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腫瘤

睪丸腫瘤

睪丸腫瘤

睪丸腫瘤百科

睪丸腫瘤占男性惡性腫瘤的1%~2%,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絕大多數為原發性,分為生殖細胞腫瘤和非生殖細胞腫瘤兩大類.生殖細胞腫瘤發生於曲細精管的生殖上皮,占睪丸腫瘤的90%~95%,其中精原細胞瘤最為常見,生長速度較緩慢,預後一般較好;非精原細胞瘤如胚胎癌、畸胎癌、絨毛膜上皮癌等,比較少見,但惡性程度高,較早出現淋巴和血行轉移,預後較差.非生殖細胞腫瘤發生於睪丸間質細胞,占5%~10%,來源於纖維組織、平滑肌、血管和淋巴組織等睪丸間質細胞.繼發性睪丸腫瘤較為罕見.

睪丸腫瘤

睪丸腫瘤

睪丸腫瘤病因

    (一)發病原因

    腫瘤的病因仍不完全明確,可能與病毒感染,環境污染,內分泌異常,損傷及遺傳等有關,目前有關資料已證明有5個因素可促使睪丸腫瘤的發生:隱睪,以前患過睪丸生殖細胞腫瘤,有傢族史,真兩性畸形和不育癥患者,隱睪惡變的發生率比正常下降至陰囊內的睪丸要高30~50倍,據文獻報道每20隻腹腔型隱睪或每80隻腹股溝型隱睪中就有1例發生睪丸腫瘤.

    (二)發病機制

睪丸腫瘤根據其組織起源分為4大類:①生殖細胞腫瘤;②間質腫瘤;③生殖細胞和間質混合性腫瘤;④睪丸網腫瘤,其中睪丸生殖細胞腫瘤的組織發生一直存有爭議,近年來有一些新的認識,認為各類型的睪丸生殖細胞腫瘤,除精母細胞型精原細胞瘤外,均起源於一個共同的前體,即睪丸原位癌,這類腫瘤在病理上稱之為不能分類的精曲小管內生殖細胞腫瘤(intratubulargermcellneoplasiaoftheunclassifiedtype,IGCNU),這些IGCNU的細胞和精原細胞瘤在形態和DNA組成等均相同,是發生其他生殖細胞腫瘤的前體,即純的精原細胞瘤可分化出非精原細胞瘤的生殖細胞腫瘤(nonseminomagermcelltumors,NSGCT).

    睪丸腫瘤的分類(WHO,1994):

    1.生殖細胞腫瘤

    癌前病變.

    曲細精管內生殖細胞腫瘤(原位癌).

    (1)一種組織類型的腫瘤:

    ①精母細胞型精原細胞瘤.

    ②變異型:伴有肉瘤樣成分.

    ③精原細胞瘤(可伴有合體滋養層細胞).

    ④胚胎癌.

    ⑤卵黃囊瘤(內胚竇瘤).

    ⑥絨毛膜上皮癌.

    ⑦畸胎瘤:

    A.成熟畸胎瘤.

    B.皮樣囊腫.

    C.不成熟畸胎瘤.

    D.畸胎瘤伴明顯惡性成分.

    E.類癌(純的類癌或伴有畸胎瘤成分).

    F.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

    (2)多於一種組織類型的腫瘤:

    ①混合性生殖細胞腫瘤.

    ②多胚瘤.

    2.性索間質腫瘤

    (1)性索間質細胞瘤(Leydig細胞).

    (2)支持細胞瘤(Sertoli細胞):

    ①典型型.

    ②硬化型.

    ③大細胞鈣化型.

    (3)顆粒細胞瘤(成人C型,幼年型).

    (4)混合性性索間質細胞腫瘤.

    (5)未分化類的性索間質腫瘤.

    3.生殖細胞和性索間質混合腫瘤

    (1)睪丸母細胞瘤.

    (2)其他.

    4.睪丸網腫瘤

    (1)腺瘤.

    (2)腺癌.

    (3)腺瘤樣增生.

    5.其他睪丸組織來源腫瘤

    (1)表皮樣囊腫.

    (2)間葉組織來源的腫瘤.

    6.轉移性腫瘤造血系統來源的.

    (1)淋巴瘤.

    (2)漿細胞瘤.

    (3)白血病.

    睪丸腫瘤以淋巴結轉移為主,半數患者在初診時已發生瞭不同程度的轉移,睪丸的淋巴引流起源於第二腰椎附近的生殖嵴,在腹膜後區域形成,睪丸下降到陰囊的過程中帶著淋巴和血管通過腹股溝內環下降至陰囊,因此淋巴轉移的第一站在腎蒂血管水平的腰椎旁,雙側的淋巴可以跨越中線相互交通,其上界可達腎蒂以上2cm,側界為兩側腎及輸尿管上端的內側緣,下界至腹主動脈交叉和髂血管的上1/3為止,腹股溝淋巴結的轉移常發生在腫瘤穿破白膜而發生附睪,精索及陰囊皮膚等部位的轉移,經陰囊睪丸腫瘤切除和睪丸穿刺活檢可造成局部的轉移,遠處轉移最常見的是肺,肝,其次是腹腔內轉移,多數發生是直接鄰近侵犯.

    另一個重要問題是睪丸腫瘤的臨床分期,因為局部和全身有無播散對治療和預後有重要影響,至今為止至少9種分期系統在全世界應用,比較傳統的分期(Boden和Gibb在1951年提出)是:①腫瘤僅限於睪丸內的為Ⅰ(A)期,②有區域淋巴結(即腹膜後的淋巴結)轉移,而無膈上及內臟轉移的為Ⅱ(B)期,③腫瘤轉移超腹膜後淋巴結以上,如縱隔,肺或其他內臟的為Ⅲ(C)期,以後的學者在此基礎上又把Ⅰ和Ⅱ期又分為幾個亞期(等級),1992年國際抗癌聯盟(UICC)推薦腫瘤分期為TNM系統:T代表原發腫瘤;N是指膈以下區域性淋巴結受侵犯;M是代表有無遠處器官或膈以上區域性淋巴結轉移,臨床分期是基於臨床體檢,影像學檢查和病理檢查,為便於記憶,可用簡化的TNM分期,即0~Ⅲ期(表1).

    睪丸腫瘤的分期:

    Ⅰ期:無轉移.

    ⅠA:腫瘤局限於睪丸及附睪.

    ⅠB:腫瘤侵及精索或腫瘤發生於未下降的睪丸.

    ⅠC:腫瘤侵及陰囊或腹股溝及陰囊手術後出現.

    ⅠD:原發腫瘤的侵及范圍不能確定.

    Ⅱ期:有膈下的淋巴結轉移.

    ⅡA:轉移的淋巴結<2cm.

    ⅡB:至少一個轉移淋巴結為2~5cm.

    ⅡC:腹膜後淋巴結>5cm.

    ⅡD:腹部可捫及腫塊或腹股溝淋巴結固定.

    Ⅲ期:縱隔及鎖骨上淋巴結轉移和(或)有遠處轉移.

    ⅢA:有縱隔和(或)鎖骨上淋巴結轉移,但無遠處轉移.

    ⅢB:遠處轉移但僅見肺:

    “少量肺轉移"每側肺轉移數目<5,病灶直徑>2cm.

    “晚期肺轉移"每側肺轉移數目>5,病灶直徑>2cm.

    ⅢC:任何肺以外的血行轉移.

    ⅢD:根治性手術後,無明顯殘存病灶,但瘤標陽性.

腫瘤標記物(簡稱瘤標)在睪丸腫瘤診治中的應用較早,對早期診斷,分類,治療方案的決定,監測治療效果和遠期隨訪都很重要,特異性和敏感性較高的睪丸腫瘤的瘤標有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兩者均是糖蛋白,70%~80%NSGCT類睪丸腫瘤患者可有AFP和(或)HCG水平增高,AFP增高表明睪丸腫瘤中存在胚胎癌成分,因此在治療上要以手術治療為主,HCG增高要考慮絨毛膜上皮癌或胚胎癌的成分存在,此外還有一些非特異性的瘤標在睪丸腫瘤時有表現增高,如癌胚抗原(CEA),乳酸脫氫酶(LDH)的同工酶,胎盤堿性磷酸酶(PALP)等.

睪丸腫瘤

睪丸腫瘤

睪丸腫瘤症状

    睪丸腫瘤的癥狀:

    關節疼痛呼吸困難結節咳嗽皮膚發紅隱睪

    睪丸腫瘤常在無意中發現陰囊內有腫塊,亦有感局部隱痛和沉重感.隱睪可能出現腹股溝、下腹腫物.一個萎縮的睪丸突然增大應想到腫瘤,急性疼痛不常見,但10%可有類似睪丸炎或附阜炎的病狀.大約10%病人主要表現為轉移癌病狀,如鎖骨上腫大淋巴結,肺轉移咳嗽和呼吸困難等.

    睪丸檢查從健側開始,作為對比大小、硬度和輪廓.腫瘤一般不敏感,不像正常組織的感覺.附睪清楚分開,鞘膜和陰囊無粘連,常無積液.腫瘤的大小和有無轉移癌常表現為正常睪丸組織內的不規則腫物.擴散至附睪和精索的占10%~15%,預後不良.

睪丸腫瘤

睪丸腫瘤

睪丸腫瘤检查

    睪丸腫瘤檢查項目:

    透光試驗靜脈尿路造影

    1.腫瘤標志物(瘤標),尤其是AFP和HCG對睪丸生殖細胞的診斷,分期,治療反應的監測及預後提供極有價值的參考,生殖細胞腫瘤瘤標分為兩類:①與胚胎發生有關的癌胚物質(甲胎蛋白AFP和人絨毛膜促性腺腺素HCG);②某些細胞酶(乳酸脫氫酶LDH和胎盤堿性磷酸酶PLAP).

    (1)AFP單鏈糖蛋白,分子量約7萬,半衰期5~7天,純胚胎癌,畸胎癌,卵黃囊腫瘤,AFP增高70%~90%,純絨毛膜上皮癌和純精原細胞瘤AFP正常.

    (2)HCG多肽糖蛋白,由α和β鏈組成,半衰期24~36h[但亞基清除相當迅速α-亞基(α-uCG)20min,β-亞基(β-uCG)45min],絨毛膜上皮癌和40%~60%胚胎癌HCG增高,純精原細胞瘤5%~10%增高.

    (3)LDH乳酸脫氫酶細胞酶,分子量13.4萬,LDH普遍存在不同組織細胞中,故特異性較低,易出現假陽性,生殖細胞腫瘤可引起LDH增高,並與腫瘤大小,分期有關,如Ⅰ期LDH增高8%,Ⅱ期32%,Ⅲ期81%,Ⅰ,Ⅱ期治療前LDH高則復發率為77%,LDH正常為40%.

    (4)PLAP胎盤堿性磷酸酶堿性磷酸酶之同工酶,結構異於成人型堿性磷酸酶,95%精原細胞瘤,PLAP增高,特異性57%~90%.

    2.超聲檢查對陰囊內容物疾病的診斷有重要價值,診斷正確率97%,能直接而準確測定睪丸腫瘤的大小和形態,此外對睪丸腫瘤淋巴結轉移,腹腔臟器轉移有診斷價值.

    3.胸部正,側位片,以瞭解肺部和縱隔情況.

    4.CT更能敏感發現肺部轉移和腹膜後淋巴結轉移,已取代靜脈尿路造影和淋巴管造影,且能發現直徑小於2cm淋巴結轉移灶.

睪丸腫瘤预防

    煙草中含有致癌物質砷等,並且吸煙可引起性激素的改變,因此早有科學傢懷疑吸煙可能是睪丸癌的風險因素之一,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吸煙的確增加瞭患睪丸癌的風險.

    乳制品食用量較高的人患睪丸癌的危險也相對更高,特別是那些奶酪食用量高的人,患睪丸癌的危險比一般人高出87%.

    故戒煙,調整壞的飲食習慣,是預防的關鍵.

睪丸腫瘤治疗

    睪丸腫瘤西醫治療方法

    (一)治療

    睪丸腫瘤的組織類型,瘤標的水平是決定治療方案的重要參數,因此睪丸腫瘤的治療有如下方案.

    1.精原細胞瘤行根治性睪丸切除後行放療和(或)化療.但如果同時瘤標陽性,則其治療應該同NSGCT類.

    2.腹膜後淋巴結清掃術

    適合於NSGCT類睪丸腫瘤(絨毛膜上皮癌除外)以及瘤標(AFP)陽性的精原細胞瘤和成人的睪丸成熟畸胎瘤.目前的手術方式是1958年Mallis和Patton報告的經腹部正中切口,雙側腹膜後淋巴結清掃術的基礎上的改良手術,如擴大的單側腹膜後淋巴結清掃術.切口也有諸多改良,如胸腹聯合切口,胸膜外、腹聯合切口等.清除的范圍包括雙側腎蒂上2cm、腎蒂周圍、下腔靜脈和腹主動脈間的淋巴纖維脂肪組織.對病變側尚需切除腎周脂肪囊,全部精索血管以及髂血管上1/3處淋巴結締組織.在切除下腔靜脈和主動脈間的淋巴結時,可以結紮腎蒂水平以下的腰動、靜脈以利於血管的遊離.對不能切除的淋巴結可用銀夾標記.在分離右腎動脈上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膈肌腳間區域時,可遇到乳糜池,需將其結紮以免術後發生乳糜腹水.但要註意這類手術也可發生並發癥,如嚴重的切口感染和裂開、慢性切口瘺、術後出血、腹膜後纖維化致腎盂輸尿管狹窄、直疝、腎蒂意外、大量胃腸道出血、不射精等.做改良單側擴大淋巴結清掃可減少並發癥,特別是不影響射精功能.

    3.化療

    睪丸腫瘤的化療效果較好,是少數能達到臨床治愈的腫瘤之一.對精原細胞瘤的化療效果好於NSGCT類.也可用於術前、術後的輔助化療.目前多主張聯合化療,化療方案很多(表2),但主要的化療藥物有:

(1)順鉑(DDP)屬破壞DNA結構和功能的藥物中的金屬化合物,具有細胞周期非特異性,是治療睪丸癌的主要藥物.主要不良反應是消化道反應、腎毒性及聽力減退.卡鉑(carboplatin,碳鉑)為第2代鉑類抗腫瘤藥,近又有奧沙力鉑(奧沙利鉑)(Ox-aliplatin)上市應用,作用與順鉑相似但是不良反應低,主要是骨髓抑制.

    (2)博來黴素(bleomycin,BLM)又稱爭光黴素,國產平陽黴素與之相似,屬破壞DNA結構和功能抗生素類,作用在細胞周期的G2和M期.不良反應為過敏性休克樣反應,嚴重者肺間質纖維化,老年和肺功能差者慎用.

    (3)多柔比星(doxorubicin,adriamycin,阿黴素,ADM)屬嵌入DNA幹擾轉錄RNA類藥中的蒽環類抗生素,又如柔紅黴素(daunorubicin,DNR),屬非周期特異性抗腫瘤藥.不良反應為心臟毒性和骨髓抑制.

(4)環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破壞DNA結構和功能類的烷化劑,體外無抗腫瘤作用,進入體內經肝微粒體酶系氧化成中間產物醛磷酰胺,與DNA發生烷化,對各周期細胞均有殺傷作用.主要不良反應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和胃腸道出血,特有的化學性膀胱炎、脫發等.新藥有異磷酰胺(異環磷酰胺)(IFO).

(5)依托泊苷(鬼臼乙叉苷,VP-16)類屬幹擾蛋白質合成的藥物,主要藥物有依托泊苷(etoposide)和替尼泊苷(teniposide).有效成分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能與微量蛋白結合,使有絲分裂停於中期,抑制腫瘤生長.主要不良反應為骨髓抑制,胃腸反應,大劑量引起肝毒性.

(6)紫杉醇(紫衫醇)(paclitaxel),從紅豆杉屬植物中分離出的新的紫衫烷成分,也可半合成.本藥是化學結構新、作用機制獨特的新型抗癌藥.選擇性促進微管蛋白的聚合並抑制其解聚,從而影響紡錘體的功能和組織結合.抑制腫瘤細胞的有絲分裂.適於二線用藥,特別是對順鉑耐藥、復發者有效.

    其他常用藥物還有甲氨蝶呤(MTX),羥基脲(hydroxycarbamide,HV)、長春新堿(Viucristine,VCR)、放線菌素D(dactinomycin,更生黴素,ACTD)、光輝黴素(普卡黴素,MTH)、氮甲(N-F)等.

    4.放療

    不同的睪丸腫瘤組織成分對放療的敏感性明顯不同,精原細胞瘤對放療敏感,而NSGCT類睪丸癌對放療的敏感性差,放療隻起輔助作用.精原細胞瘤在行根治性睪丸切除後按分期不同作規定淋巴引流區的放療.Ⅰ期常規作腹主動脈旁及同側髂血管周圍淋巴結預防性照射.Ⅱ期照射范圍與Ⅰ期相同,但劑量要增加.其療效與病灶的大小有關.是否行縱隔及鎖骨上淋巴結預防照射仍有不同看法.Ⅲ期以化療為主,放療為輔,放射治療可鞏固化療效果及明顯的姑息作用,有時對殘留病灶或復發轉移灶可達到局部根治作用.對NSGCT類,放療有3種方式:①單純放療;②腹膜後淋巴結清掃術+淋巴結陽性者做術後放療;③術前放療+腹膜後淋巴結清掃術+術後放療.

    中西醫綜合治療

    1.手術與中醫藥配合

    手術前給予中藥(湯劑、中成藥、中藥針劑等),可以提高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及手術成功率.用藥原則是在辨證治療的基礎上調理臟腑功能和氣血,如祛濕清熱、健脾滋腎、祛瘀通淋等法.手術後配合中藥主要采用補氣養血,健脾和胃,以促進機體功能盡快恢復,保護重要臟器的功能.常用方為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黃芪針、生脈針等可以根據情況選用.

    2.放療與中醫藥配合

    采用清熱解毒、養陰益氣或滋陰潤燥,輔以健脾和胃之法,可減輕放射線對機體的毒害作用.常用方如沙麥門冬湯、玉女煎、五味消毒飲等.

    3.化療與中醫藥配合

    為減輕化療的毒副反應,運用中藥益氣養血、健脾和胃、滋陰補腎已取得瞭很大的成功.表現在化療的胃腸反應減輕,甚至不出現;骨髓抑制的程度亦可大減輕,而且增加瞭恢復的速度.常用中藥如黃芪、黨參、太子參、當歸、雞血藤、仙靈脾、枸杞子、女貞子等.睪丸腫瘤通過手術治療、化療等方法,其無瘤生存時間比較長,要進一步提高療效,可以在手術後或化療期間應用中藥或中成藥(包括中藥針劑)中的抗腫瘤藥,有些中藥抗癌藥可以與放、化療同時應用,例如嗎特靈註射液等,既具有抗癌作用又不損傷人體正氣.

    預後

    (一)罕見完全自發消退.

    (二)所有成人生殖細胞腫瘤應視為惡性,所謂“良性畸胎瘤"鏡下有向管侵犯最終29%單純睪丸切除者死於腫瘤.小兒畸胎瘤為良性.

    (三)白膜為天然屏障,腫瘤穿破常在腫瘤縱隔,該處是血管、淋巴管、神經和小管通過部位,10%~15%擴展到附睪和精索者淋巴和血行轉移危險增加.

    (四)全部睪丸腫瘤好發於淋巴轉移,雖然純絨癌也有血液播散.精索4根~8根淋巴管向上扇形散開至腹膜後淋巴鏈.右側睪丸的最初到達的淋巴結是L3椎體主動脈區間的淋巴結,左側睪丸第一梯隊淋巴結主動脈旁區:左輸尿管、腎靜脈、腸系膜下動脈起始部與主動脈間.向上可達乳糜池、胸導管、鎖骨上淋巴結(左側為主),亦可向下逆行轉移至髂、腹股溝淋巴結.腹股溝病亦可由陰囊病變轉移引起.

    (五)淋巴結以外轉移可直接侵入血管或瘤栓從淋巴靜脈吻合處播散,大多數血行轉移在淋巴轉移之後.如果A期非精原細胞僅做睪丸切除術則20%擴散,其中大多數即80%為腹膜後轉移淋巴結,20%轉移與之無關.純精原細胞瘤轉移常為精原細胞瘤,少於10%為其他成分轉移,而有其他成分轉移者占純精原細胞瘤死亡的30%~45%.

    非精原細胞瘤發展迅速,倍增時間僅10天~30天,治療無效者85%二年內死亡,其餘在三年以內.精原細胞瘤可以在有效的治療後經2年~10年復發.

睪丸腫瘤饮食

    睪丸腫瘤食療(以下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咨詢醫生)

    馬鞭草蒸豬肝

    [用料]馬鞭草30克,豬肝片60克.

    [制作]馬鞭草洗凈切段,與豬肝片加調料共蒸熟爛食.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散淤.

    [備註]脾胃虛寒者慎用.

    薜藶果燉豬肉

    [用料]薜藶果1~2個,豬瘦肉100克,冬瓜100克.

    [制作]先凈薜藶果對半劈開,加入豬瘦肉、冬瓜同燉湯.

    [功效]活血補血,清熱解毒.

    睪丸腫瘤飲食宜忌

    1、每天攝入量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其中豐富的維生素、葉綠素,有很強的抗癌作用.

    2、金針菇,富含多種氨基酸和核苷酸,有明顯的抗癌作用,應多食.

    3、果膠和海帶、海藻中含有海藻鈉,易和致癌物質結合而排出體外,有較強的防癌作用,宜常食.

    4、多食用大蒜,其富含的硒元素有明顯的抑制泌尿生殖系統腫瘤的作用.

    5、多食用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如山藥、銀杏、鱔魚、海參、墨魚、章魚.

    6、多食胡蘿卜、卷心菜、青瓜、豌豆、銀耳、黑木耳及豆類,有利於機體抑制癌

    忌

    1、戒煙戒酒,少量或不食辛辣食物.

    2、忌黴變、醃制、油煎、肥膩食物.

    3、忌溫熱壯陽性食物,如羊肉、狗肉、韭菜、動物鞭等.

睪丸腫瘤并发症

    睪丸腫瘤以淋巴結轉移為主,常見於髂內,髂總,腹主動脈旁及縱隔淋巴結,轉移灶可以很大,腹部可以觸及,患者訴說腰,背痛,睪丸絨毛癌患者,可出現乳房肥大,乳頭乳暈色素沉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睪丸腫瘤 運動性哮喘 運動誘發性喘息 exercise-inducedasthma EIA 馬爾堡病毒病 肛門閉鎖 肛門閉合 低位肛門直腸閉鎖 纖維肉瘤 掌指關節脫位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