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鎖骨骨折 鎖子骨傷

新生兒鎖骨骨折 鎖子骨傷

新生兒鎖骨骨折 鎖子骨傷

新生兒鎖骨骨折 鎖子骨傷百科

鎖骨骨折是產傷性骨折中最常見的一種,與分娩方式、胎兒娩出方式位和出生體重有關.難產、胎兒轉位幅度大、巨大兒發生率高.新生兒產傷是指分娩過程中因機械因素對胎兒或新生兒造成的損傷.近年來由於加強瞭產前檢查及產科技術提高,產傷發生率已明顯下降,但仍是引起新生兒死亡及遠期致殘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基層單位.鎖骨骨折是產傷性骨折中最常見的一種,與分娩方式、胎兒娩出方位及出生體重有關.

新生兒鎖骨骨折 鎖子骨傷

新生兒鎖骨骨折 鎖子骨傷

新生兒鎖骨骨折 鎖子骨傷病因

難產(35%)

難產時,胎兒出肩困難,前肩胛部擠向產婦的骨盆恥骨聯合處,使脆弱的鎖骨極度彎曲而發生骨折,骨折多發生於中央或中外1/3段,呈橫形骨折,並有移位,也有不完全性骨折(青枝骨折)者.

巨大兒(20%)

胎兒過大,娩出困難,助產人員牽拉胎兒肩部用力過猛,強拉胎兒娩出至骨盆口時,兩肩劇烈向內壓而引起新生兒骨折.

胎兒轉位幅度大(10%)

胎兒鎖骨骨質脆弱,胎兒轉位幅度過大會導致鎖骨撞擊產婦的產道而骨折.

新生兒鎖骨骨折 鎖子骨傷

新生兒鎖骨骨折 鎖子骨傷

新生兒鎖骨骨折 鎖子骨傷症状

大部分患兒無明顯癥狀,故易漏診,但患側上臂活動減少或被動活動時哭鬧,痛、骨玻璃音,甚至可捫及骨痂硬塊,患側擁抱反射減弱或消失.少數患兒可出現發熱,骨折處有大量內出血,血腫吸收時體溫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過38℃,開放性骨折體溫升高時應考慮感染的可能.甚至出現休克.

新生兒鎖骨骨折 鎖子骨傷

新生兒鎖骨骨折 鎖子骨傷

新生兒鎖骨骨折 鎖子骨傷检查

1、X線檢查:

疑有鎖骨骨折時需攝X線像確定診斷.一般中1/3鎖骨骨折拍攝前後位及向頭傾斜45°斜位相.拍攝范圍應包括鎖骨全長,肱骨上1/3、肩胛帶及上肺野,必要時需另拍攝胸片.前後位相可顯示鎖骨骨折的上下移位,45°斜位相可觀察骨折的前後移位.

嬰幼兒的鎖骨無移位骨折或青枝骨折有時在原始X線像上難以明確診斷,可於傷後5~10天再復查拍片,常可呈現有骨痂形成.

外1/3鎖骨骨折中,一般可由前後位及向頭傾斜40°位X線像做出診斷.有時需拍攝雙肩應力X線像,以幫助診斷喙鎖韌帶是否損傷.拍攝應力X線像時,病人直立位,雙腕各懸重物4.54kg(10磅),放松上肢肌肉,拍攝雙肩正位像.喙突與鎖骨近骨折段距離明顯增寬時,說明喙鎖韌帶損傷.鎖骨外端關節面骨折,常規X線像有時難以做出診斷,常需攝斷層X線像或行CT檢查.

鎖骨內1/3前後位X線像與縱隔及椎體相重疊,不易顯示出骨折.拍攝向頭傾斜40°~45°X線像,有助於發現骨折線.X線檢查雖較常用,但其誤診率較高,因此在檢查時,不能滿足於X線正位片未見骨折而診斷為軟組織損傷,需仔細檢查是否有鎖骨內端或對局部骨折征象,以便給予正確的診斷.

2、CT檢查:CT檢查是目前確定該骨折的最好的輔助檢查手段.能清楚地顯示骨折的部位和程度,尤其對關節面的骨折優於X線檢查.

新生兒鎖骨骨折 鎖子骨傷预防

正確估計產道、胎兒大小之間的關系,必要時選擇剖宮產.重視對難產的處理:調節有效宮縮,手轉兒頭的同時,註意幫助胎體緩慢轉位.同時,提高助產技術,認真系統地觀察整個產程變化,掌握正確的分娩機轉:胎肩娩出按正規操作規程,左手將胎兒頸部向下輕壓,右手適當保護會陰,使前肩自恥骨弓下先娩出,繼之再托胎頸向上,使後肩從會陰前緣緩慢娩出.

剖宮產時,要掌握胎兒娩出時機,不要盲目吸羊水,羊水吸凈後宮腔壓力減小,促進子宮收縮,切口縮小,不利於胎兒娩出,胎兒娩出時先緩慢娩出後肩再壓頸部娩出前肩.

新生兒鎖骨骨折 鎖子骨傷治疗

青枝骨折一般不需治療,對於完全性骨折,有學者也認為無需處理,隨著小兒生長發育,肩部增寬,錯位及畸形均自行消失,也可在患側腋下置一軟墊,患肢以繃帶固定於胸前,2周可愈合.可在患側腋下置一棉墊,打8宇繃帶固定患側上肢於胸壁外側,2周後即愈合,預後良好.

新生兒鎖骨骨折 鎖子骨傷饮食

1.忌少喝水.

2.忌過食白糖.

3.忌長期服三七片.

4.鎖骨骨折禁飲果子露.

5.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進排便.

新生兒鎖骨骨折 鎖子骨傷并发症

血鈣增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前牙深覆蓋 顱內畸胎瘤 瘰癧性苔蘚 神經性頭痛 G44.101 Tension headaches 自律性房性心動過速 特發性房性心動過速 自律性增強性房性心動 口腔癌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