除病灶或清除瘺管.

5.物理療法:x線照射、紫外線局部照射、電凝固、冷凍及激光療法.

2、預後

程緩慢,可遷延不愈,形成慢性感染.大片的瘢痕組織攣縮後,可致局部畸形或是相應組織運動障礙.

二、中醫

單方成藥;內消瘰癧丸,夏枯草膏,內消連翹丸,散結靈,八珍丸,人參養容丸.

內消瘰癧丸

功能主治軟堅散結.用於瘰癧痰核或腫或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夏枯草膏

功能與主治清火,明目,散結,消腫.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散結靈

功效:散結消腫,活血止痛.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4片,每日2次.

內消連翹丸

功效:化核軟堅.

用法及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食前鹽酒送下.

瘰癧性皮膚結核病 液化性皮膚結核饮食

在治療期間應註意休息,增加營養,多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不適宜吃:應限制或少吃魚、蝦、蟹等海腥發物,蔥、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瘰癧性皮膚結核病 液化性皮膚結核并发症

一、並發病癥

由於皮膚潰瘍可能並發化膿球菌感染.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痛風 腮腺混合瘤 甲狀腺腺瘤 D34.X51 尿道結石 N21.101 尿路結石 泌尿系結石 石淋 血管球瘤 M87110 0 血管平滑肌神經瘤 血管神經肌瘤 血管神經瘤 直腸陰道瘺 N82.302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