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終止異常 冠狀動脈瘺

冠狀動脈終止異常 冠狀動脈瘺

冠狀動脈終止異常 冠狀動脈瘺

冠狀動脈終止異常 冠狀動脈瘺百科

冠狀動脈終止異常或冠狀動脈瘺包括左,右冠狀動脈的主支或分支直接通入心腔、冠狀靜脈竇、肺動脈,肺靜脈、上腔靜脈或支氣管血管.最常見的是右冠狀動脈-右心室瘺,約占25%,而冠狀動脈通入左側心腔者最為少見.隨著冠狀動脈造影術的廣泛開展,文獻上報道的冠狀動脈瘺病例數日益增多,少數病例冠狀動脈瘺可累及數支冠狀動脈.冠狀動脈瘺大多數單獨存在,但25%左右病例可與心臟間隔缺損、瓣膜疾病等先天性或後天性心臟病合並存在.

冠狀動脈終止異常 冠狀動脈瘺

冠狀動脈終止異常 冠狀動脈瘺

冠狀動脈終止異常 冠狀動脈瘺病因

病因: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胚胎發育異常引起,在胚胎早期,心肌竇狀間隙與心腔及心外膜血管相通,隨著心臟的發育,從主動脈根部發出分佈在心臟表面的血管,心肌的生長發育逐漸將竇狀間隙壓縮為細小通道,成為心肌內冠狀動脈及毛細血管,若發育障礙,局部寬大的竇狀間隙繼續存在,使冠狀動脈和心腔間產生異常交通而形成冠狀動脈終止異常.

冠狀動脈終止異常 冠狀動脈瘺

冠狀動脈終止異常 冠狀動脈瘺

冠狀動脈終止異常 冠狀動脈瘺症状

一、臨床表現

絕大多數病人臨床上不呈現癥狀,常因體檢時發現連續性心臟雜音,心臟輕度增大或肺野充血引起註意而得到診斷,或進行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時被偶然發現,冠狀動脈瘺口小的病例可終生無癥狀,瘺口較大,左至右分流量較多的成年病例可呈現乏力,心悸,氣急等癥狀,心絞痛和心肌梗塞均甚少見,前者僅見於7%的病例,後者則僅3%,12~15%的病例出現充血性心力衰竭癥狀,多見於成年病人,20歲以上約近20%,20歲以下則僅有6%,引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主要是長期左至右分流,少數病人因分流量極多則可在嬰兒期呈現充血性心力衰竭,並發細菌性心內膜炎時,臨床上呈現寒戰,發熱等癥狀.

二、體格檢查

冠狀動脈瘺的主要體征是心前區可聽到連續性雜音,瘺通入右心房的病例雜音位於胸骨右緣第2,3肋間,瘺通入右心室者則雜音位於胸骨左下方,瘺通入肺動脈則雜音部位與動脈導管未閉相似,瘺通入左心室則僅能聽到舒張期雜音位於胸骨左下緣,瘺口靠近前胸壁者在雜音區可能捫到收縮期震顫,脈壓增寬較為少見.

三、病理解剖

冠狀動脈瘺最常累及右冠狀動脈或其分支,約占50~55%;累及左冠狀動脈或其分支約占35%;左,右冠狀動脈或其分支均受累者占5%,90%的冠狀動脈瘺通入右側心腔,肺血管或上腔靜脈,以通入右心室最為多見,占40%,次之為右心房25%和肺動脈15~20%.

受累的冠狀動脈擴大,紆曲,延長,血管壁薄,形似靜脈,瘺口大,分流量多者,血管病變程度更重,擴大的血管一般外徑比較均勻,但有時在靠近瘺口部位呈動脈瘤樣擴張,但血管裂破和粥樣硬化病變均甚為少見.

冠狀動脈瘺一般僅有單個瘺口,徑約2~5mm,瘺口邊緣為纖維組織,有時瘺口多個形成類似海綿的血管叢,接受冠狀動脈瘺的心腔,特別是右心房,左心房或冠狀靜脈竇往往高度擴大,而左心室,右心室和肺動脈則在呈現充血性心力衰竭之前,擴大或肥厚均不明顯.

通入右側心腔或肺動脈,體循環靜脈系統的冠狀動脈瘺,產生舒張期和收縮期時,血液從主動脈快速分流入右側循環系統,分流量多寡取決於主動脈與接受冠狀動脈瘺的心腔之間壓差的高低以及瘺口的大小,一般左至右分流量較少,肺循環與體循環血流量比率很少超過1.8,冠狀動脈瘺通入左心室則僅在舒張期產生分流,且分流量更少,冠循環血液分流增加心臟負荷,同時冠狀動脈瘺亦可產生竊血作用以致遠側的冠循環血流量相應減少,局部心肌血供相應降低,冠狀動脈瘺通入右側心腔者可引致肺循環血流量增多,肺動脈壓力升高,通入左心室者則引致左心負荷增重和左心室肥厚,病程歷時長,瘺口逐漸增大,分流量增多,心臟負荷加重後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

約5~10%冠狀動脈瘺病例可並發細菌性心內膜炎.

冠狀動脈終止異常 冠狀動脈瘺

冠狀動脈終止異常 冠狀動脈瘺

冠狀動脈終止異常 冠狀動脈瘺检查

(1)胸部X線檢查:大多數病例無異常征象或顯示心臟輕度增大,肺動脈隆起和肺血管充血,出現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例則心臟明顯增大,右心房或左心房增大,有時心臟邊緣被擴大紆曲的冠狀動脈所掩蓋,致在X線片上顯現心臟輪廓不規則變形.

(2)心電圖檢查:約半數病例心電圖正常,其餘則可呈現右心室或左心室負荷過重的征象.

(3)心導管檢查:冠狀動脈瘺通入右側心腔者,在右心房,右心室或肺動脈水平可查到血液含氧量增多,從而明確左至右分流部位,分流量較大者肺動脈壓力可輕度增高.

(4)超聲心動圖檢查:切面超聲心動圖可顯示擴大明顯的冠狀動脈和增大的心腔,超聲脈沖多普勒檢查可能顯示冠狀動脈瘺的部位.

(5)心血管造影檢查:逆行升主動脈造影或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可顯示造影劑經擴大纖曲有時呈動脈瘤樣擴張的病變冠狀動脈通入心腔,既可明確診斷,又能查明冠狀動脈瘺的部位.

冠狀動脈終止異常 冠狀動脈瘺预防

本病無特殊預防方法,早發現早治療是預防的關鍵.

冠狀動脈終止異常 冠狀動脈瘺治疗

治療:

冠狀動脈瘺的自然病程演變尚不肯定.冠狀動脈瘺自然閉合極為少見.自行破裂亦極罕見.冠狀動脈瘺於出生時或童年期呈現後,瘺口小者可持續存在且不增大;中等度大小的瘺口可逐漸增大,但進展緩慢,常需歷時15年以上;瘺口巨大者則在嬰兒期或進入青年期後可呈現氣急、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絞痛.由於大多數病例瘺口一般不大,50歲以上才開始出現長期左室充盈容量增多的臨床癥狀.約5~10%的病人可並發細菌性心內膜炎,任何年齡均可發生.

冠狀動脈瘺的唯一治療方法是施行外科手術,閉合冠狀動脈與心腔之間的異常通道.1947年Biorck,Crafoord首先施行結紮術治療1例冠狀動脈-肺動脈瘺獲得成功.Xwan等於1959年在體外循環下施行冠狀動脈瘺縫閉術.

臨床上呈現心室充盈負荷增多、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供血不足和細菌性心內膜炎等癥狀的病人,診斷明確後即應考慮外科治療.對於冠狀動脈瘺口小、分流量少、肺循環與體循環血流量比率小於1.3、臨床上無癥狀的嬰兒或幼童病例的手術適應證,意見尚不一致.有的作者認為可長期隨診觀察,如冠狀動脈瘺趨向增大或臨床上呈現癥狀時,再考慮手術治療.另一種意見是冠狀動脈瘺自行閉合的可能性極少,手術治療比較簡便安全,治療效果良好,為瞭預防長大後可能發生的各種並發癥,診斷明確後均應在童年期施行手術治療.

手術操作方法可根據病變情況選用:

①冠狀動脈結紮術;

②冠狀動脈瘺切線縫閉術;

③冠狀動脈切開縫閉瘺口術;

④經心腔切口縫閉瘺口術.

前兩種手術方法可不需應用體外循環,後兩種手術則必需在體外循環下進行操作.操作技術:仰臥,前胸中線切口,縱向鋸開胸骨,切開心包膜,病變的冠狀動脈在心肌表面呈現纖曲擴張的血管,甚易辨認,瘺口部位常可們到震顫.心臟前壁冠狀動脈瘺且瘺口位於冠狀動脈主支或分支的終末端者可作冠狀動脈結紮術;在靠近瘺口處,遊離冠狀動脈後先暫行阻斷至震顫完全消失,嚴密監測心電圖5~10分鐘,如無心肌缺血征象,即可用縫線雙重結紮或予以切斷.冠狀動脈有瘺口數個位於主支的下壁者則宜作冠狀動脈瘺切線縫閉術:在病變冠狀動脈下方穿越淺層心肌,並列放置數針與血管呈垂直方向的交鎖褥式縫線,暫行收緊縫線至震顫消失,心電圖監測無心肌缺血征象後即可逐一結紮縫線,封閉瘺口.

冠狀動脈瘺位於左側房室溝,累及回旋支或右冠狀動脈遠側段,顯露比較困難或呈動脈瘤樣擴大,需行部分切除術.瘺口部位不在冠狀動脈的終末端者則需在體外循環下施行冠狀動脈腔內瘺口縫閉術.建立體外循環之前應先在心肌表面放置縫線,精確標明冠狀動脈瘺的部位,以防建立體外循環後局部震顫消失,難於確定病變部位.建立體外循環結合低溫後阻斷升主動脈,縱向切開病變的冠狀動脈,縫合瘺口,再縫合冠狀動脈切口.如病變的冠狀動脈呈動脈瘤樣擴大,則可部分切除冠狀動脈瘤壁,再行縫合.極少數病例需切除動脈瘤,植入一段大隱脈.冠狀動脈瘺破入心房、心室或肺動脈者則可在體外循環結合低溫下,阻斷升主動脈,切開冠狀動脈瘺通入的心腔或血管腔,在腔內縫閉瘺口.

冠狀動脈瘺外科治療效果良好,並發巨大冠狀動脈動脈瘤者則手術危險性增高,手術死亡率約為2%.術後心肌梗塞並發率約為3~6%.4%的病人術後冠狀動脈瘺復發.術後長期隨診,臨床癥狀消失,心功能恢復正常.

預後:

冠狀動脈瘺的自然病程演變尚不肯定,冠狀動脈瘺自然閉合極為少見,自行破裂亦極罕見,冠狀動脈瘺於出生時或童年期呈現後,瘺口小者可持續存在且不增大;中等度大小的瘺口可逐漸增大,但進展緩慢,常需歷時15年以上;瘺口巨大者則在嬰兒期或進入青年期後可呈現氣急,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絞痛,由於大多數病例瘺口一般不大,50歲以上才開始出現長期左室充盈容量增多的臨床癥狀,約5~10%的病人可並發細菌性心內膜炎,任何年齡均可發生.

冠狀動脈終止異常 冠狀動脈瘺饮食

食療(以下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咨詢醫生)

1.鮮香菇90克.香菇洗凈,鍋內放少量食油,油燒熱後下香菇,稍翻炒入鹽少許,加水煮湯食用.隨意食,常服有效.

2.黑木耳5克,冰糖15克.將木耳浸泡一夜,洗凈後和冰糖共放入碗中,上鍋隔水蒸約1小時,每日晚睡前溫服.

適宜飲食

應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及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像瘦肉,禽肉,魚,蝦,豆類,豆制品,谷類,水果及蔬菜等.

飲食禁忌

1、少吃一些肥肉,奶制品,蛋黃,腦,肝,腎及腸等動物內臟.

2、少吃甜食.

3、忌煙酒.

冠狀動脈終止異常 冠狀動脈瘺并发症

本病可以並發充血生心力衰竭跟細菌性心內膜炎,以及一些術後並發癥:

(1)當冠狀動脈瘺的瘺口有多個可形成類似海綿狀的血管叢,冠狀動脈瘺通入右側心腔者可引致肺循環血流量增多,肺動脈壓力升高,通入左心室者則引致左心負荷增重和左心室肥厚,病程歷時長,瘺口逐漸增大,分流量增多,心臟負荷加重後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臟當時不能搏出同靜脈回流及身體組織代謝所需相稱的血液供應,往往由各種疾病引起心肌收縮能力減弱,從而使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減少,不足以滿足機體的需要,並由此產生一系列癥狀和體征,心肌衰竭分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主要表現為疲倦乏力,呼吸困難,初起為勞力性呼吸困難,終而演變為休息時呼吸困難,隻能端坐呼吸,陣發性呼吸困難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現,多於熟睡之中發作,有胸悶,氣急,咳嗽,哮鳴,特別嚴重的可演變為急性肺水腫而表現劇烈的氣喘,端坐呼吸,極度焦慮和咳吐含泡沫的粘液痰(典型為粉紅色泡沫樣痰),紫紺等肺部鬱血癥狀,右心衰竭主要表現為下肢水腫,頸靜脈怒張,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尿少,夜尿,飲水與排尿分離現象等.

(2)約5~10%冠狀動脈瘺病例可並發細菌性心內膜炎,當細菌(微生物)進入血流和寄宿在心臟內面並在這裡繁殖和引起感染時,心菌性心內膜炎發生瞭,正常心臟有平滑的內膜,使細菌很難在上面附著,然而,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心內膜上可能有粗糙的區域,是由於受到來自於異常的缺損口或漏的瓣膜的壓力引起,即使在手術後,由於瘢痕組織的形成或引導血流的補片使得粗糙面仍然可能存在,這心內的粗糙面是細菌駐留和繁殖的有誘惑力的和適宜的場所,主要的臨床表現有:①心臟表現:早期多無雜音,個別起病後短期內出現新的雜音並迅速變為高調,粗糙,及出現心力衰竭.②葡萄球菌感染可並發肺膿腫,腦膿腫及其他遷移膿腫,表現為咳嗽,呼吸困難,抽搐,偏癱等.

(3)白細胞增加,進行性貧血,多次連續血培養陽性率較高.

(4)對於進行手術的患者,早期並發癥包括:股動脈血栓形成,導引導絲造成瘺管壁穿孔心包積液,心肌缺血,殘餘瘺存在,彈簧圈脫位造成栓塞,肌酸激酶輕度升高造成的一過性T波倒置,以及一過性心律失常,為安全有效地栓堵冠狀動脈瘺,減少並發癥,應適當抗凝,輕柔操作,避免反復抽動導絲,盡量將彈簧圈放置瘺道遠端,正確地選擇彈簧圈,註意不要彈簧圈脫離到冠狀動脈,選用的彈簧圈直徑大小通常約為所需栓堵冠狀動脈瘺最小直徑的130%以上,以防殘餘瘺發生及彈簧圈脫落,此外還可根據病情選擇多根彈簧圈.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血栓形成 腦栓塞 腦血栓形成 小兒哮喘 兒童哮喘 兒童期哮喘 小兒支氣管哮喘 溴中毒 脈痿 蠶豆病 D55.002 G6PD缺乏癥 管狀小汗腺癌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