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臌

水臌

水臌

水臌百科

水臌是臌脹類型之一.《內經》謂“按之而不起者,風水也."不通者.拙擬有升麻黃湯,曾用之治愈數人,此升提胞系而使之轉正也.

水臌

水臌

水臌病因

   其證偶因嘔吐咳逆,或側臥欠伸,仍可通少許,俗名為轉胞病.孕婦與產後及自高墜下者,間有此病.

水臌

水臌

水臌症状

   主要癥狀有腹脹大,皮薄而緊,色蒼小便難,兩脅痛.多數患者面色萎黃,或伴黃疸,身上有時可見紅點(蜘蛛痣).此由肝鬱傷脾,肝失疏泄,脾不運化,水毒結聚所致.同時本病主要是由於肝臟疾病所致,故臨床癥狀,以肝病的癥狀為常見,疲倦乏力為早期癥狀之一,此與肝病活動程度有關.產生易疲勞乏力的原因與食欲不振攝入熱量不足以及糖類、蛋白質、脂肪等中間代謝障礙,熱能產生不足有關.另外由於肝臟損害或膽汁排泄不暢時血中膽堿酯酶減少,影響神經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和乳酸轉化為肝糖原的減少,肌肉活動後乳酸蓄積過多之故;體重下降也為常見癥狀,主因食欲減退,胃腸道消化吸收障礙以及體內白蛋白合成減少等;低熱原因可能系肝胞壞死,炎癥活動或由於腸道細菌產生的內毒素等致熱物質經側支循環,進入體循環,未經肝臟滅活而引起.此外肝臟不能滅活致熱性激素,如還原尿睪酮等也可發現.

水臌

水臌

水臌检查

   一、血常規:
   全血細胞計數減少.肝硬化代償期血清膽紅素、ALT、凝血酶原時間均可正常,血清白蛋白水平輕度下降是肝功障礙的早期指征;
   血清堿性磷酸酶、膽固醇及磷脂增高,ALT中等或輕度增高;而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為肝硬化有活動性病變的實驗室異常.
   二、超聲檢查:
   行多普勒超聲檢查,在門靜脈周圍發現有側支血管形成是肝外門靜脈阻塞的一個征象.正常情況下可見到呼吸對門靜脈血流有調節作用,如果此征消失提示門靜脈高壓.但出現此征亦不能絕對排除門靜脈高壓.
   三、食管X線鋇劑造影:
   在成人,鋇劑造影檢出食管靜脈曲張的敏感性約為70%.近年來由於內鏡的廣泛應用,此項技術已很少用於食管靜脈曲張的檢查,而且對上消化道活動性出血的檢出價值極其有限.
   四、胃鏡檢查:
   胃鏡檢查可直接觀察食管靜脈曲張存在與否及其程度.
   對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兒,一旦病情平穩,應立即進行胃鏡檢查,以便盡快確定出血部位、病變性質及迅速行鏡下止血治療.
   對無癥狀或處於穩定期的患兒亦可行胃鏡檢查以便預測靜脈曲張出血的風險及選擇預防性硬化治療的時機.
   五、選擇性腸系膜上動脈造影:
   經股動脈插入導管,行選擇性腸系膜上動脈造影,正常情況下門靜脈在10~20s內即可顯影.在伴有海綿狀血管瘤樣變異的病人,於閉塞的門靜脈周圍可見有許多細小的側支血管形成.

水臌预防

   1、定期體檢: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2、做好隨訪:防止病情惡化.
   3、感染是導致水臌的主要原因,加強孕期保健,防止孕期各種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乙肝病毒、巨胞病毒、風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先天性梅毒等感染,以免造成小兒肝臟損害而發生本癥.
   4、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註意勞逸結合,多參加體育鍛煉,多進食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果.
   5、同時應合理喂養,平衡膳食,做好小兒生後的各種預防接種工作,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治各種慢性炎癥性腸病等等.

水臌治疗

   中醫學治療
   方中白果,若以治咳嗽,可連皮搗爛用之,取其皮能斂肺也;若以利小便,宜去皮搗爛用之,取其滑而能降也.
   西醫學治療
   肝硬化是因組織結構紊亂而致肝功能障礙.目前尚無根治辦法.主要在於早期發現和阻止病程進展,延長生命和保持勞動力.
   1.代償期肝硬化診斷確定後,註意勞逸結合,合理治療及飲食,應以高熱量,高蛋白、維生素豐富易消化的食物為宜,嚴禁飲酒.避免應用有肝損害的藥物.一般可參加輕工作.定期隨訪.
   2.失代償期一般病情較重,需休息或住院治療.
   (1)飲食:以易消化,富營養的飲食為宜,適當高蛋白,按1.0~1.5g/(kg·d),適當的高糖、低脂,脂肪約相當於熱量的1/3左右,總熱量每天8000~10000J左右.有肝性腦病時,應限制蛋白,每天0.5~1.0g/(kg·d).防止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應免用刺激性及硬的食物.有腹水及水腫時應限鈉和水的攝入.液體量的維持,以24h的排尿量和不顯性消耗量為準,或每天在1500ml以下為宜.
   (2)補充維生素:肝硬化時有維生素缺乏的表現,適當補充維生素B1、B2、C、B6、煙酸、葉酸、B12、A、D及K等.
   (3)有慢性肝炎活動時,應控制肝炎,必要時抗病毒及免疫調正治療,如幹擾素,阿糖腺苷等,必要時應用強地松等治療.
   (4)抗肝纖維化藥物:抗纖維化藥物在動物實驗中可阻止肝臟纖維化,但臨床使用尚少.常有副作用,影響應用.

水臌饮食

   飲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合理膳食.

水臌并发症

   1.消化內科腹脹伴暖氣、反酸,進食後加重或有腹瀉的病人,應掛消化內科.
   2.普通外科急起的腹脹、腹痛,伴嘔吐或不排氣、不排便的病人,應掛普通外科.慢性腹脹伴右上腹痛、進食油膩食物後加重者,亦應掛普通外科.
   3.婦科經常腹脹伴腰酸、白帶多的病人,應掛婦科.
   4.肝炎科腹脹伴厭油、黃疽的病人,應到肝炎科就診.
   5.結核科經常腹脹伴低熱的病人,應掛結核科.
   6.心臟內科有心臟病史,經常腹脹者,應到心臟內科就診.
   7.神經內科有下肢癱瘓的病人,經常腹脹,應到神經內科就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甲狀腺微小癌 甲狀腺隱匿性癌 乙酰苯胺類中毒 腎臟損傷 S37.0052 腎損傷 躁狂癥 狂躁癥 疣 B07.X04 瘊子 堅頭肉 輸尿管腫瘤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