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炎

食道炎

食道炎

食道炎百科

食管炎是指食管黏膜淺層或深層組織由於受到不正常的刺激,食管黏膜發生水腫和充血而引發的炎癥.這些刺激有胃酸、十二指腸反嘔上來的膽汁、烈酒、辣椒、太熱的菜湯、過於濃熱的茶等等.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食管炎.食管發炎的原因有許多;像是嚴重嘔吐後,長期放置鼻胃管或服用阿斯匹寧、強酸強堿、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或接受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之患者或是病患本身抵抗力下降而受結核菌或念珠菌或病毒感染導致食管炎.

食道炎

食道炎

食道炎病因

物理因素(25%):

吞咽熱食、尖銳異物或咀嚼不充分的骨頭,誤食腐蝕劑等直接損傷食道黏膜引起炎癥.過熱的食物引起的食管炎可很快自愈.經常使用胃管,刺激食管,也能引起食管炎.

藥物因素(15%):

藥物如奎尼丁、四環素、氯化鉀、鐵劑等刺激食管粘膜,尤其是片劑停滯於食管,也可引起食管炎.抗生素使用時間過長,導致食道黏膜真菌增殖引起感染.

疾病因素(20%):

物理或化學性食管炎:放射線照射引起的食管炎反應稱放射性食管炎.

食管下段括約肌功能減低(15%):

正常人食道下段托約肌有一個高壓區,防止胃內容物反流至食道.許多原因可使食管下段括約肌功能減弱,包括食管裂孔疝,容易引起胃及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是造成食道粘膜炎性病變的主要原因.

腹腔壓力增高(10%):

如大量腹水、妊娠,造成腹壓升高,易形成反流.

食管蠕動障礙(5%):

通常情況下,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時,由於張力的作用引起食管繼發性蠕動波,將反流物送回胃內.食管炎可使食管蠕動減慢,使反流物在食管內停留時間延長,加重瞭原有的食管炎,食管炎又減弱瞭食管下段括約肌的功能,加重反流,形成惡性循環.

食道炎

食道炎

食道炎症状

食管炎典型癥狀有食道粘膜水腫充血,咽喉疼痛,心口灼熱痛,體重減輕,吞咽困難,進食嘔吐,食管反流癥狀,噯氣等,具體癥狀如下:

(1)上腹部或胸骨後疼痛燒灼感:為本病主要臨床表現.疼痛在進食多時尤為明顯,並與體位有關,嚴重者可放射到頸部、後背、胸部,有時酷似心絞痛癥狀.

(2)食管觸診敏感,頸前部食管觸診疼痛;前腹部觸壓,可引起食物反流.

(3)吞咽困難,吞咽時表現痛苦,並大量流涎;或發生嘔吐,嘔吐物有時帶有血液.吞咽數次後常拒絕采食.

(4)反流:常於餐後、晚間睡覺前有酸性液體或食物從胃及食管反流到口咽部.另可有惡心、暖氣、打嗝、燒心、腹脹、吞咽時不適感等癥狀,嚴重者也可因食道糜爛引起消化道出血.

(5)精神沉鬱,食欲減少甚至廢絕.口鼻周圍附有黏液.發生慢性食道炎時,體重逐漸下降.

食道炎

食道炎

食道炎检查

1、食管壓力測定:正常人安靜時,食管下段括約肌有一定壓力,有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壓力降低.

2、食管PH值測定:測定食管PH值,觀測其反流情況.必要時可做24小時食道PH監測試驗,瞭解食管PH晝夜節律變化.

3、酸滴入試驗:通過酸滴入試驗,激發病人癥狀,作為診斷方法之一.

4、食管飲食檢查:食管蠕動減弱,食管下段粘膜皺壁粗亂,有時可見小龕影及狹窄.

5、內鏡檢查及活組織病理檢查:通過內鏡及活組織病理檢查可以確定是否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改變,以及有無膽汁反流,是否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的嚴重程度有重要價值.根椐Savary和Miller分組標準反流性食管炎的炎癥病變可分為4級:Ⅰ級為單個或幾個非融合性病變,表現為紅斑或淺表糜爛;Ⅱ級為融合性病變,但未彌漫或環周;Ⅲ級病變彌漫環周有糜爛,但無狹窄;Ⅳ級呈慢性病變表現為潰瘍狹窄纖維化.

食道炎预防

食管炎大都是反流性引起的,可以服用金奧康+嗎叮啉,可抑制反流,同時吃點胃粘膜保護劑:如硫糖鋁.平時飲食要清淡,不吃油膩食物,以免加重反流和病情.應細嚼慢咽,忌暴飲暴食、避免飲釅茶、烈酒、濃咖啡和禁食辛辣、過冷、過熱和粗糙食物.

減少反流:由於反流易在夜間,病人處於水平位及頭低腳高位時,所以應將床頭抬高使床頭至床尾有一個斜形坡度,這樣即使反流也能較快消除.囑病人睡前不再進食,晚餐與入睡的間隔應拉長,大於3小時.每餐後讓病人處於直立位或餐後散步,借助重力促進食物排空.因此要忌食刺激性食物,避免劇烈運動.

反流性食道炎患者餐後應盡量保持直立位或軀幹直立,還應註意減輕腹壓,不要劇烈的活動,不要穿緊身衣和束腰帶.睡前少進熱茶或飲料,戒煙,平時限制酒和酸性刺激性食物及糖、巧克力、咖啡等食品.對於較嚴重的反流性食道炎,可以配合西藥進行治療,經中西醫結合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總之,調情志,適寒溫,配合適當的治療,就能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食道炎治疗

(1)去除病因給予柔軟流質食物,禁喂粗、硬、幹、粉等刺激性食物.

(2)抗酸止吐口服氫氧化鋁每千克體重、0.1~0.3毫克,或氧化鎂0.2毫克.若抗酸劑效果不佳時,可口服甲氰脒胍,每千克體重5-10毫克,2次/gl.嘔吐時,口服胃復安,每千克體重0.2-0.5毫克,2~3次/天.

(3)抗菌消炎肌註青黴素、鏈黴素,2次/天;地塞米松,每千克體重0.125~1.0毫克,1次/天.真菌感染時,靜註兩性黴素B,每千克體重0.5毫克,隔天1次.

食道炎饮食

    飲食調理

1、飲食要規律,忌暴飲暴食.患者吃飯時應細嚼慢咽,要避免飲釅茶,烈酒,濃咖啡和進食辛辣,過冷,過熱和粗糙食物,如濃茶、咖啡、可可、巧克力、辣椒等.
   2、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細軟為主,不吃油膩食物,以免刺激膽汁分泌增多,加重反流和病情.並且,平時應註意飲食中少用肥肉、奶油及烹調油,應以煮、燉、氽、燴、蒸為主,少吃和不吃油炸食品.
   3、忌酒戒煙,由於煙草中含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約肌壓力,使其處於松弛狀態,加重反流,吸煙還能減少食管黏膜血流量,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機體抵抗力,使炎癥難以恢復.酒的主要成分為乙醇,不僅能刺激胃酸分泌,還能使食管下段括約肌松弛,引起胃食管反流.

食道炎并发症

食管炎並發癥如下,Barrett食道可發生嚴重的並發癥,良性並發癥包括反流性食道炎、食道狹窄、潰瘍、穿孔、出血和吸入性肺炎等.常見的並發癥有:

(1)潰瘍Barrett食道引起潰瘍的發病率為2%~54%,食道柱狀上皮受酸性消化液腐蝕後可以發生潰瘍,出現類似胃潰瘍的癥狀,疼痛可放射至背部,並可引起穿孔、出血、浸潤、潰瘍愈合後發生狹窄,出現下咽不暢的癥狀.甚至可穿透主動脈導致大出血而迅速致死.Barrett潰瘍的病理分型有兩種,最為常見的為發生在鱗狀上皮段的淺表性潰瘍,這種類型與因反流性食道炎引起的潰瘍相似.另一種少見的為發生在柱狀上皮段的深大潰瘍,與消化性潰瘍相似.

(2)狹窄食道狹窄是Barrett食道最常見的並發癥,發生率為15%~100%.狹窄部位多於食道中上段的鱗-柱狀上皮交界處,而胃食道反流引起的狹窄多位於食道下段.反流性食道炎的發生率為29%~82%.病變可單獨累及柱狀上皮,也可同時累及鱗狀和柱狀上皮.

(3)惡變Barrett食道中發生癌腫的發生率不甚確切,長期反流物進入Barrett食道可能起惡變作用.但有研究認為Barrett食道病病人施行瞭抗反流手術亦不能使這些柱狀上皮消退,亦不減少惡變的危險性.Barrett食道的柱狀上皮區內可以發生異型增生,程度可自低度到高度,有時低度異型增生不易與正常柱狀上皮區別,高度異型增生與原位癌有時難予區別,並可進展至浸潤癌.這些惡變的腫瘤系腺癌.須要指出的是內鏡發現賁門腺癌伴有良性柱狀上皮與柱狀上皮異型增生為腺癌是有區別的.Barrett食道的異型增生是癌前期狀況已為多數人公認.

(4)胃腸道出血可表現為嘔血或便血,並伴有缺鐵性貧血,發生率約為45%,其出血來源為食道炎和食道潰瘍.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成人多囊腎 Adul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小兒感冒 急性鼻咽炎 小兒上感 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老年癡呆 阿爾茨海默病 老年癡呆癥 老年性癡呆 性高潮障礙 縱隔囊腫 J98.552 囊蟲病 豬囊蟲病 包囊蟲病 囊尾蚴病 豬包囊蟲病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