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扭傷 S93.401

踝關節扭傷 S93.401

踝關節扭傷 S93.401

踝關節扭傷 S93.401 百科

在外力作用下,關節驟然向一側活動而超過其正常活動度時,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如關節囊、韌帶、肌腱等發生撕裂傷,稱為關節扭傷.輕者僅有部分韌帶纖維撕裂、重者可使韌帶完全斷裂或韌帶及關節囊附著處的骨質撕脫,甚至發生關節脫位.關節扭傷日常最為常見,其中以踝關節最多,其次為膝關節和腕關節.

踝關節扭傷 S93.401

踝關節扭傷 S93.401

踝關節扭傷 S93.401 病因

直接暴力(30%):

暴力直接作用於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該部骨折,使受傷部位發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軟組織損傷.如車輪撞擊小腿,於撞擊處發生脛腓骨骨幹骨折.

間接暴力(30%):

間接暴力作用時通過縱向傳導、杠桿作用或扭轉作用使遠處發生骨折,如從高處跌落足部著地時,軀幹因重力關系急劇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處的椎體發生壓縮性或爆裂骨折.

積累性勞損(30%):

長期、反復、輕微的直接或間接損傷可致使肢體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稱疲勞骨折,如遠距離行走易致第二、三蹠骨及腓骨下1/3骨幹骨折.

踝關節扭傷 S93.401

踝關節扭傷 S93.401

踝關節扭傷 S93.401 症状

1.外側韌帶損傷:

由足部強力內翻引起,因外踝較內踝長和外側韌帶薄弱,使足內翻活動度較大,臨床上外側韌帶損傷較為常見,外側韌帶部分撕裂,較多見,其臨床表現是踝外側疼痛,腫脹,走路跛行;有時可見皮下瘀血;外側韌帶部位有壓痛;使足內翻時,引起外側韌帶部位疼痛加劇,外側韌帶完全斷裂:較少見,局部癥狀更明顯,由於失去外側韌帶的控制,可出現異常內翻活動度,有時外踝有小片骨質連同韌帶撕脫,叫撕脫骨折,內翻位攝片時,脛距關節面的傾斜度遠遠超過5~10°的正常范圍,傷側關節間隙增寬.

2.內側韌帶損傷:

由足部強力外翻引起,發生較少,其臨床表現與外側韌帶損傷相似,但位置和方向相反,表現為內側韌帶部位疼痛,腫脹,壓痛,足外翻時,引起內側韌帶部位疼痛,也可有撕脫骨折.

踝關節扭傷 S93.401

踝關節扭傷 S93.401

踝關節扭傷 S93.401 检查

本病的檢查主要是進行詳細的體檢查:

檢查時應註意疼痛,壓痛點的位置,腫脹的程度,關節是否畸形,應一手握住踝關節上端向後推,同時另一隻手握住足跟向前拉,檢查活動范圍是否變大,和未受傷一側比較,如隻是輕度扭傷,可繼續冰敷並施以壓迫性包紮,抬高患肢,如屬較嚴重的扭傷,則應送醫院治療,另外還需註意檢查膝關節,以除外與踝關節最接近的腓骨旋轉性損傷和膝部韌帶損傷的可能.

踝關節扭傷 S93.401 预防

本病主要是由於外傷性因素引起,平時應註意生產生活安全,尤其活動前應做準備運動,另外對受傷的患者,應註意患者的調理:

(1)對踝關節扭傷嚴重者,應到醫院拍調X片檢查,以排除骨折和脫位,如發現骨折應立即請醫生處理.

(2)在踝關節扭傷的急性期,手法要輕柔和緩,以免加重損傷性出血,同時不要熱敷.

(3)在恢復期,手法適當加重,同時可以配合局部熱敷,或活血通絡之中藥外洗,常能收到比較滿意的療效.

(4)註意損傷的局部應防寒保暖.

(5)在扭傷早期,較重者宜制動,根據病情給予適當固定,1~2周後解除固定,進行功能鍛煉.

踝關節扭傷 S93.401 治疗

1.傷後踝部即覺疼痛,跛行或不能著地步行,傷處腫脹、壓痛,甚至出現瘀斑.

2.內翻扭傷時,外踝前下方壓痛明顯.外翻扭傷時,內踝前下方壓痛明顯.嚴重損傷者,在韌帶斷裂處可摸到凹陷,甚至摸到移位的關節面.

踝關節扭傷西醫治療方法

1.外傷初期可行局部冷敷.

2.部分斷裂可用膠佈固定法固定.外翻扭傷內翻位固定,內翻扭傷外翻位固定.固定時間2~3周.去除固定後應加強患側翻轉肌鍛煉,並在行走時將鞋底患側墊高0.5cm以暫保持踝關節處於輕度翻轉位.

3.韌帶完全斷裂者應用石膏固定.外側副韌帶斷裂或合並撕脫性骨折者,足外翻位以"U"形石膏固定.三角韌帶斷裂者,可用"U"形石膏於內翻位固定,4~6周後解除石膏,逐步下地活動.

4.陳舊性損傷疼痛者,可用痛點封閉療法、理療或適當休息.

5.陳舊性外側韌帶斷裂致復發性踝關節半脫位者,應作腓骨短肌腱重建腓跟韌帶及前腓距韌帶手術.術後以石膏托固定6周.

踝關節扭傷中醫治療方法

一、手法治療見‘推拿按摩’欄.

二、藥物治療:早期治宜活血祛瘀,消腫止痛,內服七厘散及舒筋丸,外敷消瘀止痛藥膏、七厘散等.中後期宜溫經止痛、舒筋活絡,內服小活絡丹,外貼狗皮膏、傷濕止痛膏.並可配合活血舒筋的外洗藥物,如四肢損傷洗方等.

三、固定療法:理筋手法之後,將踝關節固定於損傷韌帶的松弛位置.可選用夾板、石膏或膠佈固定等方法予以固定.外翻損傷固定於內翻位,內翻損傷固定於外翻位,一般固定2~3周.

踝關節扭傷 S93.401 饮食

早期(1~2周)

此時受傷部位腫脹疼痛明顯,經絡阻滯不通,氣血運行不暢,此一時期的治療以活血化淤,行氣消腫為主.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宜多食蔬菜、蛋類、豆制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其不應過早地進食肥膩滋補的食品,如骨頭湯、肥雞、牛羊肉等,否則可能導致淤血積滯難以消散,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

推薦食療方--桃仁粥:取桃仁15克,紅糖適量,將桃仁搗爛,水浸後研汁去渣,加入紅糖、粳米,加水400毫升,一起熟爛成粥即可.每天吃2次,連續吃7~10天,具有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的作用.

中期(2~4周)

此時骨折處的淤腫有所減輕,但淤傷尚未化盡,骨痂開始形成.治療應以和營止痛、祛淤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宜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增加骨頭湯、田七煲雞等,以補充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

推薦食療方--當歸排骨湯:取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骨或牛排骨250克,加水燉煮1小時以上,連湯帶肉一起服用,每天1次,連吃1~2周.有助於祛淤續斷.

後期(4周以上)

此時,骨折部淤腫已基本吸收,骨痂開始生長,治療上講究一個“補”字--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飲食上可以補虛為主,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

推薦食療方--當歸生薑羊肉湯:取當歸20克,生薑12克,羊肉300克,加水1500毫升,一起放入鍋中煮爛至熟即可.食肉喝湯,每天1次.本方具有養血活血、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特別適於骨折後期及年老體虛患者.

踝關節扭傷 S93.401 并发症

一、並發病癥

本病如早期治療不當,韌帶過度松弛,可造成踝關節不穩,易引起反復扭傷,甚至關節軟骨損傷,發生創傷性關節炎,嚴重影響行走功能.踝關節扭傷防治不當所致的後遺癥大體有如下幾種:

1、肌力不足,運動能力下降

2、踝關節活動區域降低

3、足踝部長期出現原因不明的疼痛和腫脹.

4、踝關節不穩定,行走感到不穩,容易出現習慣性踝部損傷.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房事頭疼癥 房事頭疼 小兒骨肉瘤 小兒成骨肉瘤 小兒骨源性肉瘤 小兒巨大膀胱-巨大輸尿管綜合征 小兒椎管內腫瘤 小兒脊髓腫瘤 小兒脊髓瘤 陰囊絲蟲病 下肢靜脈曲張 I83.951 下肢靜脈曲張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