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 I63.902 腦梗 缺血性腦卒中

腦梗塞 I63.902 腦梗 缺血性腦卒中

腦梗塞 I63.902 腦梗 缺血性腦卒中

腦梗塞 I63.902 腦梗 缺血性腦卒中百科

腦梗塞(腦梗、缺血性腦卒中)是指由於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腦軟化,腦梗死的臨床常見類型有腦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腦栓塞等,腦梗死占全部腦卒中的80%.與其相關性較大的幾個疾病是:糖尿病、肥胖、高血壓、風濕性心臟病、心律失常、各種原因的脫水、各種動脈炎、休克、血壓下降過快過大等.

腦梗塞 I63.902 腦梗 缺血性腦卒中

腦梗塞 I63.902 腦梗 缺血性腦卒中

腦梗塞 I63.902 腦梗 缺血性腦卒中病因

心源性疾病(50%):

占60%~75%,常見病因為慢性心房顫動,栓子主要來源是風濕性心瓣膜病,心內膜炎贅生物及附壁血栓脫落等,以及心肌梗死,心房粘液瘤,心臟手術,心臟導管,二尖瓣脫垂和鈣化,先天性房室間隔缺損(靜脈反常栓子)等.

非心源性疾病(5%):

如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肺靜脈血栓或凝塊,骨折或手術時脂肪栓和氣栓,血管內治療時血凝塊或血栓脫落等;頸動脈纖維肌肉發育不良(女性多見);肺感染,敗血癥,腎病綜合征的高凝狀態等可引起腦栓塞.

栓子來源不明的栓子(30%):

約30%的腦栓塞.

腦梗塞 I63.902 腦梗 缺血性腦卒中

腦梗塞 I63.902 腦梗 缺血性腦卒中

腦梗塞 I63.902 腦梗 缺血性腦卒中症状

1、腦栓塞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青壯年多見,多在活動中集驟發病,無前驅癥狀,局灶性神經體征在數秒至數分鐘達到高峰,多表現完全性卒中,意識清楚或輕度意識糊塗,頸內動脈或大腦中動脈主幹栓塞導致大面積腦梗死,可發生嚴重腦水腫,顱內壓增高,甚至腦疝和昏迷,常見癇性發作;椎-基底動脈系統栓塞常發生昏迷,個別病例局灶性體征穩定或一度好轉後又出現加重提示栓塞再發或繼發出血.

2、約4/5的腦栓塞發生於前循環,特別是大腦中動脈,出現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失語或局灶性癲癇發作等,偏癱以面部和上肢較重,椎基底動脈系統受累約占1/5,表現眩暈,復視,交叉癱或四肢癱,共濟失調,飲水嗆咳,吞咽困難及構音障礙等,栓子進入一側或兩側大腦後動脈導致同向性偏盲或皮質盲,基底動脈主幹栓塞導致突然昏迷,四肢癱或基底動脈尖綜合征,大多數病人伴有風心病,冠心病和嚴重心律失常等,或心臟手術,長骨骨折,血管內介入治療等栓子來源,以及肺栓塞(氣急,發紺,胸痛,咯血和胸膜摩擦音等),腎栓塞(腰痛,血尿等),腸系膜栓塞(腹痛,便血等),皮膚栓塞(出血點或瘀斑)等體征.

腦梗塞 I63.902 腦梗 缺血性腦卒中

腦梗塞 I63.902 腦梗 缺血性腦卒中

腦梗塞 I63.902 腦梗 缺血性腦卒中检查

和MRI檢查可顯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梗死改變,合並出血性梗死高度支持腦栓塞,許多病人繼發出血性梗死臨床癥狀並加重,發病3-5日內復查CT可早期發現激發梗死後出血,及時調整治療方案,MRA可發現頸動脈狹窄程度或閉塞.

腰穿腦壓正常,腦壓增高提示大面積腦梗死,出血性梗死腦脊液可呈現血性或鏡下紅細胞;感染性腦栓塞腦脊液細胞數增高(早期粒細胞為主,晚期淋巴細胞為主);脂肪栓塞腦脊液可見脂肪球.

心電圖應作常規檢查,確定心肌梗死,風心病,心律失常等證據,腦栓塞可作為心肌梗死的首發癥狀並不少見,頸動脈超聲檢查可評價管腔狹窄程度和粥樣硬化斑塊,對證實頸動脈源性栓塞有提示意義.

腦梗塞 I63.902 腦梗 缺血性腦卒中预防

控制體重.肥胖是腦梗塞的危險因素,應通過控制飲食(尤其是高能量的食物)和體育鍛煉控制體重.膳食營養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和谷類食品,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食鹽攝入每天控制在6克以下.堅持鍛煉能降低20%的復發危險,每天至少進行30分鐘中度體力活動,例如散步、慢跑、太極拳、騎自行車等,每周5-7次.另外,調整自己的心態,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盡量保持積極、豁達、輕松的心情.對於有抑鬱傾向者應加用抗抑鬱藥物治療.

腦梗塞 I63.902 腦梗 缺血性腦卒中治疗

本病的治療,基本上同腦血栓形成,應積極治療高血壓,尤為病史中已有過腔隙性梗塞者需要防止復發,同時應註意壓不能過快過低.

急性期

以盡早改善腦缺血區的血液循環、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為原則.

1.緩解腦水腫:梗塞區較大嚴重患者,可使用脫水劑或利尿劑.

2.改善微循環:可用低分子右旋糖苷,能降低血粘度和改善微循環.

3.稀釋血液:

①等容量血液稀釋療法:通過靜脈放血,同時予置換等量液體;

②高容量血液稀釋療法:靜脈註射不含血液的液體以達到擴容目的.

4.溶栓:①鏈激酶.②尿激酶.

5.抗凝:用以防止血栓擴延和新的血栓發生.①肝素.②雙香豆素.

6.擴張血管:一般認為血管擴張劑效果不肯定,對有顱內壓增高的嚴重患者,有時可加重病情,故早期多不主張使用.

7.其他:本病還可使用高壓氧療法,體外反搏療法和光量子血液療法等.

恢復期

繼續加強癱瘓肢體功能鍛煉和言語功能訓練,除藥物外,可配合使用理療、體療和針灸等.

腦梗塞 I63.902 腦梗 缺血性腦卒中饮食

腦梗塞患者宜食、各種雜糧,如綠豆、小米、玉米、豆類.各種新鮮以及大蒜、水果、山楂、魚、香菇、淡菜、脫脂奶、精豬肉、植物油等.

①香菇:性味平.具有補氣益胃、活血化瘀之功效.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降低血壓,加速血液循環,改善心腦及微循環供血.加熱後營養不被破壞.對高血壓、動脈硬化有良好療效.

②芹菜:有清熱利濕、醒神健腦、平肝涼血之功效.可降低血中膽固醇的含量,對防治高血壓、腦血管意外、冠心病等有一定療效.

③山楂:具有活血化瘀、軟化血管、降血壓、降血脂等作用.可用以泡茶、煮粥、煎汁、是心腦血管病患者的極好食品.

1、可多吃上結含碘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蝦米等,碘可減少膽固醇在動脈壁沉積,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

2、長期飲用混合奶(鮮牛奶600毫升,濃米湯350毫升,雞蛋2個,白糖50克,香油10克,以及鹽3克、為預防便秘,應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

3、要維持體內有充足的水,使血液稀釋.晚餐要清淡.晚睡前,晨起時,飲1~2杯溫開水.

4、飲食中應有適當蛋白質,常吃些蛋清、瘦肉、魚類和各種豆類及豆制品,以供給身體所需要的氨其酸.

腦梗塞患者忌食、忌高脂肪、高熱量食物:若連續長期進高脂肪、高熱量飲食,可使血脂進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動脈樣硬化斑塊容易形成,最終導致血栓復發.忌食肥肉、動物內臟、魚卵等,少食花生等含油脂多,膽固醇高的食物;忌用或少用全脂乳、奶油、蛋黃、肥豬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內臟、黃油、豬油、牛油、羊油、椰子油;不宜采用油炸、煎炒、燒烤烹調.

5、忌肥甘甜膩、過咸刺激助火生痰之品:少甜味飲品、奶油蛋糕的攝入;忌食過多醬、咸菜等.

6、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白酒、麻椒、麻辣火鍋等,還有熱性食物如濃茶、綠豆、羊、狗肉等.

7、忌嗜煙、酗酒:煙毒可損害血管內膜,並能引起小血管收縮,管腔變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大量引用烈性酒,對血管有害無益.據調查,酗酒是引起腦梗塞的誘因之一.

腦梗塞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葡萄汁、芹菜汁各1份,溫開水服用,每天2-3次.20天為一療程.使用於中風、高血壓病人.

葵花子,早晚1把,剝殼食仁,同時配服芹菜汁半杯,連服30天.適用於中風、高血壓的病人.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清蘿卜汁,每天30毫克,日2次,連用10天.適用於伴有血壓增高的中風病人.

白木耳或黑木耳30克,清水浸泡一夜,於飯鍋上蒸1-2小時,加入適量的冰糖.於睡前服用,對中風高血壓、眼底出血、血管硬化、冠心病均有治療作用.

綠豆100克,海帶50克,加水煮爛,放入冰糖後,適量服用.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白菊花適量,用開水浸泡,常服用有降血脂和降血壓的作用.

花生米適量,加醋泡7天後,每天早晚各服花生米10粒,有一定降血壓作用.

香蕉2隻,去皮,加冰糖適量,隔水蒸.每日2次,連服數日.對中風伴有便秘者有顯著療效.

冬瓜100克,煮熟取汁服.對中風伴有血糖高,或有水腫者有好處.

苦瓜做菜,對中風伴血糖高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黃豆60克,煎服,對中風腿抽筋有治療作用.

芝麻15克,搗爛,同蜂蜜30克調和,每天早晨空腹服一劑,分三次服,連服1星期,對中風便秘者,有治療效果.

常食新鮮柚果汁,能降血糖.適用於中風伴血糖高者.

山楂肉15克,水煮熟,果飲並食.日1次,連服1個月.有山楂幹切片,煮水代茶飲.亦有效.適用於中風、冠心病、高血脂癥者.

每日進醋5-10毫升,或用醋泡花生米一晝夜,每日晨起吃10粒.1星期為一療程.適用於中風伴高血壓者.

每晨空腹進糖醋大蒜1-2粒,並喝少許糖醋汁.適用於中風伴有高血壓及高血脂癥者.

每次1隻鮮蘋果,每日2次,可常服.適用於中風伴有高膽固醇血癥者.

大棗10枚,芹菜根60克,煎水常服.適用於中風伴有高膽固醇血癥者.

黃豆及大豆制品,連服8星期,可使血液中之膽固醇含量明顯下降.

鮮獼猴桃,或其果汁制品,具有降低膽固醇及甘油三脂的作用,對中風者有好處.

黑木耳6克,用水泡發,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芹菜根5個,紅棗10個,水煎服,食棗飲湯,可起到降低血膽固醇作用.

吃鮮山楂或用山楂泡開水,加適量蜂蜜,冷卻後當茶飲.若腦梗塞並發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生食大蒜或洋蔥10-15克可降血脂,並有增強纖維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腦梗塞病人飯後飲食醋5-10毫升,有軟化血管的作用.

腦梗塞 I63.902 腦梗 缺血性腦卒中并发症

容易出現以下並發癥:心肌梗死,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腎功能不全,褥瘡,關節攣縮,應激性潰瘍,繼發性癲癇,腦梗塞後的精神科問題,癡呆等.

1、心肌梗死是腦梗塞的常見並發癥,目前發病機制不明,有研究表明,很多腦梗塞病人,在急性期,常常伴有心肌缺血的表現,但是這種改變大部分病人在度過急性期後能夠改變,有部分病人,可能發展成為心肌梗死.所以,對腦梗塞病人,我們要進行常規心電圖檢查,如發現有心肌梗死,應對應心腦血管病癥采取同時治療方案.

2、肺部感染是腦梗塞病人最常見的並發癥.有很多研究表明,肺部感染成為腦梗塞的最主要的致死因素.腦梗塞病人的肺部感染一般與以下因素有關病人長期臥床,產生的沉積性肺炎,因此,在護理工作中,提倡勤翻身,勤吸痰.照顧不當,引起病人飲水或飲食嗆咳而引發的戲入性肺炎.病人使用抗生素不當,造成菌群失調,加上病人多為老年、抵抗力差,也增加瞭易感因素.

3、尿路感染:見於留置導尿管的病人,或大小便失禁,得不到良好護理的病人,常用治療細菌性尿路感染的藥有起效迅速的西藥抗生素,及安全可靠,預後效果好的中藥銀花泌炎靈片等.

4、腎功能不全:也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並發癥,主要與以下方面因素有關:腦梗塞是一種"應激"狀態,體內的高腎上腺素水平,容易造成腎動脈收縮,影響腎血流量.很多藥物如甘露醇、抗生素也會對腎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5、褥瘡:病人長期臥床,如果不經常翻身的話,病人的某些骨隆突部分,會對固定的組織壓迫,造成局部組織長期缺血、壞死,就形成瞭褥瘡.預防褥瘡的最好方法是勤翻身,條件許可,應給病人使用氣墊床.

6、關節攣縮:腦梗塞病人如果沒有得到良好的康復訓練,患側的肌肉會發生廢用性萎縮,在肌肉萎縮和張力升高的共同作用下,關節長期不能正常活動,會造成病人關節畸形、攣縮.患處的關節活動會變得很疼痛.

7、應激性潰瘍:出血性中風病人和大面積腦梗死病人,常常出現上消化道大出血,也是臨床上常見並發癥和常見死亡原因.

8、繼發性癲癇:無論是出血性還是缺血性中風,在過度急性期後,原來腦內的病灶可能會留下"瘢痕",如果成為異常放電灶,就有可能誘發癲癇,以大發作為主.如果病人發生繼發性癲癇,就要開始正規的抗癲癇治療.

9、腦梗塞後的精神科問題:這個問題越來越得到瞭關註.

10、癡呆:目前,有報道說,腔隙性缺血灶和血管性癡呆有一定的聯系.更有的病人,出現瞭廣泛的皮質下的動脈硬化、梗死,出現認知功能的下降.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新生兒喉喘鳴 呼吸性堿中毒 E87.303 脊柱轉移癌 經行舌麻 動脈硬化 I70.903 動脈粥樣硬化 尿路軟斑癥 尿路軟化斑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